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大家認可,李世民內心也開懷,沒因為他往常的小氣引起誤會就好。

  李世民踱步到諸葛恪面前,驚訝道:“喲,這是王縣公門下的諸葛吧?吳王在倭國多虧你照顧,他回來後常念叨你,待你有空多陪陪他,畢竟吳王身心上的疾病剛剛治癒。”

  演技太浮誇,差評!

  見李世民完全沒有對遠行大臣歸來的激動和誇讚,不了解具體情況的都猜測他是怎麼招惹的吳王。憑良心說,吳王的脾氣和秉性真不錯。再有,剛才王縣公可是在宮外提起爵位,這回有好戲看了。

  事實讓很多等待看熱鬧的人失望,王珏提起爵位只是暗示諸葛恪不可當眾提起的功勞,是說給大傢伙聽,讓大家在李世民父子找麻煩的時候能幫諸葛恪。只幾個人明白了,剩下等著看熱鬧的嘛,年輕人想當大官還需歷練。

  “聖上,諸葛恪此行順利完成您交給的任務,作為老師,微臣與榮有焉。”

  李世民的動作停頓住,立刻換上笑臉,“王縣公說得沒錯,朕要好好賞賜咱們大唐的青年才俊。這樣吧,諸葛恪先去吳王府任職,至於職位……”

  沒等李世民說完,諸葛恪插言道:“大膽打斷聖上,微臣萬萬不能去吳王府!在倭國的時候,微臣對吳王殿下十分有好感,當時就感慨以吳王的才能便是儲君也做得。若跟吳王殿下相處久了,萬一哪日吳王有不臣之心,微臣怕自己會陷入兩難的境地。”

  真不是人,諸葛恪說這話完全是給李恪招黑,大臣們看諸葛恪的眼神完全變了。也就是王縣公的弟子,任何人這麼幹,回頭就得被弄死。

  李世民咬牙切齒說道:“吳王很好,他怎會生出那樣的心思!”

  “微臣也認為吳王人品尊貴,只是按常理上來考慮,一般人在吳王的位置總會心生不滿,不滿之後自然要採取行動。當然微臣說的是一般人,吳王殿下自然不在範圍內。”

  越描越黑,連李世民都忍不住思考三兒子內心有沒有怨恨他這個當爹的。

  諸葛恪毫無壓力,聽兩個師兄的意思,吳王是準備好很多陷阱等著他了,那他自然不能坐以待斃。至於聖上,現在的情況來看,即便入朝為官也沒什麼可施展,他有自己的打算,故此不怕暫時被聖上厭惡。

  “既然你不願意去吳王府,那朕這裡暫時沒有適合你的職位,往後再說。行了行了,你們都回去休息吧。”李世民氣壞了,居然敢拒絕還挑撥離間。

  “臣等告退!”熱鬧看完,大臣們惦記回家用電話。

  重點提一下中二太子,他全程沒找到好的切入點□□話題。最後見他爹在氣頭上,又想著師弟終於回來了,顛顛也跟著大家跑了。

  王珏這邊的人都不擔心得罪了李世民,只是大家很好奇諸葛恪為什麼敢如此明顯去挑撥。

  “諸葛家剛出世不好太引人注意,有老師在便是連大師兄都厭惡我,也無人敢對諸葛家動手。目前家族中很多子弟都在開始嶄露頭角,雖然官位依然不顯,用心經營幾年也能基本站穩腳。我入門晚,感嘆老師學識淵博,打算跟在老師身邊潛心學習幾年再考慮其它。”

  諸葛家出過孔明,使得很多人著重注意諸葛恪,他是怕自己風頭太盛引人忌諱。與王珏這種一人有才的隱士寒門子不同,諸葛家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就像平日笑眯眯的長孫無忌,若他發現諸葛恪想取得他先祖一般的地位,定然會不顧情面暗地裡對付諸葛家。

  成,王珏認同弟子的想法,願意學知識她自然也願意教導。

  回到南山,諸葛恪、武照、房遺愛又將他們的聊天內容說出,當然聽他們說此事的還是狼狽三人組以及墨雲和百家派弟子。

  方才諸葛恪並未獻上龜殼,今日可以當做剛回來忘記了,等大家商議好如何行事再說。主要也不知道聖上聽了贏宮女的話對龜殼是個什麼看法,萬一冒然送上再被小心眼記恨怎麼辦。

  孟襄聽到他們的分析很感興趣,王熙然看穿其心思,道:“孟兄可是老想法?只是這個龜殼有人看到過,還得儘快才行。”

  墨雲拍胸脯,“此事我就能做,保准明日讓你們看到成品。”

  諸葛恪不言語,不是他猜測的那樣吧?!真敢!!!

  “至於聖上對龜殼是何想法,承乾明日去試探一番,若可以的話將龜殼借到南山幾日。”

  李承乾無語,老師又當他的面商量如何糊弄他爹,還讓他參與……

  作者有話要說:

  第314章

  李世民打著哈欠,看向殿內一眾睡眼朦朧的大臣們直撇嘴,暗道這些人定然是熬夜打電話才如此。哼,真沒見過世面,李世民又打了一個哈欠,想著怎麼讓大臣們的內心變得高貴起來。

  今日早朝就一個事情,趕緊說完回去補覺,“派去做文化教導的人是否已經甄選完畢?”先前的聖旨已經派出,關於誰接任以及大軍何時回來都清楚說明,唯獨似倭國一般的儒學教導先生需要再考核一次。

  這事孔穎達總負責,老頭聞言趕緊回話,“名單已經出來,若聖上無異議,微臣準備讓他們三日後出行。”

  李世民一揮手,小內侍拿著孔穎達呈上來的奏摺開始念。人選姓名背景以及特點都說得很清楚,大家認真聽後皆未覺得不妥,李世民滿意著誇讚道:“孔祭酒辦事朕向來放心,就讓他們三日後出發吧。行了,退朝!”

  李總起身走人,太困了,他準備回書房抱著貓熊再睡一覺。

  這個心思不能立刻如願,聽說退朝,李承乾緊追到李世民書房。

  本來就困,見到大兒子緊追而來,李世民第一反應就是給諸葛恪說情來了,“別說了,諸葛小子把你弟弟弄成那樣子,朕怎麼也得收拾他一番。”

  李承乾聞言一頓,強忍下病情不跟李世民掰扯,今天有要緊事兒說呢。

  “兒子不是要給諸葛恪說情,而是想跟父皇說說龜殼的事情。諸葛恪回來時得到一個龜殼,昨日忘記呈上來。老師想著贏宮人提到龜殼,不知內里是否還有別的原因,故此不敢直接帶過來,父皇怎麼想?”

  這讓李世民很犯難,他一直認為龜殼涉及到寶藏,關於贏宮女的事情他也思考過,之後龜殼被他認定為秦始皇寶藏。當然也有可能是什麼詛咒之物,大舅哥也說秦始皇這個人神神叨叨的。

  到底還是最在意自己的安全,李世民覺得以王縣公的人品應該不會吞掉他的寶藏,“你將龜殼都帶到南山,看王縣公能否有所發現。”

  “兒臣遵旨。”正中下懷。

  李承乾樂呵呵將龜殼帶到南山,料想今日師兄們可能要拿他跟諸葛師弟打趣,有龜殼轉移注意力大家應該不會再想起昨日的話題吧。

  圖樣圖森破!旁人的注意力確實都被龜殼吸引去,有一人卻對諸葛恪的經歷更感興趣。李承乾剛將龜殼交給王珏,李晉江立刻跟隨其後,“大師兄,你給提供點寫作靈感好不?”

  李承乾滿面教誨道:“你不是在寫玄奘他們的西行記嗎?做事情專心最打緊!再說我今日也沒空,等人到齊得研究龜殼呢!”

  “回大師兄,昨晚新作剛剛寫完,過幾日就能印刷出來。昨日聽得諸葛師弟的故事,我準備寫禁忌的斷袖題材,大師兄……”

  書房外李承乾和李晉江的對話聲越來越遠,書房內一人一豬看著一地龜殼發呆。

  王珏起身從柜子里又拿出龜殼,這是被他們悄悄換掉的真品。之後拿出其中一個龜殼給阿綠看,“你看,唯獨這個龜殼是構圖不同。左側圖一人一豬說的應該是咱倆,要不當初也不會作假把這個龜殼藏起來。右側圖還分上下,上圖中龜殼按一定順序排列,下圖中將書籍放入龜殼圍起的圈中,書籍消失。”

  阿綠歪頭疑惑道:“你也知道,哪裡有什麼百家派,這些都是為了掩飾系統的存在編造。若與系統有關,也沒有任務和提示呀。”

  見王珏皺眉不出聲,阿綠繼續說道:“問題是,現在大家都以為龜殼與百家派有關,怎麼辦?杜如晦家裡的電話線昨日被杜荷弄壞,這個不是很難修,等會兒孟襄他們就要回來了。回來後得知龜殼的事情必然要研究,萬一真有什麼……”

  王珏沒答話,如今龜殼已經湊齊,她起身將龜殼按照圖上的順序排列成一個圈,之後順手拿起一本書放在龜殼圍成的圈中。

  臥槽!書呢?!

  一人一豬傻眼,太玄幻了。王珏起身拿過案上的筆、紙、硯台挨個往圈裡放,所有物品都未像書籍一般消失。

  “按贏宮女說,此物最早是秦始皇所有,所以她認為是祖上傳下的東西。秦始皇焚書坑儒,他是否在做此事之前用過龜殼,那麼那些書都被傳到哪去了?為什麼龜殼上會有我們兩個?”

  阿綠跳起來,用豬蹄捧著一本書扔進龜殼圈裡,書籍立刻消失不見。

  王珏會意,她想了想找到王李氏,關鍵時刻還得找娘。

  王李氏雲裡霧裡,閨女讓她往龜殼圈中扔書?雖奇怪,她還是做了,扔完後也沒見有什麼事情發生。一人一豬對著龜殼圈內的書籍發呆,王李氏有點摸不著頭腦,她想了想說道:“若要玩投物遊戲,你們這個圈剛剛好,只是該站遠一些投擲。書籍珍貴,我還是換投銅錢吧。”

  王珏無語,趕緊編個瞎話送走要玩投圈的王李氏,書房內再次只剩一人一豬。

  “也許只有我們倆放書,書籍才會消失,故此龜殼上刻有咱們的樣子。那麼,咱們有什麼地方與所有人不同?”

  王珏的話意有所指,阿綠立刻答道:“我們的靈魂不屬於這裡。如果上一個用過龜殼的人是秦始皇,那麼他也是穿越的?他不知道書籍的重要嗎?難道是傻X種馬男穿越?”

  一人一豬想到此種可能,開始仔細觀察每個龜殼上的圖案,意圖找到代表秦始皇的那個龜殼。就像她跟阿綠的樣子被提示一樣,是不是有一個龜殼也提示了秦始皇的身份?

  沒有!!!

  “龜殼到底從何而來,是秦始皇製造還是偶爾被他所得。秦始皇認定有神仙欲長生不老,是否與龜殼的來歷有關?這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我們真的是偶然來到大唐嗎?”

  聽到王珏碎碎念的內容,阿綠跟著問道:“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是否該讓友人知道龜殼的秘密,畢竟除了我們誰放書籍都沒有用。”

  對話的過程中,王珏一直盯著最特別的那個看,“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刻有咱們倆圖案的龜殼似乎變舊了一些。一人技短,我與末世時最大的區別,似乎是又願意相信別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