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婆媳二人都商量定了,當下回家,先和秀梅佩珩解釋了這一番,這兩個人,自然是再無異議的。於是一家子四個女人,收拾細軟金銀,足足弄了好幾輛馬車,又分了家中奴僕些銀兩遣散他們。家中之人,知道怕是大難臨頭,哭泣不已,也有的跪著根本不走,卻是道:“我等雖為奴僕,卻也知道,國難當頭。十七年前北狄掃蕩我大昭時的情境,我等便是不曾經歷,卻也曾父母提及。這個時候便是各自奔了前程,怕是也難逃一死,倒不如跟隨了夫人少奶奶,好歹拼上一條命,也不至於坐以待斃!”

  蕭杏花見眾人言辭懇切,想想也是,國之將亡,哪裡還有尋常人的活路!當下便乾脆道:“你們若是不怕,儘管跟我們前去,到時候大家共進退就是!”

  家中諸奴僕紛紛響應,也一起幫著收拾,將稍值銀子的,全都打包到了馬車裡。

  於是到了蕭杏花帶著人馬走出蕭府的時候,卻見前簇後擁,家中男女奴僕浩浩蕩蕩約莫有二百口之多,還有馬車二十兩,裡面都是金銀珍奇。

  蕭杏花現在連馬車都不做了,也跟著騎馬。好在她以前隨著蕭戰庭前去大轉子村時,也曾偶爾騎過。此時的她依舊披掛著蕭戰庭的鎧甲,騎在馬上,帶領著家中二百餘口,倒是威風凜凜得很。

  這一行人剛出了家門,早有路上擁簇的百姓也趕來了。這百姓自然是由朝中官員暗自鼓動的,也有是真知道這次兵敗厲害的年輕人,也有一時被鼓動過來的。

  這麼一群人就都嘩啦啦跟上了蕭杏花,紛紛表示要親自前往北疆去。

  當然更有許多朝中官員和老百姓,並不敢輕舉妄動,街邊翹起頭,酒坊里探出腦袋,瞧瞧地看這事兒會如何了結。

  畢竟這應該是觸怒龍顏的大事了。

  蕭杏花一行人正行著,就見前方有宮中御侍一字列開,各個執了長矛,嚴陣以待,顯然是攔著這行人不讓走。

  其中為首的倒是個眼熟的,是張景琰,便是當初被派到太后寢宮捉拿刺客的那位。

  張景琰握著長劍,騎在馬上,拱手道:“夫人,皇上有令,命你立即返回鎮國侯府,無旨不可踏出鎮國侯府一步。”

  他這話說得鏗鏘有力,然而話說出後,眾人沉默以對,沒有人搭腔。

  最後還是夢巧兒忽然亮出大刀,上前喝道:“什麼令不令的,我等不過是出城罷了,怎地皇上還要管?皇上豈是這等要管著臣子之妻的多事之人?依我看,分明是你張景琰假傳聖旨,試圖欺壓我鎮國侯府!我勸你,識相的話趕緊讓開,不然我手中大刀可不認人!”

  張景琰不曾想,這群人是根本不講理的,當下皺眉,正想著該如何行事。

  誰想到夢巧兒卻是個急脾氣,當下一揮手,帶領著幾個紅纓女兵,直接拎著大刀騎了高頭大馬衝過去。

  她這麼一衝,張景琰不及提防,便有些亂了陣腳。

  須知道張景琰的皇宮內衛平時做的最多的是在皇宮中守著,根本不及夢巧兒手底下的紅纓軍是每天都練得砍砍殺殺。

  夢巧兒帶領著人馬衝散了張景琰的侍衛軍,回首大喊道;“快衝!”

  跟隨在蕭杏花身後的眾人,早就存著一股子氣,見了此情此景,自然心裡發癢,當即炒著手中傢伙衝過去。

  一片混亂之中,蕭杏花等人連同馬車已經浩浩蕩蕩衝過了這群侍衛軍,而可憐的張景琰還在和夢巧兒苦戰。

  打到最後,夢巧兒也懶得和他糾纏了,大刀一揮,直接將他手中長矛砍斷,然後冷笑一聲道:“枉你身為男兒,卻不知道保家衛國,只知為虎作倀!我且留你一條性命,回去向你的主子領賞去吧!”

  張景琰手中長矛硬生生被夢巧兒砍掉,虎口之處也震得發麻,當下不免愣住,呆了半響,想起剛才女子居高臨下嘲諷自己的那英姿,一時竟覺得莫名羞慚。

  而蕭杏花這群人,既然衝撞了宮中侍衛隊,自是知道,往前一步,便是叛逆之路。可是這一步既然已經踏出,便是再也沒有回頭時,當下自然是硬著頭皮,前去城門處。

  “怎麼也要出城去才是!”

  蕭杏花剛說出這句,就聽到城門處一處混亂,有砍殺之聲,更有人高聲吆喝。

  “這是怎麼了?難道是碧汀帶著人馬已經來迎咱們了?”

  誰知道這話剛落,就聽得有手底下人過來,倉皇地道:“不好了,外面有一路人馬,此時正在攻打燕京城!”

  “人馬?”蕭杏花聽著頓時感到不對勁,不可能是霍碧汀啊,她這個時候不該做出如此明目張胆的事情啊!

  第115章

  蕭杏花聽得外面有一隊人馬正在攻打城門,心中自然是分外詫異,深知這個時候還有許多事要辦,萬萬不可太過衝動免得耽擱了大事。霍碧汀那性子,她雖然並不能十分了解,可是她們明明商量好的萬事以穩妥為先。此時此刻,她怎麼可能直接帶了人馬攻打城門呢?

  當下蕭杏花皺眉,便對夢巧兒道:“你先過去,打探下到底怎麼回事?”

  夢巧兒點頭,逕自騎馬過去了。

  這邊秀梅在馬車裡照料兩個娃兒,佩珩卻已經下了車,也翻身上了馬,此時聽得母親這般說,心中一動,忽然感到了什麼:“難道,難道是——”

  之前便已經聽說,涵陽王被押解到了南疆之後,竟然跑了。

  她想起這人,深知這個人不可能就此遁走再無蹤跡在,怎麼說燕京城裡也有為他哭泣的皇太后。

  況且……她如今想起太后娘娘送給涵陽王的那塊玉佩,總覺得裡面別有隱情。

  若只是一塊護身玉佩,何至於要躲著皇上,如此大費周折地請人送過去?

  正想著,卻聽得前方傳來轟隆之聲,仿佛城門被打開的聲音,緊接著,就有人發出震天一般的喧譁高喊。

  在喧嚷的高呼聲浪之中,其中隱約可以聽到的是“涵陽王回朝”了!

  蕭杏花聽到這個,也是愣了。

  愣了半響,回首看向自己女兒,母女四目相對,彼此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他竟然真得殺回來了!”

  其實蕭杏花當初肯捨得自己女兒去送那玉佩,也是抱著私心的。她也多少預感到,那塊玉佩非同凡響怕是別有用意,而當今皇帝昏庸,涵陽王若是被逼到了絕處,登高一呼,直接來個造反,那燕京城裡的局勢自然會驟然生變。

  涵陽王一旦登基為帝,自己昔年不肯讓女兒下嫁的時候,即使他這個人天生寬宏大量,也未必不會記恨著。

  是以蕭杏花讓自己女兒親自送玉佩,其實是本著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怎麼也得提前籠絡下涵陽王的心思。

  萬一他真能成事,好歹也給自己這一大家子撈點本錢。

  不曾想,這一把還真賭贏了!

  涵陽王若是真能成事,登基為帝,他還能不管那什麼造反的博野王,還能不管正在苦戰的蕭戰庭?

  他奪了他哥哥的皇位,得爭取人心啊!第一個要拉攏得必然是自己這鎮國侯大將軍夫人,況且咱家還曾給他雪中送炭!

  蕭杏花此時聽得這個消息,真是足足愣了半響,喜得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要知道就在剛剛,她已經抱著帶了全家人和這個狗皇帝拼命同歸於盡的心思,造反叛逆,逃離燕京城,這是天大的事啊,幾乎是要把兩個嗷嗷待哺的小嬰兒都帶著去送死!

  可是現在,她剛跑到了懸崖邊正打算閉眼跳一把,卻忽然吹來一陣風,告訴她變天了。

  變天了!皇帝要換了吧?

  蕭杏花半響終於反應過來,她強自抑制下心中的歡喜,當即命道:“既然事情有變,咱們先靜觀其變吧?”

  佩珩點頭:“是,娘,等下若是他們真沖將進來,別和咱們有什麼誤會,起了衝突,我們先靠在路邊,等待那邊消息。”

  蕭杏花自然同意,於是母女兩帶著人馬,先靠邊站。

  過了片刻之後,那雷鳴一聲的呼聲依然不止,卻越來越近,眾人翹首一看,只見攻進來的人馬也是大昭兵馬一樣的裝備,並看不出什麼,不過為首的一個,仔細看時,確實看那身形就是涵陽王!

  而這個時候前往打探消息的夢巧兒已經和涵陽王碰頭,涵陽王自然是知道了城內的情境,見到蕭杏花等人,恭敬一拜,連忙下馬:“夫人辛苦了。”

  只是簡單這麼一句話,蕭杏花的心頓時放到肚子裡了。

  涵陽王是個聰明人,聰明人干聰明事兒。

  這下子,再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蕭杏花和涵陽王簡單地敘舊之後,便命夢巧兒帶著手底下人馬跟著涵陽王前去,而她自己,趕緊帶著家中奴僕並秀梅佩珩兒子孫子這些老弱婦孺回去鎮國侯府了。

  至於那二十馬車的好東西,自然也收拾收拾重新放回庫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