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常軒只覺得懷裡的小娘子簡直是如同一隻低泣著的小貓,那軟軟的身,那嬌嫩的骨,還有那漲卜卜的胸,都讓人恨不得把她疼到心坎里去。
他忽然覺得懷裡的這個小東西是如此柔弱,如此需要自己的呵護,自己一定是要讓她過上好日子,一輩子不讓她受委屈,一輩子都窩在家裡做一個幸福的小娘子。有一股可以稱得上酸楚的柔情在常軒胸腔里迴蕩,他緊緊抱著她,心裡不由得想,以前不懂,現在明白了,這世上原來真可以有這麼一個人,讓你願意為她上刀山下火海,就是死了也是甘願的啊。
=============================
這小兩口的日子雖然忙碌,但因為每日甜滋滋的,也不覺得時間難熬,於是很快便是十月了。這個月二十一,是當今太后的四十壽誕,當今聖上設宴崇文殿,請了文武百官。景侯府自然是在被宴請之列,但出乎不明所以的人意料的是,女眷之中老夫人竟然只帶了二少奶奶,並沒有帶去大少奶奶。這件事自然給了眾人不少猜測,其中也有人說大少奶奶和大少爺一向不得老夫人喜歡,是以才會這樣。
可是那知道個中緣由的,卻是明白二少奶奶身份特殊,她和太后關係不一般,如今太后四十壽誕自然是要前去祝壽的。後來老夫人呈上那個百鳥朝鳳,太后見了很是喜歡,命人放到跟前細細打量了許久。老夫人當下忙從旁說,這是自家老二媳婦兒督人繡出來的。
太后聽了感慨萬分,欣喜之餘誇了二少奶奶,又問起這繡品出自何人。二少奶奶便上前稟報,將常軒娘子阿福身懷六甲刺繡的事說了,又說當日繡品成時,這常軒娘子恰好產子。其實這事原本不過湊巧而已,可是經二少奶奶一說,卻是平添了幾分神秘。
太后一聽這話,頓時感到神奇不已,當即便要傳喚這常軒娘子過來。當下殿中諸人見太后興起,自然趕緊出宮,命人去抱景侯府中常管事的兒媳並孫子覲見皇上。
其時常管事不在,常軒正陪著自己娘子逗弄孩子,這孩子如今兩眼早已睜開,雙目清澈機靈,常軒一逗他就笑,這讓常軒越來越喜歡這小傢伙了。
當下忽然聽到宮裡傳旨,常軒雖然明白應不是壞事,但也著實嚇了一跳,當下趕緊讓細雲幫著收拾了,又親自伺候自己娘子穿戴整齊。末了,他還上下打量了自己娘子,跺腳遺憾地道:“早知今日太后會召見你,我總應該讓繡坊給你做件好衣裳,這才穿得出去啊!”
阿福倒是並不在意地笑道:“我們原本就是府中的下人,若是穿得太貴重反而不好,我看這樣子去見太后就極好了。”如今阿福身上穿得是緞面的米黃衫子,簡單素淨又穩重。
常軒想想阿福說得也有道理,不過他想想這些日子到底是虧待了自己的娘子,於是暗暗想著以後要多多給娘子置辦衣服。也因為這個事,後來阿福的各式衣服有十幾箱子之多,當然這是後話了。
當下阿福由細雲陪著,抱上了孩子,隨著宮裡來的官人上了馬車,這一路向宮中行去。
進宮後自然是四處戒備森嚴,周圍雖然侍衛宮女一干人但鴉雀無聲井然有序,當下細雲便有些緊張,靠著阿福輕顫了下。
阿福倒是鎮定,可到底是當娘的人了,如今懷裡抱著自己那個乖巧惹人疼愛的娃,便覺得自己這個當娘的可以天不怕地不怕只為了護他,於是自然把周圍的人事都看淡了。是以阿福雖然也是個沒見過這種場面的,但當下倒是從容自若。
進了宮裡,宮人又從旁教了許多規矩,然後便帶著阿福進去見太后。阿福進去的時候太后正喝茶吃點心,旁邊是一眾公主妃嬪陪著,公主妃嬪一旁則是二少奶奶,而老夫人卻是並不見人影。
阿福當下心裡明白,知道二少奶奶和太后的關係,便連忙深吸了口氣,上前拜見。
太后慈愛的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只見她眉目端正臉型圓潤,身子也稍顯福態,當下倒是喜歡,便命人叫到近前來說話。
阿福抱著孩子,依了禮數走近前來,太后便問了一些家長里短的話,阿福一一作答。當太后知道阿福親自餵養孩子時,又是感慨了一番,說其實孩子還是跟在自己身邊好。
後來也是因為這句話吧,阿福算是得了個令牌,從此孩子都是自己帶的,再也沒人提過請辱娘的事兒了。
太后又命人將這娃娃抱到自己跟前來看,說來也是這娃娃懂事。見了太后便眯起眼睛咯咯笑起來,笑得眼睛像月亮般好看。
太后一見大喜,命旁人抱著自己逗弄了半響。偏偏又有個妃子,估計也是想討太后喜歡,便說太后是有福之人,是以這剛滿月的娃娃見了就喜歡。
太后也覺得自己和這娃有緣,當即賞賜了長命鎖等物,又問起這孩子是否有了名字。其實阿福常軒和常管事商量過孩子的名字,也弄了幾個備選只是還未敲定罷了。可是如今太后問起,阿福竟然福至心靈上前答道:“還未曾起名。”這話嚴格說起來,倒也不是說謊了。
太后一聽,沉吟著道:“我聽說你身懷六甲為我繡了百鳥朝鳳做壽,算起來也是這孩子和我有緣,不如我就給他起個名字吧?”
阿福一聽大喜,連忙上前拜謝,懇求太后賜名。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天感謝地,女王覺得自己好命大啊。今天熬粥溢出,結果光顧收拾了,忘記煤氣(或者是燃氣)閥門沒關好……一個小時後,女王困得要死,可還是堅持著寫完了這一章。寫完這一章後就不行了,差點躺倒就睡!!!!
幸好女王命大,還是爬起來轉了一圈,結果結果這才發現閥門沒關好一直在漏氣!!!!
啊啊啊啊啊啊,好危險啊!!!求安慰求撫摸!!!好後怕啊!!!!
另外人家不懂生孩子啥的,上一章的bug儘量修復了,多謝各位的意見啊!!
求花花,人家冒著生命危險雙更了啊!!!
二少奶奶的身世
太后沉吟片刻,卻說道:“平常人家過日子,無非求得是一個安生,不如這孩子就以‘安’為名,你夫家既姓常,合起來倒是一個常安。”
阿福在心裡默念著常安,想著這一世原本也不求什麼大富大貴,只盼著他一輩子平安過活而已,當下心裡大為喜歡,趕緊上前謝太后賜名。
她自然明白,有了太后的賜名,這個孩子這輩子算是有了依仗,只要不出什麼大事,平安一世是沒問題的了。
從宮中出來時,恰逢二少奶奶的也要出宮,二少奶奶便留話讓阿福跟著自己一起。阿福眼瞅著太后身邊的貼身太監親自送了二少奶奶出宮,心裡越發明白了,便抱了孩子和細雲跟隨其後。
出了宮門,二少奶奶鬆了一口氣,回頭望了望那幽深的宮廷,笑嘆了口氣說:“我估計以後再也機會來這裡了。”
阿福見她臉上雖帶著笑,但眉眼間卻染上幾分蕭瑟,心中雖不解,但並不敢多問。二少奶奶也很快恢復過來,笑看著身後細雲抱著的嬰兒常安:“抱過來我瞧瞧。”
阿福連忙命細雲抱給二少奶奶看,二少奶奶凝眉細看了一會兒,嘆息了聲。阿福想著她應該是又想起了自己的傷心事,當下不敢多言。以前或許不知,但如今當了母親,這才知道喪子之痛應是世間之最痛。若是真遭遇了二少奶奶那事,傷口哪裡是幾句安慰的話語能夠撫平的,旁人所做的無非是儘量不去提起罷了。
兩個女人正在這邊站著,而侯府的轎子停在旁邊,候著她們上轎。偏偏此時宮裡卻又走出一隊人馬,當頭那位一身金貴身旁侍從眾多,走過來時雍容高貴目無下塵。
阿福認出這是之前在太后身邊的一位,而此女能夠出宮來,想來應是已嫁出去的公主吧。二少奶奶見了,小聲道:“這是太后嫡出的昌明公主。”說著已經上前依了禮數前去見禮。
阿福見此自然也跟隨其後向這位昌明公主下跪請安。
昌明公主一挑娥眉,輕輕掃過兩人,最後目光落到了二少奶奶身上。她審視了半響,卻忽然開口問:“夫人可是甲子年生人?”
二少奶奶慘澹地笑了聲,點頭說:“正是。”
昌明公主聽了點頭,喃喃地道:“那倒是長我四歲。”
二少奶奶低頭不言。
昌明公主低頭凝視著她,忽挑眉問:“夫人可會刺繡?”
二少奶奶搖頭:“拙婦不會。”
昌明公主卻笑了,那是冷笑:“我怎麼聽說夫人幼時是會的?”
二少奶奶抬頭看了眼昌明公主,只見那高高在上的人兒眉眼裡凌人的高貴。
她低下頭,這是天家的兒女,皇家的血脈,這是金枝玉葉。
她沉默半響,終於緩緩地說:“拙婦年幼失祜,無人教養,即使曾經學過,也早已荒廢了。”
昌明公主聽到這話,也不說話了,很久後她點了點頭,看著遠處說:“九月了,秋風要起了,你保重身子。”說完這話,她逕自離去了。
二少奶奶看著她離開的背影,很久後也沒有站起來的意思。
阿福連忙上前扶起二少奶奶,可誰知二少奶奶卻忽然說了這麼一句話:“太后也不過是不惑之年,如今身子竟然是不行了。”
阿福一驚,連忙看向左右,幸好近旁並無外人,而二少奶奶聲音極低,別人應是沒聽見的。
===========================
姑且不提二少奶奶那日的異常低落,只說阿福跟隨了二少奶奶回到侯府里,只見常管事和常軒早已等在那裡了。常管事見阿福平安回來,終於是鬆了一口氣。雖說他們早已得到消息知道了太后給孩子賜名的事,可到底是不放心。而常軒見了阿福回來,也顧不得外人在場,直接過去一把抱住。一旁下人見了竊笑,常管事黑著臉只當沒看到,阿福羞紅了臉輕輕推著他,可是當然推不動了。
阿福得了這樣的榮光,自然是要去見老夫人的。其實闔府當下都是激動異常,因為太后不但是誇了二少奶奶,還給府里的家眷並各位少爺都賞賜了東西,甚至還問起二少爺以後的前途問題。總之這景侯府上下是滿門歡喜,風光無限。
當然比起眾人的欣喜,那個低落的二少奶奶則是托說身體不舒服,直接回了自己院子。二少爺見此,隨後也跟著回去了。阿福看著興奮異常的常軒,心裡也是高興的,可是想起二少奶奶今日所說的話,心裡總是隱隱不安,但又不好提起。
這晚夫妻二人是留在侯府中的小院住的,老夫人特意派了幾個丫鬟前來服侍。忙碌了一個晚上,夫妻兩人總算哄了孩子在隔壁睡下,自己也躺上了床。
他忽然覺得懷裡的這個小東西是如此柔弱,如此需要自己的呵護,自己一定是要讓她過上好日子,一輩子不讓她受委屈,一輩子都窩在家裡做一個幸福的小娘子。有一股可以稱得上酸楚的柔情在常軒胸腔里迴蕩,他緊緊抱著她,心裡不由得想,以前不懂,現在明白了,這世上原來真可以有這麼一個人,讓你願意為她上刀山下火海,就是死了也是甘願的啊。
=============================
這小兩口的日子雖然忙碌,但因為每日甜滋滋的,也不覺得時間難熬,於是很快便是十月了。這個月二十一,是當今太后的四十壽誕,當今聖上設宴崇文殿,請了文武百官。景侯府自然是在被宴請之列,但出乎不明所以的人意料的是,女眷之中老夫人竟然只帶了二少奶奶,並沒有帶去大少奶奶。這件事自然給了眾人不少猜測,其中也有人說大少奶奶和大少爺一向不得老夫人喜歡,是以才會這樣。
可是那知道個中緣由的,卻是明白二少奶奶身份特殊,她和太后關係不一般,如今太后四十壽誕自然是要前去祝壽的。後來老夫人呈上那個百鳥朝鳳,太后見了很是喜歡,命人放到跟前細細打量了許久。老夫人當下忙從旁說,這是自家老二媳婦兒督人繡出來的。
太后聽了感慨萬分,欣喜之餘誇了二少奶奶,又問起這繡品出自何人。二少奶奶便上前稟報,將常軒娘子阿福身懷六甲刺繡的事說了,又說當日繡品成時,這常軒娘子恰好產子。其實這事原本不過湊巧而已,可是經二少奶奶一說,卻是平添了幾分神秘。
太后一聽這話,頓時感到神奇不已,當即便要傳喚這常軒娘子過來。當下殿中諸人見太后興起,自然趕緊出宮,命人去抱景侯府中常管事的兒媳並孫子覲見皇上。
其時常管事不在,常軒正陪著自己娘子逗弄孩子,這孩子如今兩眼早已睜開,雙目清澈機靈,常軒一逗他就笑,這讓常軒越來越喜歡這小傢伙了。
當下忽然聽到宮裡傳旨,常軒雖然明白應不是壞事,但也著實嚇了一跳,當下趕緊讓細雲幫著收拾了,又親自伺候自己娘子穿戴整齊。末了,他還上下打量了自己娘子,跺腳遺憾地道:“早知今日太后會召見你,我總應該讓繡坊給你做件好衣裳,這才穿得出去啊!”
阿福倒是並不在意地笑道:“我們原本就是府中的下人,若是穿得太貴重反而不好,我看這樣子去見太后就極好了。”如今阿福身上穿得是緞面的米黃衫子,簡單素淨又穩重。
常軒想想阿福說得也有道理,不過他想想這些日子到底是虧待了自己的娘子,於是暗暗想著以後要多多給娘子置辦衣服。也因為這個事,後來阿福的各式衣服有十幾箱子之多,當然這是後話了。
當下阿福由細雲陪著,抱上了孩子,隨著宮裡來的官人上了馬車,這一路向宮中行去。
進宮後自然是四處戒備森嚴,周圍雖然侍衛宮女一干人但鴉雀無聲井然有序,當下細雲便有些緊張,靠著阿福輕顫了下。
阿福倒是鎮定,可到底是當娘的人了,如今懷裡抱著自己那個乖巧惹人疼愛的娃,便覺得自己這個當娘的可以天不怕地不怕只為了護他,於是自然把周圍的人事都看淡了。是以阿福雖然也是個沒見過這種場面的,但當下倒是從容自若。
進了宮裡,宮人又從旁教了許多規矩,然後便帶著阿福進去見太后。阿福進去的時候太后正喝茶吃點心,旁邊是一眾公主妃嬪陪著,公主妃嬪一旁則是二少奶奶,而老夫人卻是並不見人影。
阿福當下心裡明白,知道二少奶奶和太后的關係,便連忙深吸了口氣,上前拜見。
太后慈愛的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只見她眉目端正臉型圓潤,身子也稍顯福態,當下倒是喜歡,便命人叫到近前來說話。
阿福抱著孩子,依了禮數走近前來,太后便問了一些家長里短的話,阿福一一作答。當太后知道阿福親自餵養孩子時,又是感慨了一番,說其實孩子還是跟在自己身邊好。
後來也是因為這句話吧,阿福算是得了個令牌,從此孩子都是自己帶的,再也沒人提過請辱娘的事兒了。
太后又命人將這娃娃抱到自己跟前來看,說來也是這娃娃懂事。見了太后便眯起眼睛咯咯笑起來,笑得眼睛像月亮般好看。
太后一見大喜,命旁人抱著自己逗弄了半響。偏偏又有個妃子,估計也是想討太后喜歡,便說太后是有福之人,是以這剛滿月的娃娃見了就喜歡。
太后也覺得自己和這娃有緣,當即賞賜了長命鎖等物,又問起這孩子是否有了名字。其實阿福常軒和常管事商量過孩子的名字,也弄了幾個備選只是還未敲定罷了。可是如今太后問起,阿福竟然福至心靈上前答道:“還未曾起名。”這話嚴格說起來,倒也不是說謊了。
太后一聽,沉吟著道:“我聽說你身懷六甲為我繡了百鳥朝鳳做壽,算起來也是這孩子和我有緣,不如我就給他起個名字吧?”
阿福一聽大喜,連忙上前拜謝,懇求太后賜名。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天感謝地,女王覺得自己好命大啊。今天熬粥溢出,結果光顧收拾了,忘記煤氣(或者是燃氣)閥門沒關好……一個小時後,女王困得要死,可還是堅持著寫完了這一章。寫完這一章後就不行了,差點躺倒就睡!!!!
幸好女王命大,還是爬起來轉了一圈,結果結果這才發現閥門沒關好一直在漏氣!!!!
啊啊啊啊啊啊,好危險啊!!!求安慰求撫摸!!!好後怕啊!!!!
另外人家不懂生孩子啥的,上一章的bug儘量修復了,多謝各位的意見啊!!
求花花,人家冒著生命危險雙更了啊!!!
二少奶奶的身世
太后沉吟片刻,卻說道:“平常人家過日子,無非求得是一個安生,不如這孩子就以‘安’為名,你夫家既姓常,合起來倒是一個常安。”
阿福在心裡默念著常安,想著這一世原本也不求什麼大富大貴,只盼著他一輩子平安過活而已,當下心裡大為喜歡,趕緊上前謝太后賜名。
她自然明白,有了太后的賜名,這個孩子這輩子算是有了依仗,只要不出什麼大事,平安一世是沒問題的了。
從宮中出來時,恰逢二少奶奶的也要出宮,二少奶奶便留話讓阿福跟著自己一起。阿福眼瞅著太后身邊的貼身太監親自送了二少奶奶出宮,心裡越發明白了,便抱了孩子和細雲跟隨其後。
出了宮門,二少奶奶鬆了一口氣,回頭望了望那幽深的宮廷,笑嘆了口氣說:“我估計以後再也機會來這裡了。”
阿福見她臉上雖帶著笑,但眉眼間卻染上幾分蕭瑟,心中雖不解,但並不敢多問。二少奶奶也很快恢復過來,笑看著身後細雲抱著的嬰兒常安:“抱過來我瞧瞧。”
阿福連忙命細雲抱給二少奶奶看,二少奶奶凝眉細看了一會兒,嘆息了聲。阿福想著她應該是又想起了自己的傷心事,當下不敢多言。以前或許不知,但如今當了母親,這才知道喪子之痛應是世間之最痛。若是真遭遇了二少奶奶那事,傷口哪裡是幾句安慰的話語能夠撫平的,旁人所做的無非是儘量不去提起罷了。
兩個女人正在這邊站著,而侯府的轎子停在旁邊,候著她們上轎。偏偏此時宮裡卻又走出一隊人馬,當頭那位一身金貴身旁侍從眾多,走過來時雍容高貴目無下塵。
阿福認出這是之前在太后身邊的一位,而此女能夠出宮來,想來應是已嫁出去的公主吧。二少奶奶見了,小聲道:“這是太后嫡出的昌明公主。”說著已經上前依了禮數前去見禮。
阿福見此自然也跟隨其後向這位昌明公主下跪請安。
昌明公主一挑娥眉,輕輕掃過兩人,最後目光落到了二少奶奶身上。她審視了半響,卻忽然開口問:“夫人可是甲子年生人?”
二少奶奶慘澹地笑了聲,點頭說:“正是。”
昌明公主聽了點頭,喃喃地道:“那倒是長我四歲。”
二少奶奶低頭不言。
昌明公主低頭凝視著她,忽挑眉問:“夫人可會刺繡?”
二少奶奶搖頭:“拙婦不會。”
昌明公主卻笑了,那是冷笑:“我怎麼聽說夫人幼時是會的?”
二少奶奶抬頭看了眼昌明公主,只見那高高在上的人兒眉眼裡凌人的高貴。
她低下頭,這是天家的兒女,皇家的血脈,這是金枝玉葉。
她沉默半響,終於緩緩地說:“拙婦年幼失祜,無人教養,即使曾經學過,也早已荒廢了。”
昌明公主聽到這話,也不說話了,很久後她點了點頭,看著遠處說:“九月了,秋風要起了,你保重身子。”說完這話,她逕自離去了。
二少奶奶看著她離開的背影,很久後也沒有站起來的意思。
阿福連忙上前扶起二少奶奶,可誰知二少奶奶卻忽然說了這麼一句話:“太后也不過是不惑之年,如今身子竟然是不行了。”
阿福一驚,連忙看向左右,幸好近旁並無外人,而二少奶奶聲音極低,別人應是沒聽見的。
===========================
姑且不提二少奶奶那日的異常低落,只說阿福跟隨了二少奶奶回到侯府里,只見常管事和常軒早已等在那裡了。常管事見阿福平安回來,終於是鬆了一口氣。雖說他們早已得到消息知道了太后給孩子賜名的事,可到底是不放心。而常軒見了阿福回來,也顧不得外人在場,直接過去一把抱住。一旁下人見了竊笑,常管事黑著臉只當沒看到,阿福羞紅了臉輕輕推著他,可是當然推不動了。
阿福得了這樣的榮光,自然是要去見老夫人的。其實闔府當下都是激動異常,因為太后不但是誇了二少奶奶,還給府里的家眷並各位少爺都賞賜了東西,甚至還問起二少爺以後的前途問題。總之這景侯府上下是滿門歡喜,風光無限。
當然比起眾人的欣喜,那個低落的二少奶奶則是托說身體不舒服,直接回了自己院子。二少爺見此,隨後也跟著回去了。阿福看著興奮異常的常軒,心裡也是高興的,可是想起二少奶奶今日所說的話,心裡總是隱隱不安,但又不好提起。
這晚夫妻二人是留在侯府中的小院住的,老夫人特意派了幾個丫鬟前來服侍。忙碌了一個晚上,夫妻兩人總算哄了孩子在隔壁睡下,自己也躺上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