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冊封太子的聖旨並未讓多少人感到意外。
皇帝壽辰的第二天,那位“生來好命”的皇子殿下便擁有了全天下第三高的顯赫身份,不過朝堂內的風向從他滿月開始就這樣吹了兩年多,許多人早在聖旨下達之前心中便已有定論了,甚至不需要進行儲君之爭。想當初太子殿下和這位新帝爭得急赤白臉的模樣,再看如今坐在皇帝鄰座一臉懵懂穿著太子袍的小屁孩,許多人都由衷的感覺到了命運——到底是多麼不公平的一件事。
而此刻除了皇帝,最風光的人家自然是皇后一脈。
出了一國之母,出了太子外孫,如今大厲天下太平,若不出意外,他們就是下任皇帝的母族。原本在皇后生了死死了生的節奏中已經黯然告老的前右相現國丈,那是死也不曾想到自己一家能有如今的威赫。經歷了太多的東西,這一家嘗過辛酸的氏族也並未因如今的炙手可熱而喪失自知,他們仍舊是低調的,除了提拔了幾個主家的青年人外,沒有做出任何過界的事兒,甚至比起已經落魄的許多世家都顯得要謙遜。
老實說,就連聽著傳聞的溫樂都對這家人有好感的不得了,如果溫家人有這樣的智商,他又何苦在解決自家麻煩的時候還要留神他們的安危?
要說溫家的兩房伯父,溫樂還真沒看錯,二伯和二嬸雖然看上去要比大房聰明,可如今混的還沒有大伯一家好。關鍵就是他們都有那麼點小聰明,卻以為自己是天下第一聰明人了,而大伯一家都蠢得要命,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玩心眼的料,反倒更讓溫樂省心。而如今大房的溫賢憫據說已經在讀書準備科舉了,如果真的有出息,溫樂並不介意拉他們一把。
而如今大都內被溫樂記掛著的兄弟啦也並未好到哪兒去,諫親王皮笑肉不笑的和皇帝告了別,離開內殿的一霎那,就聽到裡頭那前一晚才滾了床單的男人理直氣壯的叫宮人擺駕去皇后那兒。
他已經疲倦的不成,心中又隱約有對未來的不確定與對故人的愧疚,皇帝對不起他以後,他便開始懷戀太子的好。太子也花,也不忠誠,但他也並不限制諫親王成親和找女人,並且他從不會在諫親王面前提起任何一個不相干的宮妃,至少在兩個人相處的時候,諫親王還能感受到自己被捧在手心裡寶貝的感覺。
那個時候,太子確實比不過還未登基的驍親王,驍親王甚至為他抗拒老皇帝強塞的秀女,不論是多麼國色天香的女人,他也從來目不斜視。就算外界傳聞他不舉傳聞他有隱疾穿得沸沸揚揚,他也從未為此有絲毫的動搖。可如今看來,那種堅定和痴情果然是可以佯裝的。
當初有多愛,如今便有多恨。出賣了溫潤的消息換回幾晚溫存的諫親王孤立於宮外盯著朱紅色的宮門傻傻的站了近一個時辰,忽然甩了自己一耳光,而後扭頭離開。
賦春收到了自生變後諫郡王寫來的第一封信。
開篇,他誠懇的將自己所做的事情一一都寫了出來,且豪氣萬千的表示自己敢作敢當,絕不因為溫潤的怨恨感到不理解,話鋒一轉,又說自己先前並不知道皇帝的後招會那麼偏激,出於愧疚,他願意跟溫潤合作搞死皇帝。
“神經病。”溫樂看完信以後就跟溫潤吐槽道:“他為什麼以為我們會相信這個?”
“他知道我們不會相信的。”溫潤嘆息一聲,將信紙卷了起來點燃後丟進香爐,蓋好蓋子後從鏤空處盯著它變成灰燼。
溫樂轉念一想就明白了,原來諫親王的意思是假借溫潤的名義將皇帝拉下馬,而寫出這封信的原意,就是讓溫潤相信他並沒有登基的野心。
溫樂搞不懂為什麼諫親王一個一個依附,明明自己並非沒有能力,卻偏偏要做菟絲花不肯自己當皇帝,他要是自己掌權,哪還需要看皇帝的臉色行事?
溫潤笑看了溫樂一眼,並不打算回答,諫親王這種偏執的人格若是把溫樂給污染了,那他可就沒地方可哭了。
他一直相當奇怪溫樂偶爾透露出來的思想,好像身體殘缺對他來說只是斷了一根頭髮那麼微不足道的事情,他一定無法理解跛了足的諫親王在幼時幾次被皇帝試圖弄死的原因,也無法懂得在新帝登基後弄死了自己王府中一切知道自己跛足的下人的諫親王的心理,他不懂,那最好一輩子都不要知道。
然而溫樂很快反應過來了另一件事:“他要拉你的大旗,可弄死了皇帝如今還有太子,總沒有前太子的兒子一出來就比現任太子有分量的道理,他打算拿小太子怎麼辦?”
溫潤搖搖頭:“這也不是頭一個了,我也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像個女人似的盯著宮妃的肚子禍害,千防萬防如今還是防來了小太子,他肯定每日在家中恨得牙都要癢了。我猜他定然是不懷好意,但我也沒有做皇帝的心思,實話同你說,做了皇帝之後,便絕對是身不由己的,新帝他當初跟諫親王也算是蜜裡調油,如今成了這樣,並非沒有環境的影響。”
溫樂想想也是,點頭道:“那你就別當皇帝了,讓小太子上位也好諫親王自己來也好,都比現在這位要讓人放心。”
溫潤無奈的看著他:“你怎麼篤定了我們要勝似的?”
“給個準話吧,”溫樂頭一撇,直接對他擺手。
“我當然……”溫潤拔高了聲調,眼神大有深意的自上而下打量著溫樂佯裝不在意其實有些緊張的神情,拖了老長之後,才大喘氣的吐出一句,“……還是喜歡做土皇帝了。”
溫樂立時眉開眼笑,還不忘挖苦他:“還土皇帝,你頂多算個土皇后!”然而稍一思索後,他又有些黯然,“你如今膝下無字,就算是個土皇帝,也要被底下人勸諫的。”
溫潤嘆了一聲,扶住他的肩膀,認真的說道:“我這血脈,若是流傳下去,就算是如今隱忍不發,到了子孫之後也定要惹人猜忌,我本就沒有為子孫後代留下後患的準備。更何況,庸兒也很好,他雖叫我大伯,我卻當他是親生兒子疼愛。”
溫樂酸溜溜的想:我也從未生過孩子呢。不過還是對溫潤這種體貼的表白感到有些感動。
二人於是回信,隱晦拒絕了諫郡王扶持溫潤上位的建議。
……
小太子遇襲的消息大約在兩個月之後傳回來,消息到了賦春,想必距離事情發生已經有些時日了,各處都問不出究竟,只知道小太子似乎是碰上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病重臥床不起。皇帝急的滿天下尋找神醫,可直到溫樂得知消息的時候,一切都沒有起色。
皇后也悲傷過度倒下了,一切都亂七八糟,太子的病症和她那兩個不幸夭折的孩子簡直一模一樣,一時間,甚至有人在民間流傳皇家身懷詛咒的傳聞,畢竟諫親王膝下無子,皇帝後宮那麼多嬪妃,同樣也沒有能活下來的孩子,而太子殿下看起來活潑靈巧,仿佛能活到大了,卻在冊封后不久,也陷入這個怪圈。
溫樂和溫潤對此並無看法,小太子只是個尚且沒有什麼屬於自己思維的孩子,諫親王將目光定在他身上,比如不是泄憤那麼簡單。不過若照良心說,小太子確實是不幸被牽扯進漩渦的無辜者。
然而此時此刻,他們並沒有插手這件事的能力,因為他們自己已經自顧不暇了。
第57章
遠在大都的那位九五之尊,如今的日子過得可謂是甜酒里摻醬油,怎麼品都品不出滋味。
這廂老婆孩子病成一團,盼星星盼月亮盼來的寶貝太子出了一臉的疹子,生死未卜的躺在寢殿中等著活命,一貫溫柔順從的好皇后也因此病的不省人事,宮內宮外傳聞他遭天詛咒註定絕後的謠言四起,皇家仿佛真的被上天所拋棄——太子無後、諫親王無後,連他如今也深陷其中。
那邊一直以來讓他省心的老情人似乎也和他漸行漸遠,多少次他吩咐左右擺架偏殿想與愛人促膝長談,卻悵然若失的被告知諫親王並不在宮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一間專門收拾給阿篤的宮殿逐漸消失在視野里,從每月二十天,到每月十天,再到每月五天,走到如今每月也不見他有一日歇在身邊,皇帝偶然夜半夢醒時分不知不覺去摸索身邊人,卻摸到皇后或宮妃那與肌肉迥然不同的柔軟肌膚,心中總油然而生一種成分未明的悔意。
他在悔些什麼?冷落了阿篤?並非如此,阿篤該知道自己一心一意只愛著他,而如今對皇后的親密,對太子的寵愛,對國丈一家的倚重……只是,只是逢場作戲罷了。他是皇帝,總有些身不由己的原因。
難得跟諫親王的見面,兩人已經沒有當初避開諸人便乾柴烈火的在角落擁吻的激情,而是一板一眼的坐於茶桌兩側,一問一答,生疏無比。
皇帝疲憊的嘆了一聲,打斷諫親王翻動記錄沉悶的念讀聲,自己挑出疑問來主動問道:“可查出來刺客的來歷?”
小太子在被皇帝帶往皇后娘家時遇襲,刺客當時偽裝成國丈府小廝,且有人接應,在措不及防的情況下動手襲擊了太子。雖然刺客很快被拿下,並供出大批的同黨,但一切已無力回天,襲擊太子的刀刃上抹了不知道什麼藥物,小太子只被劃出一道都不能算是重傷的小口子,可那道口子卻在那之後以一種摧枯拉朽的姿態迅速的腐爛流膿,高熱、昏迷、水皰、痘疹……這一切來的如此突然,突然到御醫院的所有大能一起出手,也堪堪只保住下任皇帝一道微弱的呼吸。
沒有人敢保證他什麼時候會撐不住,而按照保守估計,即便是如此一日十二個時辰無微不至的診療,小太子頂多也只能將生計維持一個月。
諫親王有些心虛,這並非他下手解決的第一個孩子。第一個孩子應該是皇后的頭胎才對,那一次……是因為嫉妒。他嫉妒懷孕了的皇后被皇帝亦步亦趨的關懷,哪怕是對著他,皇帝也從不曾記掛過他一日三餐吃的是溫是寒,有了第一個,那便有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
如今這個,便是第六個。
他這樣想著,心中又忍不住的冷冷發笑——第六個了,他為了皇帝守身,甚至不入洞房,而皇帝呢?在他看不見的角落裡,卻如同花蝴蝶那樣臨幸著一個又一個的宮妃,而他自己,在對方的眼中,恐怕除了性別之外,如今也只是一個不那麼受寵的舊人吧?
便是被這種憎恨所驅使,他在收到了溫潤暗藏機鋒推託皇位並建議他親自上手的書信後,才會如此不顧一切瘋狂的籌備著一切。
皇帝並不懷疑他的阿篤有什麼野心,他自問自己相當了解愛人,如果他想要這個位置,那麼當初在先帝駕崩後太子被殺的時候,他有無數機會可以幹掉自己並順理成章的登基,但阿篤並不這麼做,他是個重感情的人,重感情的人狠不下篡位那顆心的。
諫親王只是一徑沉默著,待他翻到那一頁寫著刺客集體服毒的記錄後,輕顫了一下,慢慢的將紙張掉轉過頭去給皇帝看:“什麼都沒查到,這批人服毒,瞬息便死了,臨了都沒有張口過。”
皇帝壽辰的第二天,那位“生來好命”的皇子殿下便擁有了全天下第三高的顯赫身份,不過朝堂內的風向從他滿月開始就這樣吹了兩年多,許多人早在聖旨下達之前心中便已有定論了,甚至不需要進行儲君之爭。想當初太子殿下和這位新帝爭得急赤白臉的模樣,再看如今坐在皇帝鄰座一臉懵懂穿著太子袍的小屁孩,許多人都由衷的感覺到了命運——到底是多麼不公平的一件事。
而此刻除了皇帝,最風光的人家自然是皇后一脈。
出了一國之母,出了太子外孫,如今大厲天下太平,若不出意外,他們就是下任皇帝的母族。原本在皇后生了死死了生的節奏中已經黯然告老的前右相現國丈,那是死也不曾想到自己一家能有如今的威赫。經歷了太多的東西,這一家嘗過辛酸的氏族也並未因如今的炙手可熱而喪失自知,他們仍舊是低調的,除了提拔了幾個主家的青年人外,沒有做出任何過界的事兒,甚至比起已經落魄的許多世家都顯得要謙遜。
老實說,就連聽著傳聞的溫樂都對這家人有好感的不得了,如果溫家人有這樣的智商,他又何苦在解決自家麻煩的時候還要留神他們的安危?
要說溫家的兩房伯父,溫樂還真沒看錯,二伯和二嬸雖然看上去要比大房聰明,可如今混的還沒有大伯一家好。關鍵就是他們都有那麼點小聰明,卻以為自己是天下第一聰明人了,而大伯一家都蠢得要命,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玩心眼的料,反倒更讓溫樂省心。而如今大房的溫賢憫據說已經在讀書準備科舉了,如果真的有出息,溫樂並不介意拉他們一把。
而如今大都內被溫樂記掛著的兄弟啦也並未好到哪兒去,諫親王皮笑肉不笑的和皇帝告了別,離開內殿的一霎那,就聽到裡頭那前一晚才滾了床單的男人理直氣壯的叫宮人擺駕去皇后那兒。
他已經疲倦的不成,心中又隱約有對未來的不確定與對故人的愧疚,皇帝對不起他以後,他便開始懷戀太子的好。太子也花,也不忠誠,但他也並不限制諫親王成親和找女人,並且他從不會在諫親王面前提起任何一個不相干的宮妃,至少在兩個人相處的時候,諫親王還能感受到自己被捧在手心裡寶貝的感覺。
那個時候,太子確實比不過還未登基的驍親王,驍親王甚至為他抗拒老皇帝強塞的秀女,不論是多麼國色天香的女人,他也從來目不斜視。就算外界傳聞他不舉傳聞他有隱疾穿得沸沸揚揚,他也從未為此有絲毫的動搖。可如今看來,那種堅定和痴情果然是可以佯裝的。
當初有多愛,如今便有多恨。出賣了溫潤的消息換回幾晚溫存的諫親王孤立於宮外盯著朱紅色的宮門傻傻的站了近一個時辰,忽然甩了自己一耳光,而後扭頭離開。
賦春收到了自生變後諫郡王寫來的第一封信。
開篇,他誠懇的將自己所做的事情一一都寫了出來,且豪氣萬千的表示自己敢作敢當,絕不因為溫潤的怨恨感到不理解,話鋒一轉,又說自己先前並不知道皇帝的後招會那麼偏激,出於愧疚,他願意跟溫潤合作搞死皇帝。
“神經病。”溫樂看完信以後就跟溫潤吐槽道:“他為什麼以為我們會相信這個?”
“他知道我們不會相信的。”溫潤嘆息一聲,將信紙卷了起來點燃後丟進香爐,蓋好蓋子後從鏤空處盯著它變成灰燼。
溫樂轉念一想就明白了,原來諫親王的意思是假借溫潤的名義將皇帝拉下馬,而寫出這封信的原意,就是讓溫潤相信他並沒有登基的野心。
溫樂搞不懂為什麼諫親王一個一個依附,明明自己並非沒有能力,卻偏偏要做菟絲花不肯自己當皇帝,他要是自己掌權,哪還需要看皇帝的臉色行事?
溫潤笑看了溫樂一眼,並不打算回答,諫親王這種偏執的人格若是把溫樂給污染了,那他可就沒地方可哭了。
他一直相當奇怪溫樂偶爾透露出來的思想,好像身體殘缺對他來說只是斷了一根頭髮那麼微不足道的事情,他一定無法理解跛了足的諫親王在幼時幾次被皇帝試圖弄死的原因,也無法懂得在新帝登基後弄死了自己王府中一切知道自己跛足的下人的諫親王的心理,他不懂,那最好一輩子都不要知道。
然而溫樂很快反應過來了另一件事:“他要拉你的大旗,可弄死了皇帝如今還有太子,總沒有前太子的兒子一出來就比現任太子有分量的道理,他打算拿小太子怎麼辦?”
溫潤搖搖頭:“這也不是頭一個了,我也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像個女人似的盯著宮妃的肚子禍害,千防萬防如今還是防來了小太子,他肯定每日在家中恨得牙都要癢了。我猜他定然是不懷好意,但我也沒有做皇帝的心思,實話同你說,做了皇帝之後,便絕對是身不由己的,新帝他當初跟諫親王也算是蜜裡調油,如今成了這樣,並非沒有環境的影響。”
溫樂想想也是,點頭道:“那你就別當皇帝了,讓小太子上位也好諫親王自己來也好,都比現在這位要讓人放心。”
溫潤無奈的看著他:“你怎麼篤定了我們要勝似的?”
“給個準話吧,”溫樂頭一撇,直接對他擺手。
“我當然……”溫潤拔高了聲調,眼神大有深意的自上而下打量著溫樂佯裝不在意其實有些緊張的神情,拖了老長之後,才大喘氣的吐出一句,“……還是喜歡做土皇帝了。”
溫樂立時眉開眼笑,還不忘挖苦他:“還土皇帝,你頂多算個土皇后!”然而稍一思索後,他又有些黯然,“你如今膝下無字,就算是個土皇帝,也要被底下人勸諫的。”
溫潤嘆了一聲,扶住他的肩膀,認真的說道:“我這血脈,若是流傳下去,就算是如今隱忍不發,到了子孫之後也定要惹人猜忌,我本就沒有為子孫後代留下後患的準備。更何況,庸兒也很好,他雖叫我大伯,我卻當他是親生兒子疼愛。”
溫樂酸溜溜的想:我也從未生過孩子呢。不過還是對溫潤這種體貼的表白感到有些感動。
二人於是回信,隱晦拒絕了諫郡王扶持溫潤上位的建議。
……
小太子遇襲的消息大約在兩個月之後傳回來,消息到了賦春,想必距離事情發生已經有些時日了,各處都問不出究竟,只知道小太子似乎是碰上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病重臥床不起。皇帝急的滿天下尋找神醫,可直到溫樂得知消息的時候,一切都沒有起色。
皇后也悲傷過度倒下了,一切都亂七八糟,太子的病症和她那兩個不幸夭折的孩子簡直一模一樣,一時間,甚至有人在民間流傳皇家身懷詛咒的傳聞,畢竟諫親王膝下無子,皇帝後宮那麼多嬪妃,同樣也沒有能活下來的孩子,而太子殿下看起來活潑靈巧,仿佛能活到大了,卻在冊封后不久,也陷入這個怪圈。
溫樂和溫潤對此並無看法,小太子只是個尚且沒有什麼屬於自己思維的孩子,諫親王將目光定在他身上,比如不是泄憤那麼簡單。不過若照良心說,小太子確實是不幸被牽扯進漩渦的無辜者。
然而此時此刻,他們並沒有插手這件事的能力,因為他們自己已經自顧不暇了。
第57章
遠在大都的那位九五之尊,如今的日子過得可謂是甜酒里摻醬油,怎麼品都品不出滋味。
這廂老婆孩子病成一團,盼星星盼月亮盼來的寶貝太子出了一臉的疹子,生死未卜的躺在寢殿中等著活命,一貫溫柔順從的好皇后也因此病的不省人事,宮內宮外傳聞他遭天詛咒註定絕後的謠言四起,皇家仿佛真的被上天所拋棄——太子無後、諫親王無後,連他如今也深陷其中。
那邊一直以來讓他省心的老情人似乎也和他漸行漸遠,多少次他吩咐左右擺架偏殿想與愛人促膝長談,卻悵然若失的被告知諫親王並不在宮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一間專門收拾給阿篤的宮殿逐漸消失在視野里,從每月二十天,到每月十天,再到每月五天,走到如今每月也不見他有一日歇在身邊,皇帝偶然夜半夢醒時分不知不覺去摸索身邊人,卻摸到皇后或宮妃那與肌肉迥然不同的柔軟肌膚,心中總油然而生一種成分未明的悔意。
他在悔些什麼?冷落了阿篤?並非如此,阿篤該知道自己一心一意只愛著他,而如今對皇后的親密,對太子的寵愛,對國丈一家的倚重……只是,只是逢場作戲罷了。他是皇帝,總有些身不由己的原因。
難得跟諫親王的見面,兩人已經沒有當初避開諸人便乾柴烈火的在角落擁吻的激情,而是一板一眼的坐於茶桌兩側,一問一答,生疏無比。
皇帝疲憊的嘆了一聲,打斷諫親王翻動記錄沉悶的念讀聲,自己挑出疑問來主動問道:“可查出來刺客的來歷?”
小太子在被皇帝帶往皇后娘家時遇襲,刺客當時偽裝成國丈府小廝,且有人接應,在措不及防的情況下動手襲擊了太子。雖然刺客很快被拿下,並供出大批的同黨,但一切已無力回天,襲擊太子的刀刃上抹了不知道什麼藥物,小太子只被劃出一道都不能算是重傷的小口子,可那道口子卻在那之後以一種摧枯拉朽的姿態迅速的腐爛流膿,高熱、昏迷、水皰、痘疹……這一切來的如此突然,突然到御醫院的所有大能一起出手,也堪堪只保住下任皇帝一道微弱的呼吸。
沒有人敢保證他什麼時候會撐不住,而按照保守估計,即便是如此一日十二個時辰無微不至的診療,小太子頂多也只能將生計維持一個月。
諫親王有些心虛,這並非他下手解決的第一個孩子。第一個孩子應該是皇后的頭胎才對,那一次……是因為嫉妒。他嫉妒懷孕了的皇后被皇帝亦步亦趨的關懷,哪怕是對著他,皇帝也從不曾記掛過他一日三餐吃的是溫是寒,有了第一個,那便有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
如今這個,便是第六個。
他這樣想著,心中又忍不住的冷冷發笑——第六個了,他為了皇帝守身,甚至不入洞房,而皇帝呢?在他看不見的角落裡,卻如同花蝴蝶那樣臨幸著一個又一個的宮妃,而他自己,在對方的眼中,恐怕除了性別之外,如今也只是一個不那麼受寵的舊人吧?
便是被這種憎恨所驅使,他在收到了溫潤暗藏機鋒推託皇位並建議他親自上手的書信後,才會如此不顧一切瘋狂的籌備著一切。
皇帝並不懷疑他的阿篤有什麼野心,他自問自己相當了解愛人,如果他想要這個位置,那麼當初在先帝駕崩後太子被殺的時候,他有無數機會可以幹掉自己並順理成章的登基,但阿篤並不這麼做,他是個重感情的人,重感情的人狠不下篡位那顆心的。
諫親王只是一徑沉默著,待他翻到那一頁寫著刺客集體服毒的記錄後,輕顫了一下,慢慢的將紙張掉轉過頭去給皇帝看:“什麼都沒查到,這批人服毒,瞬息便死了,臨了都沒有張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