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結果,剛到江都,船就沉了。我被如意門的人困住,好不容易脫身,胡智仁卻丟了。所以……陛下命我將錢退回來,順便給燕王陛下一個交代。”
彰華沉聲道:“你能給我什麼交代?”
鄭端午抬起頭,面色肅然:“我會繼續追蹤,將他再次抓獲!”
彰華冷笑:“多久,一個月?一年?十年?若你一直抓不到,如何?”
鄭端午的臉色變了變:“陛下,想如何?”
“很簡單,在抓獲胡智仁前,你都要留在燕,不得回宜。”
“唉?”
“若發現胡智仁在宜,也得朕的手諭,才可離開燕。”
鄭端午一臉為難:“這不太好吧?”
“你若做不了主,便寫信給赫奕,讓他跟朕談。”
鄭端午呆了半天,愁眉苦臉地離開寫信去了。
謝長晏望著他的背影,轉了轉眼珠:“陛下是不是想說,宜國也多能人異士?”
“此人武功不錯,性格機警,手段老練,還盡忠職守,忠心耿耿。赫奕擺了朕一道,朕就要他一個人,不吃虧。”
彰華跟謝長晏的目光交織在一起,兩人同時一笑。
一旁默立著的吉祥不由得想:陛下和謝長晏可真是越來越有狼狽為奸之相了……
一盞茶後,鄭端午回來了,把寫給赫奕的信交給吉祥,請他代發,然後直視著燕王道:“我同意了。在擒獲胡智仁前,我都留在大燕。”
謝長晏心想此人竟然這麼快就想通了。
“不過,我有條件……”鄭端午話題一轉,“得先把那一萬雙靴子折換成金給我。”
謝長晏扭過頭,看著彰華:“你確定此人真的忠心耿耿,盡忠職守?”
彰華也呆了呆,半晌後,無奈地看著她:“你許的靴子,你想辦法吧。”
“什麼?我去哪裡想辦法?”
“管你老師要。”
“怎麼可能?老師會氣瘋的啊!”
彰華起身就走:“朕上朝去了。”
“陛下!陛下!”謝長晏追到殿門口,沒追上,只好扭身為難地看著鄭端午。鄭端午揚了揚眉毛:“後無戲言。”
“可我不是皇后。”謝長晏突然理直氣壯,“皇后是我姐姐。你管她要吧!”
話音剛落,就有兩名宮女匆匆從殿外跑來:“謝姑娘,皇、皇后派人送東西給你!”
“什麼?”謝長晏愣住了。
之前,為了追蹤長公主,彰華將謝繁漪放了。謝繁漪就此離開了玉京。監視她的暗衛們回報說她一路南下,回了隱洲。此後便沒有更新。
也因如此,彰華還沒有撤掉她的皇后名分。又因為太上皇駕崩,服喪期間不能有喜事,故而也沒給謝長晏名分。謝長晏這段時間仿佛又回到了去年那會兒,白天去求魯館,晚上回宮,對宮女太監們來說,她跟風小雅一樣,雖白衣之身卻是極為特殊的存在。
謝長晏走出殿外,便看見了地上放著一個巨大的箱子。箱子旁垂手站著一個人。
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孟兄!”
此人竟是孟不離。
“孟兄,你的傷好了嗎?這段時間去哪兒了?我們都很擔心你!”
孟不離望著她,突然屈膝跪下雙手抱拳:“幸、不、辱、命!”
謝長晏一愣,繼而會意地打開箱蓋,然後就徹底呆住了——
箱子裡,靜靜地躺著胡智仁的屍體。除此之外,還有一張紙。
上面寫著:“欠你兩條命,先還你一條。還有一條,如意門亡日再還。”
謝繁漪的字。
第140章 雲散風流(4)
原來當日孟不離假死騙過胡智仁耳目,待胡智仁離開後喚醒瀕死的薈蔚郡主,見她顯見是活不成了,就當機立斷自己逃脫。本想回宮通風報信,卻在林外遇到風小雅,遂得救。
但他牢記當初在謝長晏失蹤後對燕王的承諾,因此傷勢稍好就不告而別,繼續追蹤胡智仁去了。期間遇到謝繁漪,兩人聯手找到了胡智仁的藏身之處,謝繁漪引開如意門弟子,而孟不離跟胡智仁一番惡鬥後終將他殺死。
謝繁漪讓他將胡智仁的屍首帶回,順便還帶了一樣東西給謝長晏。
那是一個小盒子,就放在胡智仁身邊。謝長晏打開一看,是皇后的鳳印。
“陛下,你說三姐姐是什麼意思呢?”
深夜,燈下,彰華一邊親自檢查著胡智仁的屍體,一邊回答道:“她殺了你兩次,所以欠你兩條命吧。”
“那麼,她說還我一條,就是把胡智仁還我。另一條是什麼?”
“如果朕沒猜錯,應是她自己。”彰華直起身,洗了手,蓋上蓋子,“如意五寶,至今已知頗梨和赤珠都死了。”
謝長晏注視著字條上的後一句,眼眸微深:“那麼,如意門什麼時候亡呢?”
彰華接過字條,也凝視著上面的字,最終一笑:“快了。”
不日,宮中傳出消息——皇后謝繁漪因太上皇之死過於悲痛,患病離世。與此同時發生的還有一件相比之下微不足道的小事:宜國錦繡縣衙役鄭端午趁夜摸入皇宮,割了一個叫胡智仁的商人的頭顱——據說此人殺害了宜國的市舶使李大人——回國復命去了。燕王怒,命人追捕,未果,修書一封怒斥宜王越權搶人。
彰華沉聲道:“你能給我什麼交代?”
鄭端午抬起頭,面色肅然:“我會繼續追蹤,將他再次抓獲!”
彰華冷笑:“多久,一個月?一年?十年?若你一直抓不到,如何?”
鄭端午的臉色變了變:“陛下,想如何?”
“很簡單,在抓獲胡智仁前,你都要留在燕,不得回宜。”
“唉?”
“若發現胡智仁在宜,也得朕的手諭,才可離開燕。”
鄭端午一臉為難:“這不太好吧?”
“你若做不了主,便寫信給赫奕,讓他跟朕談。”
鄭端午呆了半天,愁眉苦臉地離開寫信去了。
謝長晏望著他的背影,轉了轉眼珠:“陛下是不是想說,宜國也多能人異士?”
“此人武功不錯,性格機警,手段老練,還盡忠職守,忠心耿耿。赫奕擺了朕一道,朕就要他一個人,不吃虧。”
彰華跟謝長晏的目光交織在一起,兩人同時一笑。
一旁默立著的吉祥不由得想:陛下和謝長晏可真是越來越有狼狽為奸之相了……
一盞茶後,鄭端午回來了,把寫給赫奕的信交給吉祥,請他代發,然後直視著燕王道:“我同意了。在擒獲胡智仁前,我都留在大燕。”
謝長晏心想此人竟然這麼快就想通了。
“不過,我有條件……”鄭端午話題一轉,“得先把那一萬雙靴子折換成金給我。”
謝長晏扭過頭,看著彰華:“你確定此人真的忠心耿耿,盡忠職守?”
彰華也呆了呆,半晌後,無奈地看著她:“你許的靴子,你想辦法吧。”
“什麼?我去哪裡想辦法?”
“管你老師要。”
“怎麼可能?老師會氣瘋的啊!”
彰華起身就走:“朕上朝去了。”
“陛下!陛下!”謝長晏追到殿門口,沒追上,只好扭身為難地看著鄭端午。鄭端午揚了揚眉毛:“後無戲言。”
“可我不是皇后。”謝長晏突然理直氣壯,“皇后是我姐姐。你管她要吧!”
話音剛落,就有兩名宮女匆匆從殿外跑來:“謝姑娘,皇、皇后派人送東西給你!”
“什麼?”謝長晏愣住了。
之前,為了追蹤長公主,彰華將謝繁漪放了。謝繁漪就此離開了玉京。監視她的暗衛們回報說她一路南下,回了隱洲。此後便沒有更新。
也因如此,彰華還沒有撤掉她的皇后名分。又因為太上皇駕崩,服喪期間不能有喜事,故而也沒給謝長晏名分。謝長晏這段時間仿佛又回到了去年那會兒,白天去求魯館,晚上回宮,對宮女太監們來說,她跟風小雅一樣,雖白衣之身卻是極為特殊的存在。
謝長晏走出殿外,便看見了地上放著一個巨大的箱子。箱子旁垂手站著一個人。
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孟兄!”
此人竟是孟不離。
“孟兄,你的傷好了嗎?這段時間去哪兒了?我們都很擔心你!”
孟不離望著她,突然屈膝跪下雙手抱拳:“幸、不、辱、命!”
謝長晏一愣,繼而會意地打開箱蓋,然後就徹底呆住了——
箱子裡,靜靜地躺著胡智仁的屍體。除此之外,還有一張紙。
上面寫著:“欠你兩條命,先還你一條。還有一條,如意門亡日再還。”
謝繁漪的字。
第140章 雲散風流(4)
原來當日孟不離假死騙過胡智仁耳目,待胡智仁離開後喚醒瀕死的薈蔚郡主,見她顯見是活不成了,就當機立斷自己逃脫。本想回宮通風報信,卻在林外遇到風小雅,遂得救。
但他牢記當初在謝長晏失蹤後對燕王的承諾,因此傷勢稍好就不告而別,繼續追蹤胡智仁去了。期間遇到謝繁漪,兩人聯手找到了胡智仁的藏身之處,謝繁漪引開如意門弟子,而孟不離跟胡智仁一番惡鬥後終將他殺死。
謝繁漪讓他將胡智仁的屍首帶回,順便還帶了一樣東西給謝長晏。
那是一個小盒子,就放在胡智仁身邊。謝長晏打開一看,是皇后的鳳印。
“陛下,你說三姐姐是什麼意思呢?”
深夜,燈下,彰華一邊親自檢查著胡智仁的屍體,一邊回答道:“她殺了你兩次,所以欠你兩條命吧。”
“那麼,她說還我一條,就是把胡智仁還我。另一條是什麼?”
“如果朕沒猜錯,應是她自己。”彰華直起身,洗了手,蓋上蓋子,“如意五寶,至今已知頗梨和赤珠都死了。”
謝長晏注視著字條上的後一句,眼眸微深:“那麼,如意門什麼時候亡呢?”
彰華接過字條,也凝視著上面的字,最終一笑:“快了。”
不日,宮中傳出消息——皇后謝繁漪因太上皇之死過於悲痛,患病離世。與此同時發生的還有一件相比之下微不足道的小事:宜國錦繡縣衙役鄭端午趁夜摸入皇宮,割了一個叫胡智仁的商人的頭顱——據說此人殺害了宜國的市舶使李大人——回國復命去了。燕王怒,命人追捕,未果,修書一封怒斥宜王越權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