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所以,夏流年再次把自己關在書房裡,把自己能想到的關宇愛國的古詩詞都抄下來,打算明天讓夏星辰幾人把學生們找回來幾天讓他們抄寫,然後散發到津南各地。還寫了一些簡單直白的標語,讓沒讀過書的人能直接明白其中的意思。
就在過年前幾天,夏家開始悄悄行動,雖然戰事緊張,但過年的氣氛依舊不減,夏家的旗艦店在全國各地都是百姓們首選的年貨採購之地。
而夏家的旗艦店,無論是店內店外,均貼滿了愛國的古詩詞,每一位進來挑選購買的顧客手中也都拿到愛國的宣傳單,有了關璟的支持,大街小巷更是無處不貼。
京城是文人墨客齊聚的地方,夏流年抄寫的詩在這裡也受到異常熱烈的追捧。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京城陳府內,一襲白衣的陳書白看著下人從街上收集來的古詩,一句句一首首都是如此的鏗鏘有力,叫人如何能安心的待在京城。
☆、第一九五章:男子齊參軍
“爹,您老教育了半生都沒把我勸到軍營里,這夏姑娘幾首詩就把我搞定了,你愧疚不?”陳書白痞痞的看著自家老爹。
“你這臭小子,只要你能從軍,老子管你誰勸的”,陳勝咋咋呼呼的說,自己就一兒一女,偏偏兒子從小喜文,這名字也是自己硬改的,害的自己硬是把女兒給培養成了漢子。
陳書白靈敏的躲過自家老爹的拳頭,“那我要是把這夏家姑娘娶回來,你可有意見?”陳書白自上次見到夏流年就被她吸引了,夏流年身上既有自己欣賞的文采,又如此堅毅,這是京城裡其他千金所不具有的。
雖然自己不瞎,看得出三王爺也對這夏流年有意思,但相比關北給不了夏流年正妃的位置,且夏流年也不像是愛好攀權富貴卻又不願屈人之下的人,若是自己可以給予她正妻之位,想必希望還是很大的。
“你愛娶誰娶誰,老子不管”,陳勝大手一揮表示不想理這些閒事兒。但在朝十幾載,說不看重門第那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武將中還有肖家這一大家族在,但陳勝也不是鼠目寸光之人,他看得出這夏流年對朝廷有多大用處,若是她成為陳家一份子,陳家今後的發展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一開始那些文人的重點都在於夏流年的文采,漸漸的,經過仔細的琢磨和討論,大伙兒漸漸看出這其中想表達的意思,更有人大開書戒,在茶館,酒樓給大伙兒講這其中的故事。
全國上下頓時充斥著一致對外的激昂氣氛,大伙兒都蠢蠢欲動。
“年兒,謝謝你”,關北沒想到夏流年這一小小的舉動竟有如此大的效果,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
“現在也只是能夠暫時調動起百姓們的愛國意識,讓他們知道國家的重要性,但對戰事用處不大”,夏流年只是看到了大伙兒激憤的態度,但還沒有收到實質性的效果。
“沒事兒,只要百姓願意相信我們,那我們就輕鬆多了”,關北摟著夏流年安慰道,現在百姓們不再是消極的對待皇室,只要願意選擇相信,積極配合,那管理起來就輕鬆很多了。
夏流年提倡愛國的舉動在津南掀起一陣狂潮,其中不乏東晉來的流民,大家讀到夏流年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君子於役,不知其期。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詩句時才知道自己有多愧對於家鄉。
東晉的流民們開始向文理鎮聚齊,許多男子紛紛表示要回到家鄉參加戰役,但卻不舍家人跟著自己受苦,所以有人叫來關北,關北帶著夏流年一起去聚齊的場景看了。
“三王爺,俺們知道你是好人,所以懇求您好好照顧我們的家人”,東晉的百姓希翼的看著關北,紛紛朝關北跪下。
“大家請起,你們都是好樣的,本王又如何不答應”,戰爭一開始流民請求入津南時關北二話不說直接答應,這已經讓東晉的百姓感恩戴德了。現在關北又毫無條件接納自己的親人,讓人如何不動容。
在一旁看熱鬧的津南的百姓都慶幸國家有這麼一個王爺,大家都知道三國如今共同的敵人是那金髮碧眼的外來人,所以更有心心相惜的感覺,現在男人們為了家園奔赴戰場,自己當然有義務照顧他們的家人。
“大娘,你們快起來吧,俺家有吃有住,叫你來俺家做客嘞”,人群中一個大嬸拉著跪在自己身邊的東晉老夫人說,眼角的淚水欲欲落下。
“對,俺家也有住的,來俺家做客吧”,有了那個大嬸的例子,大家紛紛邀請東晉的百姓去自己家。夏流年和關北相視一笑,本以為接收這些人還需要找地方安排,沒想到津南的百姓就已經替他們做了。
如今的文理鎮早已成為津南第一大鎮,容納這些人也是小事一樁。“好,傳本王令,凡接受東晉百姓的家庭,戰後均可優先獲得朝廷獎勵”,關北感謝津南的百姓,但現在戰事當前,什麼承諾都不能給,只能這樣做。
“謝王爺”,這次,無論是東晉百姓還是津南的百姓都跪下謝恩,因為他們知道,戰火一旦掠過津南,戰後一定會是百姓最艱難的時候,那時若是得到朝廷的支持,那這家一定會好過很多。
“木一,你去跟肖涼打個招呼,帶這些人去軍營”,關北朝著身後剛回到夏家村的木一說,木一也是悲劇,剛回夏家村不久,身子都沒躺舒服就又要跑腿了。
☆、第一九六章:陳書白到訪
年關已至,不知是不是因為戰火的原因,夏家村甚至是文理鎮都開始變得冷清起來,除夕夜的時候還難得的下了一場小雪。
“東晉那邊一定撐的很辛苦吧”,夏流年和關北兩人不怕冷的站在樓頂眺望遠方,也不知道在看什麼。
“皇兄已經下令,再過幾天肖涼應該就會向東晉出發”,待軍隊駐營我也要奔赴戰場了,關北心裡默念,自己如何捨得讓她知道。
夏流年又豈能不知,自古戰事,只要心中有百姓,王爺哪能躲得過奔赴戰場的命運,只是關北不提肯定是不想讓自己擔心,自己又何必要戳破這層窗戶。
夏流年只是覺得太無力了,雖說東晉不是自己的國,但至少自己和元靖算是朋友,現在他和他的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自己除了能夠給予後勤補給,其他的什麼都幫不上忙。
年一過,夏家就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夏姑娘,每想到你的名聲還挺大,一路上不用打聽就知道你住哪了”,陳書白牽著馬走進夏家的院子,一副風塵僕僕的樣子。
夏流年此時正待在一樓大廳,和大伙兒商量年後的事宜,就聽到院子裡有個男人的聲音。莫式起身去把門開打,本來家裡就燒了地龍,門只能開得小小的。
“公子可是來找俺們家年年的?”莫式沒見過陳書白,但這陳書白看起來心善,自家來來往往的男子多的是,也就不在乎這一個陳書白了。
陳書白禮貌性的給莫式拱了拱手,“在下陳書白,是夏姑娘京城裡的朋友,突然前來拜訪,還望…”,陳書白一番酸溜溜的言辭還沒講完,屋裡的夏流年直接朝著外頭喊,叫莫式帶著他進來。
就在過年前幾天,夏家開始悄悄行動,雖然戰事緊張,但過年的氣氛依舊不減,夏家的旗艦店在全國各地都是百姓們首選的年貨採購之地。
而夏家的旗艦店,無論是店內店外,均貼滿了愛國的古詩詞,每一位進來挑選購買的顧客手中也都拿到愛國的宣傳單,有了關璟的支持,大街小巷更是無處不貼。
京城是文人墨客齊聚的地方,夏流年抄寫的詩在這裡也受到異常熱烈的追捧。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京城陳府內,一襲白衣的陳書白看著下人從街上收集來的古詩,一句句一首首都是如此的鏗鏘有力,叫人如何能安心的待在京城。
☆、第一九五章:男子齊參軍
“爹,您老教育了半生都沒把我勸到軍營里,這夏姑娘幾首詩就把我搞定了,你愧疚不?”陳書白痞痞的看著自家老爹。
“你這臭小子,只要你能從軍,老子管你誰勸的”,陳勝咋咋呼呼的說,自己就一兒一女,偏偏兒子從小喜文,這名字也是自己硬改的,害的自己硬是把女兒給培養成了漢子。
陳書白靈敏的躲過自家老爹的拳頭,“那我要是把這夏家姑娘娶回來,你可有意見?”陳書白自上次見到夏流年就被她吸引了,夏流年身上既有自己欣賞的文采,又如此堅毅,這是京城裡其他千金所不具有的。
雖然自己不瞎,看得出三王爺也對這夏流年有意思,但相比關北給不了夏流年正妃的位置,且夏流年也不像是愛好攀權富貴卻又不願屈人之下的人,若是自己可以給予她正妻之位,想必希望還是很大的。
“你愛娶誰娶誰,老子不管”,陳勝大手一揮表示不想理這些閒事兒。但在朝十幾載,說不看重門第那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武將中還有肖家這一大家族在,但陳勝也不是鼠目寸光之人,他看得出這夏流年對朝廷有多大用處,若是她成為陳家一份子,陳家今後的發展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一開始那些文人的重點都在於夏流年的文采,漸漸的,經過仔細的琢磨和討論,大伙兒漸漸看出這其中想表達的意思,更有人大開書戒,在茶館,酒樓給大伙兒講這其中的故事。
全國上下頓時充斥著一致對外的激昂氣氛,大伙兒都蠢蠢欲動。
“年兒,謝謝你”,關北沒想到夏流年這一小小的舉動竟有如此大的效果,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
“現在也只是能夠暫時調動起百姓們的愛國意識,讓他們知道國家的重要性,但對戰事用處不大”,夏流年只是看到了大伙兒激憤的態度,但還沒有收到實質性的效果。
“沒事兒,只要百姓願意相信我們,那我們就輕鬆多了”,關北摟著夏流年安慰道,現在百姓們不再是消極的對待皇室,只要願意選擇相信,積極配合,那管理起來就輕鬆很多了。
夏流年提倡愛國的舉動在津南掀起一陣狂潮,其中不乏東晉來的流民,大家讀到夏流年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君子於役,不知其期。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詩句時才知道自己有多愧對於家鄉。
東晉的流民們開始向文理鎮聚齊,許多男子紛紛表示要回到家鄉參加戰役,但卻不舍家人跟著自己受苦,所以有人叫來關北,關北帶著夏流年一起去聚齊的場景看了。
“三王爺,俺們知道你是好人,所以懇求您好好照顧我們的家人”,東晉的百姓希翼的看著關北,紛紛朝關北跪下。
“大家請起,你們都是好樣的,本王又如何不答應”,戰爭一開始流民請求入津南時關北二話不說直接答應,這已經讓東晉的百姓感恩戴德了。現在關北又毫無條件接納自己的親人,讓人如何不動容。
在一旁看熱鬧的津南的百姓都慶幸國家有這麼一個王爺,大家都知道三國如今共同的敵人是那金髮碧眼的外來人,所以更有心心相惜的感覺,現在男人們為了家園奔赴戰場,自己當然有義務照顧他們的家人。
“大娘,你們快起來吧,俺家有吃有住,叫你來俺家做客嘞”,人群中一個大嬸拉著跪在自己身邊的東晉老夫人說,眼角的淚水欲欲落下。
“對,俺家也有住的,來俺家做客吧”,有了那個大嬸的例子,大家紛紛邀請東晉的百姓去自己家。夏流年和關北相視一笑,本以為接收這些人還需要找地方安排,沒想到津南的百姓就已經替他們做了。
如今的文理鎮早已成為津南第一大鎮,容納這些人也是小事一樁。“好,傳本王令,凡接受東晉百姓的家庭,戰後均可優先獲得朝廷獎勵”,關北感謝津南的百姓,但現在戰事當前,什麼承諾都不能給,只能這樣做。
“謝王爺”,這次,無論是東晉百姓還是津南的百姓都跪下謝恩,因為他們知道,戰火一旦掠過津南,戰後一定會是百姓最艱難的時候,那時若是得到朝廷的支持,那這家一定會好過很多。
“木一,你去跟肖涼打個招呼,帶這些人去軍營”,關北朝著身後剛回到夏家村的木一說,木一也是悲劇,剛回夏家村不久,身子都沒躺舒服就又要跑腿了。
☆、第一九六章:陳書白到訪
年關已至,不知是不是因為戰火的原因,夏家村甚至是文理鎮都開始變得冷清起來,除夕夜的時候還難得的下了一場小雪。
“東晉那邊一定撐的很辛苦吧”,夏流年和關北兩人不怕冷的站在樓頂眺望遠方,也不知道在看什麼。
“皇兄已經下令,再過幾天肖涼應該就會向東晉出發”,待軍隊駐營我也要奔赴戰場了,關北心裡默念,自己如何捨得讓她知道。
夏流年又豈能不知,自古戰事,只要心中有百姓,王爺哪能躲得過奔赴戰場的命運,只是關北不提肯定是不想讓自己擔心,自己又何必要戳破這層窗戶。
夏流年只是覺得太無力了,雖說東晉不是自己的國,但至少自己和元靖算是朋友,現在他和他的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自己除了能夠給予後勤補給,其他的什麼都幫不上忙。
年一過,夏家就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夏姑娘,每想到你的名聲還挺大,一路上不用打聽就知道你住哪了”,陳書白牽著馬走進夏家的院子,一副風塵僕僕的樣子。
夏流年此時正待在一樓大廳,和大伙兒商量年後的事宜,就聽到院子裡有個男人的聲音。莫式起身去把門開打,本來家裡就燒了地龍,門只能開得小小的。
“公子可是來找俺們家年年的?”莫式沒見過陳書白,但這陳書白看起來心善,自家來來往往的男子多的是,也就不在乎這一個陳書白了。
陳書白禮貌性的給莫式拱了拱手,“在下陳書白,是夏姑娘京城裡的朋友,突然前來拜訪,還望…”,陳書白一番酸溜溜的言辭還沒講完,屋裡的夏流年直接朝著外頭喊,叫莫式帶著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