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劉曦扣扣頭,重新調整好姿勢,用上五分力氣將針擲出。
那針瞬間穿過屏風,飛向樹仔。
樹仔聚精會神地盯著那針線,手往前一接,身子就準備開始向右轉,打算接過後,就直接還擊回去。
結果……
哎喲一聲,針沒接到不說,還直直地插到了他的手指上。
樹仔把針拔出來,搓了搓自己的手指,在余老取笑的眼神中,用盡全力將針又擲向屏風。
然後那邊又哎喲一聲。
余老大笑出聲,旁邊的下人也捂著嘴偷笑。
劉曦和樹仔同時吼道:“針太小了,看不到。”
劉彧笑笑沒有說話,示意兩人繼續練。
整整一個上午,兩個人就對著屏風你來我往,哎喲聲此起彼伏。
慢慢的,呼痛聲開始不見,兩人熟練後,都能接到對方擲出的銀針,而劉曦一直把握住五六分的力氣。
中午吃過飯,午覺也不睡,兩人繼續練習,慢慢地,兩人開始用花式接針,還給招式取了名字。
比如向前一跳接針,叫有朋友自遠方來。
針到眼前才偏頭用手指接過針,叫盛情難卻,等等諸如此類的。
余老在一旁看得高興,看著這兩個年經人這麼拼命,不由得對劉彧豎了個大拇指。
而葉開和李子軒在見過遙夜後,就來到了城門大道臨街的一個茶館裡。
要了一個能一眼看到大街的雅間,兩人就坐了下來,他們還叫了陸子楓。
沒多久,陸子楓應邀而至,看著葉開就道:“昨天那一仗沒把你打殘啊!這麼快就出來蹦躂了。”
葉開不理陸子楓的調侃,給他倒了杯酒:“有沒有消息,他們還有多久到?”
“嘖!”陸子楓把酒一飲而盡,道:“小半個時辰吧,我爹已經出發了,據說太后已經候到城外五里亭了。”
“這麼心急,估計是想先告一狀。”
葉開看著窗外道:“以現在我朝和大燕的關係,長公主現在又是大燕皇后,她的意見皇上肯定要謹慎對待了。”
李子軒很少來京城,對於這些事情,他多多少少聽過一些,卻並不知裡面的內幕。
葉開當著他的面,毫無忌憚的提起這些事情,也是當他是真心朋友了。
陸子楓有些擔心:“這段時間,讓劉曦安份些吧,要是被長公主盯上,日子肯定不好過。還有刑部那邊,不知道這次太后緩過來,會怎麼刁難我父親。”
第二百二十一章 母女相見
城門口,太后帶著人翹首以待,終於等到了元陽長公主浩浩蕩蕩的一行人。
五皇子元仲騎著高頭大馬走在前面,看到太后的鳳攆後,立即通知了自己的母親。
車攆立即停下,元陽長公主扶著李嬤嬤的手,神色激動的走下來,迎向十幾年未見的母親。
身旁的李嬤嬤,心中也感慨萬千,重回故土,兩人都是眼含熱淚。
兩邊隊伍都停在原地,太后由王德志扶著,元陽長公主由李嬤嬤扶著,元仲跟著後面,兩方慢慢的走近。
走近後,看著太后已漸花白的髮絲,元陽長公主止不住眼淚撲倒在太后懷裡,直接跪在地上。
“母后!孩兒不孝,一直未能回來看您老人家!”
說著泣不成聲,元陽長公主這一聲母後,久違了十幾年。
太后瞬間紅了眼眶,當年元陽長公主出嫁時,還只是個在她懷裡撒嬌的小姑娘,現下,已經是大燕威嚴的皇后了。
元陽長公主今天穿著一身大燕皇室正裝,尊貴奢華。
雖然已近四十,但臉上保養的極好,不見一絲皺紋,只有眉眼間那一絲成熟穩重,看的出來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
看著女兒的樣子,太后心裡感概莫明,眼裡也泛出淚花。
“我的元陽啊,終於回來看我了。”
身後的元仲和李嬤嬤連忙將元陽長公主扶起,兩母女雙手相執,淚眼相對,不由得同時笑了起來。
元陽長公主挽住太后的手,像年輕時那樣,依偎到太后懷裡撒嬌。
太后笑罵道:“都是一國之後了,也不怕下人笑話。”
元陽長公主難得露出一絲女兒家的嬌態,賴在太后懷裡不出聲。
太后拍了拍她的手,感慨地看向李嬤嬤。
“李玉,我們也有十幾年沒見了吧,我們同歲,看你現在倒活得比我年輕。”
至少還沒有白髮!
李玉是李嬤嬤的閨名,她原是太后的陪嫁丫鬟,跟著太后進了宮,元陽長公主出世後,她就被指派照顧元陽長公主去了。
長公主嫁到大燕,她也跟了過去,在那邊,所有人都稱她為李嬤嬤,已經很久沒有人叫過她的閨名了。
李嬤嬤哭著跪下給太后行禮,用著年少時的稱呼。
“小姐,奴婢好想你啊,托長公主的福,奴婢這些年過得很好,只是想您想得緊。”
太后彎腰將李嬤嬤扶起來,一旁的長公主也笑著站起身。
“回來就好,趕明兒,我們回原來府上看看,都過了幾十年,我們都老了。”
五皇子元仲立即道:“哪啊,皇祖母還這麼年輕,哪裡老啦!”
王德志也笑著道:“那是,太后娘娘還年輕著呢,元靖公主還未嫁呢!”
說到這,眾人又一起笑起來。
李嬤嬤看著王德志,有些感慨地對他點了點頭,他們應該算是最早在太后身邊侍候的人了。
元陽長公主往太后身後看了看,道:“說到元靖,我這個長姐回來,她也不出來迎接我一下。”
太后笑罵道:“那丫頭,不知道瘋到哪去了,不管她,我們先回城吧。”
太后拉著元陽長公主坐上自己的鳳攆,身後兩千大燕士兵緊隨其後。
車架上,太后開始對元陽長公主細說最近的過往,以及皇帝如何如何讓她寒心。
一行人來到城門口,那裡已經站滿了人。
進城的主道旁邊也擠滿了人,極是熱鬧。
城中百姓對於這個有十幾年未回來的長公主都十分好奇,雖然元陽長公主肯定是坐在車攆內,看不到真人,但這都無法抵擋百姓們的好奇心。
要知道,當年元陽長公主的名頭極響,當時她選擇大燕皇子的時候,很多人還為她惋惜。
因為有很多比他更好的選擇。
經年後,當元陽長公主當上大燕皇后的消息傳回京城,大家才明白,這位公主是何其睿智,看人的眼光極其精道。
百姓個個都想往前面擠,場面非常嘈雜。
還好魏澈早有安排,在街道兩邊,布置了巡防營的士兵,即使兩邊百姓人山人海,在這些士兵的作用下,也沒有人能衝進大道上,所有人都被攔在道路兩邊。
皇帝已經帶著幾名大臣候在城門口,以接待貴賓最高禮儀迎接元陽長公主。
魏澈親自帶著士兵,在一旁巡邏。
葉開和陸子楓已經站到了雅間外的陽台上,看著街上人頭攢動。
那針瞬間穿過屏風,飛向樹仔。
樹仔聚精會神地盯著那針線,手往前一接,身子就準備開始向右轉,打算接過後,就直接還擊回去。
結果……
哎喲一聲,針沒接到不說,還直直地插到了他的手指上。
樹仔把針拔出來,搓了搓自己的手指,在余老取笑的眼神中,用盡全力將針又擲向屏風。
然後那邊又哎喲一聲。
余老大笑出聲,旁邊的下人也捂著嘴偷笑。
劉曦和樹仔同時吼道:“針太小了,看不到。”
劉彧笑笑沒有說話,示意兩人繼續練。
整整一個上午,兩個人就對著屏風你來我往,哎喲聲此起彼伏。
慢慢的,呼痛聲開始不見,兩人熟練後,都能接到對方擲出的銀針,而劉曦一直把握住五六分的力氣。
中午吃過飯,午覺也不睡,兩人繼續練習,慢慢地,兩人開始用花式接針,還給招式取了名字。
比如向前一跳接針,叫有朋友自遠方來。
針到眼前才偏頭用手指接過針,叫盛情難卻,等等諸如此類的。
余老在一旁看得高興,看著這兩個年經人這麼拼命,不由得對劉彧豎了個大拇指。
而葉開和李子軒在見過遙夜後,就來到了城門大道臨街的一個茶館裡。
要了一個能一眼看到大街的雅間,兩人就坐了下來,他們還叫了陸子楓。
沒多久,陸子楓應邀而至,看著葉開就道:“昨天那一仗沒把你打殘啊!這麼快就出來蹦躂了。”
葉開不理陸子楓的調侃,給他倒了杯酒:“有沒有消息,他們還有多久到?”
“嘖!”陸子楓把酒一飲而盡,道:“小半個時辰吧,我爹已經出發了,據說太后已經候到城外五里亭了。”
“這麼心急,估計是想先告一狀。”
葉開看著窗外道:“以現在我朝和大燕的關係,長公主現在又是大燕皇后,她的意見皇上肯定要謹慎對待了。”
李子軒很少來京城,對於這些事情,他多多少少聽過一些,卻並不知裡面的內幕。
葉開當著他的面,毫無忌憚的提起這些事情,也是當他是真心朋友了。
陸子楓有些擔心:“這段時間,讓劉曦安份些吧,要是被長公主盯上,日子肯定不好過。還有刑部那邊,不知道這次太后緩過來,會怎麼刁難我父親。”
第二百二十一章 母女相見
城門口,太后帶著人翹首以待,終於等到了元陽長公主浩浩蕩蕩的一行人。
五皇子元仲騎著高頭大馬走在前面,看到太后的鳳攆後,立即通知了自己的母親。
車攆立即停下,元陽長公主扶著李嬤嬤的手,神色激動的走下來,迎向十幾年未見的母親。
身旁的李嬤嬤,心中也感慨萬千,重回故土,兩人都是眼含熱淚。
兩邊隊伍都停在原地,太后由王德志扶著,元陽長公主由李嬤嬤扶著,元仲跟著後面,兩方慢慢的走近。
走近後,看著太后已漸花白的髮絲,元陽長公主止不住眼淚撲倒在太后懷裡,直接跪在地上。
“母后!孩兒不孝,一直未能回來看您老人家!”
說著泣不成聲,元陽長公主這一聲母後,久違了十幾年。
太后瞬間紅了眼眶,當年元陽長公主出嫁時,還只是個在她懷裡撒嬌的小姑娘,現下,已經是大燕威嚴的皇后了。
元陽長公主今天穿著一身大燕皇室正裝,尊貴奢華。
雖然已近四十,但臉上保養的極好,不見一絲皺紋,只有眉眼間那一絲成熟穩重,看的出來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
看著女兒的樣子,太后心裡感概莫明,眼裡也泛出淚花。
“我的元陽啊,終於回來看我了。”
身後的元仲和李嬤嬤連忙將元陽長公主扶起,兩母女雙手相執,淚眼相對,不由得同時笑了起來。
元陽長公主挽住太后的手,像年輕時那樣,依偎到太后懷裡撒嬌。
太后笑罵道:“都是一國之後了,也不怕下人笑話。”
元陽長公主難得露出一絲女兒家的嬌態,賴在太后懷裡不出聲。
太后拍了拍她的手,感慨地看向李嬤嬤。
“李玉,我們也有十幾年沒見了吧,我們同歲,看你現在倒活得比我年輕。”
至少還沒有白髮!
李玉是李嬤嬤的閨名,她原是太后的陪嫁丫鬟,跟著太后進了宮,元陽長公主出世後,她就被指派照顧元陽長公主去了。
長公主嫁到大燕,她也跟了過去,在那邊,所有人都稱她為李嬤嬤,已經很久沒有人叫過她的閨名了。
李嬤嬤哭著跪下給太后行禮,用著年少時的稱呼。
“小姐,奴婢好想你啊,托長公主的福,奴婢這些年過得很好,只是想您想得緊。”
太后彎腰將李嬤嬤扶起來,一旁的長公主也笑著站起身。
“回來就好,趕明兒,我們回原來府上看看,都過了幾十年,我們都老了。”
五皇子元仲立即道:“哪啊,皇祖母還這麼年輕,哪裡老啦!”
王德志也笑著道:“那是,太后娘娘還年輕著呢,元靖公主還未嫁呢!”
說到這,眾人又一起笑起來。
李嬤嬤看著王德志,有些感慨地對他點了點頭,他們應該算是最早在太后身邊侍候的人了。
元陽長公主往太后身後看了看,道:“說到元靖,我這個長姐回來,她也不出來迎接我一下。”
太后笑罵道:“那丫頭,不知道瘋到哪去了,不管她,我們先回城吧。”
太后拉著元陽長公主坐上自己的鳳攆,身後兩千大燕士兵緊隨其後。
車架上,太后開始對元陽長公主細說最近的過往,以及皇帝如何如何讓她寒心。
一行人來到城門口,那裡已經站滿了人。
進城的主道旁邊也擠滿了人,極是熱鬧。
城中百姓對於這個有十幾年未回來的長公主都十分好奇,雖然元陽長公主肯定是坐在車攆內,看不到真人,但這都無法抵擋百姓們的好奇心。
要知道,當年元陽長公主的名頭極響,當時她選擇大燕皇子的時候,很多人還為她惋惜。
因為有很多比他更好的選擇。
經年後,當元陽長公主當上大燕皇后的消息傳回京城,大家才明白,這位公主是何其睿智,看人的眼光極其精道。
百姓個個都想往前面擠,場面非常嘈雜。
還好魏澈早有安排,在街道兩邊,布置了巡防營的士兵,即使兩邊百姓人山人海,在這些士兵的作用下,也沒有人能衝進大道上,所有人都被攔在道路兩邊。
皇帝已經帶著幾名大臣候在城門口,以接待貴賓最高禮儀迎接元陽長公主。
魏澈親自帶著士兵,在一旁巡邏。
葉開和陸子楓已經站到了雅間外的陽台上,看著街上人頭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