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但李素香的心裡一直壓著一團火。背著人時,對魏紅芝說著陰陽話,嘀咕她好命之類的。
其實家裡的活計也不輕鬆的。魏紅芝不僅要做飯洗衣服,還得照顧家裡自留地。有時還會在觀音山邊緣撿撿柴火,這些加起來還不如上工呢,於是提提了出來。
但楊大珍也許是真的疼小兒子,愛屋及烏的,對魏紅芝的提議堅決反對。
魏紅芝畢竟是新婦,不能跟婆婆計較,於是留在了家裡。
可昨日魏紅芝月份大了,肚子老是感覺很餓。於是做好了晌午飯後,魏紅芝就先吃了起來。可卻沒想到被下工的李素香看到了,然後還發現魏紅芝碗裡有肉,借著這一事,鬧了起來。說魏紅芝在家偷吃。
魏紅芝漲紅了臉,連忙解釋起來,今日她是做了肉的,是前兩日唐偉勇帶回來的。她也只是夾了兩片,剩餘的全在鍋里熱著的。
可李素香卻一口咬定魏紅芝撒謊,說她只是被抓著了才這樣的說的,誰知道以前她一人在家有沒有偷吃。曉是性情大度的魏紅芝也被李素香纏得心生怒氣。
只是當李素香威脅唐傳木和楊大珍,若不把魏紅芝和唐偉勇分出去的話,她們大房就分家,只是以後這二老別想靠她們了。還挑撥離間,說楊大珍之所以讓魏紅芝進家門,是想讓唐偉勇能有個城裡戶口吃商品糧去。可惜魏紅芝都還深陷在農村,那裡是能回城的,肯定會紮根接受一輩子教育。
魏紅芝和婆婆楊大珍聽到這話,頓時變了臉色。楊大珍上前就打起了李素香,直罵她得了失心瘋。也就是葉秋看到的一幕。
後面沒多久,唐傳木就上前拉開了楊大珍。惹來楊大珍的一頓打罵。
只是唐傳木卻被大兒媳婦的話影響了。畢竟養兒防老,唐偉勇若和兒媳婦在城裡安家。他們二老以後確實要靠老大的,所以老婆子跟大兒媳婦的關係不能鬧得太僵了,免得以後下不了台。
然後唐傳木說想想再決定,李素香才應了下來。
“葉秋,我還是想讀書了!”魏紅芝說完後道,“她說我在農村一輩子,我就要給她看看。”一直以來,魏紅芝沒有理睬大嫂的小心眼的,只是沒想到她心裡竟然這樣詛咒自己。
葉秋聽到這話,心裡卻是很高興的。魏紅芝能有改變,那再好不過了,於是道,“咱們叫上呂建斌吧。”
“可我如今快六個月了,出去不方便的。”
“到我們家來,就在後院放個桌子就可以看書。”
“你公公婆婆……?”魏紅芝有些擔心,人言可畏的。
葉秋想了想道,“我來說,咱們光天化日之下,問心無愧的。再說了,我們成親時,呂建斌可是按照娘家之禮來辦的。”
頓了頓,葉秋兩眼放光地看著魏紅芝,“紅芝姐,要不咱們結成異性兄妹吧。”
這個提議,很快得到呂建斌的贊同。
三人簡單地操辦了下,互相遞了人情禮。然後告知了認識的人。
而自此,呂建斌到唐家就理所當然了。每次來都帶著東西。再加上嘴甜,對唐家眾人也親熱地稱呼著。真的把自己當成了葉秋親哥似的。不過,唐家眾人對呂建斌有很大的轉變的。
唐傳河每次看到他都笑眯了眼,就連不愛說話的周jú,也能跟他嘮叨幾句。
三人在唐家後院學習。因都是些年輕人,么妹唐桂芝開始只是端茶倒水的,後來葉秋把空間裡的小人書給她看後,她竟然著迷起來。為了看書,唐桂芝也認真學起了字。
這期間,魏紅芝家分了家。唐傳木做主,兩個兒子全部分出去了,他們二老如今誰都不一起生活。而唐傳木也把這些年的家當拿出一部分平分給了兩個兒子,很是公正。
魏紅芝大嫂李素香偷雞不著蝕把米,沒想到二老竟然都不跟了。想鬧卻沒了理由,於是只能認了下來。
……
葉秋一邊學習,一邊養著胎。為了孩子,葉秋沒有再吝嗇吃食了,把空間的大米全部拿了出來。周jú以為是葉秋買的,看到這麼多糧食雖然有些咋舌,可葉秋畢竟懷了孩子,她又吃的自己的,周jú也沒再說些什麼。每天變著花樣做給葉秋吃。
唐家老宅這邊的生活慢慢地堪比以前地主家的日子了。
而唐偉石家卻要計劃著過日子,時間一久,曉是姚小蘭性子再豁達,心裡也有些不得勁了。可葉秋對他們家也不錯的,三個孩子基本上養在了老宅了。所以姚小蘭心裡羨慕之外也是深深的無奈。
不過,姚小蘭也知道禮尚往來,把自己父親做的紅茶給了葉秋幾餅。但葉秋懷孕不能喝,只能包起來放在了空間。
夏梅花呢,心氣高,羨慕歸羨慕,卻是沒有過來吃一頓飯的。有時唐桂芝端了碗好吃的過去,還會被她拒絕的。只唐桂芝說了夏梅花自己愛面子,可卻苦了侄女和她三哥了。於是夏梅花才收了下來,但對唐偉田卻不再像以前那麼放縱了,每日用背帶背著孩子,天天趕著他上工。
葉秋的日子過得很充實又愉快。兩個月的時候,唐偉山寄回了錢和各類票,還有一大包吃的東西,牛肉罐頭,糖,餅乾,還有新疆的葡萄乾之類的。葉秋分了一些給唐家人,自己留了大半下來,每日夜晚餓了就吃。
孩子很爭氣,三個月後坐穩了胎後,葉秋急忙寫信告訴了唐偉山。
唐偉山在隊裡接到信後,笑裂開了嘴。
政委看到後,打趣,“木頭,笑得這麼歡,難道家裡媳婦懷孕了。”
唐偉山心情好,難得打趣道,“政委可以當算命的了。”
政委一愣之後才察覺唐偉山說了什麼,一巴掌啪在唐偉山的肩膀,“你小子,有福氣!”
唐偉山嘴角勾了勾,心情很好,他有娃了,有娃了。得給娃娃準備點東西,於是轉身就離開。
話說唐家這邊,眾人不是愛挑事的。所以葉秋懷孕的日子過得波瀾不驚。婆婆周jú還讓么妹給她打雜起來,洗洗衣服,打掃屋子之類的。不過,葉秋也不是什麼金貴的人,三個月坐穩胎後就自己照顧自己了。
而在這期間,村里又經歷了一次分糧。因糧食的豐收,村民臉色都洋溢著笑容。
分糧之後,天氣慢慢變冷,時間也很快到了冬至。
冬至,村裡有個大的活動,男女老少都喜愛——冬至殺豬。
這是建設村歷來的風俗。
這天一早,村幹部開始帶了一些身強體壯的村民和會計開始統計村裡的豬。除了上繳國家的外,村里還剩餘了八頭豬。殺了之後,按照工分分給了村民,算是這一年的福利。
春天時,章程國因聽人說隔壁村子有人養豬上了工農兵大學。於是,在魏紅芝相親那日買了一頭。後來,覺得一頭豬不保險。於是又買了一頭。
近九個月的時間,章程國不過辛勞打豬糙,到鎮上的酒廠被糟子餵豬,把豬養得白白胖胖的。而過稱後統計,他養的豬得了村裡的第一和第五名。
當日就被大隊書記表揚了一翻,記了一份功勞。書記還當場表示,來年只要有指標,就會第一個推薦他。
書記那話落下後,葉秋看到章程國臉色堆滿了笑,眼裡也充滿無線希望,似乎看到自己已經踏上了大學之路。
葉秋卻為他感到悲哀的,因為隨著第二次高考恢復會議的召開,推薦上大學的制度即將取消了。也就是說章程國註定空歡喜一場的。除非他認真複習起高中的知識來,搏一搏高考。只是,葉秋讓呂建斌提了提,章程國卻並不看好高考,一門心思等著那份推薦。於是葉秋也把這事放下了。
冬日白日短,晝夜長,時間很快地過去。冬至過後,春節也來臨了。
第51章
在春節前,唐偉山給葉秋寄回了很多東西,裡面不僅有些吃食,竟然還寄回了厚實的軍用大衣和一大包毛線。
葉秋把大衣給了公公唐傳河用了。至於毛線,葉秋和唐桂芝一起,各自織了一件毛衣。而剩下的,葉秋給還未出生的寶寶勾了一雙鞋子和一個小背心。
大年三十日很快到來,這是一個團圓的日子。
唐家每年都是一起過的,今年也不例外的。
天剛亮,周jú就起來忙活起來,姚小蘭和夏梅花打著下手,葉秋則坐在灶門坎前,一手抽著風箱,一手往灶門裡送著柴火。
周jú先是從之前磨的糯米粉里拿了些出來,澆著水攪拌,揉搓均勻。
兩個兒媳婦,一個研磨為數不多的芝麻,一個剝著花生,然後把花生也放在罐里搗碎。最後把芝麻和花生粉里加上紅糖。攪拌均勻後放著當大湯圓的餡。
可因為芝麻花生紅糖餡不多的,還要等著過年後待客用的。所以周jú只是每人做了一個大湯圓。剩下的糯米粉搓成了小湯圓。
唐傳河從樓上下來時,就看了鍋里沸騰的湯圓已經浮在水面上了。連忙走出屋子,在地壩吆喝起唐偉田來,“老三,老三。”
“爸!”唐偉田從屋子出來,手裡還抱著孩子。
唐傳河看到唐偉田壓低聲音道,“昨晚從你三爺爺家拿回來的東西呢,趕快拿出來弄上。”
唐偉田才想起來,自己還有事情沒做。連忙把孩子抱到了老屋找夏梅花,卻看到她正忙著。於是遞給了一旁比較閒的唐桂芝,“么妹,先抱著。”
然後就轉身回自己屋子。
大年三十是個團圓日,可團圓的不僅僅是活著的人,還有過世的人。而對於過世的祖先,以前就是靠符紙請他們回來。
只是這場運動開始時,因為破四舊活動。符紙、燒香這些屬於封建思想的。被嚴令禁止了。
最初的幾年,誰敢這樣做,全家絕對是反動派的。那個時候流行著‘過革命化春節’。春節期間“抓生產,促生產”是全國性的行動。不少地方還要求發揚“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加班加點幹革命。
於是春節期間,移山填海,開溝挖渠,大修水利和大造梯田就成了春節的一大亮點。到處是紅旗招展,人流如cháo。而有些思想激進的還會貼著“三十不停戰,初一堅持干”的對聯。並且堅決執行五項不准原則,那就是不准放鞭炮,不准燒香拜佛,不准滾龍舞獅,不准大吃大喝鋪張浪費,不准賭博可隨著時間過去,大家根深蒂固的思緒又浮現了出來。祖宗畢竟是祖宗,千百年的傳統,誰會忘記。一年、三年、五年地過去,慢慢地,有人會背著祭拜自己祖先了。而看到的村民也開始跟風起來。
當發現沒有最初幾年嚴厲瘋狂後,村民漸漸放開了膽子。符紙也開始悄悄在同宗之間流傳起來。
而寫符紙的人,一般是每個姓氏年老的,當然也要識字會寫毛筆字的人。如今為唐姓之人寫符紙的是唐傳木的三叔叔。
可大家比較被這個年代整怕了,大家都非常小心的。唐偉田就是昨夜趁著夜拿著紅紙去三爺爺家寫了符紙的。當然,唐偉田也看到很多唐姓之人揣著東西,躡手躡腳地從三爺爺家出來。大家都沒有問話打招呼,快速離開。
其實家裡的活計也不輕鬆的。魏紅芝不僅要做飯洗衣服,還得照顧家裡自留地。有時還會在觀音山邊緣撿撿柴火,這些加起來還不如上工呢,於是提提了出來。
但楊大珍也許是真的疼小兒子,愛屋及烏的,對魏紅芝的提議堅決反對。
魏紅芝畢竟是新婦,不能跟婆婆計較,於是留在了家裡。
可昨日魏紅芝月份大了,肚子老是感覺很餓。於是做好了晌午飯後,魏紅芝就先吃了起來。可卻沒想到被下工的李素香看到了,然後還發現魏紅芝碗裡有肉,借著這一事,鬧了起來。說魏紅芝在家偷吃。
魏紅芝漲紅了臉,連忙解釋起來,今日她是做了肉的,是前兩日唐偉勇帶回來的。她也只是夾了兩片,剩餘的全在鍋里熱著的。
可李素香卻一口咬定魏紅芝撒謊,說她只是被抓著了才這樣的說的,誰知道以前她一人在家有沒有偷吃。曉是性情大度的魏紅芝也被李素香纏得心生怒氣。
只是當李素香威脅唐傳木和楊大珍,若不把魏紅芝和唐偉勇分出去的話,她們大房就分家,只是以後這二老別想靠她們了。還挑撥離間,說楊大珍之所以讓魏紅芝進家門,是想讓唐偉勇能有個城裡戶口吃商品糧去。可惜魏紅芝都還深陷在農村,那裡是能回城的,肯定會紮根接受一輩子教育。
魏紅芝和婆婆楊大珍聽到這話,頓時變了臉色。楊大珍上前就打起了李素香,直罵她得了失心瘋。也就是葉秋看到的一幕。
後面沒多久,唐傳木就上前拉開了楊大珍。惹來楊大珍的一頓打罵。
只是唐傳木卻被大兒媳婦的話影響了。畢竟養兒防老,唐偉勇若和兒媳婦在城裡安家。他們二老以後確實要靠老大的,所以老婆子跟大兒媳婦的關係不能鬧得太僵了,免得以後下不了台。
然後唐傳木說想想再決定,李素香才應了下來。
“葉秋,我還是想讀書了!”魏紅芝說完後道,“她說我在農村一輩子,我就要給她看看。”一直以來,魏紅芝沒有理睬大嫂的小心眼的,只是沒想到她心裡竟然這樣詛咒自己。
葉秋聽到這話,心裡卻是很高興的。魏紅芝能有改變,那再好不過了,於是道,“咱們叫上呂建斌吧。”
“可我如今快六個月了,出去不方便的。”
“到我們家來,就在後院放個桌子就可以看書。”
“你公公婆婆……?”魏紅芝有些擔心,人言可畏的。
葉秋想了想道,“我來說,咱們光天化日之下,問心無愧的。再說了,我們成親時,呂建斌可是按照娘家之禮來辦的。”
頓了頓,葉秋兩眼放光地看著魏紅芝,“紅芝姐,要不咱們結成異性兄妹吧。”
這個提議,很快得到呂建斌的贊同。
三人簡單地操辦了下,互相遞了人情禮。然後告知了認識的人。
而自此,呂建斌到唐家就理所當然了。每次來都帶著東西。再加上嘴甜,對唐家眾人也親熱地稱呼著。真的把自己當成了葉秋親哥似的。不過,唐家眾人對呂建斌有很大的轉變的。
唐傳河每次看到他都笑眯了眼,就連不愛說話的周jú,也能跟他嘮叨幾句。
三人在唐家後院學習。因都是些年輕人,么妹唐桂芝開始只是端茶倒水的,後來葉秋把空間裡的小人書給她看後,她竟然著迷起來。為了看書,唐桂芝也認真學起了字。
這期間,魏紅芝家分了家。唐傳木做主,兩個兒子全部分出去了,他們二老如今誰都不一起生活。而唐傳木也把這些年的家當拿出一部分平分給了兩個兒子,很是公正。
魏紅芝大嫂李素香偷雞不著蝕把米,沒想到二老竟然都不跟了。想鬧卻沒了理由,於是只能認了下來。
……
葉秋一邊學習,一邊養著胎。為了孩子,葉秋沒有再吝嗇吃食了,把空間的大米全部拿了出來。周jú以為是葉秋買的,看到這麼多糧食雖然有些咋舌,可葉秋畢竟懷了孩子,她又吃的自己的,周jú也沒再說些什麼。每天變著花樣做給葉秋吃。
唐家老宅這邊的生活慢慢地堪比以前地主家的日子了。
而唐偉石家卻要計劃著過日子,時間一久,曉是姚小蘭性子再豁達,心裡也有些不得勁了。可葉秋對他們家也不錯的,三個孩子基本上養在了老宅了。所以姚小蘭心裡羨慕之外也是深深的無奈。
不過,姚小蘭也知道禮尚往來,把自己父親做的紅茶給了葉秋幾餅。但葉秋懷孕不能喝,只能包起來放在了空間。
夏梅花呢,心氣高,羨慕歸羨慕,卻是沒有過來吃一頓飯的。有時唐桂芝端了碗好吃的過去,還會被她拒絕的。只唐桂芝說了夏梅花自己愛面子,可卻苦了侄女和她三哥了。於是夏梅花才收了下來,但對唐偉田卻不再像以前那麼放縱了,每日用背帶背著孩子,天天趕著他上工。
葉秋的日子過得很充實又愉快。兩個月的時候,唐偉山寄回了錢和各類票,還有一大包吃的東西,牛肉罐頭,糖,餅乾,還有新疆的葡萄乾之類的。葉秋分了一些給唐家人,自己留了大半下來,每日夜晚餓了就吃。
孩子很爭氣,三個月後坐穩了胎後,葉秋急忙寫信告訴了唐偉山。
唐偉山在隊裡接到信後,笑裂開了嘴。
政委看到後,打趣,“木頭,笑得這麼歡,難道家裡媳婦懷孕了。”
唐偉山心情好,難得打趣道,“政委可以當算命的了。”
政委一愣之後才察覺唐偉山說了什麼,一巴掌啪在唐偉山的肩膀,“你小子,有福氣!”
唐偉山嘴角勾了勾,心情很好,他有娃了,有娃了。得給娃娃準備點東西,於是轉身就離開。
話說唐家這邊,眾人不是愛挑事的。所以葉秋懷孕的日子過得波瀾不驚。婆婆周jú還讓么妹給她打雜起來,洗洗衣服,打掃屋子之類的。不過,葉秋也不是什麼金貴的人,三個月坐穩胎後就自己照顧自己了。
而在這期間,村里又經歷了一次分糧。因糧食的豐收,村民臉色都洋溢著笑容。
分糧之後,天氣慢慢變冷,時間也很快到了冬至。
冬至,村裡有個大的活動,男女老少都喜愛——冬至殺豬。
這是建設村歷來的風俗。
這天一早,村幹部開始帶了一些身強體壯的村民和會計開始統計村裡的豬。除了上繳國家的外,村里還剩餘了八頭豬。殺了之後,按照工分分給了村民,算是這一年的福利。
春天時,章程國因聽人說隔壁村子有人養豬上了工農兵大學。於是,在魏紅芝相親那日買了一頭。後來,覺得一頭豬不保險。於是又買了一頭。
近九個月的時間,章程國不過辛勞打豬糙,到鎮上的酒廠被糟子餵豬,把豬養得白白胖胖的。而過稱後統計,他養的豬得了村裡的第一和第五名。
當日就被大隊書記表揚了一翻,記了一份功勞。書記還當場表示,來年只要有指標,就會第一個推薦他。
書記那話落下後,葉秋看到章程國臉色堆滿了笑,眼裡也充滿無線希望,似乎看到自己已經踏上了大學之路。
葉秋卻為他感到悲哀的,因為隨著第二次高考恢復會議的召開,推薦上大學的制度即將取消了。也就是說章程國註定空歡喜一場的。除非他認真複習起高中的知識來,搏一搏高考。只是,葉秋讓呂建斌提了提,章程國卻並不看好高考,一門心思等著那份推薦。於是葉秋也把這事放下了。
冬日白日短,晝夜長,時間很快地過去。冬至過後,春節也來臨了。
第51章
在春節前,唐偉山給葉秋寄回了很多東西,裡面不僅有些吃食,竟然還寄回了厚實的軍用大衣和一大包毛線。
葉秋把大衣給了公公唐傳河用了。至於毛線,葉秋和唐桂芝一起,各自織了一件毛衣。而剩下的,葉秋給還未出生的寶寶勾了一雙鞋子和一個小背心。
大年三十日很快到來,這是一個團圓的日子。
唐家每年都是一起過的,今年也不例外的。
天剛亮,周jú就起來忙活起來,姚小蘭和夏梅花打著下手,葉秋則坐在灶門坎前,一手抽著風箱,一手往灶門裡送著柴火。
周jú先是從之前磨的糯米粉里拿了些出來,澆著水攪拌,揉搓均勻。
兩個兒媳婦,一個研磨為數不多的芝麻,一個剝著花生,然後把花生也放在罐里搗碎。最後把芝麻和花生粉里加上紅糖。攪拌均勻後放著當大湯圓的餡。
可因為芝麻花生紅糖餡不多的,還要等著過年後待客用的。所以周jú只是每人做了一個大湯圓。剩下的糯米粉搓成了小湯圓。
唐傳河從樓上下來時,就看了鍋里沸騰的湯圓已經浮在水面上了。連忙走出屋子,在地壩吆喝起唐偉田來,“老三,老三。”
“爸!”唐偉田從屋子出來,手裡還抱著孩子。
唐傳河看到唐偉田壓低聲音道,“昨晚從你三爺爺家拿回來的東西呢,趕快拿出來弄上。”
唐偉田才想起來,自己還有事情沒做。連忙把孩子抱到了老屋找夏梅花,卻看到她正忙著。於是遞給了一旁比較閒的唐桂芝,“么妹,先抱著。”
然後就轉身回自己屋子。
大年三十是個團圓日,可團圓的不僅僅是活著的人,還有過世的人。而對於過世的祖先,以前就是靠符紙請他們回來。
只是這場運動開始時,因為破四舊活動。符紙、燒香這些屬於封建思想的。被嚴令禁止了。
最初的幾年,誰敢這樣做,全家絕對是反動派的。那個時候流行著‘過革命化春節’。春節期間“抓生產,促生產”是全國性的行動。不少地方還要求發揚“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加班加點幹革命。
於是春節期間,移山填海,開溝挖渠,大修水利和大造梯田就成了春節的一大亮點。到處是紅旗招展,人流如cháo。而有些思想激進的還會貼著“三十不停戰,初一堅持干”的對聯。並且堅決執行五項不准原則,那就是不准放鞭炮,不准燒香拜佛,不准滾龍舞獅,不准大吃大喝鋪張浪費,不准賭博可隨著時間過去,大家根深蒂固的思緒又浮現了出來。祖宗畢竟是祖宗,千百年的傳統,誰會忘記。一年、三年、五年地過去,慢慢地,有人會背著祭拜自己祖先了。而看到的村民也開始跟風起來。
當發現沒有最初幾年嚴厲瘋狂後,村民漸漸放開了膽子。符紙也開始悄悄在同宗之間流傳起來。
而寫符紙的人,一般是每個姓氏年老的,當然也要識字會寫毛筆字的人。如今為唐姓之人寫符紙的是唐傳木的三叔叔。
可大家比較被這個年代整怕了,大家都非常小心的。唐偉田就是昨夜趁著夜拿著紅紙去三爺爺家寫了符紙的。當然,唐偉田也看到很多唐姓之人揣著東西,躡手躡腳地從三爺爺家出來。大家都沒有問話打招呼,快速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