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第117章
鄭娥這才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蕭明鈺那德行, 她便是猜也能猜到他會寫些什麼。結果這信居然就到了皇帝的手上!更何況,鄭娥原就面薄, 這般一想, 臉刷的一聲就全紅了。
皇帝手握成拳,放在嘴邊,輕輕的咳了一聲:“其實, 朕也就只是看了那麼幾眼。”
鄭娥也只得這般自欺欺人的信了皇帝的鬼話,她滿面羞赧的接過信, 頗有些忐忑的垂頭看了起來。往日裡她與蕭明鈺在信中總有頗多的甜言蜜語,看在眼裡自然是眼甜加心甜。可如今見著裡頭那些“露骨”的詞句, 即便是鄭娥的耳根都有些發燙了——簡直,簡直是丟臉丟到皇帝跟前了。
只是,她也不好再說什麼, 默默無聲的把信看完了便道:“那,那父皇你還有什麼事沒有?”這會兒冷靜下來, 真的是覺得好丟人哦, 丟人丟的她都想要趕緊走了。
皇帝倒是很喜歡看鄭娥這滿臉羞紅的模樣, 想了想還是攔住了人:“要不, 還是留下陪朕一起用晚膳吧……”說著,便又故意嘆了一口氣, 抬眼去看鄭娥, “你這些日子一直都呆在府上不出門,朕也不好總叫你入宮,說來也有好些日子沒見了。今日難得來甘露殿一趟, 難不成真想拿了信就走?”
皇帝這聲調,都快把自己說成是孤獨寂寞的空巢老人了。
鄭娥被皇帝這般一說,連忙又把自己給檢討了一回,也覺得自己這般用過就丟的行為實在不好。她這般一想,更是邁不出步子,最後只得點了點頭,乖乖的應道:“那,那我就陪父皇您用過晚膳再回去吧。”
皇帝這才滿意了些,瞧了瞧外頭的天色卻又道:“不急,我們先下盤棋,等下完了才用也不遲。”
等鄭娥迷迷糊糊的被皇帝拉著下了一盤棋,用過晚膳起身要回去的時候外頭的天色都快黑了。臨走前,皇帝還特意叮囑了她幾句:“北疆之事,事關重要,你也別再與旁人說起。若真有人問起來,你便直說是四郎的信送錯了,你來宮裡取信便好了。”
鄭娥多少也明白什麼是“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而且,她對上皇帝的目光,隱約也明白了皇帝打算藉此事做些什麼……
鄭娥沒有多問,只點了點頭便道:“父皇,我明白的。”
皇帝略一笑,抬手撫了撫鄭娥的肩頭,猶豫再三也只是叮嚀了幾句:“你如今也是雙身子的人了,可不能再和以前似的亂跑,好好呆在府里……估計再有一二個月,四郎那頭便也能回來了,你和孩子平平安安的,朕和他才能安心。”
鄭娥不由一笑,嘴裡道:“父皇,我知道的。”
皇帝似是想要說些什麼,最後卻也只是搖搖頭,屈指在鄭娥頭上敲了一下,不重不輕,只是微微一笑:“你啊,嘴裡說著‘明白’‘知道’,可說到底,朕和四郎最不放心的還不就是你……”
鄭娥不服氣的哼哼了兩聲,她想了想,最後也仰頭與皇帝說道:“父皇你也是,可得保重身子才是。”
皇帝抬眼看她,眸光微動,抿了抿唇卻也沒再說下去,只抬起手輕輕的擺了擺,“行了,回去吧,路上莫急,叫人小心些。”
鄭娥這才起身往外去。
皇帝站在玉階上面,看著她的背影,不知看了多久,最後卻還是轉身往回走。
黃順跟在皇帝身後,見著皇帝這般神色,到底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陛下今日可是心情不好?”
皇帝抬眼看了看他,抿了抿唇,不答反問:“蘇淮真那邊,可有消息傳回來了?”
“是抓著幾個王家的人,只是還沒來得及動手,倒是有一個眼下行蹤不明。如今魏王就在玉山那一邊,蘇將軍就怕對方是連上了北狄那邊,暗通消息,生出旁的事來,不利於魏王……”
皇帝眉心微蹙,忍不住斥道:“蘇淮真他究竟是怎麼做事的——叫他看著那麼幾個人,都能把人看丟了?魏王若有個萬一,他是打算拿自己的命來賠不成?”
黃順垂著頭,屏息斂神,不敢多言。
皇帝的怒氣來得快卻也去得快,眉心雖仍舊蹙著,可嘴裡卻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只是嘆道:“罷了,也該叫四郎長一長記性,省得他成日裡去逞強,還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呢……”
黃順悄悄瞥了瞥皇帝神色,只小心扶著皇帝入內,會意的轉開話題:“這都要入夜了,馮奉御說了,您如今可不能再著涼了。”
皇帝抬手拍了下一下黃順的後腦勺,倒是被他這話給逗笑了:“說什麼呢?如今七月里,便是入夜了也冷不到哪去……”
鄭娥匆忙入宮還在甘露殿用了一頓晚膳的事情,自然很快便傳出去了。
楚王與吳王這幾日頗費心力,幾乎算得上是糙木皆兵,這會兒聽到消息,忍不住有些狐疑的。
尤其是吳王,他素來心細,凝神細思片刻,很快便摸著了內中的關鍵所在:“四弟妹這幾月的身子是越發重了,等閒不出門,這會兒忽然王宮裡頭去,恐怕是有什麼大事要商量……”
楚王被他這般一說,忍不住追問道:“這會兒,能有什麼事?”他一貫瞧不起女人,也不覺得鄭娥能牽扯到什麼要事。
吳王抬眼回視楚王,抿了抿唇,只是極輕的笑了一聲:“能被四弟妹掛念在心裡的,自然是四弟。”他頓了頓,頗有些意味深長,“二哥你上回不也是借了王家的手,在四弟手底下安插了個人,那人最近可有傳回什麼消息回來?”
楚王被他這般一提醒,倒是一頓,不禁摸了摸鼻子,小聲道:“還真是好久都沒有消息傳回來了。”他面色微變,抬眼去看吳王,“你是說北疆那邊局勢要有大變動?”
吳王點點頭,他咬了咬牙根,慢條斯理的說著話:“依我看,要麼就是戰局將結,要麼就是四弟那頭要出事……”他面色微微一變,抬目去看楚王,“二哥,這一回,咱們是真的、真的是不能再拖下去了。要不然,你明日便進宮去和母妃那邊說一聲。讓她準備準備?”
楚王到底還是沒能狠下心來,他猶豫了一會兒,忍不住道:“這些事,還是別牽扯到母妃那邊吧。她一貫都不知道這些的……”
吳王目光緊緊的盯住了楚王,語聲不疾不徐:“我也知道這事不好牽扯到母妃,只是二哥你也明白,咱們這邊真要對魏王府和鄭娥下手,著實是有些麻煩也尋不到好機會。可母妃卻不一樣——她正幫著賢妃處理宮務,倘若真的能在父皇賜給魏王府的那些東西裡頭添些物件那便再容易不過了……”
話雖如此,可那是楚王也知道這事其實不容易——所謂的宮務管的也不過是後宮那些瑣事,自是管不到皇帝頭上的,更何況是要在皇帝御賜的那些東西上面下手。只是,楚王這時對上吳王的目光,動了動唇竟也說不出一個不字。
吳王端詳著楚王面色,心中思忖片刻,還是耐下心來再給他添了一把火:“二哥,如今事到臨頭,我們也是真的回不了頭了——四弟那頭若是平安回來,知道我們借著王家那邊的人脈在他手底下安插人,你覺得:他會放過我們?我知道你不想把母妃牽扯到這些事情裡面,可若我們真出了事,母妃她一個人留在宮裡頭,還不知會是何等的下場呢……”
楚王一怔,面色發白。直到這時候,他才隱約明白過來:從一開始,他走的便是一條不歸路,便是走到懸崖邊上,也得咬牙閉眼的走過去,哪怕摔得粉身碎骨也不能再回頭了……
吳王自然也沒按什麼好心:他的生母便是死在王昭儀的手底下,要說他真把王昭儀當做親娘一般孝順,自然是笑話。都到了這份上,自然是能利用就利用。
吳王一念及此,面沉如水,語聲轉冷,淡淡的添了一句:“謝氏下場如何,二哥你應該也記在心裡吧?”
這最後的那句話到底還是入了楚王的耳朵——謝氏當初何等尊榮,到了最後,不僅被人活生生的折磨而死,血肉不全,死後更是連皇陵都不能入,一副薄棺,慘不忍睹……
楚王到底也是皇孫貴胄的出身,只要一想到來日事情敗落,自己也要落到如謝氏一般的下場便也忍不住打了個冷顫。他頓了頓,最後還是沉聲道:“我知道你的意思。”頓了頓,他終於下定決心,“此時,我明日便入宮與母妃說個清楚。”
吳王這才覺得滿意了些,點了點頭,輕輕拍了拍楚王的手臂,含笑的:“那弟弟我便等二哥和母妃的好消息了。對了,我還得去和岳父他們商量幾句,可得保證此事萬無一失才好……”
楚王點點頭,面色有些發白,可也算是默應了。
等到第二日,楚王果真便入了宮去見王昭儀。
王昭儀自是不知道楚王背地裡的那些謀劃,她好些日子沒見兒子,倒是想得很,只是平日裡拉了楚王妃來問也這會兒見著楚王入宮來,連忙叫他坐在自己身邊,一面叫人去拿瓜果過來,一面的瞪眼罵人:“成日裡的不見人影,我這做母妃的,想見你一面都難!再過些時日便是你二妹家裡的百日宴了,過了百日宴,你父皇必是要攆你們幾個兒子回藩地的,到時候才是想見都見不著呢!你說,是不是去外頭做什麼混事了?”
楚王雖是滿腹的心事,見著王昭儀這慈母模樣,到底還是略寬了寬心,上前寬慰自家母妃:“沒有的事,就是有些忙,抽不開身。”
王昭儀這回才不信他這鬼話呢,拿手戳了戳他的太陽穴,氣道:“那你倒是說啊,這是忙什麼呢?我這幾日叫你媳婦過來,問她她也是一問三不知的,只說你成日裡往吳王府跑,都快住那兒了。”
她怕兒子被吳王騙了,忍不住又嗔他道,“吳王這是給你灌了什麼迷魂湯啊,叫你圍著他團團轉,連我的話都不聽了——我當初怎麼和你說的,對上你那弟弟,就得留個心眼!”知子莫若母,她還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有多少心眼?碰上吳王那樣的,必是被算計的死死的。
其實這會兒楚王也依稀覺得自己這是被吳王給拿捏住了,雖面上吳王敬著他,一口一個的“二哥”,仿佛唯他馬首是瞻,可實際上,許多事都是吳王拿的主意。偏楚王這時候已是騎虎難下,便是知道自己已被吳王壓著也不能再抽身了……就連這一回也是——楚王打心眼裡不願意叫王昭儀摻和這些事,可吳王那般一說,他也沒辦法,只得入宮來與王昭儀商量此事。
鄭娥這才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蕭明鈺那德行, 她便是猜也能猜到他會寫些什麼。結果這信居然就到了皇帝的手上!更何況,鄭娥原就面薄, 這般一想, 臉刷的一聲就全紅了。
皇帝手握成拳,放在嘴邊,輕輕的咳了一聲:“其實, 朕也就只是看了那麼幾眼。”
鄭娥也只得這般自欺欺人的信了皇帝的鬼話,她滿面羞赧的接過信, 頗有些忐忑的垂頭看了起來。往日裡她與蕭明鈺在信中總有頗多的甜言蜜語,看在眼裡自然是眼甜加心甜。可如今見著裡頭那些“露骨”的詞句, 即便是鄭娥的耳根都有些發燙了——簡直,簡直是丟臉丟到皇帝跟前了。
只是,她也不好再說什麼, 默默無聲的把信看完了便道:“那,那父皇你還有什麼事沒有?”這會兒冷靜下來, 真的是覺得好丟人哦, 丟人丟的她都想要趕緊走了。
皇帝倒是很喜歡看鄭娥這滿臉羞紅的模樣, 想了想還是攔住了人:“要不, 還是留下陪朕一起用晚膳吧……”說著,便又故意嘆了一口氣, 抬眼去看鄭娥, “你這些日子一直都呆在府上不出門,朕也不好總叫你入宮,說來也有好些日子沒見了。今日難得來甘露殿一趟, 難不成真想拿了信就走?”
皇帝這聲調,都快把自己說成是孤獨寂寞的空巢老人了。
鄭娥被皇帝這般一說,連忙又把自己給檢討了一回,也覺得自己這般用過就丟的行為實在不好。她這般一想,更是邁不出步子,最後只得點了點頭,乖乖的應道:“那,那我就陪父皇您用過晚膳再回去吧。”
皇帝這才滿意了些,瞧了瞧外頭的天色卻又道:“不急,我們先下盤棋,等下完了才用也不遲。”
等鄭娥迷迷糊糊的被皇帝拉著下了一盤棋,用過晚膳起身要回去的時候外頭的天色都快黑了。臨走前,皇帝還特意叮囑了她幾句:“北疆之事,事關重要,你也別再與旁人說起。若真有人問起來,你便直說是四郎的信送錯了,你來宮裡取信便好了。”
鄭娥多少也明白什麼是“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而且,她對上皇帝的目光,隱約也明白了皇帝打算藉此事做些什麼……
鄭娥沒有多問,只點了點頭便道:“父皇,我明白的。”
皇帝略一笑,抬手撫了撫鄭娥的肩頭,猶豫再三也只是叮嚀了幾句:“你如今也是雙身子的人了,可不能再和以前似的亂跑,好好呆在府里……估計再有一二個月,四郎那頭便也能回來了,你和孩子平平安安的,朕和他才能安心。”
鄭娥不由一笑,嘴裡道:“父皇,我知道的。”
皇帝似是想要說些什麼,最後卻也只是搖搖頭,屈指在鄭娥頭上敲了一下,不重不輕,只是微微一笑:“你啊,嘴裡說著‘明白’‘知道’,可說到底,朕和四郎最不放心的還不就是你……”
鄭娥不服氣的哼哼了兩聲,她想了想,最後也仰頭與皇帝說道:“父皇你也是,可得保重身子才是。”
皇帝抬眼看她,眸光微動,抿了抿唇卻也沒再說下去,只抬起手輕輕的擺了擺,“行了,回去吧,路上莫急,叫人小心些。”
鄭娥這才起身往外去。
皇帝站在玉階上面,看著她的背影,不知看了多久,最後卻還是轉身往回走。
黃順跟在皇帝身後,見著皇帝這般神色,到底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陛下今日可是心情不好?”
皇帝抬眼看了看他,抿了抿唇,不答反問:“蘇淮真那邊,可有消息傳回來了?”
“是抓著幾個王家的人,只是還沒來得及動手,倒是有一個眼下行蹤不明。如今魏王就在玉山那一邊,蘇將軍就怕對方是連上了北狄那邊,暗通消息,生出旁的事來,不利於魏王……”
皇帝眉心微蹙,忍不住斥道:“蘇淮真他究竟是怎麼做事的——叫他看著那麼幾個人,都能把人看丟了?魏王若有個萬一,他是打算拿自己的命來賠不成?”
黃順垂著頭,屏息斂神,不敢多言。
皇帝的怒氣來得快卻也去得快,眉心雖仍舊蹙著,可嘴裡卻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只是嘆道:“罷了,也該叫四郎長一長記性,省得他成日裡去逞強,還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呢……”
黃順悄悄瞥了瞥皇帝神色,只小心扶著皇帝入內,會意的轉開話題:“這都要入夜了,馮奉御說了,您如今可不能再著涼了。”
皇帝抬手拍了下一下黃順的後腦勺,倒是被他這話給逗笑了:“說什麼呢?如今七月里,便是入夜了也冷不到哪去……”
鄭娥匆忙入宮還在甘露殿用了一頓晚膳的事情,自然很快便傳出去了。
楚王與吳王這幾日頗費心力,幾乎算得上是糙木皆兵,這會兒聽到消息,忍不住有些狐疑的。
尤其是吳王,他素來心細,凝神細思片刻,很快便摸著了內中的關鍵所在:“四弟妹這幾月的身子是越發重了,等閒不出門,這會兒忽然王宮裡頭去,恐怕是有什麼大事要商量……”
楚王被他這般一說,忍不住追問道:“這會兒,能有什麼事?”他一貫瞧不起女人,也不覺得鄭娥能牽扯到什麼要事。
吳王抬眼回視楚王,抿了抿唇,只是極輕的笑了一聲:“能被四弟妹掛念在心裡的,自然是四弟。”他頓了頓,頗有些意味深長,“二哥你上回不也是借了王家的手,在四弟手底下安插了個人,那人最近可有傳回什麼消息回來?”
楚王被他這般一提醒,倒是一頓,不禁摸了摸鼻子,小聲道:“還真是好久都沒有消息傳回來了。”他面色微變,抬眼去看吳王,“你是說北疆那邊局勢要有大變動?”
吳王點點頭,他咬了咬牙根,慢條斯理的說著話:“依我看,要麼就是戰局將結,要麼就是四弟那頭要出事……”他面色微微一變,抬目去看楚王,“二哥,這一回,咱們是真的、真的是不能再拖下去了。要不然,你明日便進宮去和母妃那邊說一聲。讓她準備準備?”
楚王到底還是沒能狠下心來,他猶豫了一會兒,忍不住道:“這些事,還是別牽扯到母妃那邊吧。她一貫都不知道這些的……”
吳王目光緊緊的盯住了楚王,語聲不疾不徐:“我也知道這事不好牽扯到母妃,只是二哥你也明白,咱們這邊真要對魏王府和鄭娥下手,著實是有些麻煩也尋不到好機會。可母妃卻不一樣——她正幫著賢妃處理宮務,倘若真的能在父皇賜給魏王府的那些東西裡頭添些物件那便再容易不過了……”
話雖如此,可那是楚王也知道這事其實不容易——所謂的宮務管的也不過是後宮那些瑣事,自是管不到皇帝頭上的,更何況是要在皇帝御賜的那些東西上面下手。只是,楚王這時對上吳王的目光,動了動唇竟也說不出一個不字。
吳王端詳著楚王面色,心中思忖片刻,還是耐下心來再給他添了一把火:“二哥,如今事到臨頭,我們也是真的回不了頭了——四弟那頭若是平安回來,知道我們借著王家那邊的人脈在他手底下安插人,你覺得:他會放過我們?我知道你不想把母妃牽扯到這些事情裡面,可若我們真出了事,母妃她一個人留在宮裡頭,還不知會是何等的下場呢……”
楚王一怔,面色發白。直到這時候,他才隱約明白過來:從一開始,他走的便是一條不歸路,便是走到懸崖邊上,也得咬牙閉眼的走過去,哪怕摔得粉身碎骨也不能再回頭了……
吳王自然也沒按什麼好心:他的生母便是死在王昭儀的手底下,要說他真把王昭儀當做親娘一般孝順,自然是笑話。都到了這份上,自然是能利用就利用。
吳王一念及此,面沉如水,語聲轉冷,淡淡的添了一句:“謝氏下場如何,二哥你應該也記在心裡吧?”
這最後的那句話到底還是入了楚王的耳朵——謝氏當初何等尊榮,到了最後,不僅被人活生生的折磨而死,血肉不全,死後更是連皇陵都不能入,一副薄棺,慘不忍睹……
楚王到底也是皇孫貴胄的出身,只要一想到來日事情敗落,自己也要落到如謝氏一般的下場便也忍不住打了個冷顫。他頓了頓,最後還是沉聲道:“我知道你的意思。”頓了頓,他終於下定決心,“此時,我明日便入宮與母妃說個清楚。”
吳王這才覺得滿意了些,點了點頭,輕輕拍了拍楚王的手臂,含笑的:“那弟弟我便等二哥和母妃的好消息了。對了,我還得去和岳父他們商量幾句,可得保證此事萬無一失才好……”
楚王點點頭,面色有些發白,可也算是默應了。
等到第二日,楚王果真便入了宮去見王昭儀。
王昭儀自是不知道楚王背地裡的那些謀劃,她好些日子沒見兒子,倒是想得很,只是平日裡拉了楚王妃來問也這會兒見著楚王入宮來,連忙叫他坐在自己身邊,一面叫人去拿瓜果過來,一面的瞪眼罵人:“成日裡的不見人影,我這做母妃的,想見你一面都難!再過些時日便是你二妹家裡的百日宴了,過了百日宴,你父皇必是要攆你們幾個兒子回藩地的,到時候才是想見都見不著呢!你說,是不是去外頭做什麼混事了?”
楚王雖是滿腹的心事,見著王昭儀這慈母模樣,到底還是略寬了寬心,上前寬慰自家母妃:“沒有的事,就是有些忙,抽不開身。”
王昭儀這回才不信他這鬼話呢,拿手戳了戳他的太陽穴,氣道:“那你倒是說啊,這是忙什麼呢?我這幾日叫你媳婦過來,問她她也是一問三不知的,只說你成日裡往吳王府跑,都快住那兒了。”
她怕兒子被吳王騙了,忍不住又嗔他道,“吳王這是給你灌了什麼迷魂湯啊,叫你圍著他團團轉,連我的話都不聽了——我當初怎麼和你說的,對上你那弟弟,就得留個心眼!”知子莫若母,她還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有多少心眼?碰上吳王那樣的,必是被算計的死死的。
其實這會兒楚王也依稀覺得自己這是被吳王給拿捏住了,雖面上吳王敬著他,一口一個的“二哥”,仿佛唯他馬首是瞻,可實際上,許多事都是吳王拿的主意。偏楚王這時候已是騎虎難下,便是知道自己已被吳王壓著也不能再抽身了……就連這一回也是——楚王打心眼裡不願意叫王昭儀摻和這些事,可吳王那般一說,他也沒辦法,只得入宮來與王昭儀商量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