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贊拉著談天去鎮上賣了火車票和一些冰塊,天氣太熱,沒有冰塊魚死得很快。他們這個小鎮有一個火車站,平時會有慢車在這裡靠站。陳贊不知道哪裡的魚好賣,只是憑感覺買了去桂林的票,因為桂林是個旅遊城市,飲食業發達,對這種魚的消費需求肯定會很大。

  陳贊的預測沒有錯,在他們那裡只賣到三四塊一斤的黃骨魚,在桂林的各大酒樓里,對方收購價達到九塊甚至十塊一斤,這就等於只要跑一趟,一轉手,就能賺一半的價錢。

  陳贊並沒能跟對方當場就簽上協議,雖然他和談天個子都不小了,看起來像個大人。但臉還是很嫩,一看就像個小孩,尤其連身份證都拿不出,對方肯定是不會跟他簽協議的。老闆只是說,只要你有貨來,我們就收,有多少要多少。

  回去的路上,談天難掩興奮,這簡直是太讓人高興了,果然生意是要出去跑就會有的。陳贊和談天商議了一下,這個事他們兩個孩子出頭不太合適,應該叫個大人來撐場面才行,而且以後他倆上學了,肯定不能去送魚,得找人來照料。

  談天說:“你爸媽都忙。我媽也不行,她不會跟外面的人打交道,不合適,叫誰來幫忙比較好?”

  陳贊想了想,這個事一個人是絕對做不來的,放假時他們兩個可以做,但是上學之後怎麼辦?那些釣魚的漁民繼續要打漁,你不收,肯定會有人發現商機把機會搶去了。就算在談天媽媽來做,那也是做不來的,因為收魚要時常都有人在,而送魚的至少也要兩天一趟。

  陳贊不禁想起了談天他爸,要是他不折騰,這個事由他家來做不是正好嗎?不過如果談衛民不折騰,陳贊恐怕也想不起來要尋這麼一個營生了。

  談天想了一圈:“小贊,你覺得我師父怎麼樣?”

  陳贊說:“陳師傅其實倒是挺合適的,但是他一個人做不來啊。既要收魚又要送魚呢。”

  談天說:“那讓我媽收,讓我師父去送?這也不行啊。”馬上就否決掉了,孤男寡女的,招人閒話。

  陳贊說:“這樣吧罈子,這個事就算我們倆合夥的,本錢就用我們從前攢下來的那些錢。你有空的時候就來幫忙,我這邊讓我大舅和大舅媽來幫忙吧。我們上學之後,收魚送魚都歸他們管,每個月的收入對半分,我那份就給我大舅了。”

  談天有些難為情:“這樣好不好啊?我上學之後,都管不上什麼事了,都得你舅忙活,我平白拿錢,感覺有點那個啊。”

  陳贊說:“有點什麼啊?我覺得這事我舅能答應。你看吧,這還有十幾天才開學,這陣子我們倆將所有事都辦清楚,到時候讓我舅來接現成的攤子就成,他不會不同意。我舅這人挺好的。”陳贊之所以找他大舅,也就是看中了大舅的人品,要不然他怎麼不叫別人。

  談天想了半天:“好吧,不過我不要一半的利潤,我只要四分之一就好了。你舅拿一半,剩下的一半我們平分,都給我我不要。”

  陳贊想了想說:“也好,那四分之一就歸我管吧。”交給自己保管也好,以後說不定還會有大用途。

  陳贊又說:“咱們當務之急是要將收魚鋪子搞起來,先要挨家挨戶去和村里釣魚的師傅們說一聲。收魚的價格比市場稍高點,五塊一斤吧,我們給他們免費提供氧氣和氧氣袋,他們肯定會主動送過來的。還得去街上找間房子,不必在正街上,里菜市場近點就行,以後別處釣魚的人也容易找過來。”

  談天被陳贊說得開始興奮起來,兩個人興致勃勃地開始籌划起來。陳贊之所以敢把他大舅兩口子都叫過來幫忙,那是因為這事的確有利可圖,只要每天能收個幾十斤上百斤,就不怕沒錢賺。

  除去收魚的本錢、房租、租買氧氣瓶,購買氧氣袋的錢,刨去路費、魚死傷的折損費,平均下來,每斤魚至少能賺上兩塊錢,要是每天能收五十斤,那就是一百塊的純收入,一個月有三千塊,給他大舅一半,也有一千多一個月了。要是一天能收到上百斤魚,那就更多了。

  回到家之後,兩個人就忙活開來了。談天對鎮上熟悉,很快就找到了合適的房子。兩人買了幾個巨大的塑膠盆,兩台增氧機,租了個大氧氣罐,小鋪面就搞起來了。

  陳贊和談天拿著煙,上村里挨家挨戶去攬生意去了,開張的頭一天,就收到了三十多斤魚。陳贊和談天也不著急,剛開始大家不知道,肯定會少一點,慢慢就會多了。

  第二天果然又有幾個人慕名而來,收了七十多斤,這一共就有一百多斤了。陳贊和談天將魚打包好,從冷庫里買了一些冰回來放進氧氣袋裡,這種天氣沒有冰是不行的。第一次去送魚,陳贊和談天還有陳贊大舅都去了,把談陽叫來守鋪子收魚。

  這次有了大人,陳贊找的酒樓老闆終於願意正式談生意了。暑假是旅遊旺季,黃骨魚消耗量大,簡直有點供不應求,桂林魚市的價格又有小幅度上漲,所以談天和陳贊主動送上門的貨物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對方說了,魚有多少要多少,每天一送也行,兩天一送也行,就是不能相隔太久。價格按照市場價九塊五一斤收,以後隨市場價再往上調,錢貨兩訖。

  口說無憑,陳贊堅持和他簽了書面合同,吃下了定心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