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待到熬出了月子,兩個娃兒都長胖了許多,乍看上去像兩個發麵團兒,放到稱上稱一稱,竟然比尋常出生的小娃兒還要重,這讓大家不由得樂呵呵地笑開了。
那小娃兒抱在懷裡,軟糯白胖的娃兒,軟滑的肌膚嫩得仿佛水兒一般,烏黑的雙眼滴溜溜的,清亮得能當透出人的影子,小嘴兒更是粉嘟嘟很小很小的一點兒,也就人指甲蓋大小。
還有那小腳丫,握在手心,嬌嫩惹人憐,又憨態十足。
老祖宗並家裡幾個嫂嫂看了,都十分待見,喜得恨不得每日都要過來看兩次才行。
蕭敬遠如今也是有子萬事足,每每在那裡盯著兩個孩兒,這個看一番,那個看一番,都看得挪不開眼。
“往日侄子侄孫輩也見多了的,卻從不知道,小娃兒能如此乖巧可愛。”蕭敬遠這麼嘆道。
阿蘿從旁笑:“其實別人家的娃兒未必不可愛,只是人家抱給你這個叔公看,你那模樣,嚇都要把人家嚇哭了,又哪能再沖你咧嘴笑笑,撓撓小手,踢踢腳丫兒呢?”
蕭敬遠想想,仿佛也是這個理,當下不去想了,只專心伺弄逗著自己的兩個寶貝。
阿蘿從旁,看著那高大挺拔的身軀只穿了家常便服,彎腰坐在榻旁,望著兩個小娃兒的眼神頗為柔軟,帶著些許笑意,那種笑意,柔化了他剛硬的五官,讓他整個人看上去年輕了許多。
一時她不免想起,曾經記憶中的那個蕭敬遠,那個封侯拜將的年輕才俊蕭敬遠,冷冷地站在那裡,目無下塵,讓人懼怕的蕭敬遠。
如果不是走到了他身邊,踏入了他心裡,她怕是永遠不知道,他還能是這樣的蕭敬遠。
而如果沒有走到他身邊,她又怎麼能在這深冬的夜晚,品著淡茶,欣賞著這其樂融融的一幕。
這麼想著間,她不由走到了他身邊,從他後面抱住了他的腰,然後將臉埋到了他的後背。
“怎麼,也想讓我抱抱了?”他輕笑著調侃她。
她抿唇笑了笑,卻依然埋在他後背上沒有言語。
無論多少磨難,終究會過去,並且成為一個遙遠的回憶。
當埋在他的懷裡,享受著他帶給自己的甜蜜和溫柔時,那些曾經的不愉快,細細品來,竟品出一絲略帶苦澀的甜。
歲月是一杯酒,終需慢品,才知回味無窮。
第140章
我是柯家的女兒,卻是柯家最不起眼的一支。
我喜歡讀書,三歲便能識字,四歲便能提筆,五歲的時候便已經能朗詩,長輩們每每誇讚,說是我比同族中許多男兒還要出色,只可惜,生了個女兒身。
那個時候我還不懂,只傻乎乎地問父親,女兒身怎麼了,女兒身,我也一定讀書識字。我用自己胖乎乎的小白手握住了筆,寫給父親看。
父親笑了笑,摸著我的腦袋,沒說什麼。
就這麼一年又一年過去,我慢慢長大,依然酷愛讀天下文章,憧憬著走天下路,見識天下風景。那個時候我以為,這種日子會是一輩子正,可是人生終究有許多變故,是年紀幼小的我所不能預料的。
父親病重,撒手人寰,之後母親也病臥榻上,至此不起。
我一個人照料著病重的母親,經常無暇讀書,但是依然會在夜深人靜時,拿出曾經做過筆記的書翻一翻。
有一日,大夫說,母親這種病並不好治,不過他記得,有一本叫《天羅散記》的書上,記載有一個偏方,據說能治這種病。
我聽了,大喜,忙問這《天羅散記》在哪裡,大夫說,在天逸書樓。
天逸書樓?我聽了一愣。
這是柯家的藏書閣,那藏書閣,不是尋常人能進去的。
天逸書樓的規矩,是族中男子可進,女子不可進;族中長房長子或長房長孫可日日進,其他一概只能三日一進,且每次進出,別有登記,限時限日,不能亂了次序。
這天逸書樓可以說是柯家最高的一處樓閣,也是在宅院走動時,抬頭就能看到的樓閣,可是對於絕大多數柯家人來說,這是一處神秘的所在,神秘到幾乎一輩子不可能踏入天逸書樓的門檻。
我現在,卻是要設法把這本書借出來,或者親自踏進這天逸書樓。
我先去試圖求柯家的宗長,侍女說,讓我等待片刻,她過去回稟。
我聽了,心中一喜,覺得至少是有戲的,只要見到宗長,我一定會跪著求他,求他讓我進去,我只需要看一眼那本書就行了。
如果實在是我沒有資格踏進去,也可以請一個有資格的人代我進去,幫我看一看,是不是裡面有一本叫做《天羅散記》的書,是不是書裡面有一個方子可以治母親的病。
宗長這裡的茶水,不知道用的什麼茶,又不知道用的什麼水,是我這輩子從來沒有品嘗過的滋味,很好喝,很好喝。
我飲了一盞茶,又飲了一盞,可是宗長依然沒有派人出來。
我開始忐忑起來,這茶水的滋味入口,已是冰冷苦澀。
偶爾有侍女小廝從外廳這裡經過,他們看向我的時候,眼中仿佛看著一點灰塵,就好像我完全不存在一樣。
我想,我這麼旁支偏系的女兒,又喪了父親,孤兒寡母的,在他們眼裡,可不就是一粒灰塵。
柯家是大家族,詩書傳家,可是柯家太大了,柯家的子嗣也太多了,流著的血液又如何,許多的柯家人,也註定平凡貧窮地過著這一輩子。
我就這麼傻傻地等著,偶爾路過的侍女和小廝已經開始指指點點,竊竊私語了,我依然充耳不聞地等著,等到了天色漸暗,等到了日薄西山,等到了我飢腸轆轆,等到了茶水乾澀。
當我僵硬地站起身,踏出那外廳,走過那院子的時候,我聽到別人竊竊私語的聲音。
“這小姑娘怎麼回事,竟在外廳坐了這麼久?”
“噓,也不知道是哪房過來的丫頭,說是要進天逸書樓。”
“天逸書樓?這麼個丫頭?她也太異想天開了,看她穿戴,我還以為是哪房丫鬟呢!”
“說的是,天逸書樓哪是尋常人能進的,別說一個旁支側系的丫頭,就是今日長房的三少爺,說想去看個詩文,磨蹭了半天,還沒讓進去呢!”
“原本就是個旁支的丫頭,不懂規矩罷了。”
“是,說的是!”
或許因我穿了綠裙子,而我恰好站在旁邊的青竹附近,以至於他們沒有看到我,竟然說了這麼一番話吧。
我聽著這些閒言碎語,呆呆地站在那裡,竟仿佛他們說著是旁人。
沒多做停留,我離開了宗長的宅院,沿著那條紅磚鋪就的路一直往前走,穿過一道道迴廊,走過一處處月牙門,我來到了天逸書樓旁邊。
天逸書樓,這不但是柯家的聖地,也是方圓二百里周圍讀書人的聖地,甚至是天下讀書人的聖地。
這個聖地是柯家的,我是柯家人,不過我是女子,我永遠沒有資格踏入屬於柯家的天逸書樓。
我愣愣地在那裡站了好久好久,最後終於累了,打算回去。
那小娃兒抱在懷裡,軟糯白胖的娃兒,軟滑的肌膚嫩得仿佛水兒一般,烏黑的雙眼滴溜溜的,清亮得能當透出人的影子,小嘴兒更是粉嘟嘟很小很小的一點兒,也就人指甲蓋大小。
還有那小腳丫,握在手心,嬌嫩惹人憐,又憨態十足。
老祖宗並家裡幾個嫂嫂看了,都十分待見,喜得恨不得每日都要過來看兩次才行。
蕭敬遠如今也是有子萬事足,每每在那裡盯著兩個孩兒,這個看一番,那個看一番,都看得挪不開眼。
“往日侄子侄孫輩也見多了的,卻從不知道,小娃兒能如此乖巧可愛。”蕭敬遠這麼嘆道。
阿蘿從旁笑:“其實別人家的娃兒未必不可愛,只是人家抱給你這個叔公看,你那模樣,嚇都要把人家嚇哭了,又哪能再沖你咧嘴笑笑,撓撓小手,踢踢腳丫兒呢?”
蕭敬遠想想,仿佛也是這個理,當下不去想了,只專心伺弄逗著自己的兩個寶貝。
阿蘿從旁,看著那高大挺拔的身軀只穿了家常便服,彎腰坐在榻旁,望著兩個小娃兒的眼神頗為柔軟,帶著些許笑意,那種笑意,柔化了他剛硬的五官,讓他整個人看上去年輕了許多。
一時她不免想起,曾經記憶中的那個蕭敬遠,那個封侯拜將的年輕才俊蕭敬遠,冷冷地站在那裡,目無下塵,讓人懼怕的蕭敬遠。
如果不是走到了他身邊,踏入了他心裡,她怕是永遠不知道,他還能是這樣的蕭敬遠。
而如果沒有走到他身邊,她又怎麼能在這深冬的夜晚,品著淡茶,欣賞著這其樂融融的一幕。
這麼想著間,她不由走到了他身邊,從他後面抱住了他的腰,然後將臉埋到了他的後背。
“怎麼,也想讓我抱抱了?”他輕笑著調侃她。
她抿唇笑了笑,卻依然埋在他後背上沒有言語。
無論多少磨難,終究會過去,並且成為一個遙遠的回憶。
當埋在他的懷裡,享受著他帶給自己的甜蜜和溫柔時,那些曾經的不愉快,細細品來,竟品出一絲略帶苦澀的甜。
歲月是一杯酒,終需慢品,才知回味無窮。
第140章
我是柯家的女兒,卻是柯家最不起眼的一支。
我喜歡讀書,三歲便能識字,四歲便能提筆,五歲的時候便已經能朗詩,長輩們每每誇讚,說是我比同族中許多男兒還要出色,只可惜,生了個女兒身。
那個時候我還不懂,只傻乎乎地問父親,女兒身怎麼了,女兒身,我也一定讀書識字。我用自己胖乎乎的小白手握住了筆,寫給父親看。
父親笑了笑,摸著我的腦袋,沒說什麼。
就這麼一年又一年過去,我慢慢長大,依然酷愛讀天下文章,憧憬著走天下路,見識天下風景。那個時候我以為,這種日子會是一輩子正,可是人生終究有許多變故,是年紀幼小的我所不能預料的。
父親病重,撒手人寰,之後母親也病臥榻上,至此不起。
我一個人照料著病重的母親,經常無暇讀書,但是依然會在夜深人靜時,拿出曾經做過筆記的書翻一翻。
有一日,大夫說,母親這種病並不好治,不過他記得,有一本叫《天羅散記》的書上,記載有一個偏方,據說能治這種病。
我聽了,大喜,忙問這《天羅散記》在哪裡,大夫說,在天逸書樓。
天逸書樓?我聽了一愣。
這是柯家的藏書閣,那藏書閣,不是尋常人能進去的。
天逸書樓的規矩,是族中男子可進,女子不可進;族中長房長子或長房長孫可日日進,其他一概只能三日一進,且每次進出,別有登記,限時限日,不能亂了次序。
這天逸書樓可以說是柯家最高的一處樓閣,也是在宅院走動時,抬頭就能看到的樓閣,可是對於絕大多數柯家人來說,這是一處神秘的所在,神秘到幾乎一輩子不可能踏入天逸書樓的門檻。
我現在,卻是要設法把這本書借出來,或者親自踏進這天逸書樓。
我先去試圖求柯家的宗長,侍女說,讓我等待片刻,她過去回稟。
我聽了,心中一喜,覺得至少是有戲的,只要見到宗長,我一定會跪著求他,求他讓我進去,我只需要看一眼那本書就行了。
如果實在是我沒有資格踏進去,也可以請一個有資格的人代我進去,幫我看一看,是不是裡面有一本叫做《天羅散記》的書,是不是書裡面有一個方子可以治母親的病。
宗長這裡的茶水,不知道用的什麼茶,又不知道用的什麼水,是我這輩子從來沒有品嘗過的滋味,很好喝,很好喝。
我飲了一盞茶,又飲了一盞,可是宗長依然沒有派人出來。
我開始忐忑起來,這茶水的滋味入口,已是冰冷苦澀。
偶爾有侍女小廝從外廳這裡經過,他們看向我的時候,眼中仿佛看著一點灰塵,就好像我完全不存在一樣。
我想,我這麼旁支偏系的女兒,又喪了父親,孤兒寡母的,在他們眼裡,可不就是一粒灰塵。
柯家是大家族,詩書傳家,可是柯家太大了,柯家的子嗣也太多了,流著的血液又如何,許多的柯家人,也註定平凡貧窮地過著這一輩子。
我就這麼傻傻地等著,偶爾路過的侍女和小廝已經開始指指點點,竊竊私語了,我依然充耳不聞地等著,等到了天色漸暗,等到了日薄西山,等到了我飢腸轆轆,等到了茶水乾澀。
當我僵硬地站起身,踏出那外廳,走過那院子的時候,我聽到別人竊竊私語的聲音。
“這小姑娘怎麼回事,竟在外廳坐了這麼久?”
“噓,也不知道是哪房過來的丫頭,說是要進天逸書樓。”
“天逸書樓?這麼個丫頭?她也太異想天開了,看她穿戴,我還以為是哪房丫鬟呢!”
“說的是,天逸書樓哪是尋常人能進的,別說一個旁支側系的丫頭,就是今日長房的三少爺,說想去看個詩文,磨蹭了半天,還沒讓進去呢!”
“原本就是個旁支的丫頭,不懂規矩罷了。”
“是,說的是!”
或許因我穿了綠裙子,而我恰好站在旁邊的青竹附近,以至於他們沒有看到我,竟然說了這麼一番話吧。
我聽著這些閒言碎語,呆呆地站在那裡,竟仿佛他們說著是旁人。
沒多做停留,我離開了宗長的宅院,沿著那條紅磚鋪就的路一直往前走,穿過一道道迴廊,走過一處處月牙門,我來到了天逸書樓旁邊。
天逸書樓,這不但是柯家的聖地,也是方圓二百里周圍讀書人的聖地,甚至是天下讀書人的聖地。
這個聖地是柯家的,我是柯家人,不過我是女子,我永遠沒有資格踏入屬於柯家的天逸書樓。
我愣愣地在那裡站了好久好久,最後終於累了,打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