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葉秋點點頭。

  接下來的日子,唐偉山照看六六和休養腿。

  葉秋則開始籌備觀音山的事情。

  對於觀音山,葉秋打算養雞,在紅豆杉樹附近種植靈芝人參,還有就是培養盆栽,移植樹木和規劃怎麼使用這一大片深林。

  只是沒想到,第一件就被難住了。

  葉秋先是在村子裡放話,自己要收購小雞,雞蛋是一毛一個,小雞就市場價一毛八。葉秋花兩毛錢賣,比市場價高了兩分。

  葉秋一共買了五百隻,可自己一人更本看顧不過來,即使周jú來幫葉秋也只是,反而折損了好多。還是婆婆周jú提醒了葉秋,“小雞仔也沒有母雞領著,很容易迷路。最好是有些一些抱窩的母雞。”

  葉秋於是又買了抱窩的母雞回來。小雞仔的數量倒是不少了。可母雞帶回小雞仔竟然也開始鬧起了分裂,幾本上是一個母雞一個陣營的。然後是互相追趕。

  每天光是看顧這些大家的小傢伙,其他事情什麼也做不到。以至於一個月下來,葉秋還是在原地踏步,不由得心煩起來。

  “你如今有些急躁了。要不去看看房子進度或者去大嫂的茶山轉轉?”唐偉山抱著六六書寫字,對葉秋建議道。

  葉秋想想,自己最近也許正的是繃得太緊了,想把自己想的事情一股腦地做出來。可人畢竟時間和精力有限的。路要一步步走,事情也得一件件做的。想想自己得好好想想。

  於是,葉秋去了茶山。

  經過修房的地方時,葉秋走過去看了看。地基已經快安裝好了。

  黃永也算是個實在人,房屋地基全是在圈地拋開土面後,在下面的石板層上打的條石砌成的。這樣最是牢固。磚瓦都是他親自開了村裡的土窯燒的。

  葉秋的屋子是有地下室的,而在房屋左邊是個三米高的坎。葉秋準備開一個門和做一個外面茅坑,到時候廁所用水就可以直接流到裡面。原本是想做個沼氣池的,但葉秋怕如今的工藝密封不好,出事故。不過,以後再旁邊加也是可以的。

  看了一圈後,葉秋發現,這裡人人各司其職,沒什麼好擔心的。於是離開上了茶山。

  茶山位於建設村後面百山坡上。是由很多延綿不斷的山脈組成。以前全都是茶樹。後來造田活動中毀了一大半,如今只剩下坡頂了。

  百山坡這一帶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植被茶樹非常茂盛。由於開墾和環境的影響原始植被已殘存極少,剩餘的茶樹又多年天生天長,樹冠各異。

  葉秋一路走來卻看到了大嫂姚小蘭的用心。雜糙亂樹枝被處理的一乾二淨。茶樹根處也用泥土和糙木灰堆放著。每一顆茶樹還都掛了木牌子,年份時間排序一一寫明,上面竟然還寫著負責此顆樹木的人。

  葉秋一直朝山上走。最後走到茶王樹面前,葉秋看到了姚小蘭的名字。

  傳說這顆茶樹有上千年的歷史。上輩子這個茶水被炒得熱火朝天的,天南地北的茶友為了瞻仰這顆樹,不遠千里跑來。而這顆樹上的茶葉也被炒成了天價。

  不過,千年茶樹也有千年茶樹的風姿。她屹立在百山坡的最高處,每日第一個吸飲朝露,幾百萬個日子,擁有了粗壯的枝幹,豐富的枝椏和千年來蔓延最深的根子。

  因茶樹根系發達,所以這顆樹的茶葉是最純價值最高的茶葉。

  葉秋站在樹下呼吸了一下新鮮的空氣,忽然覺得整個人也舒展開來。看著上下遠處的渺小得似乎手掌大的房屋,以及層層疊疊的樹木和延綿起伏的山脈。葉秋的思緒忽然就通了。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自己得慢下來,她可是有大把大把的機會。

  從山頂下來不到一刻的路程就是一片空地。空曠的區域,姚小蘭已經開始人工種植了一排排茶樹。此時剛好春茶過後,茶山中工人正在修建樹枝,為夏茶做準備。所以林子裡忙得熱火朝天。

  空地右邊則是廠房,葉秋轉身走了進去。

  守門人還想攔著,可定眼一看竟然是姚小蘭的弟妹。因葉秋給姚小蘭投資一萬元的事情在附件幾個村子都傳開了,大家也知道茶山有一半是葉秋的。於是守門人連忙笑容滿面地迎了進入。同時揚聲道,“小蘭,小蘭,你弟妹來。”

  這人是姚小蘭娘家隔房的一個大爺,看著姚小蘭長大的。所以直就喚姚小蘭名字。

  廠房裡雖然比較簡陋,可裡面也是非常忙碌。

  春茶採摘後開始製作了,葉秋一進來就一股清香撲而來。

  姚小蘭聽到守門大爺叫聲後走了出來,看到葉秋有些驚奇,連忙拉著她進了自己準備的一個單間,“弟妹,給你嘗嘗我做的821春茶。”

  “這是茶王樹上摘的最嫩的葉子做的春茶?大嫂之前參加茶都會的?”

  姚小蘭點點頭,只是說起茶都會眼中卻閃過一絲難過的。茶都會雖然參加了,可卻沒有拿到名次。

  葉秋之前也聽姚小蘭提起過,於是止住了話頭,看著姚小蘭用爐子熱水,開始為葉秋泡茶。

  姚小蘭以前是有些自卑的,可如今沉浸在茶葉的世界裡反覆鮮活了般。拿出碗櫃裡鎖起來的茶具,然後開始在瓷盆里清洗,同時清洗了雙手,用乾淨的棉布擦乾雙手。

  接著緩緩地打開紙好的小包茶葉,並不纖細的手指一捻,一小撮茶葉就到了茶碗裡。不多不少,剛剛好夠兩人的分量。然後姚小蘭拿過水壺,手心摸了摸,感受了下溫度後,手腕一起,倒水。然後雙手迅速地同時旋轉了一下茶杯後把水倒掉。一杯放在了葉秋面前,遞給葉秋聞香。

  葉秋看到姚小蘭拿出的茶具卻是有些吃驚,這絕對是姚家藏起來的,竟然是一套紫砂茶具。而茶碗裡的茶葉如鮮活了般,像剛剛伸展出來的嫩芽。一股子沁人心脾的清香撲鼻而來,似晨起的清風般讓人心情舒暢。

  然後姚小蘭開始第一泡。

  第一泡時間短,姚小蘭掀開蓋子,茶葉瞬間像有了生命般,瞬間跳躍在水面上,水也變成了嫩綠色。

  “弟妹,你嘗嘗。”

  葉秋端起來,先是抿了抿,然後又嘗了嘗。味蕾觸及到茶葉溶解到水裡的味道,先是一股清香在唇齒間漫開,很淡很淡,若有似無。當咽了下去後,嘴裡慢慢地回味,一股苦澀中帶著甘甜的滋味席捲上了味蕾。

  第二泡顏色濃了,開始出湯了。

  葉秋和姚小蘭兩人竟然喝七泡而無水質的味道。葉秋就知道這款茶真的是好茶了。照理說不該拿不到名次的。

  在姚小蘭詢問時,葉秋把疑問壓在心裡,開始說起每一泡茶的感受。整體來說,茶味先是淡轉濃,然後再轉淡。所以中間的第三和第四泡茶算是最好的。味道也特別純正。回甘的苦澀也恰到好處,多一分苦澀則濃,少一分,味道的層次感又不足的。

  姚小蘭真沒想到葉秋竟然也懂品茶,“弟妹,你竟然喝出了這麼多層次。你也是行家啊。”

  “大嫂,你別取笑我了。”葉秋搖了搖頭,想起之前的疑問,說“大嫂,這茶我一個外行都第一次喝都喜歡上了,怎麼在茶都會沒拿到名次。”

  姚小蘭搖了搖頭說,“第一輪就被刷下來了。”

  第一輪,葉秋更是不解了,突然看到一旁裝茶葉的白色紙包,忍不住道,“你們送上去的小樣是怎麼樣?”

  姚小蘭拿出了一個淡黃的紙包,像包中藥般包裹著茶葉包。最外面用毛筆寫著小蘭茶葉幾個字和地址,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很純粹。

  純粹是純粹,可卻少了吸引人的第一印象。

  葉秋打開紙張,一層層掀開,裡面的就是茶葉。葉秋忍不住想起了後世的一些精美茶葉包裝。想了想道,“大嫂,會不會是包裝上出了問題?”

  “包裝?”

  “恩。”葉秋點點頭,“其實咱們茶葉並不差的。只是包裝上可能欠缺了。咱們茶葉應該有等級的。好的咱們也應該用好的包裝來區分的。”

  頓了下,葉秋接著說,“咱們這裡竹子多,精品茶葉可以用竹雕罐或者用木雕也行的。一般的可以用桑皮紙來包裝,外面再加一層稻糙紙,不過得印上東西。而且茶葉不能這麼散著,你看能做成餅或者磚頭之類的。幾克一個包裝。咱們也好統一定價給。”

  姚小蘭聽著葉秋的話,眼睛越來越明亮。可最後卻一瞬間消散。

  “大嫂,難道不行?”

  姚小蘭搖了搖頭,“只是錯過了今年的茶都會,咱們得等三年了。”茶都會三年一辦是遵循十多年前的傳統。葉秋想著如今姚小蘭是貼著錢往茶廠裡面墊,於是道,“咱們不用藉助茶都會。直接帶上茶葉到c推銷去。”

  “推銷?”姚小蘭聽到一個新名詞,眼裡發亮地看著葉秋。

  葉秋被盯得不好意思,連忙道,“咱們把所有的茶葉先準備好。做成十克,三十克,五十克,一百克的包裝。然後還準備一點小樣,就像大嫂你剛才給我做的一般,咱們到c城的深林公園去給人免費喝茶。同時告訴人前五日可以免費得到一小包,能泡一回的。當然也歡迎人當場品茶的。我相信一定有愛茶的的。到時候咱們就選供應商。”

  姚小蘭想了想覺得可行,反正去年和今年的春茶都存放著,於是又向葉秋詢問了詳細的計劃。

  葉秋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姚小蘭,包括包裝和茶餅,茶磚等等信息。

  最後,姚小蘭看著葉秋,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弟妹,你真厲害。說實話,以前很嫉妒你的。”

  葉秋卻是哭笑不得,“嫂子,我也只是說說而已,你看我租下的觀音山如今還沒個頭緒呢。我才要佩服你,一年多的時間竟然弄成了這麼大的規模。”

  姚小蘭謙虛地回了兩句,不過嘴角還是情不自禁的微微彎了彎。聽葉秋說起觀音山,姚小蘭也有些疑問了,說,“弟妹,你租下觀音山準備做什麼?”

  葉秋說,“第一件事就是想辦個養雞場。那麼一片天然的地方,不養東西太可惜。第二就是想在山裡種植藥材。第三嘛,我打算建個綠化公司。”紅豆杉樹的事情葉秋沒有說,不過也可以算在綠化公司的業務里的。

  養雞場和種植藥材姚小蘭倒是能理解,可綠化公司是個什麼東西,於是也直接問出了口。

  “城裡如今開始重新規劃修建了,有些地然後賣樹賣花。這就是綠化公司。”

  姚小蘭聞言一怔,隨即神色複雜地看著葉秋,“弟妹真是腦袋靈活啊,觀音山滿山的樹木啊,只要找到買家就可以全部換成錢啊。”

  “那也得有買家啊。”葉秋嘟囔道,“如今那幾百隻雞都讓我頭疼起來了,還別說其他的。”

  姚小蘭偶爾也聽唐偉石提過,見葉秋也有煩惱,笑,“弟妹,建設村和周邊幾個村子那麼多人,你怎麼不讓他們給你養啊,你只要聯繫了買家,到時候直接到各個家裡提貨就好了。”

  葉秋聞言,心裡豁然開朗起來。她一直想著自己親力親為的,一人哪裡能辦那麼多事情啊。養雞也不用此時的,等以後全都是飼料養殖的時候,自己再來做生態養殖。如今完全可以給村養著,純當給村里創收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