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頁
“你就扯謊吧,看回頭父親上京來抽不抽你。”
“父親要上京?”
天天點頭,“他們離京城也不遠,父親才帶了母親和朗朗暖暖出門遊玩,聽說你打勝仗回京肯定是要到京城來看看的。”
“朗朗和暖暖長大了吧?他們可還聽話?”
天天撇撇嘴,“聽話才怪,父親和母親常帶著他們往外跑,把心都玩野了,淘氣得不得了,特別是妹妹,”說到這裡,天天憂愁的一嘆,“她本來就夠潑辣的了,偏父親還寵著她,現在除了母親,再沒人能降服住她,以後也不知道誰敢娶她。”
陽陽就哼了一聲,“我的妹妹多的是人求娶。”
兄弟倆就並排坐在台階上,說著這幾年的事,漸漸夜深,陽陽見露重,就起身拉他道:“走吧,進屋去說,外面霧氣重了。”
兄弟兩並排躺在床上,天天問他,“哥哥,你還會走嗎?”
“自然是要走的,我還這麼年輕,這次是回京受封獻俘,回頭還要回去鎮守邊關的。”
“你現在接任五叔祖的職位了?”
“還不算,五叔祖是正一品的大將軍,我現在才是從二品,差得遠呢。”
“那賴旭怎麼辦?”
“那小子現在還在軍中歷練,回來之前我和他談過,五叔祖有心讓他換個地方,你放心好了,五叔祖受寵,賴旭本事也不弱。”
“哥哥,我還只是舉人呢。”太太有些沮喪的道。
陽陽就伸手摸了摸他的腦袋,笑道:“你才多大?現在就是舉人了,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嫉妒你呢。”
“可你只比我大三歲,就已經是從二品了。”天天只要想到這個就好灰心,覺得自己和哥哥的差距真是太大了,小的時候還能跟在哥哥屁股後面跑,現在卻是連飛都跟不上了。
陽陽聽了天天小聲的抱怨,忍不住哈哈笑起來,道:“我去參軍就是為了保護你和弟弟妹妹們的,要是還叫你追上,那我怎麼保護你們?”陽陽眼裡滿是自得,“天天很厲害,以後會追上哥哥的,甚至成就比哥哥還要大。”
“真的?”天天不相信的問道。
陽陽點頭,似有些悵惘,“天天,你將是文官,而哥哥是武官。”
天天抓住他的手,“娘親說,文武並沒有所謂的貴賤,那都是文武之間鬥爭自己弄出來的東西。”
陽陽笑道:“我知道,我也不會妄自菲薄,只是告訴你,你以後的成就不下於哥哥而已。”
天天的心漸漸安定下來,從此後,在哥哥的注視下,他再也不會急躁的前進,宦海升沉,當幾次升降他到達最高點時,再回過頭來看這段走過的路程,他才知道,哥哥留給他的鼓勵有多麼的重要。
要讓天天說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誰,那非哥哥莫屬。
父母寵他愛他也教育他,但他們更多的是他自己選擇,而哥哥,卻為他指明了道路,並且作為他最可靠的後背替他擋掉風雨。
小的時候,哥哥雖然嫌棄他,但還是會牽著他的手帶他出去玩,要是有人敢笑他或欺負他,必定會被揍。
再長大些,兄弟倆的感情更好,哥哥雖然依舊會嫌棄他,卻慢慢的教會他強勢。
再後來,哥哥會給他做後盾,讓他做他想做的事,天天是有些任性的,他知道,父親和母親已經有些累了,對他們幾個兒女雖有關懷,但於前程上更多是放任他們的發展,而真正幫著他們選擇並支撐他們的卻是青年成名的哥哥。
☆、587.第587章 番外 李石
一開始和蘇木蘭定親時,李石是很不願意接受的,他自認自己聰明不凡,品貌超人,但這是母命。
母命不可違。
何況,對方也的確可憐,小小年紀就帶著一雙比她還要小的弟弟妹妹,她父親已亡,母親又眼看著要消逝,照顧對方倒也不是不可以。
母親的打算和苦心他也是知道的,無非是想借著這門親事能找上錢塘蘇家,可以幫扶一下他們幾個孩子。
可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他年紀雖小,但人情世故並不缺,甚至在一些方面看得比自己的父母還要深,還要明白。
蘇家真要有心,真還認蘇木蘭這個女兒,早就派人去接她或是救濟她了,何苦等到她親自上門去?
不過他不會說出來讓母親憂心的,他只希望她走的安穩些,所以他抓著母親的手認下了這門親事。
既然已經認了這個人是自己的未婚妻,李石自然會保護她,只是他沒想到她的膽子這麼大,竟然敢去殺人。
但是奇怪,自己不僅不厭煩,反而隱隱有些激動,甚至是欣賞。
反正最後他們殺了吳君,他們縣城的縣令公子,還從他身上搜出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讓他們在府城活了下來,甚至是,安家立業。
之後,他無比的慶幸,當時他們殺了吳君,不然,這日子還不知道要怎麼苦呢。
在內心深處,李石想過各種自己如何辛苦養家,唯獨沒想過要一個才七八歲的小姑娘扛起整個家庭的重任,但木蘭就是承擔了這個重任,從她第一次拿著弓箭護著家人開始,她就慢慢的攬過了養家的重任。
他愧疚過,更懊悔過,但這些情緒都漸漸沉澱下來壓在心底,化為他更努力的動力。
不知道感情是何時變化的,或許是在她為了幾個孩子倔強的接過蘇家的施捨開始,那點心疼就沉浸在心底並隨著時間的推移發酵成更深厚的感情。
他心裡對木蘭滿懷愧疚,當他受著木蘭供養讀書時,他發誓,以後一定要為掙一份誥命回來,可元太醫的插手,讓她失去了這份機會,連帶著他的那份理想都沉寂下來。
理想可以有人繼承,但帶給木蘭的榮耀,卻不是別人可以代替的。
可他必須接受元太醫的“好意”,因為這對李家和蘇家來說,的確是很好的選擇。
他一個人入松山書院,出息的只是他一人,用一人的名額換李江和蘇文倆人進入松山書院。
而松山書院,有良師益友,李江和蘇文考中的機率起碼增加了一半。
李石不是沒糾結過,但他到底沒法自私的自己用這個名額,因此他才會答應和元太醫學醫。
可也只有真正的接觸到醫術,他才知道木蘭為了他們付出了多少,那並不只是表面上的辛勞而已,還有勞作中落下的疾病。
因為要在寒冬臘月中捕獵,她只能橫臥在雪地上靜待獵物,腿腳落下嚴重的寒症,甚至因腹部接觸到冰冷的雪,宮寒得嚴重。
他給木蘭把脈,本只是想練手,誰會知道得出如此嚴重的病症,他勸過木蘭,甚至想辦法創收,不叫她進山打獵了。
可惜,家裡六個人,兩個小孩子,還有兩個要讀書,再加上他一個花銷同樣不小的少年,所花費的錢太多,他並沒有想出什麼賺錢的好法子。
所以,木蘭依然每天都進山,下山後又要把精力花費在做衣服上,因為長時間的做衣服,她的眼睛也有些近視,李石每一日都看在心中,每一日都覺得心被架在火上烤一樣。
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學有所成,只有他學有所成,才能真正幫到木蘭,讓她輕鬆快樂起來。
所以他拿出了拼命的架勢,每日早早的起床背誦醫書,在元太醫講解的時候認真聽講,晚上回去又要將白天所看的脈案整理出來,將自己不懂的問題謄寫一遍,先自己找答案,再去找元太醫解答。
終於,他用了最短的時間,終於可以跟著元太醫出診,可以在醫館中坐堂為病人看診開單,後來,更是一步一步的向元太醫靠近。
終於有一天,他可以用自己的診費來養活家人時,李石就限制了木蘭進山的次數,在他看來,這世上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
所以他開始給木蘭調理身體,先將腿腳上的毛病調理一下,然後是體弱宮寒的症狀。
木蘭一向表現得彪悍,力氣又大,箭法又好,沒有誰相信她的身體竟然不好。
所以他一開始給木蘭吃藥的時候,不僅木蘭嚇了一跳,家裡的孩子們也嚇了一跳。
但這有什麼關係?正好讓幾個孩子看看,木蘭為他們付出了多少。
他從木蘭十二歲多的時候給她調理身體,不敢用猛藥,又怕吃多藥積累毒性,所以調理身體時,除了隔一段時間吃藥外,平時都是用的藥膳。
但藥膳難吃,木蘭寧願去喝藥,他想了許多辦法,才將藥膳改得不是那麼難以入口。
每晚又用藥水給她泡腳,每隔十天為她行針拔寒毒一次,這樣折騰下來,三年多後,木蘭滿十六歲的時候,身體上的寒症還是沒有消失。
但為了擋掉那些總是不斷上門給他們說親的人,他們也只好先成親。
李石是不會承認他是因為等不得了才提議在木蘭十六歲的時候成親的。
九年的心愿一朝得償所願,李石不知道別人的感想如何,他只知道,他的心軟成了一灘,覺得此時此刻木蘭讓他去做什麼他都會去做的。
果然,美色誤人,古人誠不欺我。
總之李石是徹底栽進去了。
李石喜歡孩子,李江蘇文和李媛蘇桃都是他和木蘭帶大的,就當兒子女兒一樣養大,所以他一直希望能有個和木蘭的孩子。
可他知道不是時候,因為木蘭的身體還沒有徹底調理好,此時懷孕容易流產,而第一次流產後,以後再想要保住孩子就困難了。
他設想過許多次木蘭懷孕時的場景,無一不是被自己捧在手心裡,可萬萬沒想到,木蘭竟會被蘇婉玉劫掠上京城。
李石第一次恨起蘇定,恨他沒有管束好他妹妹,恨他沒有察覺到此事。
偏偏,蘇定當時正在昏迷中,讓他想要發火也發不出來。
當他在一片混亂中看到坐倒在地上的木蘭,李石只覺得心一脹,再把脈得知她已有孕,卻動了胎氣,胎兒可能不保時則只剩下心疼與惱恨了。
這個孩子,他盼了三四年,沒想到卻會是這種景況,他怕,木蘭被劫掠上京時擔驚受怕,路上的條件又不好,多年調理好轉的病情變差,加上正在懷孕,更是兇險。
李石不得不留在京城,等待木蘭安胎。
也許是因為這個孩子來得這麼不容易,所以李石對第一個孩子陽陽非常的寵愛,就算是麼兒朗朗也不及陽陽。
他最寵愛陽陽,也因為他是長子,對他有不一樣的期望,他希望這個孩子以後能夠照顧弟弟妹妹,孝順父母,支應門庭。
所以,他雖然寵他,但對他同樣要求嚴格。
“父親要上京?”
天天點頭,“他們離京城也不遠,父親才帶了母親和朗朗暖暖出門遊玩,聽說你打勝仗回京肯定是要到京城來看看的。”
“朗朗和暖暖長大了吧?他們可還聽話?”
天天撇撇嘴,“聽話才怪,父親和母親常帶著他們往外跑,把心都玩野了,淘氣得不得了,特別是妹妹,”說到這裡,天天憂愁的一嘆,“她本來就夠潑辣的了,偏父親還寵著她,現在除了母親,再沒人能降服住她,以後也不知道誰敢娶她。”
陽陽就哼了一聲,“我的妹妹多的是人求娶。”
兄弟倆就並排坐在台階上,說著這幾年的事,漸漸夜深,陽陽見露重,就起身拉他道:“走吧,進屋去說,外面霧氣重了。”
兄弟兩並排躺在床上,天天問他,“哥哥,你還會走嗎?”
“自然是要走的,我還這麼年輕,這次是回京受封獻俘,回頭還要回去鎮守邊關的。”
“你現在接任五叔祖的職位了?”
“還不算,五叔祖是正一品的大將軍,我現在才是從二品,差得遠呢。”
“那賴旭怎麼辦?”
“那小子現在還在軍中歷練,回來之前我和他談過,五叔祖有心讓他換個地方,你放心好了,五叔祖受寵,賴旭本事也不弱。”
“哥哥,我還只是舉人呢。”太太有些沮喪的道。
陽陽就伸手摸了摸他的腦袋,笑道:“你才多大?現在就是舉人了,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嫉妒你呢。”
“可你只比我大三歲,就已經是從二品了。”天天只要想到這個就好灰心,覺得自己和哥哥的差距真是太大了,小的時候還能跟在哥哥屁股後面跑,現在卻是連飛都跟不上了。
陽陽聽了天天小聲的抱怨,忍不住哈哈笑起來,道:“我去參軍就是為了保護你和弟弟妹妹們的,要是還叫你追上,那我怎麼保護你們?”陽陽眼裡滿是自得,“天天很厲害,以後會追上哥哥的,甚至成就比哥哥還要大。”
“真的?”天天不相信的問道。
陽陽點頭,似有些悵惘,“天天,你將是文官,而哥哥是武官。”
天天抓住他的手,“娘親說,文武並沒有所謂的貴賤,那都是文武之間鬥爭自己弄出來的東西。”
陽陽笑道:“我知道,我也不會妄自菲薄,只是告訴你,你以後的成就不下於哥哥而已。”
天天的心漸漸安定下來,從此後,在哥哥的注視下,他再也不會急躁的前進,宦海升沉,當幾次升降他到達最高點時,再回過頭來看這段走過的路程,他才知道,哥哥留給他的鼓勵有多麼的重要。
要讓天天說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誰,那非哥哥莫屬。
父母寵他愛他也教育他,但他們更多的是他自己選擇,而哥哥,卻為他指明了道路,並且作為他最可靠的後背替他擋掉風雨。
小的時候,哥哥雖然嫌棄他,但還是會牽著他的手帶他出去玩,要是有人敢笑他或欺負他,必定會被揍。
再長大些,兄弟倆的感情更好,哥哥雖然依舊會嫌棄他,卻慢慢的教會他強勢。
再後來,哥哥會給他做後盾,讓他做他想做的事,天天是有些任性的,他知道,父親和母親已經有些累了,對他們幾個兒女雖有關懷,但於前程上更多是放任他們的發展,而真正幫著他們選擇並支撐他們的卻是青年成名的哥哥。
☆、587.第587章 番外 李石
一開始和蘇木蘭定親時,李石是很不願意接受的,他自認自己聰明不凡,品貌超人,但這是母命。
母命不可違。
何況,對方也的確可憐,小小年紀就帶著一雙比她還要小的弟弟妹妹,她父親已亡,母親又眼看著要消逝,照顧對方倒也不是不可以。
母親的打算和苦心他也是知道的,無非是想借著這門親事能找上錢塘蘇家,可以幫扶一下他們幾個孩子。
可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他年紀雖小,但人情世故並不缺,甚至在一些方面看得比自己的父母還要深,還要明白。
蘇家真要有心,真還認蘇木蘭這個女兒,早就派人去接她或是救濟她了,何苦等到她親自上門去?
不過他不會說出來讓母親憂心的,他只希望她走的安穩些,所以他抓著母親的手認下了這門親事。
既然已經認了這個人是自己的未婚妻,李石自然會保護她,只是他沒想到她的膽子這麼大,竟然敢去殺人。
但是奇怪,自己不僅不厭煩,反而隱隱有些激動,甚至是欣賞。
反正最後他們殺了吳君,他們縣城的縣令公子,還從他身上搜出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讓他們在府城活了下來,甚至是,安家立業。
之後,他無比的慶幸,當時他們殺了吳君,不然,這日子還不知道要怎麼苦呢。
在內心深處,李石想過各種自己如何辛苦養家,唯獨沒想過要一個才七八歲的小姑娘扛起整個家庭的重任,但木蘭就是承擔了這個重任,從她第一次拿著弓箭護著家人開始,她就慢慢的攬過了養家的重任。
他愧疚過,更懊悔過,但這些情緒都漸漸沉澱下來壓在心底,化為他更努力的動力。
不知道感情是何時變化的,或許是在她為了幾個孩子倔強的接過蘇家的施捨開始,那點心疼就沉浸在心底並隨著時間的推移發酵成更深厚的感情。
他心裡對木蘭滿懷愧疚,當他受著木蘭供養讀書時,他發誓,以後一定要為掙一份誥命回來,可元太醫的插手,讓她失去了這份機會,連帶著他的那份理想都沉寂下來。
理想可以有人繼承,但帶給木蘭的榮耀,卻不是別人可以代替的。
可他必須接受元太醫的“好意”,因為這對李家和蘇家來說,的確是很好的選擇。
他一個人入松山書院,出息的只是他一人,用一人的名額換李江和蘇文倆人進入松山書院。
而松山書院,有良師益友,李江和蘇文考中的機率起碼增加了一半。
李石不是沒糾結過,但他到底沒法自私的自己用這個名額,因此他才會答應和元太醫學醫。
可也只有真正的接觸到醫術,他才知道木蘭為了他們付出了多少,那並不只是表面上的辛勞而已,還有勞作中落下的疾病。
因為要在寒冬臘月中捕獵,她只能橫臥在雪地上靜待獵物,腿腳落下嚴重的寒症,甚至因腹部接觸到冰冷的雪,宮寒得嚴重。
他給木蘭把脈,本只是想練手,誰會知道得出如此嚴重的病症,他勸過木蘭,甚至想辦法創收,不叫她進山打獵了。
可惜,家裡六個人,兩個小孩子,還有兩個要讀書,再加上他一個花銷同樣不小的少年,所花費的錢太多,他並沒有想出什麼賺錢的好法子。
所以,木蘭依然每天都進山,下山後又要把精力花費在做衣服上,因為長時間的做衣服,她的眼睛也有些近視,李石每一日都看在心中,每一日都覺得心被架在火上烤一樣。
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學有所成,只有他學有所成,才能真正幫到木蘭,讓她輕鬆快樂起來。
所以他拿出了拼命的架勢,每日早早的起床背誦醫書,在元太醫講解的時候認真聽講,晚上回去又要將白天所看的脈案整理出來,將自己不懂的問題謄寫一遍,先自己找答案,再去找元太醫解答。
終於,他用了最短的時間,終於可以跟著元太醫出診,可以在醫館中坐堂為病人看診開單,後來,更是一步一步的向元太醫靠近。
終於有一天,他可以用自己的診費來養活家人時,李石就限制了木蘭進山的次數,在他看來,這世上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
所以他開始給木蘭調理身體,先將腿腳上的毛病調理一下,然後是體弱宮寒的症狀。
木蘭一向表現得彪悍,力氣又大,箭法又好,沒有誰相信她的身體竟然不好。
所以他一開始給木蘭吃藥的時候,不僅木蘭嚇了一跳,家裡的孩子們也嚇了一跳。
但這有什麼關係?正好讓幾個孩子看看,木蘭為他們付出了多少。
他從木蘭十二歲多的時候給她調理身體,不敢用猛藥,又怕吃多藥積累毒性,所以調理身體時,除了隔一段時間吃藥外,平時都是用的藥膳。
但藥膳難吃,木蘭寧願去喝藥,他想了許多辦法,才將藥膳改得不是那麼難以入口。
每晚又用藥水給她泡腳,每隔十天為她行針拔寒毒一次,這樣折騰下來,三年多後,木蘭滿十六歲的時候,身體上的寒症還是沒有消失。
但為了擋掉那些總是不斷上門給他們說親的人,他們也只好先成親。
李石是不會承認他是因為等不得了才提議在木蘭十六歲的時候成親的。
九年的心愿一朝得償所願,李石不知道別人的感想如何,他只知道,他的心軟成了一灘,覺得此時此刻木蘭讓他去做什麼他都會去做的。
果然,美色誤人,古人誠不欺我。
總之李石是徹底栽進去了。
李石喜歡孩子,李江蘇文和李媛蘇桃都是他和木蘭帶大的,就當兒子女兒一樣養大,所以他一直希望能有個和木蘭的孩子。
可他知道不是時候,因為木蘭的身體還沒有徹底調理好,此時懷孕容易流產,而第一次流產後,以後再想要保住孩子就困難了。
他設想過許多次木蘭懷孕時的場景,無一不是被自己捧在手心裡,可萬萬沒想到,木蘭竟會被蘇婉玉劫掠上京城。
李石第一次恨起蘇定,恨他沒有管束好他妹妹,恨他沒有察覺到此事。
偏偏,蘇定當時正在昏迷中,讓他想要發火也發不出來。
當他在一片混亂中看到坐倒在地上的木蘭,李石只覺得心一脹,再把脈得知她已有孕,卻動了胎氣,胎兒可能不保時則只剩下心疼與惱恨了。
這個孩子,他盼了三四年,沒想到卻會是這種景況,他怕,木蘭被劫掠上京時擔驚受怕,路上的條件又不好,多年調理好轉的病情變差,加上正在懷孕,更是兇險。
李石不得不留在京城,等待木蘭安胎。
也許是因為這個孩子來得這麼不容易,所以李石對第一個孩子陽陽非常的寵愛,就算是麼兒朗朗也不及陽陽。
他最寵愛陽陽,也因為他是長子,對他有不一樣的期望,他希望這個孩子以後能夠照顧弟弟妹妹,孝順父母,支應門庭。
所以,他雖然寵他,但對他同樣要求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