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智賢沒念完就被哭聲打斷了,原本該收穫頗豐,事件就要從這裡轉折了。很多人都猜測,侯君集應該是在立功後太過得意,大意之下被刺客給襲擊了。現在在場的這些人中唯一知道真相的只有崔智賢,他並不怪同僚打斷,而是快速琢磨怎麼將自己從這件事情中摘出去。

  李世民忍著悲痛的心情對崔智賢吩咐道:“繼續,繼續念吧。”

  “原本該收穫頗豐,奈何侯君集死性不改,在大部隊到達前他縱容手下將吐谷渾都城搶掠一空。此等土匪手段實在讓微臣震驚,事情太大微臣不敢獨斷。如今吐谷渾該由誰接手?侯君集要怎麼處置?那些被士兵拿走的財寶怎麼辦?”

  所有人都懵了,李靖可沒說侯君集死了呀。最先反應過來的是中立派,然後則是跟侯君集親近的人以及盼著他死的人。當然前者是驚喜的後者是氣得,沒有這麼耍人玩噠!

  呵呵呵,原來不是侯君集死……,而是想說侯君集死性不改嗎?!八百里小將人呢,趕緊過來給我們揍一頓,不然後果不是誰都能承受。這事兒弄得,瞧瞧城裡哭泣的百姓,現在整呀。

  李世民氣樂了,好好的一個還算捷報的奏摺弄成這個樣子,太整人了。問題是想想城中百姓的情況更頭疼,趕緊解決吧,“大家以為如何?”

  “聖上,方才聽說侯君集死了,微臣就想若知道如此他走前我絕對不罵他了。來皇宮的路上想起好多我們交往中的事情,有些挺對不住他,就感嘆人死了連補償的機會都沒有。現在一看,都虧他沒死,以後朋友間還得好好相處,我可再不想感受這種遺憾和無助了。”程咬金暗道侯君集可真敢,俺老程一直想做不敢做的事情讓他小子搶先了,衝著這點就得幫幫他。

  侯君集仇人此時也反應過來了,“程將軍不能這樣說,此次侯君集可是犯了大罪!”

  再有真正的一板一眼學究們,“聖上,燒殺搶掠完全是土匪行徑,絕對不能輕饒侯君集呀。”

  誰都可以怪八百里小將說話磨嘰,若不是他講話捉不住重點,哪裡會引出這些個事情。唯獨侯君集不能怪人家,無形中李世民感受了侯君集去世的感覺,這樣回頭一想他的性子和他做出的事情便是懲處也不會太嚴,這可比起收到一份捷報然後突然轉折出來一個糟心事兒強。

  要說怎麼收拾侯君集,他讓手下分錢自己卻沒拿,從立功來說突襲拿下王城也算大功,李世民的想法就是功過相抵。當然私下裡還是得想辦法讓侯君集消停下來,李總對這些手下很知道該怎麼擺弄,若再有一次就給侯君集轉文職,這麼一說保准嚇壞他。

  今天發生的事情太多,眼下最重要的是先讓長安安靜下來,披麻戴孝什麼的完全不用。至於怎麼安排侯君集,李世民想保他的情況下自然不願意現在商討這個事情。他對房玄齡吩咐道:“擬聖旨,讓李大亮暫時接手吐谷渾事務,命大將軍帶著全軍凱旋。至於侯君集,也讓他給朕滾回來!”

  房玄齡領旨後李世民又掃視文武官員,“長安百姓你們去安撫,朕頭疼得厲害。”說完揉著腦袋退朝了,跑得特別快。真的頭疼,得去跟媳婦說道說道。

  第298章淚流滿‘面’

  聖上又跑了!

  誰讓人家地位高呢,咱再不滿也只能眼睜睜看著人家跑路。現在無論對侯君集抱著什麼想法,擺在所有人面前的要緊事兒都是儘快平息長安城內的謠言並且保證不向長安外擴散。大家都是這麼想滴,咱聖上太過招恨,萬一有哪個腦子不靈光的以為遇到好時機造反怎麼辦。

  在房玄齡和杜如晦的組織下,各大爺大叔們準備回衙門召集手下一起上街闢謠。從皇宮出來,一行人本準備分散行動,沒想到剛出皇宮就被人流擁擠著往一個方向走。由於百姓太多,若這個時候喊話讓停下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踩踏事件,一群人不得不放棄代步工具跟著百姓們一起走。

  他們也好奇得緊,這麼多百姓有秩序地往同一方向走,這是要幹啥。還不能問,旁邊人都嗚嗚哭著哽咽,顯然沒空搭理人,不然早就該注意到旁邊走來一堆官員。

  很快就有答案,百姓們行走的方向是西市一個偏僻的街道,這條街上有幾家賣喪禮用品的店鋪。不用客人進門,今日老闆和跑堂都站在店鋪外吆喝,“所有用品八折出售,我們也為侯將軍盡份心力!”

  這下大爺大叔們懂了,隨後便是一驚。如此多百姓因為侯君集的死哭泣甚至要拜祭,他咋不顯山不露水弄那麼好的人緣呢。與侯君集關係不好的人瞬間更加忌憚,打定主意要跟聖上說一說這個事情。侯君集又不是沽名釣譽講名聲的讀書人,幹啥這麼拉攏人心呢?

  除了明顯的針對派剩下的人也開始犯嘀咕,少數好友想著怎麼幫侯君集拜託麻煩,剩下的人也在琢磨為啥侯君集能引起這麼大動靜。好些人打定主意,正好聖上讓我等來安撫百姓,不若趁機觀察找出答案。

  喪禮用品店鋪是個不錯的地方,留幾個人在此處告知百姓們消息有誤,再有得知情況的百姓幫忙澄清,估計很快烏龍事件就能在長安城內平息。

  房玄齡:“大家別急別急,且聽老朽說幾句。”

  杜如晦:“百姓們誤爭搶,聖上有話讓我們代為傳達!”

  從房玄齡和杜如晦開始,官員們分別嗷嗷著吸引百姓們注意力,欲讓他們將目光從喪儀用品移到自己這些人身上。

  效果不錯,很多百姓懵懵噠,才發現官員們不知何時也跑來了。有跟侯君集一起傳人謠言、逛過窯子的漢子嗚嗚道:“眾位大臣也是來買喪儀用品準備拜祭侯將軍嗎?”

  長孫狐狸精眯眯眼,他並未回答問題而是好奇問道:“你可認得侯將軍,為何對他的亡故如此難過?”

  “長孫尚書說得什麼話,侯將軍國之棟樑,他過世我等百姓自然傷心。您也不用嫉妒,等您的那一天,想來只會比侯將軍更隆重!”漢子回答得很不忿,一起嫖過娼的情分外人怎麼會懂。

  一個老婦接話嗚嗚哭道:“快別說了,一想到給咱創造好生活的大臣們年齡都漸大了,我這個心啊!今日白髮人送黑髮人,往後可怎麼辦,大臣們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難道還要再過原來的苦日子?”

  婦人的話免去長孫無忌的尷尬,他暗道一聲倒霉遇到個滾刀肉。什麼老夫也有那一天,會不會說話吶。還有身旁說話的老太太,瞅著至少比咱大十歲,這樣的還說俺們一個個早她離去,咒我們早死呢。

  讓二人這麼一攪合,倒是弄得官員們更懵,這意思是說不獨侯君集有好待遇?聰明的開始仔細回憶,之前有大臣過世的時候百姓們做何表現。結果一琢磨,少數幾個正常死亡的都不是主要功臣,當時聖上發明旨也有很多百姓自發去拜祭,當然跟今日的盛況肯定差很多。

  也許,因為對大唐的重要程度不同才如此?這要驗證得有個比侯君集地位高的人死了才能知道,官員們開始隱晦互相掃視,年齡大的幾個氣得直喘,孔穎達很有修養得挑挑眉,“不用看了,老夫就是打個噴嚏,待遇都比有些人死了強。”

  氣不過得憋著,雖然話不好聽,但咱知道是實話。若孔老頭死了,長安情況絕對比現在嚴重。瞅著百姓們不理會他們繼續爭搶著購買喪儀用品,杜如晦沖長孫無忌後腦勺翻翻白眼嘲笑他無用。既然通過詢問找不出緣由,還是先接著方才的話制止混亂吧,“大家聽一聽,聖上有話讓我等傳達。侯將軍並未亡故,大家也知道那傳信的人說一半話就暈過去了,老夫打包票沒欺騙你們。”

  額……啥玩應?!

  抹眼淚的哽咽在喉,勤快裝喪儀用品的跑堂僵硬住,嗷嗷喊著打折的老闆內心複雜,所有的動作和聲音在杜如晦說過話後靜止住。暴風雨前的平靜,片刻後人群果然炸開。

  首先侯君集沒死,我們很高興。

  百姓們又哭又笑表現完激動心情後,瞅瞅手上的喪儀用品,漢子覺得這錢不能自己掏,“我就說嘛,侯將軍那樣的猛將怎麼會說死就死了。若不是朝廷給的消息,我是怎麼也不會信。”

  順著漢子的眼神,百姓們都反應過來關於喪儀用品的事情,翠花她爹趕緊繼續嚷嚷:“哎喲喂,這下鬧得,喪儀用品總不能帶回家吧?怪不吉利的!”

  聖上只說讓我們平息事件,現在涉及到喪儀用品,這個錢誰出呢。聖上那麼摳的人,這次他也不是始作俑者,肯定不能算計他私庫。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房玄齡咬咬牙說道:“去衙門,找民部的人用東西換錢!”

  為了保證別搭太多錢,唐儉估計用不了多久他們民部也得到這附近租店面,不如先瞅瞅還沒有地方出租。想想民部會被喪儀用品填滿,簡直太悲傷了,房相害人不淺!

  見百姓們滿意了,緊張的喪儀用品店主也紛紛鬆口氣,長孫無忌說道:“我們人力有限,還要勞煩大家轉告其他百姓。另外有給外地家人去信的務必要追加一封信說清楚,此事不可兒戲。”

  “自然自然,我回去就寫信,肯定不做造謠的事情!”

  “哎喲,您不說我都忽略了,我還特意給邊關消息落後的二兒子送信了呢。”

  原本以為長孫無忌說這個話杞人憂天,才半天時間普通百姓哪裡會想著送信,沒想到竟很多人回話響應。當務之急,官方得趕緊派人去各地通傳這個事情,也不知道百姓們都把信送哪去了,看看連邊關都有。

  跟這一處的百姓們說完,除了房玄齡到皇宮跟李世民請示發明旨到各地闢謠的事情,官員們也分散著在西市告知百姓們實情。大家都是久混長安的人,都知道將西市這個地方是八卦的溫床,在這地方跟百姓們說清楚,長安這塊也算搞定了。

  離開這條街,大家看到另一番讓人震驚的場景。只見多為客棧、酒館的這條街上,家家門口都有廚子在外面擺大鍋下麵條。往第一家店裡瞅了瞅,發現內里已經坐滿人,怪道都將案榻擺到路上來了。

  只是如此只留條兩人能過的小路太不方便行走,見無論廚子還是正在吃麵的客人都有眼圈通紅或忍不住依然在哭泣者,大家想著得趕緊告訴他們烏龍事件。擠在路口的百姓和官員都有,他們正想順小路進去的時候,房遺愛迎面走來。

  “侄兒遠遠看到幾位伯父,您們可是方下朝?怎麼沒見我爹爹?”房遺愛作揖說話後,他身旁的墨雲和舒福佳也作揖。

  見到熊孩子三人組,杜如晦仗著眼神不錯,一頓找也沒發現百家派或墨家派的別人,心裡有點不好的預感。這條街如此奇怪,不會跟他們三人有關係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