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世,謝薇一直不知道該如何改善她們婆媳的關係,可剛才自己無意中的一句話卻一下子打開了新的門。

  只要楊秀華立起來了,有能力了,再說的直白一些,有錢了,奶奶還會這麼看不起她嗎?人窮百事哀,要是媽媽手頭寬裕了,富足了,依著媽媽的性格,自然不會吝嗇於多給奶奶買東西。

  感情是要培養的,哪怕奶奶一直對媽媽有偏見,可媽媽這麼能幹,會賺錢,讓謝家越來越興盛,奶奶又有什麼理由去遷怒於她?。

  老人大多都有些迷信,等到家裡慢慢地過好了,謝薇再找個算命的塞點錢,來幾句‘你這兒媳婦兒有旺夫之相’之類的神言神語,奶奶肯定會十分信服!

  越想越興奮,謝薇拉住媽媽趕緊接著這個話頭說下去:“媽,你要是能賺錢就太好啦!我和姐姐弟弟會高興不說,到時候你也有能力哄奶奶開心。奶奶可喜歡孫大個兒他奶的紅毛衣了,你要買給她,她肯定高興,奶奶高興了,咱們全家都高興!”

  這話是真戳到楊秀華的心窩上了,她最大的心結就是自家婆婆。小時候在家裡,她媽媽就常教導她結婚後要孝敬公婆,要敬重長輩。她愛慕謝建國,嫁過來也是一顆真心的待公婆,只可惜公婆對她有偏見,哪怕每天洗衣做飯,勤快做事,也換不來婆婆的一個笑臉。

  可就像女兒說的,若是她真能賺到錢,既能解決了家裡的燃眉之急不說,還能有餘力去孝敬婆婆。

  越想越清晰,楊秀華忽然意識到了問題所在,歸根到底,還是得自己站起來,身份上本就差人一等,自怨自艾也不會有用,還不如竭力拼一把,真能成了,她也能揚眉吐氣!

  眼見著媽媽的神色越來越堅定,謝薇都快美翻了。

  她緊接著又說道:“媽,說干就干,咱明天就試試唄?正好周日我不上學,我和你一起。”

  楊秀華轉頭看向女兒,十分堅定地說:“好,那就試試!”

  得到了媽媽的準話兒,謝薇簡直要樂地合不攏嘴,也虧了楊秀華現在滿腹心事,要不然看到小女兒這副小樣子,肯定得追問一二。

  第二天,母女兩人就開始忙活了。

  楊秀華比較謹慎,雖然打定主意要幹這事了,但她心裡也還是有些忐忑。

  想得很美好,怕做起來又有其他難題,萬一她做的飯菜不好吃,沒人買;又或者只有幾個人來買,飯菜沒賣完,別說賺錢了,沒準還要虧錢。

  這些都得考慮進去,所以楊秀華並沒有提前和謝建國說,想做出點成績了再同他說。

  這一點倒是和謝薇不謀而合,她擔心的更多一些,雖然她勸媽媽的時候說的特別自信,但她更了解奶奶,要是讓奶奶先知道了媽媽去做小買賣,估計立馬得暴躁。

  奶奶可不會想,這事是不是有前景,她還是老思想,認為做小買賣那都是沒本事的人才會去做的,根本不可能賺到錢。

  謝薇想的是,等媽媽切實拿到錢了,再慢慢告訴奶奶,雖然也是個任重道遠的過程,但至少不會被扼殺在搖籃里。

  心思一致,母女兩個就開始偷摸摸地忙活了。

  謝建國這些天為了後院的事都是早出晚歸,根本不必擔心他會發現,而奶奶向來是大清早就到郊外去撿些野菜乾糙,一來是引火用,二來也能喂喂雞鴨。

  謝薔昨晚就被謝薇逼著寫完作業,一大清早就出去撒歡了,想留她都留不住。

  所以到了上午八點左右,整個謝家就是謝薇母女的天下了。

  鑄鋼廠是中午十一點半下班,雖然中午回家吃飯的人不少。但擋不住員工多,基數大,家屬院占地甚廣,有很多一起上班的夫妻就不樂意趕回家做飯又吃飯。雖然肯定沒晚飯的市場大,但也是有一定市場的。

  鑑於第一次賣飯,資金還不充裕——楊秀華身上只有三塊錢,謝薇還有前陣子敲鐵疙瘩剩下的兩塊錢。

  總共五塊錢,實在不算多,不過好在家裡原材料還算充裕,有米有面有蔬菜,就是沒有豬肉了。

  謝薇建議道:“媽,咱第一次就先別做炒菜了,蒸包子賣怎麼樣?”方便攜帶也方便定價,而且包子這種東西,很少有人會不喜歡吃,熱乎乎的渾圓肉包子,餓極了誰看到了都會喜歡。

  楊秀華也正有此意:“嗯,就蒸包子!”

  謝薇對她們的小生意比較有信心,於是建議道:“第一次我們先蒸一百個包子吧!”一百個包子忙活一上午應該就做出來了!

  楊秀華就沒那麼大的信心了:“一百個也太多了,萬一賣不了呢。”

  謝薇心想,怎麼可能賣不了?

  就算一個人買兩個包子,一百個包子也就五十個人。鑄鋼廠的員工可有幾千人哩,餓肚子的也至少有上千人,就算一開始不摸行情不來買,但機率再小,一千個人里也不止出來五十個人吧?

  謝薇之所以說先做一百個,想的完全不是賣不賣的了的問題。而是他們母女一上午最多也就做出一百個包子,再多的話,一來原材料不夠,二來他們人手也不夠。

  雖然謝薇是這麼想的,但她也沒有和母親爭辯。楊秀華生性謹慎,這並不是壞事,對於還在一無所知,慢慢摸索的開拓者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品質,她不能打擊了她。

  不過,她還是小小地堅持了一下:“媽,做六十個唄,要真剩下了咱家晚飯就吃包子嘛!”

  她拉著媽媽的袖子搖,楊秀華一看心就軟乎乎的了。小女兒懂事,才這么小就知道幫忙做家務,如今周日了也不出去瘋玩,反倒是要在家幫她蒸包子,能有這麼乖巧的孩子,她十分窩心。如今難得見女兒撒嬌,她也不想拂了她的心愿,於是說道:“好,做六十個,真賣不出去了,咱家晚上就吃包子!”

  敲定了章程,兩人就開始和面了。楊秀華有經驗,一斤面基本上能做十二三個包子,要做六十個,至少得五斤面。幸好前陣子中秋節廠里發福利,發了三袋子面,楊秀華一直省著吃,如今家裡還有二十多斤白面呢。

  家裡還有不少白菜,是謝薇姥姥前些天從鄉下帶來的,姥姥家有菜園,如今白菜都熟了。這時候可沒什麼反季蔬菜,白菜就是過冬的首要蔬菜了。每年姥姥都會讓大舅送來四五十斤,足夠謝家一家人吃上一個冬天了。

  白菜有了,小蔥香油各式調料家裡都有存貨,唯獨豬肉是必須出去買了。

  買豬肉的活兒謝薇攬了過來,楊秀華起初不同意,她倒不是怕女兒被騙,她擔心的是三斤豬肉太重,女兒小胳膊小腿的哪裡拿得動?

  謝薇表示,自己力氣大得很,前些陣子她還背著五六斤的鐵疙瘩去賣呢,三斤豬肉而已,小意思。

  於是也不顧母親反對,拿著錢錢就出了門。

  也就十多分鐘,她就買好了肉帶回來了,一等豬肉是九毛錢,二等豬肉是八毛錢,三等豬肉是六毛錢。現在的儲藏方式比較古老,謝薇怕三等豬肉不新鮮,回頭賣的包子讓人吃壞了肚子可就砸了招牌了。

  而一等豬肉貴是貴在今天剛殺的豬,一來新鮮,二來是五花肉。二等豬肉也是新鮮豬肉,可是瘦肉比較多,所以便宜些。

  謝薇想了想,做包子還是五花肉比較好,雖然貴一些,但做出來比較香,於是也不差那一毛錢了,乾脆的稱了三斤一等豬肉。

  帶回去之後就交給老媽來剁肉了,她接手了比較安全的和面工作。

  楊秀華是做慣家務的,麵食尤其拿手,發好面之後,她開始切分面劑子,一刀一個,極其精準,面劑子大小均勻,簡直像是拿尺子比著切的。

  她擀麵皮也極快極好,擀麵杖在她手裡靈活得像是能挽出花兒來,一邊擀一邊轉,十幾秒鐘,一個渾圓的麵皮就大功告成。謝薇拿起來看看,簡直像是用圓規畫的圓,佩服,實在佩服!

  臨近中午十一點,兩鍋包子就熱騰騰地出了鍋。謝薇之前也沒閒著,她跑去百貨公司買了一個白色的塑料泡沫箱,將乾淨的純白包袱墊在下面,用來裝包子。

  臨出發的時候,謝薇又去孫大個兒家借了輛自行車,母女兩個人穿著一身乾淨衣服就往鑄鋼廠門口去了。

  她們剛到,下班鈴就響了,大約又過了四五分鐘才有人陸陸續續地推著車子出來。楊秀華還有些放不開,不太敢抬頭,倒是謝薇大大方方的抬頭看著。

  瞧見有人好奇地看著她們,謝薇就笑著問:“叔叔,剛蒸好的包子,來一個嘗嘗不?”

  被她一問,這工友還愣了愣,旋即就擺擺手說道:“不了,我這就要回家呢,家裡都做好飯了。”

  楊秀華稍稍有些失望,謝薇倒沒覺得什麼,新鮮事物,想要讓人接受總得有個過程。

  她又問了幾個阿姨叔叔,得到的話基本是一樣。其實這時候要是能喊一嗓子宣傳一下是最好的,但謝薇怕碰上熟人之後楊秀華更加不好意思,所以沒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