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劉鈞疼地嘴裡直“噝”:“我哪知道!阿貞又沒跟我說過!你曉得她的,嘴緊的跟河蚌似的!”
“你不知道,怎知道她心裡有人?!”陳氏沒那麼好糊弄,還猜測起來,“之前跟你兩個忽悠我們賣了郊外的房子,搬進城裡。莫非那潑皮是城裡人?”
“我們想搬進城裡,”劉鈞冤枉得很,“是因為,我實在沒臉留在村里。而且阿貞說她要做學問。都是真的。再者,心裡有人是什麼個樣,我是過來人,自然看得出來!”
陳氏還是懷疑。
李舅母也跟著猜起來:“貞娘一個娘子,不學著女紅,反而學做學問,好生奇怪。莫非那人是個讀書人?想來讀書人,咱家只認識謝廷那幾人。既不是謝廷,料來逃不過黃京幾個了。對了,還有那個近來找貞娘頗多的寇央!”
陳氏被李舅母的猜測給嚇了一跳,手一松,讓劉鈞給跑了。
“黃京他們幾個,此次都考進士科,可都落榜了。哪裡比得上阿廷,現成的官人!我不同意!”陳氏又道:“寇大官人更不行了!那氣度,那官威,比趙三郎的還大,嚇死個人。貞娘跟了他還不得受多少罪。更別提他那家世,定然不會讓貞娘做大婦的。”
這般猜度,劉家人各懷心思,直到謝廷拿了吏部文書,再次和媒婆一同上門。
“不日就要去湖湘上任?!”陳氏道:“這麼著急。”
謝廷點頭:“那裡剛平過蠻子,急需人手過去穩定地方。我們此趟南下,順便路過臨江,正好拜祭祖先。”
陳氏聽他說“我們”,心裡一陣激盪,看著謝廷這幅朗朗官人模樣,越看越愛,越愛越罵劉貞不知好歹。
媒婆看陳氏待謝廷熱情,越發歡喜,想著那個官人的賞賜,以及事成之後的謝媒錢,越發笑容滿滿:“若是謝郎君有幸成了劉娘子的半子,這一家人親親熱熱上路,順道還能回鄉辦了喜事。可謂好事成雙啊。”
陳氏越發坐不住了,她用眼睛看看李舅母,見李舅母也一臉贊同地看過來。
陳氏一拍大腿:“阿廷,你是嬸娘最知根知底的郎君,貞娘跟了你,我也便放心了。”
謝廷本就是對這門親事十拿九穩,此刻見陳氏應了,也是開心,他含笑地沖陳氏行了禮:“小婿多謝岳母成全。”
一聲“岳母”叫的陳氏更加喜悅,她可是一直愁劉貞的婚事,愁的都快絕望了,竟然能看著女兒做了官家娘子,如何不開心?
恰好,媒婆沒口子誇讚謝郎君如何品階高貴,如何人才出眾。劉貞娘子如何如何賢惠有福。直誇得陳氏恨不得找出劉父的牌位出來,好好吹吹自家的功勞:女兒兒子都有歸宿了!
李舅母的祝賀就更實心一點了:“阿廷和貞娘早就註定是一對了!這些年總算是有個結果。”
謝廷道:“前些年世道亂,我和貞娘能重續婚姻,實在是難能可貴。”
“那倒是。”陳氏想著這幾年來的世事變遷,唏噓起來:“那個韓王府的寇大官人,據說他沒過門的新婦,不就沒找著麼。”說罷又想起前朝的一個沈皇后,也是戰亂中沒了。
劉貞和謝廷能夠再續婚姻,著實令人慶幸。
謝廷聽陳氏提到寇央,道:“好叫岳母知曉,那寇編修的新婦已經找到了。原是她在遠親家中養病,最近病癒才露面。可見世上好些姻緣都是天註定的。”
聽說這樁喜事,陳氏表面上很是歡喜:“阿彌陀佛,真是喜事啊。”內心卻焦灼起來:那寇官人都有娘子了,怎的還老來糾纏貞娘?莫不是貞娘心裡真有他?那可真是壞事!幸好謝廷來求親,不然豈不是讓貞娘這傻姑娘被人玩弄?
“貞娘呢?”陳氏問李三娘。
“貞娘去萬歲山,幫忙阿鈞了。”
“啊呀呀,都快是官家娘子了,擺什麼攤?!”陳氏生氣了,“還有阿鈞,叫他東偏往西,往日死不肯做屠夫,現在倒非要開肉攤去!一個兩個都不省心!”
謝廷有些尷尬,他曉得陳氏向來是說一出來一出,嘴裡沒個把門。此刻聽她當著人罵自家兒女,身為小輩也不便說什麼。只能躬身,帶著媒婆告辭。
陳氏趕緊叫李三娘把劉貞找回來,送謝廷走的時候,還保證道:“我這就把貞娘拘起來,養養性子,保管到時候給你個貞靜的娘子。”
謝廷嘴上說“貞娘本就很好”云云,心裡頭還是很熱乎的——陳氏從頭到尾,不管是嬸娘也好,岳母也罷,都是不多的待他好的長輩。貞娘也是個待人真誠可靠的娘子。還有會說話又賢惠的舅母,令人有些操心的阿鈞。這些熱鬧的家人,正是謝廷這些年所渴望的。
送走了謝廷,李三娘還沒把劉貞找來,又有人找上門來。
陳氏一看,是韓王府的張耆小郎。
料他是跟寇央一夥,有些沒好氣道:“我家貞娘可是在室女,哪能隨便見外人?你可是個官人,如何說見就見?我們一屋子婦孺,豈不是惹閒話麼?”
張耆向來嘴甜,每次都哄得陳氏開開心心,劉家上下都歡喜他,此刻見陳氏變了臉,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還是笑問:“陳媽媽這是哪裡來的燥熱氣,儘管朝我發便是。只是暑氣酷熱,媽媽好歹得賞我杯水喝。”
“你不知道,怎知道她心裡有人?!”陳氏沒那麼好糊弄,還猜測起來,“之前跟你兩個忽悠我們賣了郊外的房子,搬進城裡。莫非那潑皮是城裡人?”
“我們想搬進城裡,”劉鈞冤枉得很,“是因為,我實在沒臉留在村里。而且阿貞說她要做學問。都是真的。再者,心裡有人是什麼個樣,我是過來人,自然看得出來!”
陳氏還是懷疑。
李舅母也跟著猜起來:“貞娘一個娘子,不學著女紅,反而學做學問,好生奇怪。莫非那人是個讀書人?想來讀書人,咱家只認識謝廷那幾人。既不是謝廷,料來逃不過黃京幾個了。對了,還有那個近來找貞娘頗多的寇央!”
陳氏被李舅母的猜測給嚇了一跳,手一松,讓劉鈞給跑了。
“黃京他們幾個,此次都考進士科,可都落榜了。哪裡比得上阿廷,現成的官人!我不同意!”陳氏又道:“寇大官人更不行了!那氣度,那官威,比趙三郎的還大,嚇死個人。貞娘跟了他還不得受多少罪。更別提他那家世,定然不會讓貞娘做大婦的。”
這般猜度,劉家人各懷心思,直到謝廷拿了吏部文書,再次和媒婆一同上門。
“不日就要去湖湘上任?!”陳氏道:“這麼著急。”
謝廷點頭:“那裡剛平過蠻子,急需人手過去穩定地方。我們此趟南下,順便路過臨江,正好拜祭祖先。”
陳氏聽他說“我們”,心裡一陣激盪,看著謝廷這幅朗朗官人模樣,越看越愛,越愛越罵劉貞不知好歹。
媒婆看陳氏待謝廷熱情,越發歡喜,想著那個官人的賞賜,以及事成之後的謝媒錢,越發笑容滿滿:“若是謝郎君有幸成了劉娘子的半子,這一家人親親熱熱上路,順道還能回鄉辦了喜事。可謂好事成雙啊。”
陳氏越發坐不住了,她用眼睛看看李舅母,見李舅母也一臉贊同地看過來。
陳氏一拍大腿:“阿廷,你是嬸娘最知根知底的郎君,貞娘跟了你,我也便放心了。”
謝廷本就是對這門親事十拿九穩,此刻見陳氏應了,也是開心,他含笑地沖陳氏行了禮:“小婿多謝岳母成全。”
一聲“岳母”叫的陳氏更加喜悅,她可是一直愁劉貞的婚事,愁的都快絕望了,竟然能看著女兒做了官家娘子,如何不開心?
恰好,媒婆沒口子誇讚謝郎君如何品階高貴,如何人才出眾。劉貞娘子如何如何賢惠有福。直誇得陳氏恨不得找出劉父的牌位出來,好好吹吹自家的功勞:女兒兒子都有歸宿了!
李舅母的祝賀就更實心一點了:“阿廷和貞娘早就註定是一對了!這些年總算是有個結果。”
謝廷道:“前些年世道亂,我和貞娘能重續婚姻,實在是難能可貴。”
“那倒是。”陳氏想著這幾年來的世事變遷,唏噓起來:“那個韓王府的寇大官人,據說他沒過門的新婦,不就沒找著麼。”說罷又想起前朝的一個沈皇后,也是戰亂中沒了。
劉貞和謝廷能夠再續婚姻,著實令人慶幸。
謝廷聽陳氏提到寇央,道:“好叫岳母知曉,那寇編修的新婦已經找到了。原是她在遠親家中養病,最近病癒才露面。可見世上好些姻緣都是天註定的。”
聽說這樁喜事,陳氏表面上很是歡喜:“阿彌陀佛,真是喜事啊。”內心卻焦灼起來:那寇官人都有娘子了,怎的還老來糾纏貞娘?莫不是貞娘心裡真有他?那可真是壞事!幸好謝廷來求親,不然豈不是讓貞娘這傻姑娘被人玩弄?
“貞娘呢?”陳氏問李三娘。
“貞娘去萬歲山,幫忙阿鈞了。”
“啊呀呀,都快是官家娘子了,擺什麼攤?!”陳氏生氣了,“還有阿鈞,叫他東偏往西,往日死不肯做屠夫,現在倒非要開肉攤去!一個兩個都不省心!”
謝廷有些尷尬,他曉得陳氏向來是說一出來一出,嘴裡沒個把門。此刻聽她當著人罵自家兒女,身為小輩也不便說什麼。只能躬身,帶著媒婆告辭。
陳氏趕緊叫李三娘把劉貞找回來,送謝廷走的時候,還保證道:“我這就把貞娘拘起來,養養性子,保管到時候給你個貞靜的娘子。”
謝廷嘴上說“貞娘本就很好”云云,心裡頭還是很熱乎的——陳氏從頭到尾,不管是嬸娘也好,岳母也罷,都是不多的待他好的長輩。貞娘也是個待人真誠可靠的娘子。還有會說話又賢惠的舅母,令人有些操心的阿鈞。這些熱鬧的家人,正是謝廷這些年所渴望的。
送走了謝廷,李三娘還沒把劉貞找來,又有人找上門來。
陳氏一看,是韓王府的張耆小郎。
料他是跟寇央一夥,有些沒好氣道:“我家貞娘可是在室女,哪能隨便見外人?你可是個官人,如何說見就見?我們一屋子婦孺,豈不是惹閒話麼?”
張耆向來嘴甜,每次都哄得陳氏開開心心,劉家上下都歡喜他,此刻見陳氏變了臉,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還是笑問:“陳媽媽這是哪裡來的燥熱氣,儘管朝我發便是。只是暑氣酷熱,媽媽好歹得賞我杯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