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北方之森》作者:samizda/五色龍章

  文案

  “這是所有世界中最好的一個,”我聽到他茫然地喃喃自語,“在可能存在的所有世界中,這個已經是最好的了。所以我不抱怨什麼。”

  內容標籤:異世大陸 悵然若失 陰差陽錯

  搜索關鍵字:主角:林賽·路德維希,伊瑟·亞瑟 ┃ 配角:多莉妲

  【

  第一章

  “這是所有世界中最好的一個,”我聽到他茫然地喃喃自語,“在可能存在的所有世界中,這個已經是最好的了。所以我不抱怨什麼。”

  “所以你不抱怨什麼。”我重複道。

  我守在床榻邊,凝望著其上灰敗得像一片枯絮的老人:“那就是說,你不需要臨終禱告了。”

  “不,”他說,“我把你叫來,是想跟你講講我的一生。你從另一個世界來,是嗎?你會把我說的所有話記下來,對嗎?”

  “是的,我不管在哪裡都負責文字記錄。”

  “你的世界和這個比起來——”老人比劃了一下,示意我他當下所處的空間,“怎麼樣?有沒有這個好?”

  我想到我來之前的那個世界,那裡有金色的夕陽下的柳樹,有微波蕩漾的沉靜藍色河流,但也許我一直都是錯的,也許和那個比起來,的確是這裡更好。

  “你說過,”我回答,“這裡是最好的。”

  老人仰躺在那裡,盯著天花板,而我一直握著他的手。“別的世界有太多人了,我想。”

  “沒錯。”

  “我們在冰川世紀之前也是如此,”老人回望我,眼神平靜而清澈,和我所見過的大部分人不同,“現在更好,我們住在先輩留下的巨大圖書館裡,在新的遺蹟上努力工作,這樣的局勢要持續至少幾百年。”

  我不發一語。窗外是黃土地,一望無際的黃色平原,劫後餘生的人類花了一百年時間從南極步行到這裡,一路上留下大大小小的城市,大部分居民一輩子的任務就是帶著他們的行裝到處漫遊,開挖新的遺蹟並居住其中。任是這樣,他們是不可能走遍整個世界的,因為黃土地太廣闊了。

  在北方,有一片來歷成謎的森林帶,高大而陰暗,遠看像烏壓壓的雲層,又像世界邊緣綿延不絕的城牆。據推測它環繞全球,寬度大概是從蒙古到北回歸線那麼多,當然是以我的經驗面前這位老人林賽。路德維希的描述估計而成。這片森林令人絕望,林賽說,在他的早年,估計要四分之一年才能橫穿一次,這是建立在一年大概是我那邊的兩倍長的基礎上的。

  “人太少了,”林賽。路德維希用令人難以聽清的聲調說,“人是那么小,又那麼少。”

  “你去北方幹什麼呢?”我問。

  “發財。”

  “北方有什麼財富?那裡有什麼?”

  “這我不能告訴你,”林賽嘶啞地發聲,“這是行規。”

  “這個世界上,干你這行的也有幾千人了吧?”

  “是,但他們都不會告訴你,”他說,“除非你去報名培訓班,你就走上這條路了,但你決不能去,你得活下來。”

  他的語氣是那樣堅定,而且又重複了一遍:“你不能死。到那邊去的人,即使是我帶的隊,六個人里也只能活兩三個。”

  “而且現在我已經不帶隊了。”他又補充。

  第二章

  起初,我一直嘲笑林賽說的“這是一個最好的世界”,因為這裡實在是一點也不好。沒有海洋,沒有河流,只有地下冰川和少得可憐的地下水。旅人一輩子腳踩黃土地,一望之下,地平線清晰可見,在視線所及內不會有任何人煙。所謂遺蹟,就是一些拙劣的斷石板。觸目可見的植物只有生命力頑強的紅樹和胡楊——至少我是這麼叫的,還有一些貼地的枯糙。我在幾座所謂的城市裡住過短短的幾個星期,簡直難以忍受,根本待不下去,只好重新上路。它們完全就像鴿子屎一樣,一攤一攤糊在地上,沒有市中心也沒有邊緣,也沒有固定的住客。這裡的人做的唯一的事情似乎就是從地里挖出各式各樣舊時代的東西,忙碌一輩子,然後死在不知道哪個角落——這是我在到達北方冒險家的城市之前得到的印象。

  整個世界都是這樣。我在來到那些大峽谷之前,在一種類似駱駝的生物背上顛簸了八年,有好幾次,我孤獨寂寞得差點哭出來。我和這世界上的一切都沒有任何聯繫,像一顆沙子一樣被吹來吹去。但在蒼茫的天穹下,我又感到一絲實在感,因為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這樣,他們對老人不用敬稱,很小的時候就和自己的家人分離,我也很少看到有情侶或是相伴而行的兩人。簡而言之,沒有社會關係。他們都是遺民,上個時代遺落在蠻荒中的種子,幾乎沒有情感或目標,只有茫然的生命,就像史前無意間被創造出來的單細胞生物,不知道被創造出來是幹什麼的,連造物主都不知道。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也許是因為再也沒有人需要為自己或別人負責了——不用擔心食物的來源,我看到沿途有很多果實,是從紅樹上長出來的,摘了就可以吃,同時補充營養和水分。旅行的人有時候一輩子就吃這個。

  稍微有點心的人,也許會在城市裡開出一片荒地,種些幾百年前的瘦瘠的小麥,到郊外馴服一頭野牛,如此等等,不過這樣做的人不多,即使做了也會因為遷徙而再度荒棄。我看到過套著從土地里挖出來的嚼子的不知名動物在荒漠裡遊蕩。

  ……如此等等,都是我在到達北方前的所見。

  在漫長的旅途中,我曾期冀出現一座真正的城市——什麼是真正的城市呢?我想起我曾經坐在昆士汀小鎮陰暗cháo氣逼人的咖啡館裡閱讀看報、等待午休時間過去的時光,哦,我們每個人都在那兒坐過,但並不是說那就是真正的城市,毋寧說那只是我懷念的有其他人的地方。而且並不是說我在那裡就不是孤獨的——現在,我處在真正的荒漠中,而在那裡,包圍我的是人群的荒漠,兩者並沒有顯著的差別。

  一座真正的城市應該是團結在它的中心四周的。

  我在這個世界的懈怠而冷漠的人中間沒有看到過任何中心。我看不到他們當中有精英的存在,也沒有階級,理論上倒是一個理想的民主社會,可惜根本就沒有構成社會的基礎。

  所以當我來到北方的峽谷地帶時,我不僅看到了多年來的第一座小山丘,還驚訝地發現,原來我一直尋找的這個世界真正的智慧生命存在於北方。為了從這個世界的南面(不算最南面)來到北面,我在荒漠裡趕了八年的路。

  我見到的第一座城市環繞一座錐形山而建,建築材料和南方一樣,都是從地里挖出的巨大石板,還有一些廢鐵,並不是太多,因為金屬基本都變成了機械和工具。這座錐形山的中間是火山口,市中心就在那裡,我所見過的最大的機械組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齒輪和滑輪笨拙地從火山口裡打撈出一件又一件的破爛。岩壁被火把照得通紅,至少有一千名工人在其中勞作。

  我後來知道,全城的人差不多都在那裡。

  繼續一路北上,城市發展得更為完善,所有的城市都沿著山脈建造,隨著峽谷的延長,就像蜈蚣一樣盤踞於兩山之間。這裡的山系類似中國西南的橫斷山脈,由南到北,只要有能力翻過峽谷之間的山脊,就能到達另一座城市。

  我在這個世界看到過的有創造力的人、精明的人、有領導能力的人或是頭腦敏捷的人,則存在於第三類城市中。

  那是我走出大峽谷地區的時候,遠遠看到平原上的營區。再遠處,好像有一片黑雲籠罩天空,瀰漫著一股久違的濕氣。我已經很久都沒有遇到這種暴風雨一樣的景象了。荒漠裡沒有雨。沒人看見過雲,也沒有河流。

  所以遠遠看到一個人的時候,他的眼睛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

  那是一雙看見過河流的眼睛,清亮,平靜,在許多年後還和以前一樣。

  他就是林賽。路德維希。

  第三章

  林賽向我講述他的傳奇一生之前,我在這座城市又住了八年。並不是我想要到此止步,事實上,再往北就沒有路了。我看到的那片積雨雲就是北方之森。

  我在城外遠遠就聞到的巨大河流的氣息,便是那座森林的氣息。

  “我已經四十年沒帶隊了。”他回憶著,繼續自語。

  “這我知道,”我握緊他的手,“我知道。”

  “但在那個時候,我是最好的。”老人說著,臉上浮起幸福和痛苦參半的微笑,“而且是最勤勞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