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然而此時!
她再也無法忍受!
她的女兒!她那般護著的女兒!
長公主臉色鐵青,不管不顧地要出府,要去與程老賊算帳。她奔走在院中,沒有出門,先碰上了與丈夫一起進府來的寧王張染。
張染依然是那個清瘦羸弱的樣子,半死不活地吊著命。醫工們都對他不抱希望,然很難想像,到現在,張染仍然活著。不光活著,還能下地走動,親自來長公主府上拜見長公主。
長公主怒聲:“怎麼,寧王殿下,你也要勸我忍麼?!”
張染露出蒼白的笑,說:“您且忍一忍。”
“你……!”
張染平聲道:“忍到我與君侯殺掉程太尉。”
長公主微驚,不覺去看站在張染身邊的自己夫君。曲周侯神色淡淡,顯然早已有了決策。長公主問:“什麼時候殺他?”
張染漠然道:“現在就開始想辦法調軍。殿下放心,阿信和小蟬,是阿姝的親人。阿姝生平最見不得自己的親人受辱,我必不讓她心寒。”
長安城的軍隊大權在程太尉手中,然聞家、寧王,都在漸漸想辦法結集自己手中的軍權,為殺掉程太尉做準備。同時,他們也派人,去尋找聞蟬……
“殺程賊!”
“殺掉程賊!”
“我必殺掉程賊!”
再無人將這句話掛在口中,但天地浩浩間,該動的人,都已經開始動了。
程太尉權勢滔天,無人有心反對他,他的結盟計劃,順利進行。年底,皇帝陛下封了一位宗親翁主作公主,去蠻族和親,嫁給蠻族的王子。
派去和親的隊伍定好時,江三郎自告奮勇要前去墨盒送親。
江三郎算是被程太尉排擠出長安的,皇帝陛下想囑咐江三郎一些話,但程太尉在一邊看著,皇帝陛下也無話可說。出京的前一夜,皇帝陛下好不容易尋到空隙,派自己的皇后去向江三郎問話,暗示江三郎去查墨盒屠城的事。
皇后程漪將虎符給江三郎,好讓江三郎能夠在程太尉的軍隊中,保全自己。江照白默然接受,無話吩咐。
程漪垂眼:“你保重自己。那日多謝你為我遮掩,我知道你是想借我試探我父親。雖然你利用我……但我還是謝謝你沒有殺我。”
燈火下,江三郎跪坐案前,淡聲:“我當日是救你,因我與陛下都不想殺你。沒有太多利用之心,你不必總把我想得那般功利。”
程漪驟然抬眼看他,目中亮光凝起。然她盯著江照白冷淡的面孔,眼中光芒又暗了下去。
江三郎靜坐不語。
燈火拂於窗上,映著兩人的身影。這般的寧靜中,程漪覺得一陣寒冷,寒冷下困窘襲來,她再次感覺到兩人之間遙遠的距離。她忍不住再問:“我以為你會勸陛下一些話……”
江照白說:“我對陛下,已經無話可說。”
他已經厭煩了這種反覆的遊戲,已經不想再在陛下身上浪費時間。從得知李二郎死的那一刻,江三郎已經對新皇失望到心冷。他再不想多費口舌,再不想留在長安了。
去送親,正是一個機會。
江三郎離開長安,送往和親公主去墨盒。蠻族的王子將在那裡等候自己的和親夫人,墨盒又將重新開始一段新啟程。而江三郎離開長安,讓他自己都意外的是,他遇到的第一個故人,是舞陽翁主聞蟬。
第150章 109
風陵公主被送往墨盒和親,江三郎同行送親,蠻族的王子郝連離石將等候在墨盒迎親。送親隊伍浩蕩數千里,一路幾乎不停留。大楚與蠻族雙方交涉至此,到此重要一步,出行前,連陛下都忍不住吩咐江三郎——若能和,誰願意戰呢?
離京數日後,車隊剛入幽州地段,在置中歇息。公主和親極為重要,夜間駐守的兵士極多。晚上夜風凜冽,連連拍在窗紙上,窗內幢幢火光照出青年清俊瘦削的身形。人影與火光在風中搖盪,似要被吹起來般。
江照白獨自坐在屋中窗下,面前棋盤上黑白子交錯,已廝殺至關鍵時候。
他手捻著一枚黑子,擰著眉,望著棋盤沉思。棋子聲清脆無比,風與火流轉光華,在他的眉峰上跳躍。而他靜坐窗下,氣質清雅。連門板驟然被人撞開、大風從外呼嘯卷進,一眾人驚駭出劍時,江照白抬頭,絲毫未露出狼狽的樣子。
屋外打鬥聲近到耳邊,一個挽劍青年擋在門口,護著一個戴著兜帽的年輕女郎進來。江照白沉沉看著,看一眾將士和小廝羞愧無比地跟進來,惶恐不安地請示:“郎君,非我等護主不利,實在是這個人……”他們憤憤不平的目光,往那個身材魁梧的青年身上看去。
青年不動,被護的女郎掀開兜帽,露出清秀無比的面容。一路風塵僕僕,衣衫已經不那麼精緻,額前華勝晃蕩間,女郎清如秀水的眸子盈盈看來。她面色淨瓷,呈現有些疲態的白,然微微笑起來時,仿若夜間千樹花開,讓整個屋子爛爛生輝。
之前連賊人闖進屋都沒被嚇到的江三郎,在這個時候猛地推開棋盤。黑白子嘩啦啦掉了一地,聲如珠玉落盤,拂在郎君的衣擺上。江照白震驚無比地推開了棋盤,只著襪子往前走了兩步,目光直直地盯著這個女郎:“你、你……”
聞蟬向他欠身行了一禮,婉婉說來:“多日未見,三郎安好?我說我夫君與三郎是故交,路過此地,想與三郎敘敘舊。然而他們不信,”她清雪般好看的眼睛轉一圈,掃了一下周圍的人,唇珠微咬,又抱歉地指了指門口的大個子青年,“他是跟隨我的護衛。我的護衛護主心切,冒犯了三郎,三郎勿怪呀。”
江照白與她對視半晌,慢慢鎮定下來,不再如一開始那般震驚了。他這才觀察到聞蟬盯著自己的目光十分警惕,她身邊那個護衛,江照白看起來幾分眼熟,應該之前在哪裡見過。但是江照白現在也沒心情在一個男人身上花心思,他只看出了聞蟬的緊張——看出了聞蟬在觀察自己,似乎自己稍微流露出一個不對勁的表情來,她就會採取行動。
或者殺,或者走。
江照白靜了很久,長長地凝視著聞蟬。他那顆冷硬的鐵石心腸,難得的在這個瞬間如被針扎了一般疼。他認識聞蟬這麼多年,聞蟬一直是多麼的天真單純。她活得那般乾淨,通透得讓每個認識她的人都羨慕。她受盡寵愛,本也該一世都無憂無慮……可她如今風霜滿面,深衣也不那麼華美,眼神也不再那麼懵懂。
是受了多少苦,才讓舞陽翁主有了這樣防備的眼神?
江照白又想起李信來。他與李信相交多年,少年時李信提起聞蟬,便總會若有若無地暗示江三郎離聞蟬遠些。李信曾說自己想護好聞蟬,讓聞蟬永遠是他最開始認識時的那個樣子。李信多麼的喜歡聞蟬,他精心地保護聞蟬,他又怎麼想得到,有朝一日,聞蟬會變成這個樣子?
若李信看到聞蟬現在這種眼神,會瘋了吧?
江三郎忽然眸子發熱,見到聞蟬,他幾乎落下淚去。他心情複雜,掩於袖中的手輕微地、不自覺地發著抖。這個他眼睜睜看著長大改變的女孩兒,她代表著他和李信丟失的美好。她多麼的清透,站在原地,好像只要笑一笑,就能成為人執拗的追求。當聞蟬開始改變,就好像他們的少年時光,真的一去不回頭了……
江三郎怕刺激到聞蟬,也有太多的話想跟聞蟬說。他勉強笑了笑,說:“有朋自遠方來,白不勝欣喜。”
聞蟬笑容淺淺,算是接受了江三郎的好感。她言笑晏晏地與江三郎寒暄,她身後的乃顏手中的劍絲毫沒有放下。乃顏的意思,就是聞蟬的意思。聞蟬脾氣柔又擰,向來能讓男兒郎聽從她的話,她唯一無法說服的,也不過是一個李信。
聞蟬根本進不了長安城。
她帶著青竹、碧璽二女,並乃顏等幾個護衛在外地徘徊,連城門都進不去。每個進出城門的人都會嚴格排查,聞蟬猜,那些人是在找自己。時日進了臘月,和親隊伍離開長安後,去往長安的封鎖便沒有那麼緊了。但是聞蟬發現和親隊伍是一路往墨盒方向走的,她考慮片刻後,放棄了回京的打算,直接去追和親隊伍。
一方面想辦法與長安的父母寫信,一方面也想看看這個和親隊伍要做什麼。
後來她發現帶隊的人是江三郎……這個還是挺好認出的,江三郎風華無比,走到哪,都能聚光到哪兒。凡是他露臉過的地方,年輕女郎們都會津津有味地念叨他很久。聞蟬輕而易舉察覺江三郎在和親隊伍中,又想到李信昔日與江三郎的交情,便想試一試。
她賭江三郎跟那些想害她與李信的人不一樣,江三郎應該是站在他們這邊……所幸,幾日後,聞蟬終於放下心,知道自己賭對了。
和親隊伍繼續前往墨盒,日追夜趕。聞蟬加入隊伍中,江三郎根本沒對人介紹她的身份。那位前去和親的風陵公主聽說隊伍中來了一位比她還要美十分的女郎,特別好奇地想來見見,都未能如願。風陵公主沒見到那位貌美女郎幾面,反而得知那位女郎整日和江三郎在一起,心裡不由嘀咕了幾句。
而在江三郎這邊,他為消下去聞蟬對自己的防備心,將這幾個月長安發生的事,如數家珍、詳細地說給聞蟬。江三郎還答應幫聞蟬給曲周侯夫妻送信,讓二老不要擔心她。斷斷續續的,江三郎沒有問起聞蟬這邊發生的事,反倒把長安的事說了大概。他實在是很擅長這種玩弄人心的手段,聞蟬對他不如一開始那般防備了,肯跟他說起墨盒發生的事。
江三郎問:“那阿信……”
聞蟬低著的眼上睫毛輕輕顫了一下:“我夫君已經失蹤三個月了。”
江三郎點頭,他心思機敏,聞蟬不肯說出來,他卻已經猜李信大約凶多吉少了。江三郎溫聲:“別怕……阿信沒回來之前,你留在我這裡,我會照顧你,不讓阿信心寒。”
夜中寒窗下,這對昔日曾機緣巧合差點拉錯紅線的男女共坐案前,均低著頭,為同一個人而傷懷。聞蟬眼睫上淚珠濃濃,她低著頭,眼淚一滴滴掉在手上。她抬手抹去眼中的淚。之前她沒有在外人面前哭一下,沒有掉一滴淚。可是江照白對她總是客客氣氣的,他突然這麼溫柔,還說起“阿信”這個已經變得很遙遠的稱呼,聞蟬的眼淚就不停地掉,擦也擦不乾淨。
她紅著眼睛,低著頭微弱地委屈著:“我都從來沒叫過他‘阿信’……”
她再也無法忍受!
她的女兒!她那般護著的女兒!
長公主臉色鐵青,不管不顧地要出府,要去與程老賊算帳。她奔走在院中,沒有出門,先碰上了與丈夫一起進府來的寧王張染。
張染依然是那個清瘦羸弱的樣子,半死不活地吊著命。醫工們都對他不抱希望,然很難想像,到現在,張染仍然活著。不光活著,還能下地走動,親自來長公主府上拜見長公主。
長公主怒聲:“怎麼,寧王殿下,你也要勸我忍麼?!”
張染露出蒼白的笑,說:“您且忍一忍。”
“你……!”
張染平聲道:“忍到我與君侯殺掉程太尉。”
長公主微驚,不覺去看站在張染身邊的自己夫君。曲周侯神色淡淡,顯然早已有了決策。長公主問:“什麼時候殺他?”
張染漠然道:“現在就開始想辦法調軍。殿下放心,阿信和小蟬,是阿姝的親人。阿姝生平最見不得自己的親人受辱,我必不讓她心寒。”
長安城的軍隊大權在程太尉手中,然聞家、寧王,都在漸漸想辦法結集自己手中的軍權,為殺掉程太尉做準備。同時,他們也派人,去尋找聞蟬……
“殺程賊!”
“殺掉程賊!”
“我必殺掉程賊!”
再無人將這句話掛在口中,但天地浩浩間,該動的人,都已經開始動了。
程太尉權勢滔天,無人有心反對他,他的結盟計劃,順利進行。年底,皇帝陛下封了一位宗親翁主作公主,去蠻族和親,嫁給蠻族的王子。
派去和親的隊伍定好時,江三郎自告奮勇要前去墨盒送親。
江三郎算是被程太尉排擠出長安的,皇帝陛下想囑咐江三郎一些話,但程太尉在一邊看著,皇帝陛下也無話可說。出京的前一夜,皇帝陛下好不容易尋到空隙,派自己的皇后去向江三郎問話,暗示江三郎去查墨盒屠城的事。
皇后程漪將虎符給江三郎,好讓江三郎能夠在程太尉的軍隊中,保全自己。江照白默然接受,無話吩咐。
程漪垂眼:“你保重自己。那日多謝你為我遮掩,我知道你是想借我試探我父親。雖然你利用我……但我還是謝謝你沒有殺我。”
燈火下,江三郎跪坐案前,淡聲:“我當日是救你,因我與陛下都不想殺你。沒有太多利用之心,你不必總把我想得那般功利。”
程漪驟然抬眼看他,目中亮光凝起。然她盯著江照白冷淡的面孔,眼中光芒又暗了下去。
江三郎靜坐不語。
燈火拂於窗上,映著兩人的身影。這般的寧靜中,程漪覺得一陣寒冷,寒冷下困窘襲來,她再次感覺到兩人之間遙遠的距離。她忍不住再問:“我以為你會勸陛下一些話……”
江照白說:“我對陛下,已經無話可說。”
他已經厭煩了這種反覆的遊戲,已經不想再在陛下身上浪費時間。從得知李二郎死的那一刻,江三郎已經對新皇失望到心冷。他再不想多費口舌,再不想留在長安了。
去送親,正是一個機會。
江三郎離開長安,送往和親公主去墨盒。蠻族的王子將在那裡等候自己的和親夫人,墨盒又將重新開始一段新啟程。而江三郎離開長安,讓他自己都意外的是,他遇到的第一個故人,是舞陽翁主聞蟬。
第150章 109
風陵公主被送往墨盒和親,江三郎同行送親,蠻族的王子郝連離石將等候在墨盒迎親。送親隊伍浩蕩數千里,一路幾乎不停留。大楚與蠻族雙方交涉至此,到此重要一步,出行前,連陛下都忍不住吩咐江三郎——若能和,誰願意戰呢?
離京數日後,車隊剛入幽州地段,在置中歇息。公主和親極為重要,夜間駐守的兵士極多。晚上夜風凜冽,連連拍在窗紙上,窗內幢幢火光照出青年清俊瘦削的身形。人影與火光在風中搖盪,似要被吹起來般。
江照白獨自坐在屋中窗下,面前棋盤上黑白子交錯,已廝殺至關鍵時候。
他手捻著一枚黑子,擰著眉,望著棋盤沉思。棋子聲清脆無比,風與火流轉光華,在他的眉峰上跳躍。而他靜坐窗下,氣質清雅。連門板驟然被人撞開、大風從外呼嘯卷進,一眾人驚駭出劍時,江照白抬頭,絲毫未露出狼狽的樣子。
屋外打鬥聲近到耳邊,一個挽劍青年擋在門口,護著一個戴著兜帽的年輕女郎進來。江照白沉沉看著,看一眾將士和小廝羞愧無比地跟進來,惶恐不安地請示:“郎君,非我等護主不利,實在是這個人……”他們憤憤不平的目光,往那個身材魁梧的青年身上看去。
青年不動,被護的女郎掀開兜帽,露出清秀無比的面容。一路風塵僕僕,衣衫已經不那麼精緻,額前華勝晃蕩間,女郎清如秀水的眸子盈盈看來。她面色淨瓷,呈現有些疲態的白,然微微笑起來時,仿若夜間千樹花開,讓整個屋子爛爛生輝。
之前連賊人闖進屋都沒被嚇到的江三郎,在這個時候猛地推開棋盤。黑白子嘩啦啦掉了一地,聲如珠玉落盤,拂在郎君的衣擺上。江照白震驚無比地推開了棋盤,只著襪子往前走了兩步,目光直直地盯著這個女郎:“你、你……”
聞蟬向他欠身行了一禮,婉婉說來:“多日未見,三郎安好?我說我夫君與三郎是故交,路過此地,想與三郎敘敘舊。然而他們不信,”她清雪般好看的眼睛轉一圈,掃了一下周圍的人,唇珠微咬,又抱歉地指了指門口的大個子青年,“他是跟隨我的護衛。我的護衛護主心切,冒犯了三郎,三郎勿怪呀。”
江照白與她對視半晌,慢慢鎮定下來,不再如一開始那般震驚了。他這才觀察到聞蟬盯著自己的目光十分警惕,她身邊那個護衛,江照白看起來幾分眼熟,應該之前在哪裡見過。但是江照白現在也沒心情在一個男人身上花心思,他只看出了聞蟬的緊張——看出了聞蟬在觀察自己,似乎自己稍微流露出一個不對勁的表情來,她就會採取行動。
或者殺,或者走。
江照白靜了很久,長長地凝視著聞蟬。他那顆冷硬的鐵石心腸,難得的在這個瞬間如被針扎了一般疼。他認識聞蟬這麼多年,聞蟬一直是多麼的天真單純。她活得那般乾淨,通透得讓每個認識她的人都羨慕。她受盡寵愛,本也該一世都無憂無慮……可她如今風霜滿面,深衣也不那麼華美,眼神也不再那麼懵懂。
是受了多少苦,才讓舞陽翁主有了這樣防備的眼神?
江照白又想起李信來。他與李信相交多年,少年時李信提起聞蟬,便總會若有若無地暗示江三郎離聞蟬遠些。李信曾說自己想護好聞蟬,讓聞蟬永遠是他最開始認識時的那個樣子。李信多麼的喜歡聞蟬,他精心地保護聞蟬,他又怎麼想得到,有朝一日,聞蟬會變成這個樣子?
若李信看到聞蟬現在這種眼神,會瘋了吧?
江三郎忽然眸子發熱,見到聞蟬,他幾乎落下淚去。他心情複雜,掩於袖中的手輕微地、不自覺地發著抖。這個他眼睜睜看著長大改變的女孩兒,她代表著他和李信丟失的美好。她多麼的清透,站在原地,好像只要笑一笑,就能成為人執拗的追求。當聞蟬開始改變,就好像他們的少年時光,真的一去不回頭了……
江三郎怕刺激到聞蟬,也有太多的話想跟聞蟬說。他勉強笑了笑,說:“有朋自遠方來,白不勝欣喜。”
聞蟬笑容淺淺,算是接受了江三郎的好感。她言笑晏晏地與江三郎寒暄,她身後的乃顏手中的劍絲毫沒有放下。乃顏的意思,就是聞蟬的意思。聞蟬脾氣柔又擰,向來能讓男兒郎聽從她的話,她唯一無法說服的,也不過是一個李信。
聞蟬根本進不了長安城。
她帶著青竹、碧璽二女,並乃顏等幾個護衛在外地徘徊,連城門都進不去。每個進出城門的人都會嚴格排查,聞蟬猜,那些人是在找自己。時日進了臘月,和親隊伍離開長安後,去往長安的封鎖便沒有那麼緊了。但是聞蟬發現和親隊伍是一路往墨盒方向走的,她考慮片刻後,放棄了回京的打算,直接去追和親隊伍。
一方面想辦法與長安的父母寫信,一方面也想看看這個和親隊伍要做什麼。
後來她發現帶隊的人是江三郎……這個還是挺好認出的,江三郎風華無比,走到哪,都能聚光到哪兒。凡是他露臉過的地方,年輕女郎們都會津津有味地念叨他很久。聞蟬輕而易舉察覺江三郎在和親隊伍中,又想到李信昔日與江三郎的交情,便想試一試。
她賭江三郎跟那些想害她與李信的人不一樣,江三郎應該是站在他們這邊……所幸,幾日後,聞蟬終於放下心,知道自己賭對了。
和親隊伍繼續前往墨盒,日追夜趕。聞蟬加入隊伍中,江三郎根本沒對人介紹她的身份。那位前去和親的風陵公主聽說隊伍中來了一位比她還要美十分的女郎,特別好奇地想來見見,都未能如願。風陵公主沒見到那位貌美女郎幾面,反而得知那位女郎整日和江三郎在一起,心裡不由嘀咕了幾句。
而在江三郎這邊,他為消下去聞蟬對自己的防備心,將這幾個月長安發生的事,如數家珍、詳細地說給聞蟬。江三郎還答應幫聞蟬給曲周侯夫妻送信,讓二老不要擔心她。斷斷續續的,江三郎沒有問起聞蟬這邊發生的事,反倒把長安的事說了大概。他實在是很擅長這種玩弄人心的手段,聞蟬對他不如一開始那般防備了,肯跟他說起墨盒發生的事。
江三郎問:“那阿信……”
聞蟬低著的眼上睫毛輕輕顫了一下:“我夫君已經失蹤三個月了。”
江三郎點頭,他心思機敏,聞蟬不肯說出來,他卻已經猜李信大約凶多吉少了。江三郎溫聲:“別怕……阿信沒回來之前,你留在我這裡,我會照顧你,不讓阿信心寒。”
夜中寒窗下,這對昔日曾機緣巧合差點拉錯紅線的男女共坐案前,均低著頭,為同一個人而傷懷。聞蟬眼睫上淚珠濃濃,她低著頭,眼淚一滴滴掉在手上。她抬手抹去眼中的淚。之前她沒有在外人面前哭一下,沒有掉一滴淚。可是江照白對她總是客客氣氣的,他突然這麼溫柔,還說起“阿信”這個已經變得很遙遠的稱呼,聞蟬的眼淚就不停地掉,擦也擦不乾淨。
她紅著眼睛,低著頭微弱地委屈著:“我都從來沒叫過他‘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