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清瑤垂下眼帘,不過一想,就道:“我知道夫君知道很多別人所活的事。想來,趙國公和李夫人之間也有很多外人不知道的事情……夫君,你也不必在我面前掩飾,你是知道我家姐姐與趙國公究竟是怎麼回事的——是吧?”

  看林華清只是微笑,她也並未追問,只是低聲道:“現在想想,姐姐恨李夫人,恨得真是好生無趣。關李夫人什麼事呢?她也不過是國公爺手中的一個棋子罷了,拿她來拒絕我姐姐,用她來敷衍京中那些貴人,現在又來應付宮裡的人……到底,是女人可憐……”

  看著林華清,於清瑤遲疑著問道:“夫君,我只問一句:你會不會拿我做你手上的棋子?”

  林華清看著她,忽然笑起來,“娘子會心甘情願做我的棋子嗎?其實,若真說起來,今天去國公府,娘子何嘗不是做了一次我的棋子?娘子,我知道你在怕什麼……是,男人大多把功利看得比情義更重。可是,我不是你忘了,我曾說過,總要離了這京城繁華地,去過一些自由的生活……”

  “可趙國公不也是說只想離京嗎?李夫人說那是趙國公這一生的心愿……”

  林華清立刻笑起來,“你信嗎?趙國公他若真是只想著離開京師,早就有機會離開了,又何必等到現在……”

  眨了眨眼,於清瑤似懂非懂地點頭。一個能將枕邊人當作棋子的人,的確不大可能是一個淡薄名利的。

  如果這樣想起來,那趙國公沒有娶姐姐,那倒還真是幸運了。如果當初她真嫁入國公府,那現在被當作棋子利用的可能就是她了。

  心裡正想著,林華清已經輕輕握住她的手,柔聲道:“你放心,不是說好了要去鄉下農莊住嗎?我們明個兒就走……左右現在這頭的事兒已經了了,我這個中間人,倒不那麼重要了。”

  林華清的輕言細語,讓於清瑤心中稍安。近來,林家的事情太多,她真的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夜色深沉,雖然外室里放了炭盆,可是屋裡卻仍然有些冷。還好有林華清緊緊地擁著她,讓她在這個冷清的夜裡覺得很暖……

  夜裡,沒有聽到什麼動靜,可是早上起床,看到林華清自書房裡出來時臉上帶著的那分笑意。於清瑤也知消息是真的已經如期傳了出去。

  不用再理會旁的事情,從早上就開始整理往農莊去的東西。離得近,倒也不用帶多少東西。又去宣華院給趙氏辭別,等林華清別了勇義侯,出了門時,已日上三桿。

  馬車出了京,於清瑤才覺鬆了口氣。就連和沈秀娘說話,也不由得話多了起來。看著於清瑤臉上的笑容,沈秀娘也是開心。

  “看你這麼開心,娘也就放心了……夫人倒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聽沈秀娘這樣說,於清瑤不由默然。雖然當初這座農莊也帶來些麻煩,可是現在看來,卻是她的避風港了。比起林華清那座風景秀美的農莊,她還更喜歡自己那座小院子。

  回京的時候,是五月初,可是現在回來時,已經是十一月。張莊上,雖是入了冬,可是田裡卻種著冬小麥,又有油菜,遠遠的看著,倒也是一片蒼翠。

  到莊上時,已經快到了黃昏,田裡有許多農夫,抱著稻糙,也不知在做什麼。林華清騎在馬上看了好一會兒,也是不解。還是妞兒嘻嘻笑道:“這個太太和公子卻是不明白了。現在天也冷了,前些日子又下了雨夾雪,只怕夜裡也要降霜的。所以這晚上時候,就要用這些干糙把作物蓋上一層,待到明個兒太陽出來了,再移開。這樣做,就算是下了雪,也不怕把作物凍著了。”

  “可是妞兒是出身農家,明白得很。”看著妞兒,於清瑤笑道:“一會兒你也不用跟著我們回去,難得回莊上,你自己先回家去好了……”回過頭,她低聲吩咐:“錦屏,開了箱子,拿兩匹棉布給妞兒,再封個一兩銀子,再把那點心包上兩盒,叫小子幫忙拿了,送妞兒回家。”

  錦屏脆生生地應了,看著妞兒,玩笑道:“可惜我卻沒有家,若是有家,可是也要向太太討假,回去看家人了。”

  五兒一聽,也忙笑道:“可不是我們可是嫉妒死了。”

  妞兒呵呵笑著,臉上都放著光。幾個丫頭,也是看著於清瑤的心情大好了,玩笑起來百無禁忌。

  於清瑤聞言大笑,“沒家人探也不打緊,我照樣封紅包給你們。也是快到新年了,多給你們兩個丫頭做幾套新衣裳。”

  兩個丫頭聞言,立刻笑著謝恩。一時間,車上一片笑聲。

  扭過頭,看著沈秀娘默然,於清瑤一想,就知道她是在想什麼了。“娘,”攬著沈秀娘的肩,她柔聲道:“我知道你是想楊叔和念奴了……說起來,我也好生想念小弟。”

  看沈秀娘似乎是想說什麼,她忙道:“可不許說要回去洛陽。娘,您不是說了要好好陪我一陣子的嗎?索性,也不要回去過年,我叫華清打發了人去洛陽接楊叔和念奴過來過年……我是說真的,就是過年,我也不想回去京里。咱們一家人,就好好在農莊上過個團圓年。”

  “你過年也不回京,不大好吧?”沈秀娘還想再勸,可看於清瑤似乎是打定了主意,她也就打消了勸說的念頭,反倒也有些心動起來。

  “我只怕他不肯來……”

  “不過是請他來過年,又不是勉強他搬遷,怎麼會不肯來呢?”於清瑤笑起來,只差拍著胸脯保證:“娘放心,今年咱們一定能過個團圓年……”

  看著於清瑤,沈秀娘沒說話,可是臉上卻儘是溫柔的笑意:“是啊,是個團圓年呢娘,也盼了很久……”

  第一百七十章 新年新氣象

  回到張莊時,才十一月中。不知是不是悠閒的日子過得快,似乎一轉眼的功夫就進了臘月。

  進了臘月,就離春節不遠了。整個莊子,都瀰漫著濃郁的節日氣氛。

  先是臘月初八的臘八節,行臘祭。因著張莊旁沒什麼山,所以,也沒有行獵打圍的習俗。倒是在臘八前兩天,張莊上壯丁組織在一起,把周遭的幾個池塘外帶小河,都淨了一遍。水中大魚撈了個清,只留了些小魚又丟回水裡。這些魚,家家戶戶都分了些。出力的分得多,出力少的也意思一下分了幾條。

  於清瑤自然是不能參與了,林華清倒有意去湊個熱鬧,卻被於清瑤生生攔下。臘月里,水冷得透骨,就算是林華清是練過功夫的,可到底不是個吃過多少苦頭的。倒是王大力父子帶著幾個僱農,去和莊上的壯丁一起撈魚。

  於清瑤裹著厚厚的大褂,在幾個丫頭的陪伴下,和林華清、沈秀娘站在池塘邊上看撈魚。雖然自己沒下水,卻也能感受到那股熱火朝天的熱鬧勁。妞兒挽起了褲腿,腳下只穿著一雙糙鞋,跳下水,到處亂竄。一張臉雖然凍得發紫,可是眼睛卻是亮晶晶的。

  遠遠地看著妞兒抓著一條大魚,樂哈哈地衝著她們揚起來,於清瑤也笑得歡快。“這丫頭,一回到張莊,就好像魚兒回到了水塘,這個歡快……”

  五兒捂著嘴笑,吃吃地道:“太太瞧沒瞧見妞兒後頭的那個少年,盯著妞兒的眼睛都快長出手了。”

  於清瑤眨著眼,眯眼去看,倒不由得笑了起來。錦屏笑著推五兒,“你別這麼碎嘴,仔細妞兒回來用大掃帚打你。”

  “打我作甚?我又不是香……”捂了嘴,五兒偷眼看著微笑著的於清瑤,吁了一聲,也不再笑話妞兒。

  不是沒聽見五兒的錯語,可於清瑤只當作沒有聽到。陸家三口,自離了林家後,她就再也沒有去打聽過。既然已經不再是她身邊的人,過得是好是壞,她問來做什麼呢?

  臘八日,行臘祭,王家的帶著兩個女兒,之前留下來的廚娘合力整治那分來的半筐魚。又有自家殺的兩頭大肥豬,醃了臘魚、臘肉,掛了一院子。

  除了這,一大早又熬了一大鍋的臘八粥。糯糯的米香,軟軟的豆子……盛上一碗,拌上飴糖,香得讓人流口水。

  不過這一天,最重頭的戲,卻不是這醃臘貨和吃臘八粥,而是行祭祀。

  一年裡最後的一場祭祀,顯得格外的隆重與熱鬧。張莊上的所有人,都聚在祠堂前,有那矯健的少年戴了面具,擊鼓而舞,雖然沒有古書上所記載的那般氣勢,可看起來卻也令人為之精神一振。

  祭祀用的祭品,流水一樣擺上香案,張氏的族人,在族長的帶領下,祭祀祖先,拜祭先人,鄭重而莊嚴……

  別人族裡祭祀祖先,林、於等人倒不好去看熱鬧了。在家中,他們也沒有行祭祀大禮,只是備了些祭品,祭拜林華清之母。

  林華清原本還說要一起祭拜老安樂侯的,可是於清瑤卻只是搖頭:“我父親有得是人祭拜,輪不到我的……”抿唇微笑,她垂下眼帘,心裡也不免有些黯然神傷。

  她這樣的庶出女,平日裡連進家裡祠堂都不能,又祭祀什麼呢?

  她說這話時,在旁邊的沈秀娘什麼都沒有說,可是入夜後,於清瑤卻在半睡半醒間聽到廂房的動靜。驚醒了,她聽著那熟悉的腳步聲,也不曾驚動林華清,就一個人跟了出去。才知道沈秀娘自己一個人轉到前院,在火盆里燒著金箔紙線。

  “雖然你活著時,對我也並不是多好,可是總還是跟了你一場……清瑤不是不想祭拜你的,你莫要見怪,泉下有知,還請多多保佑她……”

  隱在角落,聽著沈秀娘的細語低喃,於清瑤合上眼,無聲地嘆息。卻沒有驚動沈秀娘,反身悄悄回了房。躺在床上,翻過身來的林華清緊緊抱住她,好似沒有感覺到她身上的那抹涼意般。

  抿起嘴角,於清瑤把頭倚進林華清的懷裡,無聲地笑起來。

  現在,她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有夫有母,亦將有子,縱是人生里仍然有不可挽回的遺憾,可是比起眼前的一切,卻已經是微不足道了。

  才過臘八,於清瑤就急著讓林華清打發人去洛陽接楊氏父子,可是沈秀娘卻一直攔著。

  “不到二十三,雜貨鋪子都是要開的,你這會兒就是去接,他也不會過來。”

  因著沈秀娘的阻攔,到底還是拖了些時日,等到楊氏父子到張莊時,已經是二十六了。恰恰錯過了二十四日的祭灶王。

  從二十三開始,就是小年了。三官四民五船家,這三日,是連著祭灶神的日子。家家戶戶都忙得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