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氣管吸引,急性肺水腫,大量泡沫痰。”麻醉科主任說。

  對於急性肺水腫,麻醉科主任早有預案,負壓吸引器在一開始就放在身邊備用,他不斷吸引著氣管內湧出的粉紅色泡沫,心裡暗暗祈禱速尿和西地蘭能夠起作用。

  事與願違,當麻醉科主任在為肺水腫忙碌時,“滴滴滴滴……”一連串的報警聲。剛才快速的竇性心律監護音消失了,心電圖圖形變得毫無規則,“室顫,”ICU主任說:“暫停手術操作,準備除顫和胸外按壓!”

  杜社早在室顫之前用止血帶束縛了子宮的血管,試圖減少回心血量,同時也減少出血量。

  除顫儀就在身邊,巡迴護士設置好除顫儀的參數,塗上導電膠,不到十秒鐘,遞給ICU主任。ICU主任一聲令下:“清場。”所有人包括杜社撤離手術台,ICU主任按下放電按鈕,產婦鄭麗媛的身體輕輕地彈了一下。麻醉科的後備人員已經開始胸外按壓,麻醉科主任不停把腎上腺素和利多卡因靜推入產婦鄭麗媛的靜脈內。

  心電圖的圖形沒有改變,室顫,意味著心臟已經失去了泵血的能力,此時各個器官的血流維持不了,時間一長,就會導致不可逆的腦損傷,以及多臟器功能衰竭。所以,除顫的目的就是讓心臟恢復正常的節律,而胸外按壓是在心臟失去功能的情況下依靠外力把血液輸送出去。

  “沒有復律,準備再次除顫。”ICU主任知道,如果再次除顫依然無效,搶救的最佳機會就此失去了。

  ICU再次除顫,繼續胸外按壓……

  杜社再次回到手術台上,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無力感,對於原發疾病導致的危急情況,似乎什麼也做不了。在他對面,麻醉團隊不停的在做胸外按壓;在他左邊、產婦鄭麗媛的頭側,麻醉科主任在不停的用藥、吸引氣管內的分泌物;ICU主任不停的下達醫囑,護士正在執行醫囑,用藥、抽血……而他只能看著其他人在努力,麻醉科主任在努力控制肺水腫,她的團隊在不停的做胸外按壓,各個崗位的護士在核對、記錄、操作,ICU主任在下達藥物醫囑,試圖讓室顫復律……而杜社只能看著。

  半個小時過去了,所有的藥物用了一遍又一遍,胸外按壓的團隊循環了一次又一次……產婦鄭麗媛的情況始終沒有改觀,顯示器上出現了一條直線,連室顫那種細小的波動也消失了,心臟基本上已經失去了電活動。

  ICU主任搖了搖頭,宣布死亡:“鄭麗媛下午16:14分死亡。”

  新生兒科的李主任把寶寶抱到產婦鄭麗媛的身邊,含著淚對她說:“你的寶寶,除了早產輕了一點,他很健康,我們會好好救治他的……”

  產婦沒有反應,眼角一滴淚緩緩滑落……

  郝美麗帶著穿好防護服的鄭麗媛老公進來,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是當他看到躺在手術床上一動不動的妻子時,還是忍不住痛哭失聲。剛出生的寶寶躺在媽媽的身邊大聲啼哭,羅曉飛和其幾個護士都落下了眼淚。

  手術結束後,羅曉飛重新回到鄭麗媛之前住過的病房裡,靜靜的站在她的病床前。床上平鋪著一件還沒織完的毛衣,病房裡陽光很好。郝美麗走進來,看到羅曉飛獨自佇立在床前,走過去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說:“雖然在產科做了這麼多年,可是碰到這樣偉大的媽媽還是忍不住想哭,唉……”

  羅曉飛聲音低沉的說:“很多年前,我看見過一篇文章:有一位父親帶著他的小女兒坐船橫渡大西洋,去和在美國的妻子會合。一天早上,父親正在艙里用腰刀削蘋果,船卻突然劇烈地搖晃起來,父親不慎摔倒時,刀子扎在他胸口。8歲的女兒被父親瞬間變化嚇壞了,尖叫著撲過來想要扶他。父親卻微笑著推開女兒的手:‘沒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後飛快的拔出刀子,悄悄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鋒上的血跡。此後三天,父親照常每晚為女兒唱搖籃曲,清晨替她系好美麗的蝴蝶結,帶她去看蔚藍的大海,仿佛一切如常。船到紐約港了,女兒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認出母親,她喊著:‘媽媽!媽媽!’就在這時,周圍忽然一片驚呼,女兒一回頭,看見父親已經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噴,霎時間染紅了整片天空……屍解的結果讓所有的人驚呆了,那把刀無比準確地洞穿了他的心臟,本該立刻死去的他卻多活了三天,這是醫學史上罕見的奇蹟。這個奇蹟的名字叫:父親。”

  羅曉飛停頓片刻後繼續說:“我想,鄭麗媛應該也是這樣,其實她隨時可能猝死,就為了我們所說的3周的存活率可能會高很多,她憑藉著自己的意志和偉大的母愛硬生生的撐到了這一天,不多不少,剛好3周。我想,她應該在全麻中聽見了寶寶出生的哭聲,感到無憾了,所以……我們才會回天乏術。”

  郝美麗說:“每個女人生孩子都要忍受十級的痛苦,面臨未知的風險,但大部分人卻把孕婦的陣痛視作理所當然,認為這是一個女人在成為母親的時候必須承受的……他們不知道生產過程中會發生的各種意外,即便只是小概率的危險,像心臟病、羊水栓塞這種,一旦碰上十有八九都是死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