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那日早晨,大隊突然召開緊急大會。
葉秋也跟著唐家人去了祠堂。
第一件事情就是,高考恢復研討會議再次展開了,這次會議雖然還沒明確定下恢復高考。可是卻明確一件事情,那就是取消由貧下中農推薦上大學的制度。
當黃書記說這話的時候,章程國當場暈了過去。
黃書記也很愧疚的。
不過他也沒心思來關心章程國這事的了。後面還有著麻煩等著他呢,於是,找了兩人照看章程國。
黃書記揚了揚手又道,“同志們,上面公布了一項通知。”頓了頓,說,“國家要把土地分給大家了,但是……”
唐偉田震驚得跳了起來,“黃書記,這消息不是哄人的吧。”
“對啊,對啊……真的分給我們們麼?”
話一出口,大家七嘴八舌的追問起來,全場頓時嘈雜一片。嘰嘰喳喳打斷了黃書記後面的話。
黃書記滿臉黑線,自己話都沒說完呢。可想要制止整個現場氣氛,聲音卻泯滅在嘈雜的人聲里。
村主任比較有眼色,走到祠堂放置喇叭的地方,“喂喂餵。”大吼三聲後,說,“靜一靜,黃書記還有話未說完。”
大家這才停止了說話,全都盯著黃書記。
黃書記清了清嗓子,“雖然是要把土地分給大家,但是土地還是國家的,咱們要跟國家簽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合同的。”
這話一出口,好多人嘀咕,“這跟舊社會裡,給地主打工不是一樣麼?”只是這話卻不敢大聲說出來的。但大多數聽說要簽什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合同明顯不樂意了。
唐偉田眉頭一皺,剛想開口,就被夏梅花給狠掐了一把。
葉秋在一旁看著想笑。
黃書記又道,“這個只是實驗性的。咱們這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合同里會規定咱們的義務和權利,以及上交糧食的規格。只要上交國家規定的糧食後,剩餘的就是自己的了。東北方有村子去年下半年就這樣辦了,聽說上交國家規定的糧食後。半年的時間,每家剩下了至少餘下兩百多斤糧食,產量高的,剩下三百多。”
這話一出口,大家又震驚了。兩三百斤啊,一年就是五六百斤了。而建設村,一個四口之家人,精打細算著吃,一年差不多吃個三百斤左右,那至少能剩下一百到兩百幾的糧食啊,五年就能攢下千斤糧食。
村民們頓時沸騰起來了。
“靜一靜。”黃書記揮手,這一次大家很快安靜下來,“東北那邊的村子只是個案例,其他地方能不能達到要求還不知道。所以這一次國家象徵性地選著了幾個地方。咱們西南片區選擇了c城,一級級劃分下來就到了咱們烏渡鎮。鎮子裡選了十個村子。咱們建設村就是其中之一。不過,這責任制合同一簽後,完成不了國家規定上交的糧食,是承擔責任的。”
去年年初後,上面幾位元老為人相繼離世。然後似乎有些群龍無首。不僅開始裁減城裡工人,更是縮短糧食。有個國營煤礦工廠把注意打到了農村去。在下半年裡,慫恿西北一個村子裡,把田產分到個人。產出後,先交公糧,剩餘的就屬於自己的。因剩餘糧食多,全都賣給了那個工廠。
這件事情被人告到了上面。原以為廠長政委都得下台和帶高帽的,沒想到這一次竟然得到了表揚。然後上面特意派研究小組去了東北那個村子考察一番後。上面就琢磨出了這個方法,在全國選幾個地方來實驗一下。若成功,就可大範圍推行。
黃書記在鎮上開會聽到後,細細琢磨了一番,覺得此法可行的。於是自薦了建設村,雖然自己覺得可惜。但利弊還是得說清楚才行的。
而黃書記最後這話說過後,村民們沉默了。
會後,大家打聽這個合同的是怎麼規定的,上交多少糧食。
村里初步規定,是把村里交糧產量平均分到個人上。沒人分到的糧食產出基本一致。而只要分到土地的人,每人每年上主糧共八十斤,小麥三十斤,稻穀五十斤。
但承包的田地卻不能隨便挑選的。
因為建設村屬於山區,田地產量懸殊較大的。所以為了公平起見,大隊幹部商議,按照產量來劃分。把田地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一級田地一分產出六七十斤糧食,二級田就差不多四五十斤,三級三十,四級就是很差的田地了,基本是在林邊,遮陽的一些地方。
然後按照產量高的田地面積就少,產量低的就面積多點的原則。
比如一級田地,一分就是一分。而二級田地因產出只有四五十斤,為了達到跟一級田一樣的產出,面積就會多點。可能是面積是一分六七。三級田地面積更多點,到達兩分或者兩點五分。
小農忙很快來臨,村里一邊組織人測量面積,劃分田地,一邊組織上工。村里打算,等收割完冬小麥和插秧後就正式實現承包制。
第一年,不強所有人都參與求。
願意承包多少就多少,但不能超過村裡的限量。而上交的糧食就按照比例來算。比如村里規定每人田地面積限量是八分,若只承包四分,那就是上交四十斤糧食。
到時候也會採取公平的原則,大家抽籤拿號。
拿到了那個地方,以後田地莊稼後期就歸那人自己管理了。同理,上交的糧食也歸那人。而這一季的冬小麥,村里會集體交糧食,剩餘的還是按照工分發放到每家每戶。
唐家因為這一消息真是日以難眠。大多數人都想承包土地的,可又擔心交不上糧食。
唐傳河和周jú年紀大了,還打著一個年幼的么妹,若是承包土地。又擔心幹不了,畢竟他們都年老了。
唐偉石和姚小蘭是有打算承包土地的。他們家五口人,一年是三百五十斤糧食。而五口人按照一級田算能有近三畝田地,平均每畝算六百斤,也一千八百斤糧食,扣除上交的和吃的,他們家能剩餘一千多斤。
只是,在建設村這樣的山區,全靠人力背和挑的地方。三畝多的田地,兩個人種植,還是夠嗆的。而且若天公不作美的話,三五百斤糧食就是個巨額的數字。
而唐偉田卻有些不想承包土地,在大家商議時,皺著眉頭道,“這根舊社會給地主家打工有什麼區別麼?”
唐傳河瞪了眼唐偉田,“總比這靠工分分糧強吧。”
唐偉田聞言不說話了。
唐傳河又道,“咱們一大家子努力點,不愁交不出糧食來。”說完又道,“老五關係在部隊,肯定是不能分田地的。不過老五媳婦的在村里,也承包點吧,給以後留個退路。”
葉秋見說道到自己身上了,於是道,“爸,地田我就不想承包了。”剛說到這,唐傳河瞪大眼睛看著葉秋,似乎有些不敢置信。其他人也詫異地看著她。
葉秋連忙解釋,“我想承包觀音山。”
大家聞言,頓時有些不解了,唐偉田似乎察覺到了什麼,連忙問道,“五弟妹,觀音山只有柴和樹,你承包了做什麼?”
“目前是準備承包了養雞鴨和種樹。”
“雞鴨和種樹?現在又不讓買賣,養來做什麼?”唐偉田有些急性子,葉秋剛出口又道。
“你先讓弟妹講完再張口行不行?”夏梅花抱著女兒,啪地打在唐偉田背上。
“弟妹,你說,你說。”唐偉田有些不好意思道。
第53章
葉秋抿嘴道,“土地實行承包制,雖然是要給國家交糧食,可交完後,剩餘的就是自己的了。為了自己能多剩點,幹活肯定賣力的。而像集體做工時磨洋工的,濫竽充數的肯定就沒有了。畢竟自己不做就沒吃的。而當所有人都齊心伺候自己的莊稼,莊稼能長不好麼?莊稼長得好,自然產量也會上去的。這樣一來,農產品肯定會富餘,這東西一積累……”
葉秋看了眼眾人又說:“黑市必定會興旺起來。而照著最近上面的波動,既然土地都能承包給農忙,那麼商業或者其他方面是不是也會開放呢?”
唐偉田眼睛發亮,“五弟妹,你覺得能自由買賣?”
葉秋點點頭,為了不讓眾人覺得奇怪,又說,“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
唐傳河聞言卻是緊皺眉頭。
唐偉田不相信葉秋承包了觀音山,只是為了養這小東西,又問道,“弟妹,除了養雞養鴨之類的,你還打算做什麼?”
“我現在是這樣想的,後面的事情,得根據國家的政策再想。”葉秋沒有說出自己後面的打算。畢竟現在國家還僅僅露出了一絲曙光,若她什麼都想盡了大家就會懷疑了。
“你準備承包多少年?”唐傳河突然道。
“看村子能讓我承包多少年。”葉秋想想道,她其實是想年限越久越好的。可還不知道建設村這邊如今是什麼情況。不過,若村里給她實惠,她後面肯定也會回報村裡的。
“老五媳婦,觀音山雖然屬於村里,可咱們想弄點柴也行的。你若想養雞鴨,不用承包也能直接放在裡面養的。
“爸,那並不是長久之計。我是想辦養殖場的,若到時候形成了規模,村里不讓我在觀音山養殖怎麼辦?”
“養殖場?”眾人詫異。
夏梅花聽到這話也是心裡一動。
葉秋看來眾人的表情,覺得自己有點說多了,連忙道,“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得通,畢竟如今可不許倒賣的。”
眾人神色才收斂了。
而姚小蘭聽到葉秋要承包觀音山時,心裡卻想到了茶山。
姚家制茶手藝是祖傳的。姚小蘭小時候也跟著姚父學習一段時間。後來,姚父因茶山受了大半輩子的罪,姚小蘭也是憤恨的。可不知道是不是姚家人骨子裡對茶葉有股情節的。就像她聽到葉秋承包觀音山,自己就想到承包茶山。
想著茶山,姚小蘭思考著承包的可能。
唐傳河聽到葉秋的話,沉默了片刻,還是有些擔心,“老五媳婦,你可要想好了。觀音山屬於建設村的有三千多畝。你若承包下來,無論是給村里錢,還是糧食,都是個龐大的數字啊。”
“爸你放心,無論是糧食和錢,我都心裡有數的。有多大的能耐,我才會做多大的事。”開始幾年葉秋是打算給糧食的,反正空間能產糧食。
驀然的,葉秋忽然一想,她是不是太依賴空間了?
眾人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卻還是擔憂葉秋。
不過,大家知道葉秋是從大城市s省來的,在那裡還有一套百年的屋子,以為她娘家有依靠,於是也不再說什麼了。而夏梅花的心思也收斂了起來。無論想承包什麼,都得拿出東西來才行的。自己剛才聽葉秋說辦養殖場時,竟然想著自己也可以承包來辦的。
可她能拿什麼承包?再說,如今還嚴禁投機倒把的,自己能賣出去麼?自己真是一時魔怔了。拋開那些心思,夏梅花琢磨起自己家該做什麼來。
葉秋也跟著唐家人去了祠堂。
第一件事情就是,高考恢復研討會議再次展開了,這次會議雖然還沒明確定下恢復高考。可是卻明確一件事情,那就是取消由貧下中農推薦上大學的制度。
當黃書記說這話的時候,章程國當場暈了過去。
黃書記也很愧疚的。
不過他也沒心思來關心章程國這事的了。後面還有著麻煩等著他呢,於是,找了兩人照看章程國。
黃書記揚了揚手又道,“同志們,上面公布了一項通知。”頓了頓,說,“國家要把土地分給大家了,但是……”
唐偉田震驚得跳了起來,“黃書記,這消息不是哄人的吧。”
“對啊,對啊……真的分給我們們麼?”
話一出口,大家七嘴八舌的追問起來,全場頓時嘈雜一片。嘰嘰喳喳打斷了黃書記後面的話。
黃書記滿臉黑線,自己話都沒說完呢。可想要制止整個現場氣氛,聲音卻泯滅在嘈雜的人聲里。
村主任比較有眼色,走到祠堂放置喇叭的地方,“喂喂餵。”大吼三聲後,說,“靜一靜,黃書記還有話未說完。”
大家這才停止了說話,全都盯著黃書記。
黃書記清了清嗓子,“雖然是要把土地分給大家,但是土地還是國家的,咱們要跟國家簽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合同的。”
這話一出口,好多人嘀咕,“這跟舊社會裡,給地主打工不是一樣麼?”只是這話卻不敢大聲說出來的。但大多數聽說要簽什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合同明顯不樂意了。
唐偉田眉頭一皺,剛想開口,就被夏梅花給狠掐了一把。
葉秋在一旁看著想笑。
黃書記又道,“這個只是實驗性的。咱們這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合同里會規定咱們的義務和權利,以及上交糧食的規格。只要上交國家規定的糧食後,剩餘的就是自己的了。東北方有村子去年下半年就這樣辦了,聽說上交國家規定的糧食後。半年的時間,每家剩下了至少餘下兩百多斤糧食,產量高的,剩下三百多。”
這話一出口,大家又震驚了。兩三百斤啊,一年就是五六百斤了。而建設村,一個四口之家人,精打細算著吃,一年差不多吃個三百斤左右,那至少能剩下一百到兩百幾的糧食啊,五年就能攢下千斤糧食。
村民們頓時沸騰起來了。
“靜一靜。”黃書記揮手,這一次大家很快安靜下來,“東北那邊的村子只是個案例,其他地方能不能達到要求還不知道。所以這一次國家象徵性地選著了幾個地方。咱們西南片區選擇了c城,一級級劃分下來就到了咱們烏渡鎮。鎮子裡選了十個村子。咱們建設村就是其中之一。不過,這責任制合同一簽後,完成不了國家規定上交的糧食,是承擔責任的。”
去年年初後,上面幾位元老為人相繼離世。然後似乎有些群龍無首。不僅開始裁減城裡工人,更是縮短糧食。有個國營煤礦工廠把注意打到了農村去。在下半年裡,慫恿西北一個村子裡,把田產分到個人。產出後,先交公糧,剩餘的就屬於自己的。因剩餘糧食多,全都賣給了那個工廠。
這件事情被人告到了上面。原以為廠長政委都得下台和帶高帽的,沒想到這一次竟然得到了表揚。然後上面特意派研究小組去了東北那個村子考察一番後。上面就琢磨出了這個方法,在全國選幾個地方來實驗一下。若成功,就可大範圍推行。
黃書記在鎮上開會聽到後,細細琢磨了一番,覺得此法可行的。於是自薦了建設村,雖然自己覺得可惜。但利弊還是得說清楚才行的。
而黃書記最後這話說過後,村民們沉默了。
會後,大家打聽這個合同的是怎麼規定的,上交多少糧食。
村里初步規定,是把村里交糧產量平均分到個人上。沒人分到的糧食產出基本一致。而只要分到土地的人,每人每年上主糧共八十斤,小麥三十斤,稻穀五十斤。
但承包的田地卻不能隨便挑選的。
因為建設村屬於山區,田地產量懸殊較大的。所以為了公平起見,大隊幹部商議,按照產量來劃分。把田地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一級田地一分產出六七十斤糧食,二級田就差不多四五十斤,三級三十,四級就是很差的田地了,基本是在林邊,遮陽的一些地方。
然後按照產量高的田地面積就少,產量低的就面積多點的原則。
比如一級田地,一分就是一分。而二級田地因產出只有四五十斤,為了達到跟一級田一樣的產出,面積就會多點。可能是面積是一分六七。三級田地面積更多點,到達兩分或者兩點五分。
小農忙很快來臨,村里一邊組織人測量面積,劃分田地,一邊組織上工。村里打算,等收割完冬小麥和插秧後就正式實現承包制。
第一年,不強所有人都參與求。
願意承包多少就多少,但不能超過村裡的限量。而上交的糧食就按照比例來算。比如村里規定每人田地面積限量是八分,若只承包四分,那就是上交四十斤糧食。
到時候也會採取公平的原則,大家抽籤拿號。
拿到了那個地方,以後田地莊稼後期就歸那人自己管理了。同理,上交的糧食也歸那人。而這一季的冬小麥,村里會集體交糧食,剩餘的還是按照工分發放到每家每戶。
唐家因為這一消息真是日以難眠。大多數人都想承包土地的,可又擔心交不上糧食。
唐傳河和周jú年紀大了,還打著一個年幼的么妹,若是承包土地。又擔心幹不了,畢竟他們都年老了。
唐偉石和姚小蘭是有打算承包土地的。他們家五口人,一年是三百五十斤糧食。而五口人按照一級田算能有近三畝田地,平均每畝算六百斤,也一千八百斤糧食,扣除上交的和吃的,他們家能剩餘一千多斤。
只是,在建設村這樣的山區,全靠人力背和挑的地方。三畝多的田地,兩個人種植,還是夠嗆的。而且若天公不作美的話,三五百斤糧食就是個巨額的數字。
而唐偉田卻有些不想承包土地,在大家商議時,皺著眉頭道,“這根舊社會給地主家打工有什麼區別麼?”
唐傳河瞪了眼唐偉田,“總比這靠工分分糧強吧。”
唐偉田聞言不說話了。
唐傳河又道,“咱們一大家子努力點,不愁交不出糧食來。”說完又道,“老五關係在部隊,肯定是不能分田地的。不過老五媳婦的在村里,也承包點吧,給以後留個退路。”
葉秋見說道到自己身上了,於是道,“爸,地田我就不想承包了。”剛說到這,唐傳河瞪大眼睛看著葉秋,似乎有些不敢置信。其他人也詫異地看著她。
葉秋連忙解釋,“我想承包觀音山。”
大家聞言,頓時有些不解了,唐偉田似乎察覺到了什麼,連忙問道,“五弟妹,觀音山只有柴和樹,你承包了做什麼?”
“目前是準備承包了養雞鴨和種樹。”
“雞鴨和種樹?現在又不讓買賣,養來做什麼?”唐偉田有些急性子,葉秋剛出口又道。
“你先讓弟妹講完再張口行不行?”夏梅花抱著女兒,啪地打在唐偉田背上。
“弟妹,你說,你說。”唐偉田有些不好意思道。
第53章
葉秋抿嘴道,“土地實行承包制,雖然是要給國家交糧食,可交完後,剩餘的就是自己的了。為了自己能多剩點,幹活肯定賣力的。而像集體做工時磨洋工的,濫竽充數的肯定就沒有了。畢竟自己不做就沒吃的。而當所有人都齊心伺候自己的莊稼,莊稼能長不好麼?莊稼長得好,自然產量也會上去的。這樣一來,農產品肯定會富餘,這東西一積累……”
葉秋看了眼眾人又說:“黑市必定會興旺起來。而照著最近上面的波動,既然土地都能承包給農忙,那麼商業或者其他方面是不是也會開放呢?”
唐偉田眼睛發亮,“五弟妹,你覺得能自由買賣?”
葉秋點點頭,為了不讓眾人覺得奇怪,又說,“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
唐傳河聞言卻是緊皺眉頭。
唐偉田不相信葉秋承包了觀音山,只是為了養這小東西,又問道,“弟妹,除了養雞養鴨之類的,你還打算做什麼?”
“我現在是這樣想的,後面的事情,得根據國家的政策再想。”葉秋沒有說出自己後面的打算。畢竟現在國家還僅僅露出了一絲曙光,若她什麼都想盡了大家就會懷疑了。
“你準備承包多少年?”唐傳河突然道。
“看村子能讓我承包多少年。”葉秋想想道,她其實是想年限越久越好的。可還不知道建設村這邊如今是什麼情況。不過,若村里給她實惠,她後面肯定也會回報村裡的。
“老五媳婦,觀音山雖然屬於村里,可咱們想弄點柴也行的。你若想養雞鴨,不用承包也能直接放在裡面養的。
“爸,那並不是長久之計。我是想辦養殖場的,若到時候形成了規模,村里不讓我在觀音山養殖怎麼辦?”
“養殖場?”眾人詫異。
夏梅花聽到這話也是心裡一動。
葉秋看來眾人的表情,覺得自己有點說多了,連忙道,“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得通,畢竟如今可不許倒賣的。”
眾人神色才收斂了。
而姚小蘭聽到葉秋要承包觀音山時,心裡卻想到了茶山。
姚家制茶手藝是祖傳的。姚小蘭小時候也跟著姚父學習一段時間。後來,姚父因茶山受了大半輩子的罪,姚小蘭也是憤恨的。可不知道是不是姚家人骨子裡對茶葉有股情節的。就像她聽到葉秋承包觀音山,自己就想到承包茶山。
想著茶山,姚小蘭思考著承包的可能。
唐傳河聽到葉秋的話,沉默了片刻,還是有些擔心,“老五媳婦,你可要想好了。觀音山屬於建設村的有三千多畝。你若承包下來,無論是給村里錢,還是糧食,都是個龐大的數字啊。”
“爸你放心,無論是糧食和錢,我都心裡有數的。有多大的能耐,我才會做多大的事。”開始幾年葉秋是打算給糧食的,反正空間能產糧食。
驀然的,葉秋忽然一想,她是不是太依賴空間了?
眾人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卻還是擔憂葉秋。
不過,大家知道葉秋是從大城市s省來的,在那裡還有一套百年的屋子,以為她娘家有依靠,於是也不再說什麼了。而夏梅花的心思也收斂了起來。無論想承包什麼,都得拿出東西來才行的。自己剛才聽葉秋說辦養殖場時,竟然想著自己也可以承包來辦的。
可她能拿什麼承包?再說,如今還嚴禁投機倒把的,自己能賣出去麼?自己真是一時魔怔了。拋開那些心思,夏梅花琢磨起自己家該做什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