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喬知學:“可是思維凝聚,無數人思念的力量透過意識、透過量子力場、透過量子糾纏準確地傳達給了譚硯意識,讓他的意識在這個世界有了生存的空間,從而沒有完全消失。”
梁顯:“當《異世界生存指南》成為必考科目後,全國無論老少都開始重視這件事,這個時候思維凝聚達到峰值,譚硯終於可以在他最熟悉的地方向我們發出信號,但能夠接收到信號的只有與他曾經發生過量子糾纏的小鹿!”
“而現在,譚硯就在這裡,在我們面前!”喬知學難得激動地說道。
其他人完全不明白為什麼簡單的幾個字這兩人能夠想到這麼多,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譚硯極有可能就在他們眼前,是意識形態的。
“那我們要怎麼留住他的意識?”崔和豫問道。
“這個……”梁顯卡住了,他能感受到譚硯在自己身邊,可是光感受有什麼用呢?看不見摸不著的,這也算是生命嗎?難道以後要與譚硯人鬼情未了?
倒是喬知學盯著墓碑道:“其實可以試一試。”
梁顯:“試什麼?”
“挖,將裡面的屍骨帶回去。”喬知學果斷地說道。
此時此刻眾人也只能相信他,大家將墓地挖開,把裡面的屍體一點不留地帶回基地研究室。
喬知學將之前拿去化驗的部分骸骨也取出,與屍骨放在一起。
“我們似乎一直低估了這具骸骨對譚硯的影響力,”穿上白大褂戴上白色手套的喬知學道,“空間旅行者死後四十一年,譚硯卻一直與這具骸骨保持著量子糾纏,最後意識凝聚在墓碑前,這是一股怎樣的吸引力?”
“與生俱來的,生來便是一體的 ,天然的量子糾纏。”梁顯回答道,“即使在宇宙兩端,即使永不相見,卻始終保持聯繫的整體。”
“沒錯!”喬知學點點頭,“我認為身體、精神、意識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的。像你們之前在暗能量世界遇到的意識體,他們搶奪了無數身軀,卻無法長久待在一個身體中,要不斷更換。譚硯也是一樣,他意識力那麼強,最後還是與身體無法融合,灰飛煙滅。他若是提前離開那具身體換一個,日後就會像邪惡意識般不斷奪取其他人的身體,淪落到他那個地步,這是譚硯並不想要的,所以他寧願消失。”
“不管更換多少身體,只有這一具,才是真正屬於譚硯的!”
“我要以這具骸骨為根基,重塑一具身體。如果重新出現的身體對譚硯有天然吸引力,那麼他的意識力就會自然而然地附在這具身體上,重新化為譚硯。”喬知學道。
“什麼?”眾人簡直懷疑自己的耳朵,這怎麼可能。
“有什麼不可能的?”喬知學從書櫃裡拿出一大堆書放在眾人面前,全是神話傳說。
梁顯翻了翻,所有故事中關於復活的地方都被喬知學劃上了線。
他冷冷清清的,其實比誰都重視譚硯,一直在想辦法用科學復活譚硯。
“所有故事中,想要死而復生必須有三個因素缺一不可,身體、靈魂、某種超出嘗試的神秘力量。古希臘神話中的復活,基本上是進入冥府搶奪屍體和靈魂,華國古代也是一樣。我參考了所有故事,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哪吒蓮花化身復活的故事。
《封神演義》中提到,哪吒死後,太乙真人最初是讓哪吒在翠屏山上造一座神像,受萬家香火,為信眾實現願望,時日久後,泥身化為真身,太乙真人便可助哪吒復活。後來神像被李靖打碎,又燒了廟宇,哪吒孤魂無處可去,才又去求太乙真人。此時太乙真人方才以蓮花化身,用一金丹罩住哪吒魂魄,助他復活。可復活後的哪吒其實不能算是活著的人,沒有精血肉身,雖然能夠抵擋很多攻擊,對付活人的辦法都傷不到他,可應該還是有弊端,書中沒有提到。否則太乙真人一開始也不會用受香火的方式讓哪吒復活,蓮花化身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
眾人:“……”
為什麼喬知學能夠將古代小說當成學術論文來研究?
“從這些故事中我們知道,身體一定要有,而且最好是原本的身軀,其他替代物均有缺陷;靈魂也要穩固,否則不會需要信眾來祈禱;最後,神力,像太乙真人的金丹、宙斯、冥王或者是其他什麼神的神力,這便是連接身體與靈魂的關鍵因素。我的理解是,這種神秘力量其實就是精神,也是量子糾纏的一種表現形式,無論何時何地都存在的聯繫。”喬知學道,“現在譚硯的意識體已經在人們的思念或是祈禱中重新凝聚,只要我們提供一具對他有吸引力的身體,他就能回來!”
“怎麼製作身體?”梁顯已經完全消化喬知學說的話了。
“我曾經用記憶金屬製作了掃描艙,它掃描了譚硯身體的全部數據,還有這片記憶晶片,這是當時譚硯帶到全球進化世界製作防禦晶片的原始晶片,裡面有譚硯的納米信息,不可複製,不可仿造。
空間旅行者的屍骨、譚硯的身體數據、我的具象化能力還有梁顯的解構力量,我認為可以一試。”
“讓邱齊正將你和我力量融合在一起,我們合力將空間旅行者和所有譚硯的身體信息製作出一具沒有靈魂的身軀,由於自然的吸引力,譚硯的意識力一定會進入這具身體。可是你說的那種神秘力量,我們並沒有。或者說,僅靠量子糾纏不夠,它不足以賦予一具身軀活著的力量。”梁顯道。
梁顯:“當《異世界生存指南》成為必考科目後,全國無論老少都開始重視這件事,這個時候思維凝聚達到峰值,譚硯終於可以在他最熟悉的地方向我們發出信號,但能夠接收到信號的只有與他曾經發生過量子糾纏的小鹿!”
“而現在,譚硯就在這裡,在我們面前!”喬知學難得激動地說道。
其他人完全不明白為什麼簡單的幾個字這兩人能夠想到這麼多,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譚硯極有可能就在他們眼前,是意識形態的。
“那我們要怎麼留住他的意識?”崔和豫問道。
“這個……”梁顯卡住了,他能感受到譚硯在自己身邊,可是光感受有什麼用呢?看不見摸不著的,這也算是生命嗎?難道以後要與譚硯人鬼情未了?
倒是喬知學盯著墓碑道:“其實可以試一試。”
梁顯:“試什麼?”
“挖,將裡面的屍骨帶回去。”喬知學果斷地說道。
此時此刻眾人也只能相信他,大家將墓地挖開,把裡面的屍體一點不留地帶回基地研究室。
喬知學將之前拿去化驗的部分骸骨也取出,與屍骨放在一起。
“我們似乎一直低估了這具骸骨對譚硯的影響力,”穿上白大褂戴上白色手套的喬知學道,“空間旅行者死後四十一年,譚硯卻一直與這具骸骨保持著量子糾纏,最後意識凝聚在墓碑前,這是一股怎樣的吸引力?”
“與生俱來的,生來便是一體的 ,天然的量子糾纏。”梁顯回答道,“即使在宇宙兩端,即使永不相見,卻始終保持聯繫的整體。”
“沒錯!”喬知學點點頭,“我認為身體、精神、意識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的。像你們之前在暗能量世界遇到的意識體,他們搶奪了無數身軀,卻無法長久待在一個身體中,要不斷更換。譚硯也是一樣,他意識力那麼強,最後還是與身體無法融合,灰飛煙滅。他若是提前離開那具身體換一個,日後就會像邪惡意識般不斷奪取其他人的身體,淪落到他那個地步,這是譚硯並不想要的,所以他寧願消失。”
“不管更換多少身體,只有這一具,才是真正屬於譚硯的!”
“我要以這具骸骨為根基,重塑一具身體。如果重新出現的身體對譚硯有天然吸引力,那麼他的意識力就會自然而然地附在這具身體上,重新化為譚硯。”喬知學道。
“什麼?”眾人簡直懷疑自己的耳朵,這怎麼可能。
“有什麼不可能的?”喬知學從書櫃裡拿出一大堆書放在眾人面前,全是神話傳說。
梁顯翻了翻,所有故事中關於復活的地方都被喬知學劃上了線。
他冷冷清清的,其實比誰都重視譚硯,一直在想辦法用科學復活譚硯。
“所有故事中,想要死而復生必須有三個因素缺一不可,身體、靈魂、某種超出嘗試的神秘力量。古希臘神話中的復活,基本上是進入冥府搶奪屍體和靈魂,華國古代也是一樣。我參考了所有故事,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哪吒蓮花化身復活的故事。
《封神演義》中提到,哪吒死後,太乙真人最初是讓哪吒在翠屏山上造一座神像,受萬家香火,為信眾實現願望,時日久後,泥身化為真身,太乙真人便可助哪吒復活。後來神像被李靖打碎,又燒了廟宇,哪吒孤魂無處可去,才又去求太乙真人。此時太乙真人方才以蓮花化身,用一金丹罩住哪吒魂魄,助他復活。可復活後的哪吒其實不能算是活著的人,沒有精血肉身,雖然能夠抵擋很多攻擊,對付活人的辦法都傷不到他,可應該還是有弊端,書中沒有提到。否則太乙真人一開始也不會用受香火的方式讓哪吒復活,蓮花化身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
眾人:“……”
為什麼喬知學能夠將古代小說當成學術論文來研究?
“從這些故事中我們知道,身體一定要有,而且最好是原本的身軀,其他替代物均有缺陷;靈魂也要穩固,否則不會需要信眾來祈禱;最後,神力,像太乙真人的金丹、宙斯、冥王或者是其他什麼神的神力,這便是連接身體與靈魂的關鍵因素。我的理解是,這種神秘力量其實就是精神,也是量子糾纏的一種表現形式,無論何時何地都存在的聯繫。”喬知學道,“現在譚硯的意識體已經在人們的思念或是祈禱中重新凝聚,只要我們提供一具對他有吸引力的身體,他就能回來!”
“怎麼製作身體?”梁顯已經完全消化喬知學說的話了。
“我曾經用記憶金屬製作了掃描艙,它掃描了譚硯身體的全部數據,還有這片記憶晶片,這是當時譚硯帶到全球進化世界製作防禦晶片的原始晶片,裡面有譚硯的納米信息,不可複製,不可仿造。
空間旅行者的屍骨、譚硯的身體數據、我的具象化能力還有梁顯的解構力量,我認為可以一試。”
“讓邱齊正將你和我力量融合在一起,我們合力將空間旅行者和所有譚硯的身體信息製作出一具沒有靈魂的身軀,由於自然的吸引力,譚硯的意識力一定會進入這具身體。可是你說的那種神秘力量,我們並沒有。或者說,僅靠量子糾纏不夠,它不足以賦予一具身軀活著的力量。”梁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