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五王爺目光炯炯的看著母親,太后輕柔卻堅定的看著他。
五王爺對著皇上點點頭,"兒臣知道兒臣的能力,斷不會做這種以卵擊石的蠢事。"話是這樣說,信不信卻要要看各人了。
太后好像很滿意,轉頭對皇上道:"你是個重情義的好孩子,你登基之後卻還將我迎為太后,從這一點可以看得出來,你們想怎麼斗就怎麼斗吧,只是我要你答應我一件事。"
皇上看了五王爺一眼,"母后請講。"
"除非謀逆大罪,你答應我不要傷你五弟性命。"
"兒臣應下了!"
太后視乎是滿意了,從衣袖裡拿出一張圖紙。交給皇上,"這是我畫的陵墓圖,你照著這個給我修一座,就在你父皇的隔壁山那裡。"
皇上臉色一變。不贊同的喊了一聲:"母后?"
五王爺"謔"的起身,"母后這是做什麼?您是正宮太后,是要和父皇葬在一起的。"
"可要是哀家不願意呢?"太后眼神凌厲的看著他們,第一次將身上的氣勢外放。
皇上臉色鐵青,五王爺第一次和皇上站在了同一立場,倔強的看著太后。
太后苦笑,"你們兄弟倆還真像。連性子都是這樣。"太后抬頭堅定的看著他們,"本來我都計劃好了,你們父皇一死,我和歐貴妃也要跟著去的,殉葬的妃子是可以和皇上葬在一起的,可是我不願你為難,新皇登基,太后和貴妃雙雙自盡。是要受後人詬病的,為了你,我們打算推遲五年。只是這個條件就是你要給我們重修一座陵墓。"
"我們生前必須圍繞著他轉,難道死後還不得自由嗎?"
皇上實在是不能理解這種感情,五王爺的臉色卻軟化了些,他是見過母后和歐貴妃相處的樣子的,在他看來,歐貴妃更像是一個慈母,而母后一直對他要求很嚴格,他闖了禍,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求歐貴妃幫忙掩飾,害怕被母后知道後處罰。他雖然依然不能理解。卻願意去體諒。
太后將圖紙塞到皇上的手裡,"你說我是威脅你也好,請求你也罷,我們要死還沒有人能阻止得了,不過是一道諭旨的事。"
皇上臉色蒼白的從慈寧宮中出來,五王爺的臉色也不好看。他站在皇上的身後,良久,才道:"你就成全她們吧,為了這個,毀了多少人,出了多少的事?就讓這樣卻從這裡結束吧!"
皇上閉了閉眼睛,幾不可見的點了點頭。頭也不回的走了。
五王爺回頭看了慈寧宮一眼,眼裡閃過哀傷,最疼愛他的兩個人也要走了!
……
穆英蓉四月初生下長子,梁宜林取名源。
五月,剛給源哥兒做完滿月,梁宜木就攜家帶口的回到京城,梁宜梅很高興,留下謨哥兒,和侯雲平帶了四個孩子回娘家。
梁宜木的長子濤哥兒比謨哥兒大半個月,看上去一點也沒有旅途勞累的樣子,精神的看見上面都抓。
梁家一下添丁兩個,五爺爺五奶奶高興地不得了,一人抱了一個曾孫。
五爺爺提議道:"你們要是有時間就請假帶著孩子回去祭拜一下你們爹娘,也好讓他們知道我們梁家後繼有人了,你們又有出息,告訴他們,讓他們也高興高興!"
梁宜木點頭,"這次帶七娘他們回來就是打的這個主意。到時還要五爺爺幫忙呢。"
五爺爺眼睛有些濕潤,點點頭。
侯雲平卻拉著梁家兄弟去了書房,"……雖說皇上想讓你留在京城,但我覺得你還是離開好些,新皇即位,這兩年一定會有大動作,侯家的政敵不少,你們留在這裡怕是惹了人家的眼,我們雖不怕,卻也有些防不勝防。"
"我也不想留在京城,覺得帶兵也不錯。"梁宜木沉吟道。
"那北地和西南你選一個地方吧,我來替你安排。"
梁宜木想了一下,"還是廣西吧,我在那裡習慣了,而且還有許多的事未做,這次要是能去廣西,正好可以實施先前計劃好的,"梁宜木看了一眼弟弟,"只是這樣一來,又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京了。"
"大哥,我也想外放!"梁宜林道。
侯雲平眼睛一亮,"這個梅子和我說過,我還以為你要再等一年呢,你要是也想外放,那從現在起就要開始準備了,今年準備外放的人可不少。"
梁宜林點頭,"我要外放還是挺簡單的,明年恩科,要給不少人騰位置,我出去了,部里也好安排職位,只是去處較難選些,大哥既然要去西南,我也想去西南那邊,只是……"梁宜林看了侯雲平一眼。
侯雲平知道他們是擔心梅子,就道:"你們放心吧,我會好好照顧梅子的,"頓了頓,又低聲道:"你們走後,我可能也要辭官回家,真正的'告老還鄉'了。"
梁宜林眼睛一亮,這樣一來,侯家在太原的老宅在鄉下,鄉下淳樸,可沒有京城這麼多的糟心事,而且侯家在當地算是一等一的大族了,只怕沒有人敢惹他們。
"等孩子再大些,梅子要是想,我可以帶她下去看你們。"解了兵權,他要離開住地也自由些。
侯雲平確定了兩人的意向,回去後就行動起來,到了六月,考評結束後,梁宜木和梁宜林就知道了他們的職位已經確定下來了。
梁宜木升遷為從三品的廣西指揮同知,梁宜木剛到而立之年,這個年紀的指揮同知也是不多的。
而梁宜林則是外放到了湖南做從四品的布政司參議。
梁宜林的同僚們知道了都來恭賀他,陳立岩羨慕不已,當年一行三人,梁宜林有妹夫長平侯扶持,而馮建傑因為脾性,得到尚大人的栽培,只有他,雖然也時常借梁宜林的光,只是位置上卻要比他們低些。
"這個位置不知有多少人在爭,沒想到倒便宜了你,餘味齋的八碟八盤,你請客,可不能耍賴了,回頭叫上馮建傑一起。"
梁宜林搖頭打趣道:"人家都還羨慕做京官的呢,天子腳下,升官也快些啊!我不讓你請客,你倒先宰起我來了。"
陳立岩苦笑:"我倒想外放,只是沒有你這樣的門路罷了,以前的京城是福地,現在的可不是,更何況,要更進一步,還是要有些資歷的好。"
梁宜林微微有些詫異,沒想到陳立岩和他想的一樣,眼中微閃,沒有人說話,場面一時安靜下來,良久,梁宜林才走進一步,壓低了聲音道:"四川現任知府已有六十二的高齡,他上了告老還鄉的摺子,聽說皇上准了,這個位置過幾天也會公布出來,你不如趁著這個時機去謀一謀。"
陳立岩心中狂喜,只是面上不顯,略微苦惱道:"只是我的門路怕是夠不上。"
第二百六十九章辭官回鄉
梁宜林靜默,就在陳立岩心中不穩,覺得他會推辭後,梁宜林開口道:"我也只能提一提,能不能成卻不敢肯定,你那裡也要找一些門路才是。"
陳立岩心中激盪,感激不已,拱手道:"如此拜託梁兄了!"
梁宜林送走陳立岩,嘴角微挑。
七月,梁宜木和梁宜林收到任命,又向上面請了一個月的假,全家先回泉州祭祖,再往南而去,梁宜林帶了五爺爺五奶奶去湖南。
梁宜梅將他們送出城門,一連幾天,情緒都有些低落。
侯雲平就抽出時間陪她到京郊跑了一圈,回來的路上,梁宜梅窩在侯雲平的懷裡,低聲道:"謝謝你!"
侯雲平收緊手臂,"再等等,我們很快就能離開這裡了!"
梁宜梅點點頭,之後的日子,她打起精神遊走在各個世家之間,倒見過彭影幾次,知道曹可媛這段時間喜歡上了佛學,打算搬到慈心庵山下住,梁宜梅挑挑眉,只淡淡地說了幾句祝福的話。
曹可媛想插手梁家的生意,梁宜梅是從二哥那裡知道的,她和二哥一樣,認為以後還是少來往才好。
彭影無奈的看著梁宜梅的身影,到最後還是什麼都沒有說,侯家位高權重,兩人的距離已經不是一星半點了。
十月,朝臣上書皇上子嗣單薄,要求納妃,第二日,寇家上書請求新皇選妃,皇后也勸說皇上。
皇上以勞民傷財拒絕了,皇后卻宣幾家待字閨中的女兒進宮解悶。
十一月,後宮增加了兩位才人。
十二月初八,長平侯在朝堂上獻出虎符,將北軍兵權交回,並長平侯府北地的十萬軍戶也交由朝堂統領,朝堂譁然!
皇上固辭!
隔三日,長平侯再次上書。
皇上又辭!
梁宜梅給侯雲平穿上一品朝服。一時忍不住就笑出聲來。
侯雲平低頭看妻子笑得眉眼彎彎的,就好笑道:"什麼事情這麼好笑?"
"你說史書上會怎麼說你和皇上?明明就商量好的,一個交,一個收。非要搞得這麼複雜!"
侯雲平刮著她的鼻子道:"這就是政治!"
梁宜梅何嘗不知,只是還是不屑的撇撇嘴。只是想到史官寫的,梁宜梅還是忍不住的笑出眼淚來,最後也不能給侯雲平更衣了,就滾到床上。
侯雲平本來不覺得好笑的,被她這樣一鬧,也覺得好笑。
他自己穿好衣服。道:"今天就行了,只是早朝可能會晚些,你們不用等我了,你們先去白雲寺,等我下朝了,就去接你們。"
太夫人今天要去白雲寺還願,四個孩子吵著要去,正好。謨哥兒還沒有得過白雲寺的記名符,太夫人就叫上樑宜梅一起。
侯雲平簡單用了一些東西,他是騎馬去的。所以出門得比較晚。
只是他剛要騎上馬,就扭頭朝一個暗影看過去。
十二月的京城,天黑的快,亮的卻晚,這時候周圍還是黑漆漆的一片。
護衛看見侯爺這樣,就呈拱衛之勢,侯雲平冷哼一聲,"既然來了,為什麼不現身?"
暗影里走出三人,為首一個朝侯雲平拱手行禮。"侯將軍!"
侯雲平眼睛微縮,"魏副將無旨私自入京,罪同謀反,看來你是不打算活著出去了!"
魏副將背後冒出冷汗,只是主子的囑託他不敢不從,"侯將軍還要將兵權上交嗎?"
侯雲平平淡的看著他。
魏副將只好硬著頭皮道:"侯將軍就是要將兵權上交。也不用將那十萬軍戶也交給朝廷吧?朝廷剋扣糧餉是常有的事,這樣致北地十萬軍戶於何地?"
侯雲平不再看他,一躍上馬,淡淡的道:"巳正之前,回去告訴你家主子,下次再來,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五王爺對著皇上點點頭,"兒臣知道兒臣的能力,斷不會做這種以卵擊石的蠢事。"話是這樣說,信不信卻要要看各人了。
太后好像很滿意,轉頭對皇上道:"你是個重情義的好孩子,你登基之後卻還將我迎為太后,從這一點可以看得出來,你們想怎麼斗就怎麼斗吧,只是我要你答應我一件事。"
皇上看了五王爺一眼,"母后請講。"
"除非謀逆大罪,你答應我不要傷你五弟性命。"
"兒臣應下了!"
太后視乎是滿意了,從衣袖裡拿出一張圖紙。交給皇上,"這是我畫的陵墓圖,你照著這個給我修一座,就在你父皇的隔壁山那裡。"
皇上臉色一變。不贊同的喊了一聲:"母后?"
五王爺"謔"的起身,"母后這是做什麼?您是正宮太后,是要和父皇葬在一起的。"
"可要是哀家不願意呢?"太后眼神凌厲的看著他們,第一次將身上的氣勢外放。
皇上臉色鐵青,五王爺第一次和皇上站在了同一立場,倔強的看著太后。
太后苦笑,"你們兄弟倆還真像。連性子都是這樣。"太后抬頭堅定的看著他們,"本來我都計劃好了,你們父皇一死,我和歐貴妃也要跟著去的,殉葬的妃子是可以和皇上葬在一起的,可是我不願你為難,新皇登基,太后和貴妃雙雙自盡。是要受後人詬病的,為了你,我們打算推遲五年。只是這個條件就是你要給我們重修一座陵墓。"
"我們生前必須圍繞著他轉,難道死後還不得自由嗎?"
皇上實在是不能理解這種感情,五王爺的臉色卻軟化了些,他是見過母后和歐貴妃相處的樣子的,在他看來,歐貴妃更像是一個慈母,而母后一直對他要求很嚴格,他闖了禍,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求歐貴妃幫忙掩飾,害怕被母后知道後處罰。他雖然依然不能理解。卻願意去體諒。
太后將圖紙塞到皇上的手裡,"你說我是威脅你也好,請求你也罷,我們要死還沒有人能阻止得了,不過是一道諭旨的事。"
皇上臉色蒼白的從慈寧宮中出來,五王爺的臉色也不好看。他站在皇上的身後,良久,才道:"你就成全她們吧,為了這個,毀了多少人,出了多少的事?就讓這樣卻從這裡結束吧!"
皇上閉了閉眼睛,幾不可見的點了點頭。頭也不回的走了。
五王爺回頭看了慈寧宮一眼,眼裡閃過哀傷,最疼愛他的兩個人也要走了!
……
穆英蓉四月初生下長子,梁宜林取名源。
五月,剛給源哥兒做完滿月,梁宜木就攜家帶口的回到京城,梁宜梅很高興,留下謨哥兒,和侯雲平帶了四個孩子回娘家。
梁宜木的長子濤哥兒比謨哥兒大半個月,看上去一點也沒有旅途勞累的樣子,精神的看見上面都抓。
梁家一下添丁兩個,五爺爺五奶奶高興地不得了,一人抱了一個曾孫。
五爺爺提議道:"你們要是有時間就請假帶著孩子回去祭拜一下你們爹娘,也好讓他們知道我們梁家後繼有人了,你們又有出息,告訴他們,讓他們也高興高興!"
梁宜木點頭,"這次帶七娘他們回來就是打的這個主意。到時還要五爺爺幫忙呢。"
五爺爺眼睛有些濕潤,點點頭。
侯雲平卻拉著梁家兄弟去了書房,"……雖說皇上想讓你留在京城,但我覺得你還是離開好些,新皇即位,這兩年一定會有大動作,侯家的政敵不少,你們留在這裡怕是惹了人家的眼,我們雖不怕,卻也有些防不勝防。"
"我也不想留在京城,覺得帶兵也不錯。"梁宜木沉吟道。
"那北地和西南你選一個地方吧,我來替你安排。"
梁宜木想了一下,"還是廣西吧,我在那裡習慣了,而且還有許多的事未做,這次要是能去廣西,正好可以實施先前計劃好的,"梁宜木看了一眼弟弟,"只是這樣一來,又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京了。"
"大哥,我也想外放!"梁宜林道。
侯雲平眼睛一亮,"這個梅子和我說過,我還以為你要再等一年呢,你要是也想外放,那從現在起就要開始準備了,今年準備外放的人可不少。"
梁宜林點頭,"我要外放還是挺簡單的,明年恩科,要給不少人騰位置,我出去了,部里也好安排職位,只是去處較難選些,大哥既然要去西南,我也想去西南那邊,只是……"梁宜林看了侯雲平一眼。
侯雲平知道他們是擔心梅子,就道:"你們放心吧,我會好好照顧梅子的,"頓了頓,又低聲道:"你們走後,我可能也要辭官回家,真正的'告老還鄉'了。"
梁宜林眼睛一亮,這樣一來,侯家在太原的老宅在鄉下,鄉下淳樸,可沒有京城這麼多的糟心事,而且侯家在當地算是一等一的大族了,只怕沒有人敢惹他們。
"等孩子再大些,梅子要是想,我可以帶她下去看你們。"解了兵權,他要離開住地也自由些。
侯雲平確定了兩人的意向,回去後就行動起來,到了六月,考評結束後,梁宜木和梁宜林就知道了他們的職位已經確定下來了。
梁宜木升遷為從三品的廣西指揮同知,梁宜木剛到而立之年,這個年紀的指揮同知也是不多的。
而梁宜林則是外放到了湖南做從四品的布政司參議。
梁宜林的同僚們知道了都來恭賀他,陳立岩羨慕不已,當年一行三人,梁宜林有妹夫長平侯扶持,而馮建傑因為脾性,得到尚大人的栽培,只有他,雖然也時常借梁宜林的光,只是位置上卻要比他們低些。
"這個位置不知有多少人在爭,沒想到倒便宜了你,餘味齋的八碟八盤,你請客,可不能耍賴了,回頭叫上馮建傑一起。"
梁宜林搖頭打趣道:"人家都還羨慕做京官的呢,天子腳下,升官也快些啊!我不讓你請客,你倒先宰起我來了。"
陳立岩苦笑:"我倒想外放,只是沒有你這樣的門路罷了,以前的京城是福地,現在的可不是,更何況,要更進一步,還是要有些資歷的好。"
梁宜林微微有些詫異,沒想到陳立岩和他想的一樣,眼中微閃,沒有人說話,場面一時安靜下來,良久,梁宜林才走進一步,壓低了聲音道:"四川現任知府已有六十二的高齡,他上了告老還鄉的摺子,聽說皇上准了,這個位置過幾天也會公布出來,你不如趁著這個時機去謀一謀。"
陳立岩心中狂喜,只是面上不顯,略微苦惱道:"只是我的門路怕是夠不上。"
第二百六十九章辭官回鄉
梁宜林靜默,就在陳立岩心中不穩,覺得他會推辭後,梁宜林開口道:"我也只能提一提,能不能成卻不敢肯定,你那裡也要找一些門路才是。"
陳立岩心中激盪,感激不已,拱手道:"如此拜託梁兄了!"
梁宜林送走陳立岩,嘴角微挑。
七月,梁宜木和梁宜林收到任命,又向上面請了一個月的假,全家先回泉州祭祖,再往南而去,梁宜林帶了五爺爺五奶奶去湖南。
梁宜梅將他們送出城門,一連幾天,情緒都有些低落。
侯雲平就抽出時間陪她到京郊跑了一圈,回來的路上,梁宜梅窩在侯雲平的懷裡,低聲道:"謝謝你!"
侯雲平收緊手臂,"再等等,我們很快就能離開這裡了!"
梁宜梅點點頭,之後的日子,她打起精神遊走在各個世家之間,倒見過彭影幾次,知道曹可媛這段時間喜歡上了佛學,打算搬到慈心庵山下住,梁宜梅挑挑眉,只淡淡地說了幾句祝福的話。
曹可媛想插手梁家的生意,梁宜梅是從二哥那裡知道的,她和二哥一樣,認為以後還是少來往才好。
彭影無奈的看著梁宜梅的身影,到最後還是什麼都沒有說,侯家位高權重,兩人的距離已經不是一星半點了。
十月,朝臣上書皇上子嗣單薄,要求納妃,第二日,寇家上書請求新皇選妃,皇后也勸說皇上。
皇上以勞民傷財拒絕了,皇后卻宣幾家待字閨中的女兒進宮解悶。
十一月,後宮增加了兩位才人。
十二月初八,長平侯在朝堂上獻出虎符,將北軍兵權交回,並長平侯府北地的十萬軍戶也交由朝堂統領,朝堂譁然!
皇上固辭!
隔三日,長平侯再次上書。
皇上又辭!
梁宜梅給侯雲平穿上一品朝服。一時忍不住就笑出聲來。
侯雲平低頭看妻子笑得眉眼彎彎的,就好笑道:"什麼事情這麼好笑?"
"你說史書上會怎麼說你和皇上?明明就商量好的,一個交,一個收。非要搞得這麼複雜!"
侯雲平刮著她的鼻子道:"這就是政治!"
梁宜梅何嘗不知,只是還是不屑的撇撇嘴。只是想到史官寫的,梁宜梅還是忍不住的笑出眼淚來,最後也不能給侯雲平更衣了,就滾到床上。
侯雲平本來不覺得好笑的,被她這樣一鬧,也覺得好笑。
他自己穿好衣服。道:"今天就行了,只是早朝可能會晚些,你們不用等我了,你們先去白雲寺,等我下朝了,就去接你們。"
太夫人今天要去白雲寺還願,四個孩子吵著要去,正好。謨哥兒還沒有得過白雲寺的記名符,太夫人就叫上樑宜梅一起。
侯雲平簡單用了一些東西,他是騎馬去的。所以出門得比較晚。
只是他剛要騎上馬,就扭頭朝一個暗影看過去。
十二月的京城,天黑的快,亮的卻晚,這時候周圍還是黑漆漆的一片。
護衛看見侯爺這樣,就呈拱衛之勢,侯雲平冷哼一聲,"既然來了,為什麼不現身?"
暗影里走出三人,為首一個朝侯雲平拱手行禮。"侯將軍!"
侯雲平眼睛微縮,"魏副將無旨私自入京,罪同謀反,看來你是不打算活著出去了!"
魏副將背後冒出冷汗,只是主子的囑託他不敢不從,"侯將軍還要將兵權上交嗎?"
侯雲平平淡的看著他。
魏副將只好硬著頭皮道:"侯將軍就是要將兵權上交。也不用將那十萬軍戶也交給朝廷吧?朝廷剋扣糧餉是常有的事,這樣致北地十萬軍戶於何地?"
侯雲平不再看他,一躍上馬,淡淡的道:"巳正之前,回去告訴你家主子,下次再來,就沒有這麼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