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秀娘陪著笑,臉上仍帶著小心翼翼的神態。趙氏問的話,她雖然都是答了,可是卻答得很是謹慎。比如說從前被賣給的本是長安城裡一富商的經歷,她只是一筆帶過,基本上就沒有說什麼,只說出了京,那富商就破了產,直接在洛陽把她賣給了楊老實為妻。

  又說現在家裡是開了雜貨店,雖然不是什麼大富大貴,卻是吃穿不愁。之前也送了兒子去讀書,私塾里的先生還夸著孩子聰明,是個讀書的材料云云……

  雖然話都說得實在,可是卻多少是摻了水份的。不過,哪怕是摻了水份的話,在趙氏這個侯府夫人來說,仍不過是小門小戶的事兒。又怎麼會放在心上呢?

  何氏想也是聽出沈秀娘話里話外透出的意思,嘴角的嘲笑就越發濃了起來。拿眼睨著於清瑤,嘴裡說的話卻是對沈秀娘說的:“親家母,聽起來你們家念奴比我們松哥兒還小些。可是巧了,我們松哥兒從前穿小的衣裳還留著好些。既然親家母來了,那就把東西一齊打包帶回去好了……”

  沈秀娘的嘴角一僵,臉上的笑很是尷尬。於清瑤卻是直接翻了臉,衝著何氏冷笑道:“二嫂,你的好意我幫著我娘謝謝你了。不過我家念哥兒雖然自幼清貧,可也是嬌慣著大的,怕是穿不慣舊衣裳。松哥兒那些衣裳,就留著給你母親家的侄兒穿吧”

  何氏臉上立變,怒道:“四弟妹,你莫以為自己出身侯門,就瞧不起人了。我何家也是大族世家,家中堂兄弟哪個不是讀書人?比起你們敗落的候門,更顯清貴呢”

  “哦,二嫂這話說得倒是有趣了,我不過是說你們松哥兒的衣服,哪裡就說得到什麼瞧不起人了呢?怎麼?你的好意只對我兄弟,卻是不對自家侄兒?”

  何氏為之一窒,還想再和於清瑤吵,趙氏已經挑起眉來,沉聲道:“晴好,這飯怎麼還沒好呢?”

  晴好會意,忙笑著應聲,去廚下催飯。

  趙氏就微笑道:“楊太太,你難得來一次,一會兒我也就不留你了,你好好在府里住著,也是多陪陪清瑤。”

  趙氏說得客氣,果然在吃完飯後真的沒有挽留沈秀娘。

  回去的路上,挽著沈秀娘的手臂,於清瑤一直偷眼看著沈秀娘,“娘受了委屈……”

  “哪裡有什麼委屈?”沈秀娘打起精神,笑道:“你婆婆也算是個仁厚的人了,對我已經很算客氣了……”

  “哪裡客氣?不過是自重身份,不肯……”聲音稍頓,於清瑤忍不住又怨道:“她只喚您楊太太,是不把您看作親家的。”而何氏那一聲親家母,卻又儘是嘲弄之意。

  沈秀娘停下腳步,看著於清瑤,微微搖頭。

  “清瑤,從前娘是個沒用的,教你的根本就是些用不上的——可有一樁,娘覺得教得很對……”沈秀娘靜默片刻,才又道:“雖然世上的事不是靠隱忍二字就能成事的,可有時候太過強勢也不是件好事。就比如說剛才……娘知道你是生怕娘受了委屈……可就算是跪上一跪,又有何妨呢?”

  看著於清瑤抿緊唇,卻不出聲,她也知道於清瑤是不贊成她的話。雖然明知如此,她也不想一力說服於清瑤聽她的,只是柔聲道:“其實你婆婆也沒做錯什麼。雖然我是你的親娘,可論道理,只有夫人才是你的母親,才是她的親家母,我心裡很清楚,自己當不起她喚那一聲的……”

  “清瑤,娘知道你是心疼娘,可是有些事,就是你再本事,也改變不了的……”她低聲說著,垂下眼帘,眼圈也不由泛上一圈紅。不是不覺得委屈的,可是既然已是事實,她再委屈又有什麼用呢?

  看著沈秀娘,於清瑤立刻軟了下來,“娘,你莫難過。我知道,我又讓你擔心了……以後我不會再這麼莽撞……”可是,我真的不想看到您在別人面前低聲下氣。雖然那些所謂的倫常道理,我沒有辦法改變,可是讓我眼睜睜地看著,卻也是不能……

  不知於清瑤心裡打定了怎樣的主意,沈秀娘只因於清瑤服軟而感到開心。拉著於清瑤又規勸了好些,只盼她婆媳和睦,妯娌相得。於清瑤聽著,諾諾應是,心裡另做打算卻不提。

  兩人回到蘭院時,林華清已趕了回來。見著沈秀娘,很是親熱,一口一聲娘的,全無半分隔閡,甚至帶著不落痕跡的討好之意。

  沈秀娘如何不知這是為著什麼,看著於清瑤的目光就帶著笑。很是開心女兒能嫁得這樣知疼知熱的夫婿。

  又過不多時,大房那頭,明氏特意過來。想是也聽說了消息,明氏帶了份不輕不重的禮物。面對沈秀娘,也是溫和有禮,客氣非常。和何氏相比,完全是兩個態度。沈秀娘見此,自然知道明氏和於清瑤的關係甚好了。對明氏更多了十二分的溫柔和善。原本沈秀娘就是個溫婉柔順之人,雖然這幾年在市井中沾染了幾分兇悍之氣。可對著明氏卻全不顯露,言詞得體,聲音也是和柔如春風,倒讓明氏對她高看幾分。

  有了大房作表率,三房那頭也來湊趣。不過朱氏人卻是沒有來的,只是打發了大丫頭親自送了份見面禮過來。嘴上雖說是身子不適,待日後來親自請安。可眾人都心知肚明這不過是句客氣話罷了。

  不過於清瑤倒也不指著朱氏過來問好請安,因著雨霽之事,她心裡多少有些不自在,只想著和三房以後井水不犯河水,並不想過多糾結。

  一日忙碌,待到靜下來已是夜裡。於清瑤原想和沈秀娘一起睡,卻硬生生被她推出了門。無奈,她只得回房。躺上床上,想了想,卻忍不住微微笑起來。

  林華清睨著她嘴角的笑,也不說話,只是默默看著她,看著她閉上眼,漸漸睡去,嘴角仍帶著那抹笑……

  一夜無夢,竟是數日來少有的香甜……

  第一百六十一章 相國寺中巧相逢

  沈秀娘在蘭院裡住了幾日,趙氏沒有再請過沈秀娘到宣華院中小坐。甚至自己也不再像從前,偶爾來蘭院看望於清瑤。

  心知趙氏心裡還是輕視自己的親娘,於清瑤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不快。可這事倒也是如沈秀娘所說,原也不該怨人的,事實總是事實。

  只是這樣一來,她自己卻也更懶得去宣華院請安了。反正她懷著孩子,早就去了晨昏定省之累,索性就真的連去都不去。只在蘭院裡,和沈秀娘膩著,竟是享受起連童年都未曾有過的溫馨。

  沈秀娘也是勸過她,可她嘴上應著,卻到底沒有往宣華院去。只是笑道:“娘也不用理那些事,不是說好了,過幾日,咱們回農莊上住嗎?華清已經說了,明個他就去同父親大人說。想來,父親大人一定會允的。”

  勇義侯是個不管內宅事的人,雖然不知他知不知道這件事,可這幾日卻根本沒半分消息。再加上之前林華清受了罰,而恭成王世子近來又似乎有些鬧得荒唐了。所以,於清瑤心裡想,他大概也是希望林華清離京往農莊上小住的。

  “對了,娘,你這次回來,應該還沒有去過相國寺吧?我還記得,當年您常常去相國寺的……”

  沈秀娘聞言,不由抿唇淺笑,“那個時候,整日裡都困在園中,哪裡有機會出門呢?唯一有機會出門的,也就是同夫人求情,往相國寺上香……這個時候,相國寺的jú花開得正好。經霜尤清,更美上三分……”

  於清瑤笑看著沈秀娘,輕輕握住她的手,“明日正是初一,我們就去相國寺上香吧”

  沈秀娘一愣,忙搖手,“還是不要去的好,相國寺不比別的寺廟,去的多是達官貴人,我還是不去的好。”

  “娘……是怕見著當年舊識?”醒過神來,於清瑤搖頭笑道:“哪裡有那麼巧呢?別說未必會碰到什麼人,就是碰到了,又怎麼會識出來……”聲音稍頓,於清瑤面上微現愧意,淡淡道:“娘現在同從前完全就是兩個人,不會有人認出來的……”

  “是啊,那時候,我不過是個跟在夫人身後毫不起眼的……哪裡有人會仔細看我的臉呢?”

  於清瑤咳了一聲,拉著沈秀娘的手,轉開話題,“娘,你就只當是疼女兒,陪著女兒去上香吧”手輕輕撫過微微隆起的小腹,她溫言道:“也替女兒肚裡這個向佛祖求個福氣。”

  沈秀娘聞言,也不再推拒,只是笑盈盈地低下頭,又去fèng手上的那件小夾襖。

  沈秀娘來的第二天,就開始fèng小孩子的衣服。雖然早在之前錦屏也做了好幾件,而且沈秀娘的手藝也是比不上錦屏的,可看著沈秀娘fèng那些小虎頭鞋、虎頭帽時,她的心裡就覺說不出的歡喜。

  第二天,於清瑤早早地就叫人備好了馬車。陸家三口人出了府,她就叫林華清幫忙另找了個車夫回來專管車馬之事。新來的車馬管事,姓王,是個看起來辦事極利落的人。林華清只說是找了人牙買來的。可於清瑤看著那王盛的模樣,卻覺得不像是普通的人物。就算真是人牙處買來的,以前也必是在大戶人家當差的。而且,於清瑤私心裡總有個想法,覺得這王盛未必是買來的,可能是林華清身邊隱在暗處的那些人的其中一個。

  不過,這到底只是她自己想的,林華清沒說,她也就沒有再問。其實,王盛到底是個什麼來頭,她也並不在意。既然林華清送到她身邊的,那必就是可以信任的人,她自然也可以相信王盛。

  初一、十五,本就是信佛的善男信女奉香祈願的日子。尤其相國寺幾乎就是大周的國寺,香火鼎盛,今日更是熱鬧非凡。想是因著昨夜一場清霜,就有那湊熱鬧的子弟、千金,趕著來相國寺賞jú。

  若是往年,於清瑤怕是早就覺得冷了。可是今年,於清瑤卻自覺比往年身子熱了許多。想來,她們說有了身子的女人血熱,是對的。

  雖然她不覺得冷,可是沈秀娘還是盯著她披了斗篷,又叫五兒特意帶了手爐帶在身邊,生怕於清瑤冷了。

  也是有些時候沒有來過相國寺了,於清瑤也不急著去上香,就陪著沈秀娘從山門緩緩而行。既未打發人去請了知客相陪,也不曾叫眾人隨在身後侍候,可不知怎麼的,王盛停好了馬車,卻未曾像陸富貴之前一樣在車旁等著,而是遠遠地跟在於清瑤身後。如果不是於清瑤知道,無意中看去,大概也會以為那不過是個和她不相干的陌生人。

  心知大概是林華清特意吩咐的,於清瑤也不多說什麼,只由著王盛在後頭跟著,只是挽著沈秀娘一路緩行。指指點點,說說笑笑,在放生池畔看錦鯉歡騰,聽遠遠傳來的藏經閣檐下的風鈴微動,又看檐上的琉璃獅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