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學校老師的壓力越發大了,科研經費和教學工作是懸在每個教師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生存壓力讓咱這種普通糙根教師成天為生存奔波。搶課時、爭項目、寫論文,還要防著一些人背地裡的陰招,勞心勞力,也難怪人家說,當學生的時候還能一心一意搞自己的實驗,當老師了就難得有機會了……”焦爸一個同學說道。

  鄭嘆和焦媽他們一起呆在不遠處吹著江風,看著周圍的夜景,他能聽到焦爸他們的談話。貌似焦爸那兩個同學現在都只是副教授,成果是搞出來不少,可惜幾次申報教授都以失敗告終。有個還感慨如果袁老爺子還再世,或許他們早就能升上去了。

  誰都不容易,都有說不出的苦。相比之下,焦爸和袁之儀混得算是好的了,一個升了教授項目課題進展順利,一個開公司當大boss賺了不少錢。

  正想著,鄭嘆突然感覺頭被什麼東西砸了一下,不疼,砸過來的只是個軟軟的球形玩具。鄭嘆往周圍看了一圈,視線停留在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身上。那小孩手裡有個袋子,袋子裡裝著好幾個雞蛋大小的球形玩具,上面印著各種動畫人物,和剛才砸鄭嘆的那個球差不多。

  那小孩一直盯著鄭嘆,然後,在鄭嘆的注視下,他又從袋子裡拿了個球,朝鄭嘆扔過來。

  第二九零章 故人

  鄭嘆最討厭的就是面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你不可能跟他講理,能講鄭嘆也講不出來,你不配合他們或者些微還手去報復一下的話,他們就哭給你看,召喚家長。這樣一比起來,鄭嘆覺得還是卓小貓比較好應付。

  雖然嫌麻煩,但鄭嘆也不是坐在那兒乾等著被砸的性格,那小屁孩將手伸進袋子裡的時候鄭嘆就做好了被扔的準備,果然,一個圓圓的東西就扔了過來,扔得還挺准,看來這小孩平日裡沒少玩過這東西。

  鄭嘆抬手將即將砸到自己腦袋的小圓球給拍回去,然後看向不遠處那個小孩。

  扔過去的球被拍掉,小孩不僅沒哭,反而眼睛一亮,又精神了不少,手伸進袋子裡又是一個球扔過來。

  鄭嘆接連拍飛三個之後就不想跟這小屁孩玩了,焦媽帶著倆孩子看著鄭嘆拍球,剛才他們本來打算過去止住那小孩的動作,不過看著那小圓球很軟,砸中也不疼,自家貓還玩得很“高興”,他們就沒阻止。現在看到自家貓一副完全沒興趣的樣子,那小孩明顯還沒玩盡興,焦媽怕那小孩跑過來招惹自家貓,從旁邊的石凳子上起身準備過去跟那小孩交流交流。

  沒等焦媽走過去,那邊就有人在叫小孩的名字了,看上去是小孩的家長。

  一對夫妻走過來,女的去拉那個抬腳想往鄭嘆他們這邊走的小孩,男的看了鄭嘆一眼,頓了頓,然後視線掃到旁邊的焦媽一行,似乎有些疑惑和不確定,上前問道:“是焦教授家的人嗎?”

  焦媽看了面前的人一眼,有些陌生,就算見過也沒什麼印象,不過看著這人好像不是什麼不好相處的,便禮貌地笑著應了一句。

  那人一聽,知道自己沒認錯,面上的笑意加深,“果然是你們!”

  鄭嘆本來就瞧著這人有些面熟,只是一時沒想起來,現在聽到那人跟焦媽自我介紹的時候才記起,當初回焦爸老家過年的時候碰到過這個叫鄭軒的人,這人還給焦爸一張名片來著,鄭嘆之所以對這人有印象,一個是因為這人在南城工作,另一個是這人跟鄭嘆一個姓,現在想來,還真是緣分。

  鄭軒今天帶著老婆孩子來南華市參加一個親戚的婚宴,沒想到會碰到焦家的人。他每年都會回一趟老家去拜祭,只是除了當年碰到焦家人的那次,後來過年都是來去匆匆,也沒帶老人小孩,不過對於焦家的人有所耳聞,畢竟,焦教授是那一帶被很多老人們稱讚頻率比較高的。在一些思想比較傳統的老人心裡,大學教授比一些商人的地位要高,所以每次提到周圍幾個村有什麼名人的時候,鄭軒都會聽一些關於焦教授的事情,只是一直沒碰面。他記憶力不錯,記人還記得點,就算是不怎麼記得焦家的人具體長什麼樣子,也記得那隻總跟焦家人呆一起的有些特別的黑貓,自家孩子回南城之後特別喜歡找貓玩的一個原因就在焦家的這隻黑貓給孩子留下的印象。

  從焦媽口中知道焦教授也在附近,鄭軒決定先留在這裡站會兒,等焦教授回來大家聊聊,畢竟是老鄉。在南華市碰到老鄉不算很難,但碰到有些社會地位的老鄉,就不那麼容易了。

  既然都是認識的,還是老鄉,鄭軒便讓老婆孩子都過來坐會兒。

  鄭軒的兒子,剛才拿球扔鄭嘆的小屁孩眼睛一直盯著鄭嘆,看那樣子是時刻想著從袋子裡拿出球跟鄭嘆玩。鄭嘆沒理他,看都沒看那小屁孩,有焦媽、焦遠和小柚子在這裡,他不怕這小孩拿東西砸。

  沒多大會兒,焦爸他們那邊也聊著走過來了,鄭嘆沒想到的是,袁之儀跟鄭軒也認識,一見面就一個“袁總”一個“鄭總”地寒暄。知道鄭軒跟焦爸是老鄉,袁之儀心裡樂呵了,有這層關係在,看對方也沒有要疏遠的意思,上周沒談下來的那筆生意應該還有迴旋的餘地。

  想著袁之儀又看了眼蹲江邊看夜景的黑貓,剛才鄭軒說他們本來打算直接回去的,一轉身發現自家孩子跑了,尋過來發現自家孩子在跟焦家的貓玩,這才認出了焦家的人。

  這麼一想,袁之儀心裡感慨,果然是福星啊。

  所以,袁之儀一高興,就抖起來了,間歇性遺忘症發作忘了鄭嘆的名字,在給旁邊站著的以前大學同學介紹鄭嘆的時候說道:“這是明生家的招財。”

  搞得那幾位焦爸的大學同學都以為鄭嘆就叫“招財”,還說這名字接地氣。與周圍各種洋化的寵物名字相比,“招財”這名字的確聽著本土多了,不過聽焦爸解釋之後才知道鄭嘆真正的貓名,那兩人看了鄭嘆一眼,“哦,黑炭這名字更接地氣。”

  知道焦爸和袁之儀會在南華市呆一段時間,那兩個大學同學也不急了,還約著到時候找幾個在這邊工作的同學到時候大家一起聚聚,等他們離開之後,袁之儀就開始跟鄭軒談上次沒談成的生意,正好焦爸也在這裡,那公司也有焦爸的分,能多給個建議。

  這次鄭軒的語氣隨和多了,不像上次跟袁之儀談的時候那麼公式化和商業化,擺明了一個“此事可商量”的態度。這讓焦爸有些意外,畢竟對很多商人都是交情歸交情,生意是生意,分得很開。

  今兒鄭軒擺出這種態度,就是為了跟焦爸和袁之儀結識一下。

  鄭軒這人,雖然糙根出身,但能打拼到現在的身家也算是有能力的,第一次碰到焦家人的時候,鄭軒身擔高級職務給人打工,後來出來自己單幹當老闆,公司在南城,兩年下來公司也經營得相當好,不然袁之儀不會找過去。他也有自己為人處世的一套。

  “我明天就回南城了,公司那邊走不開,要不到時候焦教授袁總你們去南城大家一起吃個飯?”鄭軒道。

  “行,下周我們會去一趟南城,就是不知道鄭總到時候有沒有空。”袁之儀笑道。

  “沒空也要抽空出來,那我就在南城等著你們了。”

  鄭軒手機響,也沒再繼續跟焦爸他們聊,告辭之後,拿著手機跟人通話,順便招呼自己老婆孩子離開。

  鄭嘆從他們說起南城的時候就一直支著耳朵聽,聽到鄭軒說起他公司所在地方,鄭嘆還很熟悉,那一片都是商業化的辦公大樓,鄭嘆以前也沒少往那邊跑,因為鄭嘆他親爹公司也在那一片。

  於是,鄭嘆決定到時候厚著臉皮跟著焦爸和袁之儀跑那邊去算了,焦媽和倆孩子過去南城並不會在那一片久待。

  在南華市這邊玩了幾天,鄭嘆玩也玩得心不在焉,焦媽還以為鄭嘆是水土不服,殊不知鄭嘆對這邊早就熟得很,以前雖然生活在南城,但南華市這邊也沒少跑,怎麼可能不適應?只是鄭嘆心裡一直惦記著去南城而已,每天掰著指頭數日子。

  終於等到出發那天,鄭嘆前一晚上精神興奮了一夜,沒睡著,在車上的時候也沒睡,就看著窗外的似曾相識的風景。

  上一次以貓的身份來到南城,鄭嘆是流浪過來的,偷偷搭乘一輛皮卡,偷偷下車,見不得光,滾得渾身髒兮兮的也沒個好地方洗澡,在一個小區養魚的池子裡洗的冷水澡,那時候也沒有“身份證”,鄭嘆還強搶了一隻高貴優雅的波斯貓的貓牌自己戴著。

  回想一下當初的流浪生活,那還真是步步小心時時在意,實在是被那些貓肉館的經歷和見聞給嚇住了,那時候的鄭嘆也差一點被砍了燉湯。

  而現在,鄭嘆是光明正大出現在這個城市。

  看著南城的街景,鄭嘆突然很想高聲吼一句:老子又回來了!

  可惜,不能。

  在南城他們只能住酒店,鄭嘆又開始了躲背包的日子,好在每天只用躲兩次。

  抵達南城的第二天,焦媽帶著倆孩子去找已經聯繫到的同學交流感情,叫鄭嘆一起,鄭嘆扭頭,不去,對焦媽的話就當沒聽見,呆袁之儀的車裡說啥也不走。焦爸的車還可能給焦媽開走,但袁之儀肯定是開車去鄭軒公司那邊的,所以鄭嘆就趴袁之儀車裡了。

  “唉呀它不想過去就不去唄,待會兒跟著我們也能去吃大餐,南城不至於連個能帶寵物的餐廳都沒有。”袁之儀不在乎地道,而且,他對此情形還挺樂意,這說明今兒或許又好運啊。

  焦媽沒辦法,焦爸也沒說什麼,所以就由著鄭嘆折騰了。

  鄭軒對於焦爸帶著鄭嘆倒沒啥意見,三人談完事,也到了吃飯的點。鄭軒看了眼手錶後,對焦爸和袁之儀道:“今天帶你們去個好地方,那裡的菜絕對會讓你們流連忘返。哦,那裡也能帶寵物,只要自己管好就沒關係。”

  鄭軒帶著焦爸他們去的並不是什麼五星級酒店或者高大上的西餐廳,而是一個建築風格有些古樸的餐館。鄭軒的車在前面,帶著他們去停車的地方停好車。

  “古琴舍?”袁之儀指了指店門口那三個字,對旁邊的焦爸道:“我沒認錯吧?”

  “沒錯,是古琴舍。”焦爸回答道。

  鄭軒笑了笑,“很多人一聽到古琴舍就覺得是學古琴的地方,再加上這地方看著也很有那種風格,所以第一次過來的人大多會誤會。其實這裡就是個吃飯的地方,至於名字,古琴其實是這裡老闆娘的名字。聽說她家祖上出過御廚,還有祖傳秘方,反正吧,我覺得這裡的清炒小白菜都比其他地方的好吃,吃過之後吃其他地方的都感覺不是那個味兒。這裡經常爆滿,每次都得提前幾天預訂,好在我跟這裡的老闆認識,讓他給我留位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