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安子點點頭。

  此時突然有快馬趕來,下來的人正是小安子派出去盯著老太醫的王府侍衛頭頭。

  “李公公,安公公,不好了,小的幾個追到王老太醫到城外,王老太醫和其夫人一個小妾全被殺了,我們跟蹤的人只看清是一波蒙面人,下馬動手殺人了,根本是有備而來,他們拿走了一些財物,裝成打劫的樣子,但分明是衝著人去的。隨後騎快馬離開,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跟蹤的幾個侍衛毫無防備啊,勢單力薄,不好暴露,只能讓他們離開了。”

  “什麼?人死了!”李衛皺眉眯著眼睛分外驚訝,這下手也太快了!如今兩個重要的知情人都被滅了口,線索斷了,該如何是好?

  “李公公現在怎麼辦?”小安子也沒了主意。

  “走,去城外看看,守著屍首到天明,天亮了再看看還有沒有什麼發現。”

  “嗻。”

  幾人了馬,往城外而去,馬蹄在雪地留下凌亂的腳印。

  ~~

  第二日。

  雪已經停了,雖有太陽,天氣卻冷嗖嗖的。

  今兒是頒金節之後第一次朝。武百官地方三品以官員,都要到朝請安雍正爺。

  ☆、145.第145章 朝堂之上

  145.第145章 朝堂之上

  若是過了年的第一次朝,則是從三品以的官員前來參見,報各方平安,參政議事,民生問題,為新一年擬定各種新策,撥發銀兩等等。年頭是撒種,而年終則是看收穫。

  這次朝分外重要。四爺起了大早,由春兒花兒伺候著,穿朝服準備入宮。

  卻沒見李玉和小安子在身旁伺候。

  “今兒李玉和小安子怎不在?”

  “回主子爺的話,李公公與安公公昨兒夜出去了,到現在未歸呢。”

  四爺點點頭,想必是去查陳氏落胎之事了。便也不說什麼,他坐馬車入了宮。

  四爺在宮門口遇到了李衛。

  李衛拱手行禮:“微臣參見寶親王。”

  “免禮吧,李大人今兒精神煥發啊!”起剛剛糟心完的四爺,李衛今兒的確精神。

  “微臣慚愧,寶親王府有喪事剛辦完,微臣卻如此有精神頭。微臣實在罪過。”

  四爺看了他一眼,無奈的搖搖頭:“得了,本王糟心也不會不准你有喜事,倒是與本王說說,本王也跟著喜悅一下。”

  “回寶親王!高興之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見李衛神秘兮兮的神色,得,看來他是不會說的。四爺對他也是無奈,這老頑童,還真是喜歡吊胃口。

  此時弘晝也走了過來,打了個哈欠:“四皇兄,李大人,早啊。”

  李衛笑道:“恭親王今兒倒是準時。”

  “本王可是聰明的,今兒遲到,皇阿瑪怪罪下來,本王吃不了要兜著走,到時候皇額娘的念叨神功一發,本王真的嗚呼哀哉了。”

  四爺眯著眼睛道:“五弟你總算還有危機意識。”

  正說著呢,遠遠的看見隆科多和弘時。面兒禮貌的互行了禮,看二人先入了太和殿。

  弘晝嘆了口氣道:“三皇兄總是和大學士一起,卻生疏了兄弟之情。人各有志啊!”

  四爺看了弘晝一眼,也沒說什麼。

  李衛便道:“咱們也進去吧。”

  三人便也進了太和殿。

  朝堂之,眾多官員悉數在朝,唯獨年羹堯卻沒有到。四爺皺眉,果然是恃寵無恐了嗎?

  李衛突然回頭看著四爺一眼,意味深長的笑了一笑。

  四爺擰眉,這老頑童,幾個意思?沒看到他正煩躁的嗎?

  片時,雍正爺走進大殿坐在龍椅之,方正大光明匾額,皇老人家精神煥發,一臉威嚴,儘是王者之氣。

  蘇培盛站在遠處一搖拂塵,武百官齊齊下跪:“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

  雍正爺沒有看到年羹堯便問道:“年羹堯為何沒來?”

  年羹堯身邊的大將出列回道:“回稟皇,年羹堯將軍今兒傳了話來,說這幾日身體抱恙,臥病在床,所以未能來朝見。”今兒年羹堯身邊的人,只有這一位再朝,他自己都覺得納悶了。

  雍正爺皺了皺眉,便也沒說什麼。朝下大臣都是交頭接耳,自是不滿年羹堯今兒不來朝。

  隆科多和弘時互看了一眼,這年羹堯果然是一介武夫,如此一來豈不是要出尖。拉攏年羹堯這部棋是不是走錯了?

  ☆、146.第146章 彈劾

  146.第146章 彈劾

  四爺身邊站著弘晝,他小聲道:“瞅瞅,大家都對年將軍不滿了。”

  四爺沒說話,突然心裡明白了雍正爺一賞再賞的目的,年羹堯自認皇讓他三分必然得寸進尺疏於防範,勢必會引起其他官員對他越發不滿,雍正爺不用開口,有奪他大權的理由。

  皇不讓年羹堯早回西北,必然也有動他的心思,只是等時機成熟罷了,難不成今兒是時機成熟之日?這似乎是太快了。讓爺心裡都甚覺毫無準備。真正的出其不意!

  四爺這般思量,也沒細聽各路官員請安稟報當地情況。

  例行完畢以後蘇培盛喊到:“有事再起奏,無事退朝!”

  李衛站出來:“皇,臣有事起奏!”

  雍正爺道:“准!”

  “臣要彈劾年羹堯!”

  李衛的話一出,讓四爺愣了一下,果然,今兒李衛笑呵呵的,定是胸有成竹要辦年羹堯了。

  雖是預料到有這一天,但也是太過突然了。李衛這嘴巴可算是嚴實,悄兒麼聲的要辦大事了。

  同樣吃驚的還有隆科多與弘時。

  聽李衛道:“臣這裡有西北摺子三百,綜述幾項大罪告發年羹堯。一,平日裡生活極其奢華,為了吃炒肉,讓人打昏百姓辛苦養的年豬,割下一塊肉,為了給他炒一個菜;那頭豬並沒有給銀子,那家人借銀子養的豬,因欠了銀子還不起女兒被賣去了青樓,這樣諸如此類的事情諸多。他強搶百姓財務入公,弄得西北民不聊生,這麼多摺子寫的都是血淚,臣實在看不下去。”

  “二:據微臣所查,年羹堯效法皇,晚由誰侍寢,他要翻牌子。在西北之時,出門用黃土墊道,官員淨街,關閉街巷鋪面;行轅公館彩畫四爪龍,鼓樂手穿緞蟒袍;蒙古各部王公與年會面時,均要下跪行禮,甚至駙馬阿宣、總督李維均、巡撫范時捷也不例外。這裡也有三人的摺子。皇。年羹堯完全將自己當成了皇帝!”

  此話一出,朝一片譁然。

  李衛將摺子遞,蘇培盛接了,躬身雙手呈給雍正爺,雍正爺看了眉頭一皺道:“接著說。”

  “三:臣已經查明,年羹堯在暗悄悄地擴大自己的軍事與經濟實力。他身為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本已擁有重兵,但仍要私貯鎖子甲、鉛子等軍需禁品;千方百計聚斂財富:敲詐勒索地方官員,私營國家壟斷的鹽茶,侵吞官稅、工俸、腳銀,冒銷軍需等等。依微臣掌握的確切貪污數額已經幾百萬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