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頁
收斂心神,聽錢剛繼續表功:“楊秀芳出不來了,她家鍋都叫人打漏了……誰家丟了孩子不得兩眼滴血地跟她拼命?”
越寧知道,他這話說得不夠實在,楊秀芳還真不會去出手拐孩子,她只做掮客。誰家沒孩子,真心想養一個了,她去給說和,認為這是積德,沒孩子的有了孩子,被拐的孩子也有個真心想照的家了。至於丟了孩子的爹媽,對不起,她不是聖人也不是官家,且管不了這許多。她能幫一點是一點,能幫到誰就是誰了。
可丟了孩子的人卻不會這麼認為,真箇鬧起來,甭管是不是她經的手,沒有人會支持她。
由於民憤極大,楊秀芳和吳支書的案子審得比較快,比不得上面督辦的,也比一般案件抓緊了不少。足夠越寧看到兩邊人的結果,至於李家,卻是年代久遠,無法追溯了。
案子審下來,越寧也要走了,錢剛來送行,還是說到了李家:“那個,李建設家……”
越寧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跟我有關係嗎?”
錢剛一噎。
越寧冷笑道:“便宜他們了。”
“呃……”
越寧微微一笑:“我最討厭麻煩,誰給我惹麻煩,我就讓他一輩子活在麻煩里,直到死。”
錢剛一個哆嗦:“我可什麼都沒敢告訴他們,就是,他們家孩子,丟了。”
“關我屁事。”沒丟,就是路邊揀了點錢,上網去了,得有小半個月沒著家了。家裡人覺得他泡網吧不正經,不讓去。現得了一筆外快,必得去玩個痛快。然後在網吧里,他會知道小胡老師的丈夫,新近得了一筆橫財,而這個男人自從死了老婆領了保險金,沒人照顧生活就鎮日喝得爛醉,他家的門,經常會忘了鎖。
之後再發生什麼,就只有天曉得了。
錢剛:……錢剛總懷疑這事兒跟他有關係,卻又不敢講,只得眼睜睜看著他帶著兩個黑西裝,一個金邊眼鏡,坐上小車往省里去了。
————————————————————————————————
往省城去的路上,越寧接到了汪學海的電話。
汪學海對他算有知遇之恩的。當時越寧年紀小,飢一頓飽一頓的混日子,心說這不是辦法,乾脆找了個小廠去當童工了。人家還不收,因為殘疾。越寧不得不去找老闆談,老闆哪裡他能見著的呢?流浪了七、八家廠子,最後遇到了汪學海。
汪學海在辦廠子,廠子不大不小,純勞動密集型企業。看這個殘疾的小孩兒,用也沒法兒用,他又不是開善堂的,就有點為難。不想收,又有點不忍心。
越寧跟他講:“要避稅嗎?”
四個字,讓汪學海對他刮目相看。
越寧四處流浪,住過破爛堆,這樣的情況下也沒忘讀點書。破爛場最不缺的就是字紙舊書,翻兩本,就是路燈看看。讓他記住了一條政策,企業收容殘疾工人,是有政策優惠的。
估且不說這辦法操作起來的難度,只是有這份心,就讓汪學海對他產生了興趣。一個殘疾小孩兒,能有這樣的主意,就不僅僅是聰明了。兩人聊了一會兒,汪學海問到越寧的年齡,越寧不在乎地告訴他:“我還沒辦身份證,想辦哪一年的都行。福利院、殘聯那裡,我站出去□□,倒是很方便的。”
汪學海想了想,乾脆說:“你現在上學是難了點兒,先到我這裡住兩年,看看大門吧。”讓他出學費,不知道學成個什麼樣子,是難了一些,但是招個童工,還是可以的。沒過一年,汪學海就決定帶越寧去把證都辦齊全了,然後放到身邊來帶著當個徒弟。
無父無母,殘疾人,還年紀小,還得靠著自己,養熟須趁早。集體宿舍給他個小間,洗乾淨了,找身兒子的舊衣服一穿,汪學海惋惜得不行:怎麼就殘了呢?
越寧也沒讓他失望,自學起來比汪學海那上學的兒子學的都好。越寧想上學,汪學海倒也有這個意思,但是汪學海的妻子挺不樂意的——似乎是對越寧的來歷產生了懷疑。汪學海的兒子也對一個聰明的同齡人產生了莫大的敵意,這種別人家的孩子,不是普通人能hold住的,擱普通人堆里不是被崇拜就是被打壓。
越寧倒是想走,可走到哪兒呢?別的地兒不收他啊!
那就在廠里干吧。他腦子靈活,又沒斷了學習,很快得到了汪學海的器重。越寧一路幹下去,但是在經營理念上跟汪學海產生了分歧,汪學海就算知道越寧講得有道理,卻沒有辦法去改。他的企業已經做大,卻做成了個家庭式的,七大姑八大姨的都來了。
明知道越寧是對的,也只能放他走人。越寧也不讓他為難,幹了這些年,汪學海也不算虧待他,越寧存了不少本錢,人脈也算建立起來了,自己另起爐灶。網購才興起,越寧就發現了其中的商機,當機立斷,做快遞去了。
汪學海的兒子考上大學,才發覺自己小時候真是渾了,回來對越寧倒是挺好。發現越寧走了,悔得跟什麼似的:“怎麼讓他走了?!”覺得當年是自己耽誤了越寧,越寧有事兒,就想幫把手。汪學海的企業也做得挺大了,汪學海的兒子汪驥,很想讓親爹幫越寧一把。
汪學海是個精明的商人,真不願意為越寧去得罪龍四海,委婉地勸越寧:“給他個殼子,他用不多久就得垮,你換個地方重頭開始。有什麼損失,我給你補好了。”
越寧知道,他這話說得不夠實在,楊秀芳還真不會去出手拐孩子,她只做掮客。誰家沒孩子,真心想養一個了,她去給說和,認為這是積德,沒孩子的有了孩子,被拐的孩子也有個真心想照的家了。至於丟了孩子的爹媽,對不起,她不是聖人也不是官家,且管不了這許多。她能幫一點是一點,能幫到誰就是誰了。
可丟了孩子的人卻不會這麼認為,真箇鬧起來,甭管是不是她經的手,沒有人會支持她。
由於民憤極大,楊秀芳和吳支書的案子審得比較快,比不得上面督辦的,也比一般案件抓緊了不少。足夠越寧看到兩邊人的結果,至於李家,卻是年代久遠,無法追溯了。
案子審下來,越寧也要走了,錢剛來送行,還是說到了李家:“那個,李建設家……”
越寧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跟我有關係嗎?”
錢剛一噎。
越寧冷笑道:“便宜他們了。”
“呃……”
越寧微微一笑:“我最討厭麻煩,誰給我惹麻煩,我就讓他一輩子活在麻煩里,直到死。”
錢剛一個哆嗦:“我可什麼都沒敢告訴他們,就是,他們家孩子,丟了。”
“關我屁事。”沒丟,就是路邊揀了點錢,上網去了,得有小半個月沒著家了。家裡人覺得他泡網吧不正經,不讓去。現得了一筆外快,必得去玩個痛快。然後在網吧里,他會知道小胡老師的丈夫,新近得了一筆橫財,而這個男人自從死了老婆領了保險金,沒人照顧生活就鎮日喝得爛醉,他家的門,經常會忘了鎖。
之後再發生什麼,就只有天曉得了。
錢剛:……錢剛總懷疑這事兒跟他有關係,卻又不敢講,只得眼睜睜看著他帶著兩個黑西裝,一個金邊眼鏡,坐上小車往省里去了。
————————————————————————————————
往省城去的路上,越寧接到了汪學海的電話。
汪學海對他算有知遇之恩的。當時越寧年紀小,飢一頓飽一頓的混日子,心說這不是辦法,乾脆找了個小廠去當童工了。人家還不收,因為殘疾。越寧不得不去找老闆談,老闆哪裡他能見著的呢?流浪了七、八家廠子,最後遇到了汪學海。
汪學海在辦廠子,廠子不大不小,純勞動密集型企業。看這個殘疾的小孩兒,用也沒法兒用,他又不是開善堂的,就有點為難。不想收,又有點不忍心。
越寧跟他講:“要避稅嗎?”
四個字,讓汪學海對他刮目相看。
越寧四處流浪,住過破爛堆,這樣的情況下也沒忘讀點書。破爛場最不缺的就是字紙舊書,翻兩本,就是路燈看看。讓他記住了一條政策,企業收容殘疾工人,是有政策優惠的。
估且不說這辦法操作起來的難度,只是有這份心,就讓汪學海對他產生了興趣。一個殘疾小孩兒,能有這樣的主意,就不僅僅是聰明了。兩人聊了一會兒,汪學海問到越寧的年齡,越寧不在乎地告訴他:“我還沒辦身份證,想辦哪一年的都行。福利院、殘聯那裡,我站出去□□,倒是很方便的。”
汪學海想了想,乾脆說:“你現在上學是難了點兒,先到我這裡住兩年,看看大門吧。”讓他出學費,不知道學成個什麼樣子,是難了一些,但是招個童工,還是可以的。沒過一年,汪學海就決定帶越寧去把證都辦齊全了,然後放到身邊來帶著當個徒弟。
無父無母,殘疾人,還年紀小,還得靠著自己,養熟須趁早。集體宿舍給他個小間,洗乾淨了,找身兒子的舊衣服一穿,汪學海惋惜得不行:怎麼就殘了呢?
越寧也沒讓他失望,自學起來比汪學海那上學的兒子學的都好。越寧想上學,汪學海倒也有這個意思,但是汪學海的妻子挺不樂意的——似乎是對越寧的來歷產生了懷疑。汪學海的兒子也對一個聰明的同齡人產生了莫大的敵意,這種別人家的孩子,不是普通人能hold住的,擱普通人堆里不是被崇拜就是被打壓。
越寧倒是想走,可走到哪兒呢?別的地兒不收他啊!
那就在廠里干吧。他腦子靈活,又沒斷了學習,很快得到了汪學海的器重。越寧一路幹下去,但是在經營理念上跟汪學海產生了分歧,汪學海就算知道越寧講得有道理,卻沒有辦法去改。他的企業已經做大,卻做成了個家庭式的,七大姑八大姨的都來了。
明知道越寧是對的,也只能放他走人。越寧也不讓他為難,幹了這些年,汪學海也不算虧待他,越寧存了不少本錢,人脈也算建立起來了,自己另起爐灶。網購才興起,越寧就發現了其中的商機,當機立斷,做快遞去了。
汪學海的兒子考上大學,才發覺自己小時候真是渾了,回來對越寧倒是挺好。發現越寧走了,悔得跟什麼似的:“怎麼讓他走了?!”覺得當年是自己耽誤了越寧,越寧有事兒,就想幫把手。汪學海的企業也做得挺大了,汪學海的兒子汪驥,很想讓親爹幫越寧一把。
汪學海是個精明的商人,真不願意為越寧去得罪龍四海,委婉地勸越寧:“給他個殼子,他用不多久就得垮,你換個地方重頭開始。有什麼損失,我給你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