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完又把手裡的紅本子遞給李懷熙,“好好幫爹把昨天的禮單念念,我還以為你二哥把字兒寫大了呢,比當初給四兒辦滿月時厚了十多頁!原來不是,客人比先前多,送的禮好像也比往年重了,你趕緊給爹念念,以後給人回禮時咱家好有個數。”

  ——原來是禮金冊子。

  “我還沒吃飯呢……”李懷熙嘟噥著接過紅本子,有氣無力的開始念。這工作無聊得很,比科考時念那些經史文章還無趣,不過李懷熙向來會苦中作樂,沒一會兒精神頭就提起來了。

  “……爹,李守忠是誰?”

  “后街你二爺家的大堂伯。”

  “哦,那李守義呢?”

  “你三叔,……”

  “他們家中間怎麼是‘守’字?”

  “我哪兒知道?!興許是你二爺喜歡?快點念!”李成奎開始後悔讓小兒子念這些了。

  “求人辦事兒還這麼凶……”李懷熙嘀咕著,依然把禮單念得斷斷續續,他的新樂趣就是把禮單上的人名與現實中的人臉對號,因此時不時的就要停下來向他爹‘請教’一番,弄得李成奎煩不勝煩。不過李懷熙本人倒是樂在其中,在李家莊他輩分小,平時見了人一般都是稱呼對方這個叔叔那個伯伯的,即使見了平輩也多是稱兄道弟,這樣能光明正大指名道姓的機會還真不多。

  一本帳冊念到三分之一,他娘端著飯菜進來了,後面跟著一個穿著大紅衣裙的年輕女子,正是李龍剛過門的媳婦。

  屠戶娘子一邊擺放飯菜一邊數落了李懷熙兩句,這個新婆婆目前為止當得還算像模像樣,數落完了很自然的把這‘不成器’的小兒子引見給了大兒媳。

  李龍媳婦圓圓臉,長得不是特別漂亮,不過五官很端正,也是濃眉大眼的,和李龍有些夫妻相;行事也不忸怩,落落大方的同小叔子相互見了禮,也不多話,然後就規規矩矩的幫著婆婆擺飯了。

  李懷熙的早餐吃得有些食不下咽,這也正常,任誰在吃飯的時候也不會高興邊上圍著三個不吃飯的閒人。

  李懷熙喝粥的時候他爹娘嫂子在統計收了多少匹布,吃饅頭的時候那三個人在說收了多少壇酒,屠戶娘子說收到的布匹中有一匹緞子的顏色很像盤子裡醃心裡美蘿蔔的顏色,做什麼都嫌艷,害得李懷熙剛伸出去的筷子悻悻地又收了回來,瞪了自己娘親一眼,憤然在饅頭上抹了點兒腐乳吃掉了……

  李龍媳婦識字,因此接替了李懷熙的工作要把之前的禮金冊子念完,李成奎兩口子不打算霸占著管家權,也有意識借這個機會讓兒媳慢慢了解家裡的人情往來關係。

  等李懷熙吃完了早飯,三個人也把帳算完了,李家這次辦喜事一共收了錦緞二十八匹、細布十六匹、上好的老酒五十二壇,禮金六百多兩!

  放下帳本,李成奎未見高興,臉色卻有些神色莫名,看了一眼一臉稚氣的小兒子,李成奎躊躇了一下方才開口,“開春他大伯家給李財辦喜事時左右才不過收了一百多兩的禮錢,咱們兩家的親戚是差不多的,我的那幾個老哥們兒也都不是什麼富戶……”

  停了一下,李成奎接著說,“如今這帳上憑空多出來好幾百兩,除去各家把禮金加重的錢數,還有一些就是大龍縣學裡的那些同窗和虎子買賣上的那些朋友送的禮了,只是這些人把禮上的確實重了。早前大龍他們交際,有隨禮湊份子的事兒也都是問過我們的,上了多少、隨了多少,咱們心裡有數,不過三五兩。可你們看看這帳面上,最少的也隨了十兩!都趕得上過去咱們家半年的嚼頭了。”

  “重了就重了,難不成還退回去?!”屠戶娘子自然知道丈夫憂心的是哪一項,不過她是個天塌下來都不在乎的主兒,笑著轉頭對李龍媳婦說,“我和你公公都不識字,這帳本子你自己收好,人家給咱們隨了多少,以後有回禮的機會咱們就還回去,有不明白的再過來問我們就是了。”

  “知道了,娘。”李龍媳婦答應了一聲,忽而又對李懷熙福了一禮,笑著說,“還要單謝謝小叔子的禮,大老遠從京裡帶回來的那麼大的插屏,可真是漂亮!早上太陽一照,那上面的花鳥像活了一樣!可惜我也沒什麼能拿得出手的謝禮,只在家的時候繡了幾個荷包、扇套子,知道小叔子不缺這些,不過到底還是帶過來了,過會兒我勞煩小姑子給小叔送去,還望小叔不要嫌棄才好。”

  “嫂子說的哪裡話,求都求不來的好東西我怎敢嫌棄。”李懷熙笑了笑,在屋裡又說了幾句閒話就退出來了。

  回鄉之後他還沒去看望過先生,如今諸事已畢,於是換了一身衣裳帶著禮物就打算到雲隱先生那裡走一趟,臨出門前告知父母,李成奎聽了便也換了衣裳單備了一份表禮跟著一起去了。

  劉全李虎一早去鄰村還篷布、大灶一類的家什還沒有回來,李成奎和李懷熙父子倆一走,家裡的男人就只剩下新郎官李龍了,在家辦喜事可不比在酒樓里那樣輕省,因此身為新郎官在第二天也躲不過雜七雜八活計的驅使。

  整整一個上午,屠戶娘子都忙得像個陀螺,她不敢帶累自己老娘,也不好意思支使新媳婦,自己一個人屋裡屋外的忙活。好在李龍媳婦是個懂事的,在家也是干慣了活,雖說前一晚上洞房花燭夜累了一些,可也沒少在旁邊幫忙,婆媳倆把借來的碗筷一一分類,中午的時候就打發新郎官親自給鄉鄰們還回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