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李沫很快就出來了,請她們進去堂屋坐,給三個人一人倒了一杯水
馮春把手裡的東西遞給李沫說:“我們隨意在供銷社買了點東西,你別嫌棄就好。”
“你們真是客氣,以後來就來什麼都不要帶。咱們是姐妹可不興這麼多禮。”
馮春笑著說:“姐妹是姐妹,禮數是禮數。你和公婆住在一起咱們肯定要給你做面子的。”
“沒這麼多規矩,我婆婆她們人特別好,以後你們直接來就是了。”
李甜不客氣的說:“你都這麼說了我可不客氣。對了下周日我媽說讓你們上我家吃飯。雖然我不太樂意去,可是不請你們吃頓飯好像說不過去。”
李沫和馮春她們都敬謝不敏,蔣文趕緊開口說:“甜啊我們就不去打擾阿姨了,多麻煩你說是不是。你回去和阿姨說我們就不去了。”
馮春和李沫趕緊拼命的點頭,李甜也也知道她媽是啥樣,不去更好免得她媽做出什麼事她自個得尷尬死。
“不去就不去吧,我也不想去。下回我回老家給你們帶我奶奶做的菜,特別好吃。”
“行,我們等著。”
四個人聊了一會天白杏就喊吃飯了,四個人趕緊去廚房幫忙端菜盛飯。
寶寶們能跟著大人吃米飯了,李沫用菜湯泡了一碗飯給他們吃。他們吃了一口後四處走動,到處弄點菜到嘴巴里。
本來馮春她們不打算在這吃晚餐的,李沫強行把她們留下來了。吃完晚餐她們一起去學校上自習課。
一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結束了最後一門考試後一家人搬去了家屬院住。很久沒有過來住了,大家都紛紛過來串門。
暑假裡李沫一直在思考一件事,關於改革開放的機遇。如果抓住了這有可能改變一整個大家庭的命運。
李沫把疑問和顧慮和顧長林說了一通,顧長林仔細的詢問了很多信息。
夫妻兩商量了很久後決定抓住機遇,他們既然有機會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改革開放初期好做又簡單的生意大概是賣吃食了,可是他們誰都沒有時間。
李沫想到了倒騰電子產品和服裝。七八十年代流行喇叭褲啥的,李沫打算抓住先機。
顧長林抓緊時間物色房子,半年過去了他之前也看了不少房都不太滿意。
還算他們運氣不錯,有一戶人家新做的房子準備賣掉。地理位置、環境和整體布局顧長林都比較喜歡。就是價格比一般的房子貴一點。
一家人都去看了看,白杏特別喜歡這,因為和他們老家的房一樣有院子能種菜。
一家人都挺滿意的,顧長林托找房子的朋友幫著講價。最後以八百塊成交的,李沫覺得真心是太便宜了,划得來。
這裡有三間正房、兩個倉庫、一間廚房和一間廁所。顧長林知道李沫不習慣特意請人從新修了一間廁所。
簡單的歸置一番,把租來的院子退了他們就搬過來了。暑假不在這裡住,白杏和顧福每天過來瞧瞧,在這種點蔬菜。
暑假過後李沫又開始上學了,1978年也就是今年七月又舉行了一次高考。李沫學校迎來了一批新生。
這些個李沫沒有太大關係,偶爾幫著做些迎新的活。李沫平時帶帶孩子上上學,日子就這麼過去了。
1978年的十二月開始改革開放,國家允許商販做生意,可是幾乎沒人敢做生意。
大家都害怕會有反覆,一不留神以後就成了黑五類或者灰五類。
有些人覺得做生意丟人,很多人都阻止家裡人做生意。這樣一來幾乎沒人做生意。
李沫去了工商局把所有手續都辦理妥當了,她可不想做小商小販,做出品牌來以後傳承下去。
因為李沫最先來辦,工商局的人很快給她辦好了證件,還給了她一些政策優惠,用以鼓勵。
同月□□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戰略展開命令,對越還擊戰就此開始。
顧長林一直比較關心這個問題,李沫有些愧疚的對顧長林說:“長林你是不是也想去戰場,都是因為我們你才…”
“我是想去戰場,我讀了軍校當了那麼多年兵保家衛國是每個熱血男兒的夢想。可是我並不後悔,我有你和孩子們,你們才是我要保護的、是最重要的。”
“長林謝謝有你,不然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李沫放寒假後一直在家做規劃,整理著家裡的錢財。這回她打算大幹一場,顧長林也支持她。
人就是要有奮鬥精神,存款沒了就沒了,他還有工作,李沫學校也有補貼並不愁吃喝。
李沫想了很久決定把顧長林這些年的工資用上,至於她之前在黑市倒騰到的幾千塊就留著,萬一失敗了他們還有東山再起的本錢。
顧長林和李沫說通了白杏和顧福,等顧長林放假後夫妻兩喬裝打扮去了一趟上海。他們先去上海物色了一番然後又轉道廣州。
李沫買了不少衣服和電子產品,弄到這些真是不容易。
找了好多地方才拿到貨,並且和賣家建立聯繫。李沫決定以後如果做的好就讓對方從這裡發貨過去,李沫直接匯款過來。
在上海李沫還特意去浦東買了地皮,現在浦東一點都不值錢,李沫買了一大片,如果以後生意好說不定能在這做廠房。
廣東的地皮沒有那麼好買到,李沫小小的買了一塊地皮就沒有強求了。
一大堆貨物把李沫和顧長林累得不輕,時刻要盯著別人,生怕有人搗亂。好在顧長林體能倍棒,大多數時候都是他在盯著。
李沫也想過動用空間,被顧長林拒絕了。錢財顧長林肯放入空間是因為不起眼沒人能發現。這種大批量的東西顧長林不敢走半點僥倖。
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車他們終於回到了黑市,在火車站叫了一輛三輪幫著拖著這些貨物回院子。
李沫之前已經找到了一些家住在黑市的同學,他們都有心做生意。李沫給他們算提成,賣出一塊電子表一塊錢提成,一件衣服五毛錢。
在巨大的金錢刺激下小伙子們使出全身力氣出去擺攤賣東西。這些東西新穎還就行,雖然有點貴但是很多人都買帳。
很快就把東西賣的差不多了,李沫和顧長林也準備回家過年。現在已經二十八了,得趕火車回去過年三十。
他們已經一個星期沒見著孩子了,從上海回來後大哥和二哥過來把爸媽和孩子們接回老家了。
年底結算,李沫進了八千塊的貨,賣出去賺了三倍多。幫著賣東西的小伙子們最少的也分到了一千八。
他們都很心動想要過年繼續販賣,李沫放心的把剩下為數不多的貨交給他們,又去郵局發了一封電報讓對方年後能發貨了給自己來個電報,自己把定金匯過去。
臘月二十八晚上,顧長林和李沫帶著給家裡人準備的禮物踏上了回家的火車。
二十九號上午疲憊的夫妻兩到了鎮上火車站,他們沒通知家裡什麼時候到,所以沒人來接他們。
今年賺了不少錢,李沫也不吝嗇直接雇了一輛馬車送她們回顧家村。
馮春把手裡的東西遞給李沫說:“我們隨意在供銷社買了點東西,你別嫌棄就好。”
“你們真是客氣,以後來就來什麼都不要帶。咱們是姐妹可不興這麼多禮。”
馮春笑著說:“姐妹是姐妹,禮數是禮數。你和公婆住在一起咱們肯定要給你做面子的。”
“沒這麼多規矩,我婆婆她們人特別好,以後你們直接來就是了。”
李甜不客氣的說:“你都這麼說了我可不客氣。對了下周日我媽說讓你們上我家吃飯。雖然我不太樂意去,可是不請你們吃頓飯好像說不過去。”
李沫和馮春她們都敬謝不敏,蔣文趕緊開口說:“甜啊我們就不去打擾阿姨了,多麻煩你說是不是。你回去和阿姨說我們就不去了。”
馮春和李沫趕緊拼命的點頭,李甜也也知道她媽是啥樣,不去更好免得她媽做出什麼事她自個得尷尬死。
“不去就不去吧,我也不想去。下回我回老家給你們帶我奶奶做的菜,特別好吃。”
“行,我們等著。”
四個人聊了一會天白杏就喊吃飯了,四個人趕緊去廚房幫忙端菜盛飯。
寶寶們能跟著大人吃米飯了,李沫用菜湯泡了一碗飯給他們吃。他們吃了一口後四處走動,到處弄點菜到嘴巴里。
本來馮春她們不打算在這吃晚餐的,李沫強行把她們留下來了。吃完晚餐她們一起去學校上自習課。
一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結束了最後一門考試後一家人搬去了家屬院住。很久沒有過來住了,大家都紛紛過來串門。
暑假裡李沫一直在思考一件事,關於改革開放的機遇。如果抓住了這有可能改變一整個大家庭的命運。
李沫把疑問和顧慮和顧長林說了一通,顧長林仔細的詢問了很多信息。
夫妻兩商量了很久後決定抓住機遇,他們既然有機會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改革開放初期好做又簡單的生意大概是賣吃食了,可是他們誰都沒有時間。
李沫想到了倒騰電子產品和服裝。七八十年代流行喇叭褲啥的,李沫打算抓住先機。
顧長林抓緊時間物色房子,半年過去了他之前也看了不少房都不太滿意。
還算他們運氣不錯,有一戶人家新做的房子準備賣掉。地理位置、環境和整體布局顧長林都比較喜歡。就是價格比一般的房子貴一點。
一家人都去看了看,白杏特別喜歡這,因為和他們老家的房一樣有院子能種菜。
一家人都挺滿意的,顧長林托找房子的朋友幫著講價。最後以八百塊成交的,李沫覺得真心是太便宜了,划得來。
這裡有三間正房、兩個倉庫、一間廚房和一間廁所。顧長林知道李沫不習慣特意請人從新修了一間廁所。
簡單的歸置一番,把租來的院子退了他們就搬過來了。暑假不在這裡住,白杏和顧福每天過來瞧瞧,在這種點蔬菜。
暑假過後李沫又開始上學了,1978年也就是今年七月又舉行了一次高考。李沫學校迎來了一批新生。
這些個李沫沒有太大關係,偶爾幫著做些迎新的活。李沫平時帶帶孩子上上學,日子就這麼過去了。
1978年的十二月開始改革開放,國家允許商販做生意,可是幾乎沒人敢做生意。
大家都害怕會有反覆,一不留神以後就成了黑五類或者灰五類。
有些人覺得做生意丟人,很多人都阻止家裡人做生意。這樣一來幾乎沒人做生意。
李沫去了工商局把所有手續都辦理妥當了,她可不想做小商小販,做出品牌來以後傳承下去。
因為李沫最先來辦,工商局的人很快給她辦好了證件,還給了她一些政策優惠,用以鼓勵。
同月□□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戰略展開命令,對越還擊戰就此開始。
顧長林一直比較關心這個問題,李沫有些愧疚的對顧長林說:“長林你是不是也想去戰場,都是因為我們你才…”
“我是想去戰場,我讀了軍校當了那麼多年兵保家衛國是每個熱血男兒的夢想。可是我並不後悔,我有你和孩子們,你們才是我要保護的、是最重要的。”
“長林謝謝有你,不然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李沫放寒假後一直在家做規劃,整理著家裡的錢財。這回她打算大幹一場,顧長林也支持她。
人就是要有奮鬥精神,存款沒了就沒了,他還有工作,李沫學校也有補貼並不愁吃喝。
李沫想了很久決定把顧長林這些年的工資用上,至於她之前在黑市倒騰到的幾千塊就留著,萬一失敗了他們還有東山再起的本錢。
顧長林和李沫說通了白杏和顧福,等顧長林放假後夫妻兩喬裝打扮去了一趟上海。他們先去上海物色了一番然後又轉道廣州。
李沫買了不少衣服和電子產品,弄到這些真是不容易。
找了好多地方才拿到貨,並且和賣家建立聯繫。李沫決定以後如果做的好就讓對方從這裡發貨過去,李沫直接匯款過來。
在上海李沫還特意去浦東買了地皮,現在浦東一點都不值錢,李沫買了一大片,如果以後生意好說不定能在這做廠房。
廣東的地皮沒有那麼好買到,李沫小小的買了一塊地皮就沒有強求了。
一大堆貨物把李沫和顧長林累得不輕,時刻要盯著別人,生怕有人搗亂。好在顧長林體能倍棒,大多數時候都是他在盯著。
李沫也想過動用空間,被顧長林拒絕了。錢財顧長林肯放入空間是因為不起眼沒人能發現。這種大批量的東西顧長林不敢走半點僥倖。
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車他們終於回到了黑市,在火車站叫了一輛三輪幫著拖著這些貨物回院子。
李沫之前已經找到了一些家住在黑市的同學,他們都有心做生意。李沫給他們算提成,賣出一塊電子表一塊錢提成,一件衣服五毛錢。
在巨大的金錢刺激下小伙子們使出全身力氣出去擺攤賣東西。這些東西新穎還就行,雖然有點貴但是很多人都買帳。
很快就把東西賣的差不多了,李沫和顧長林也準備回家過年。現在已經二十八了,得趕火車回去過年三十。
他們已經一個星期沒見著孩子了,從上海回來後大哥和二哥過來把爸媽和孩子們接回老家了。
年底結算,李沫進了八千塊的貨,賣出去賺了三倍多。幫著賣東西的小伙子們最少的也分到了一千八。
他們都很心動想要過年繼續販賣,李沫放心的把剩下為數不多的貨交給他們,又去郵局發了一封電報讓對方年後能發貨了給自己來個電報,自己把定金匯過去。
臘月二十八晚上,顧長林和李沫帶著給家裡人準備的禮物踏上了回家的火車。
二十九號上午疲憊的夫妻兩到了鎮上火車站,他們沒通知家裡什麼時候到,所以沒人來接他們。
今年賺了不少錢,李沫也不吝嗇直接雇了一輛馬車送她們回顧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