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頁
若他們回過神,又或者這些人又動了什麼心思,將其他人聯繫到了一起,到時可真不是胤禛想如何就能如何的?
“皇阿瑪的身子骨怕是不好了,這時間長短想必各位兄弟心裡都明白,而朝堂之上的事情也是早就擺在明面上的,朕也一再表明,只要諸位兄弟助朕一臂之力,朕絕不會虧待於諸位兄弟。”胤禛把話說到這份上,就是要一個答案,畢竟他的計劃已然是等不了了。
“奴才願為皇上效犬馬之勞。”胤礽等人對看一眼,各別幾個還有些躊躇,反而是胤礽、胤祉、胤祺等幾個大的沒什麼太大的牴觸。不管是因為胤禛已然掌握了全局,還是其他什麼原因,總之他們幾個並不像其他兄弟那般還藏著一點兒小心思。
說穿了,他們比那幾個藏著小心思的兄弟看得透,知道再掙扎只會讓自己的地位變得更尷尬。與其到時候後悔,不如現在更為利落一些。別看他們都一直沒什麼動靜,可實際上看著胤禔受重用,他們也是眼熱的。只是相比胤禔,他們都拿不準胤禛會將他們安排在什麼位置,以至於做起事來總是會留上幾分,效果自然就沒有胤禔全心全意來得引人注意,但這並不表示他們不想受重用。
眼見著胤礽他們都跪下了,其他人還有什麼好想的,自然也跟著跪下了,畢竟他們的實力可沒有這幾位來得紮實。
胤禛看著跪成幾排的兄弟們,他臉上卻是一絲笑意都沒有,事實上,其他人的猶豫對他來說其實是一種污辱。歷朝歷代,能像他這樣放下成見,留下這麼多兄弟性命,甚至重用他們的人可不多,但是他們剛才的舉動到底還是扎了胤禛的心。但胤禛沒有表現出來,相反地他親自扶起胤礽他們的同時,心裡已然有了決定。
胤禟站在一旁,將一切都看在眼裡,卻沒有插話,更沒有絲毫的提醒。在他看來,路都是自己選的,你不相信皇上,又憑什麼要皇上相信你!
就在氣氛陷入一種莫名地尷尬之中時,突地傳來一陣凌亂的腳步聲,隨後便見李德全喘著粗氣,跪在胤禛面前道:“啟稟皇上,啟稟各位王爺,太上皇醒了。”
胤禛聞言,臉上不由得閃過一絲喜色,隨後舉步向前,一邊走一邊道:“諸位兄長弟弟們,先同朕一起去看看皇阿瑪的情況,其他的稍後再議。”
第六百零三章 龍衛
胤禛帶著諸位兄弟到康熙寢殿時,沒有看到那些嬪妃,只看到弘暉他們時,便知康熙是真的醒了。只是到底是真的脫險了,還是暫時清醒,還需他們親自去認證。
康熙見到胤禛以及其他兒子時,他臉上連一絲表情都露不出來,想來這次病發是真的傷了康熙的根本。不管好與不好,從胤禛他們這些兒子的角度上來看,自然是不希望康熙就這樣走的。
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
其實只要利益分配得宜,這無情也能變得有情,畢竟這普通百姓家為了一點兒田地糧食也能鬧得老死不相往來,又何況是這象徵天下的皇位。
相比那些年紀尚小又搖擺不定皇子阿哥,胤礽他們這些經歷奪嫡的皇子阿哥明顯更懂得什麼叫審時度勢。畢竟當年的野心勃勃到現在的物是人非,很多東西,那是刻入骨髓的,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抹去的。
“皇阿瑪,身子可好些了?”胤禛站在離康熙最近的地方,一臉關懷備至地問道。
“朕……好多了。”康熙看著排成幾排的兒孫,心裡莫名地覺得高興,認為當初自己選擇老四繼位是個正確的選擇。
事實上康熙選擇胤禛繼位也不是沒有自己的考量,別說他瞧不上自己那個十四子的作派,就算他對老十四無比的寵愛,也不可能選他繼位?
這上頭先別提老三老四他們,就說這老八老九和老十,誰又是軟柿子。他們個個都比老十四先入朝,手中勢力都不薄,能力方面不說方方面面都強於老十四,卻也不弱於他老十四。再者,論起排行和身份,他們還都是兄長,如此,他們憑什麼聽命於老十四。難不成就因為他選擇了老十四麼?
不,這當然不可能,即便是為了安穩,他也不可能選老十四,何況老十四的心性不堪大任不說,也容不下人。
康熙最終選擇胤禛,不只是因為他的能力,是因為他對老九等人的維護,也是因為他決定解除老大、老二圈禁時的寬容。現在看來,他到底還是選對了。
“皇阿瑪,要不要先喝點水?”胤禛的目光掃過康熙有些乾澀起皮的嘴唇,伸手接過李德全端上來的茶水,試了一下溫度,然後將人給扶了起來,又將茶盞送到他唇邊,輕聲勸道。
康熙點了點頭,張嘴抿了好幾口水,入口的溫水讓他乾澀的喉嚨變得舒緩起來,整個人也有了一絲精神。良久之後,胤禛退開,他則重新躺了回去,目光掃過在座的兒孫,開口吩咐道:“朕已無大礙,你們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去吧!朕只盼著你們兄弟能守望相助便好。”
若是以前,依著康熙的性子,不管做什麼都是都是直接命令,何曾像現在這樣用告誡的語氣。說到底,康熙自己也清楚,他已然老去,唯一能做得是慈父,而不是君父。畢竟他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即便手中依舊有王牌,卻也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此時的康熙剛從死亡線上掙紮下來,先不提他的心情如何,但是對兒子的關懷之情卻是真情實意的。
胤禛等人聽了康熙的話,心中都不由得一陣酸楚。不管他們內心有什麼想法,此時看著康熙連病重都記掛著他們的關係,一個個都不自覺地低下了頭。
“皇阿瑪放心,四弟宅心仁厚,定然會善待於兒臣等人的。”胤礽看著康熙望向自己的目光,眼眶微紅,隨後上前兩步,拱手說道。
他心裡清楚,他們能走到這一步已經很是不易,再起別的心思,別說康熙現在的身子已經不行了,就是康熙身子康健,怕是也難以阻攔胤禛的決定。
“老四的性子朕了解,不善言辭,卻重情重義,朕老了,很多事情即便不插手卻也明白,你們不管是當兄長的也好,做弟弟的也罷,都得記住你們才是血肉至親,其他人不管說得多好聽,說穿了,也不過是利益所向。朕知道自己就算闖過這一關,怕是也活不了多久了,所以朕不管你們以後如何?至少朕活著的時候希望你們兄友弟恭,比什麼都要好,朕活死了,你們再怎麼折騰,朕都管不著了。”康熙說這話是,語氣也帶著一絲無奈和黯然,顯然經歷了生死,他這執念也有了放下的意思。
“皇阿瑪恕罪。”胤禛見狀,立馬跪了下來,他身後的眾人見狀,又有誰還敢繼續站著。
不過胤禛沒有再做承諾,從這裡便能看出他對這些兄弟已然是有了安排,而這個安排不會再因為康熙的話就改變。如此,胤禛也不解釋,只是暗自地以行動表明自己的態度。
康熙看著胤禛的表情,沉吟片刻後,長嘆了一口氣,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畢竟這已經不再是他的天下了,有些事已經容不得他來做主了。想到這裡,康熙不由有些意盡闌珊地道:“好了,都起來吧!”
“皇阿瑪的身子骨怕是不好了,這時間長短想必各位兄弟心裡都明白,而朝堂之上的事情也是早就擺在明面上的,朕也一再表明,只要諸位兄弟助朕一臂之力,朕絕不會虧待於諸位兄弟。”胤禛把話說到這份上,就是要一個答案,畢竟他的計劃已然是等不了了。
“奴才願為皇上效犬馬之勞。”胤礽等人對看一眼,各別幾個還有些躊躇,反而是胤礽、胤祉、胤祺等幾個大的沒什麼太大的牴觸。不管是因為胤禛已然掌握了全局,還是其他什麼原因,總之他們幾個並不像其他兄弟那般還藏著一點兒小心思。
說穿了,他們比那幾個藏著小心思的兄弟看得透,知道再掙扎只會讓自己的地位變得更尷尬。與其到時候後悔,不如現在更為利落一些。別看他們都一直沒什麼動靜,可實際上看著胤禔受重用,他們也是眼熱的。只是相比胤禔,他們都拿不準胤禛會將他們安排在什麼位置,以至於做起事來總是會留上幾分,效果自然就沒有胤禔全心全意來得引人注意,但這並不表示他們不想受重用。
眼見著胤礽他們都跪下了,其他人還有什麼好想的,自然也跟著跪下了,畢竟他們的實力可沒有這幾位來得紮實。
胤禛看著跪成幾排的兄弟們,他臉上卻是一絲笑意都沒有,事實上,其他人的猶豫對他來說其實是一種污辱。歷朝歷代,能像他這樣放下成見,留下這麼多兄弟性命,甚至重用他們的人可不多,但是他們剛才的舉動到底還是扎了胤禛的心。但胤禛沒有表現出來,相反地他親自扶起胤礽他們的同時,心裡已然有了決定。
胤禟站在一旁,將一切都看在眼裡,卻沒有插話,更沒有絲毫的提醒。在他看來,路都是自己選的,你不相信皇上,又憑什麼要皇上相信你!
就在氣氛陷入一種莫名地尷尬之中時,突地傳來一陣凌亂的腳步聲,隨後便見李德全喘著粗氣,跪在胤禛面前道:“啟稟皇上,啟稟各位王爺,太上皇醒了。”
胤禛聞言,臉上不由得閃過一絲喜色,隨後舉步向前,一邊走一邊道:“諸位兄長弟弟們,先同朕一起去看看皇阿瑪的情況,其他的稍後再議。”
第六百零三章 龍衛
胤禛帶著諸位兄弟到康熙寢殿時,沒有看到那些嬪妃,只看到弘暉他們時,便知康熙是真的醒了。只是到底是真的脫險了,還是暫時清醒,還需他們親自去認證。
康熙見到胤禛以及其他兒子時,他臉上連一絲表情都露不出來,想來這次病發是真的傷了康熙的根本。不管好與不好,從胤禛他們這些兒子的角度上來看,自然是不希望康熙就這樣走的。
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
其實只要利益分配得宜,這無情也能變得有情,畢竟這普通百姓家為了一點兒田地糧食也能鬧得老死不相往來,又何況是這象徵天下的皇位。
相比那些年紀尚小又搖擺不定皇子阿哥,胤礽他們這些經歷奪嫡的皇子阿哥明顯更懂得什麼叫審時度勢。畢竟當年的野心勃勃到現在的物是人非,很多東西,那是刻入骨髓的,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抹去的。
“皇阿瑪,身子可好些了?”胤禛站在離康熙最近的地方,一臉關懷備至地問道。
“朕……好多了。”康熙看著排成幾排的兒孫,心裡莫名地覺得高興,認為當初自己選擇老四繼位是個正確的選擇。
事實上康熙選擇胤禛繼位也不是沒有自己的考量,別說他瞧不上自己那個十四子的作派,就算他對老十四無比的寵愛,也不可能選他繼位?
這上頭先別提老三老四他們,就說這老八老九和老十,誰又是軟柿子。他們個個都比老十四先入朝,手中勢力都不薄,能力方面不說方方面面都強於老十四,卻也不弱於他老十四。再者,論起排行和身份,他們還都是兄長,如此,他們憑什麼聽命於老十四。難不成就因為他選擇了老十四麼?
不,這當然不可能,即便是為了安穩,他也不可能選老十四,何況老十四的心性不堪大任不說,也容不下人。
康熙最終選擇胤禛,不只是因為他的能力,是因為他對老九等人的維護,也是因為他決定解除老大、老二圈禁時的寬容。現在看來,他到底還是選對了。
“皇阿瑪,要不要先喝點水?”胤禛的目光掃過康熙有些乾澀起皮的嘴唇,伸手接過李德全端上來的茶水,試了一下溫度,然後將人給扶了起來,又將茶盞送到他唇邊,輕聲勸道。
康熙點了點頭,張嘴抿了好幾口水,入口的溫水讓他乾澀的喉嚨變得舒緩起來,整個人也有了一絲精神。良久之後,胤禛退開,他則重新躺了回去,目光掃過在座的兒孫,開口吩咐道:“朕已無大礙,你們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去吧!朕只盼著你們兄弟能守望相助便好。”
若是以前,依著康熙的性子,不管做什麼都是都是直接命令,何曾像現在這樣用告誡的語氣。說到底,康熙自己也清楚,他已然老去,唯一能做得是慈父,而不是君父。畢竟他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即便手中依舊有王牌,卻也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此時的康熙剛從死亡線上掙紮下來,先不提他的心情如何,但是對兒子的關懷之情卻是真情實意的。
胤禛等人聽了康熙的話,心中都不由得一陣酸楚。不管他們內心有什麼想法,此時看著康熙連病重都記掛著他們的關係,一個個都不自覺地低下了頭。
“皇阿瑪放心,四弟宅心仁厚,定然會善待於兒臣等人的。”胤礽看著康熙望向自己的目光,眼眶微紅,隨後上前兩步,拱手說道。
他心裡清楚,他們能走到這一步已經很是不易,再起別的心思,別說康熙現在的身子已經不行了,就是康熙身子康健,怕是也難以阻攔胤禛的決定。
“老四的性子朕了解,不善言辭,卻重情重義,朕老了,很多事情即便不插手卻也明白,你們不管是當兄長的也好,做弟弟的也罷,都得記住你們才是血肉至親,其他人不管說得多好聽,說穿了,也不過是利益所向。朕知道自己就算闖過這一關,怕是也活不了多久了,所以朕不管你們以後如何?至少朕活著的時候希望你們兄友弟恭,比什麼都要好,朕活死了,你們再怎麼折騰,朕都管不著了。”康熙說這話是,語氣也帶著一絲無奈和黯然,顯然經歷了生死,他這執念也有了放下的意思。
“皇阿瑪恕罪。”胤禛見狀,立馬跪了下來,他身後的眾人見狀,又有誰還敢繼續站著。
不過胤禛沒有再做承諾,從這裡便能看出他對這些兄弟已然是有了安排,而這個安排不會再因為康熙的話就改變。如此,胤禛也不解釋,只是暗自地以行動表明自己的態度。
康熙看著胤禛的表情,沉吟片刻後,長嘆了一口氣,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畢竟這已經不再是他的天下了,有些事已經容不得他來做主了。想到這裡,康熙不由有些意盡闌珊地道:“好了,都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