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話落,便看向那些已經拿了號牌的新學生,那些新學生倒是騷動了一下,但很快又安靜下來,卻是沒有一人退出,不但如此,那些猶猶豫豫的人,甚至那些堅定的退到一邊的人裡面,又出來二十幾人要求報名,卻是被負責接待報名的學子以名額已滿為由給拒絕了。

  李曉庭“……“這差別對待也太明顯了吧,女先生和女學生的待遇竟是這般天差地別!!!

  .

  ☆、大結局

  過了男學生的這一關,接下來的女學生招收仍是費了一番波折,最後也只招收到了四十幾名女學生。

  不過,後來一些人發現,到育德書館讀書的那些勤快的孩子,不但不用家裡掏學費,有的還能貼補一些家用,所以,第二年的女學生便多了許多,而第三年更多,直至大家認為孩子不識字是件很丟人的事時,育德啟蒙班已是開遍了全國,而先生正是育德書館此時的學子們。也不是沒人眼紅搗亂,但搗亂的人不論多高的身份,多深的心機,最後都會一敗塗地,最後,皇家是育德書館的靠山之說傳出後,那些人終於消停了下來,因那時,皇帝已是極得人心,又傳出極賺銀錢的玻璃廠是皇帝的,試想,一個有權有錢有人心又有心機的皇帝,誰敢惹?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而現在,李曉庭看著眼前的情景,驚訝的說不出話。

  “敬老院?”李曉庭終於發出了疑問。

  “是!這裡都是行動不便又無子女的老人。”居易道:“那邊還有一座孤兒院。以後,我們賺多些銀子,全天下都開遍,像曉庭的家鄉那樣,爭取不讓一個人無家可歸。我們如今又開了學館,以後把學館學生放出去當先生,開啟蒙班,這樣,以後就能像曉庭家鄉那般,所有的人都能識字明智。等新買的那空地收拾好後,咱們再開技術學院,到時,許多人學了手藝,便可以有飯可吃。等這一切都成真後,賣身為奴的慘事自然會越來越少。曉庭覺得如何?”

  “鎮上乞丐全部都不見了,也是你們弄的?”

  居易點了點頭。

  “這便是你要給我看的驚喜?”

  居易臉一紅,點頭又搖頭:“驚喜的一半。這個,不好麼?”怎麼曉庭並不是很歡喜的模樣?

  李曉庭果然不是很歡喜,皺著臉道:“好是很好,但是這會把你拖垮的,這些事應該皇家做啊!我這就寫信,找莫時宜要另外兩個承諾。”

  她說完,便拉起居易,要尋地方給皇帝寫信。

  居易卻拉住了她道:“我會量力而行的,如今皇上正是用錢之時,怕不會理這些。”

  “我問你,咱們做這些,也是要找皇帝要方便的吧?所以,咱們的許願機會還是會用掉吧?既然如此,不如直接讓皇帝做,咱們也輕鬆,皇帝也能得人心,是不是?你啊!在山裡太久,人又純良,看著聰明無比,實則笨死了!你說說,你讓人擔心不?讓人擔心不!”李曉庭自問自答完,又忍不住數落了居易幾句。

  誰知居易被她數落一陣,卻是突然笑出了聲。

  李曉庭莫名其妙的摸摸他的頭問:“怎麼被罵還笑了?發燒了?”

  居易抓下她的手,溫柔的笑道:“我本想親自為曉庭將現代的東西搬到這裡來讓曉庭開心,不過,既然那樣做會讓曉庭擔心,便依曉庭之言,讓別人去做好了,咱們只出嘴,曉庭覺得這樣可行?”

  他們這邊商量好,遠在皇城的莫時宜莫名的連打幾個噴嚏,惹的宮中一片慌亂。

  當李曉庭看到居易給她的另一半驚喜——玻璃鏡梳妝檯時,立刻決定,在信里,給莫時宜加上一個賺錢的方法。這樣,即能討好莫時宜,又能讓莫時宜早些將他的承諾變成現實。後來莫時宜對他們的種種照顧,也充分說明她這個決定的正確性。

  守國喪一年,新皇改年號為盛世。

  盛世元年五月初二,萬年曆上寫著百無禁忌,百事皆宜。

  育德書館正舉行著一場巨大且與眾不同的婚禮。

  巨大而與眾不同,是因這一日育德書館有六對新人同時舉行婚禮,且娘家與婆家的父母都同時坐在高堂之位受新人的拜禮。

  第一對新人是六王爺宣王與裴家小姐,李曉庭他們遵盛皇言與宣王走動了幾次,誰知宣王一開心,回訪了一次,這一次,他便賴著不走了。因他來時輕車簡從,所以乾脆以普通人的身份,做起了學館的先生。而他確如皇帝所言,極有名士之風,很快便在學館裡俘虜了一眾學子們的心。

  如今,他與裴小姐面前沒有高堂,兩張椅上只放了一張聖旨和一封家信,他們卻是拜的摯誠無比。

  第二對新人是居修然與苗蘭蘭,當年,居修然被丹意帶著去吃湯包後,便喜歡上了那個味道,於是以後也經常去吃上一吃。便在那時,張全突然開了智一般,又考上了舉人,得意之下,想起在苗蘭蘭鋪子前丟的臉面,便又去尋苗蘭蘭的麻煩,本以為這下沒人再敢攔他,卻不想遇到了居修然。居修然將張全打跑後,又跟自己的小徒弟打了招呼。莫君起動用了些手段,警告了張全一番,嚇的張全賣掉了離碼頭很近的房子,搬離了福河鎮。

  而外表二十七八實則己三十八歲的居修然第一次對女人心動,居然默默守護了三年,都不曾表明心意,最後還是苗蘭蘭實在等不了了,向他求的婚。否則,今日居修然怕是要以師傅之名坐在高堂之位,而不是以新郎之名站在新娘旁邊了。

  他們上首椅子之上,則放著一個令牌,是居修然師傅之令。

  第三對是李曉庭與居易,他們高堂之位放的是居修然的令牌和一部手機。

  第四對是莫君起與兵部侍郎之女藍瑩,他們是在救助一個險些被馬險些踩住的孩子時認識的。藍瑩是兵部藍侍郎家一庶女,因性子頑皮偏生長的比嫡女好看,而被主母所厭,尋了個理由將她送回來這福河鎮的老家。後成青竹內一員,與青竹的另一員錢員外的閏女錢鶯拜為金蘭姐妹。那日她們在街上閒逛,正遇一匹馬失控,她見那孩子不知閃躲,一著急便沖了上去,莫君起也同時沖了上去,救了孩子順便救了逞能的藍瑩,因藍瑩出現的太突然,導致莫君起救她時沒掌握好力度而扭了手,莫君起氣起,將她罵了一頓,而她知自己理虧,便擔起了照顧傷時莫君起的責任,與莫君起鬥了一年的嘴,然後便莫名其妙的在了一起。

  此時他們高堂之位上倒是坐的比較齊整,滿臉開心的福王,喜極而泣的福王妃,一臉小心陪笑的藍侍郎和滿面尷尬的藍夫人,他們稍下首還坐著一位開心的似乎要飛起來的女子,正是藍瑩的生母。

  第五對是羊先生與小菊,兩個性格極好人日久生情自不必多說,他們上首坐著羊母,而小菊的父親與繼母在人群里尷尬至極,小菊的爺爺和奶奶坐在一旁的貴賓席上,也是混身不自在,但他們卻是不能說小菊什麼的,因小菊這些年,幫他們蓋了新房,平時除了不給銀子,衣食住行樣樣照顧的周到,放誰不說一聲好?他們敢說什麼,怕不是不用李小姐的那些貴人朋友出手,也不用羊先生出手,村人的唾沫都能把他們淹死,而小菊對自己的兒子一家始終冷淡這件事,連自己都覺得他們活該,何況別人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