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等到見了面,劉淑芬表示,對兒子出櫃沒有意見,對兒子出櫃的對象持懷疑態度——在這一點上,她與顧家兩位老人的立場是一致的。二老見劉淑芬對兒子出櫃不持反對意見,還是有些驚訝的:“我們老了有他,他老了怎麼辦?”
劉淑芬道:“咱們現在要跟寧寧一口回絕,說不行,您二老看會是個什麼結果呢?”
顧老嘆氣,老太太道:“是我們沒有盡到責任呀。”
劉淑芬道:“就因為沒有盡到責任,哪有什麼立場去提要求呢?有生之年,兒子能回來,我對他已經沒有額外的要求了。只要他能過得好,只要有人能陪著他,哄他開心就行。我就是擔心他會看錯人,這人讓他不開心。”
顧老還是抹不過這個彎來,什麼道理他都懂,理智與情感卻是兩回事。理智上還有很多顧慮呢。
劉淑芬道:“咱們一條條捋,您看成麼?”
有用的戰友越多越好,顧老深諳統一戰線之道:“行。”能先把鄭熙行給否了,寧寧想出櫃,他跟誰出呢?
劉淑芬道:“首先,咱們不能刺激寧寧,他說的其實是兩件事兒,一談戀愛,二對象是鄭家老么。至少得接受一條。您看?”
老爺子道:“我哪一條都不想接受。”
劉淑芬不客氣地道:“那寧寧就成別人家的了。”
“什麼?”
“據我所知,鄭家那邊好像不反對。”
老爺子要炸:“我就知道,他們沒安好心!”
“咱寧寧也不吃虧的,”劉淑芬道,“合則聚不合則散,又不是他們家養的小媳婦兒。”
老爺子講兩個兒子的腦洞又複述了一遍:“你看,那個小王八蛋一定是早就包藏了禍心了,他心眼兒多著呢,肯定沒安好心……”
劉淑芬安靜地聽老爺子說了一通不該是他說的話,老爺子說到大喘氣,訕訕地停了下來:“是我糊塗啦,這幾年了,寧寧哪有看不明白的呢?我就是不甘心呀。這道路不好走!”他沒辦法講“孫子攪基家裡臉面都沒了”,你要臉,那我走好了。他又不能沒孫子。真是兩難。
劉淑芬道:“也無非就是兩條:一、沒有後代,二、輿論壓力。”
“這兩條能有辦法解決嗎?”
這反而是很好解決的,劉淑芬道:“我沒有立即反對,還是因為他們跟我講了他們的打算。孩子跟咱們說事之前,都考慮過了,現代醫學這麼發達……”
顧老打斷道:“這個我知道,我都知道,可孩子沒媽,能長得好嗎?不是說孩子必得有個女的照顧,你看這環境,沒媽的孩子,他怎麼上戶口?寧寧不結婚,孩子就是非婚生子女!都沒辦法跟孩子解釋他媽媽的問題,小學寫個作文《我的媽媽》,他怎麼寫?這樣的身份對他的成長不利的。”
“寧寧沒打算不結婚呀。”
“那個我查過,國內是不可能結婚的,他得去國外,一去國外,麻煩就來了。哪怕沒別的麻煩,兩個男人帶孩子,在國內也不行。放到國外?自己的孩子還是要在自己的家庭里長大的……”
劉淑芬發現,顧老的情緒特別地激動,代入一下,也不是不能理解,安靜聽完他又一輪的顧慮,將鄭熙行那個“推進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計劃給複述了一回。
顧老又反駁了起來:“你覺得可行嗎?現在開始搞,給他們二十年,能有個結果就不錯啦!他這二十年要怎麼過?!”
劉淑芬見顧老這思想工作一時半會是做不通了,也不順著他講了,乾脆指出:“強行反對是沒有用的,我只要寧寧開心就好了。”
顧老默。
換了老太太上陣:“淑芬吶,咱們都盼著寧寧好,可寧寧這個樣子,我怕他過不好呀。他回來了,多少雙眼睛盯著咱們家,就算現在他不姓顧了,也不可能躲開這些眼睛的。壓力本來就大,還要再……這不是要累死孩子嗎?”
劉淑芬嘴裡有點苦:“這些寧寧能不明白嗎?他堅持這麼幹,我就不能再給他添麻煩了。”
“他可不可以不走這麼難的一條路呢?”
劉淑芬沉默了片刻:“您二老的態度太明顯了,寧寧已經感覺到了。”
二老不由心慌,由老太太作為代表發言:“那他?”
“我也不知道他會怎麼做。不過,如果是我……大概會躲起來吧。”並且表示,如果國內的環境不利於孩子成長,可以去國外,她完全可以代為照顧。總之,只要兒子樂意,一切都不是問題,她不願意因為一些小事情失去兒子。
這刺到了二老最擔心的問題上了,他們也不能失去孫子,旁邊還有一個巴不得把孩子接走的親媽。對二老而言,根本就沒得選,路就只有一條。
二老表情木了一下,顧老道:“叫寧寧過來吧,我們認真談談。”
劉淑芬:……
世界上一切的問題都不是談判能夠解決的,所有看似談判能解決的問題,都是背後的力量對比已經決定好答案了的。激動平復過後,頭腦一冷靜,顧老就把事情想得明白了,他只有妥協一途。如果有什麼目的希望達成的話,也只能通過越寧,他需要孫子的配合。哪怕是為了拖延時間,等他們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自然分手,也得讓他現在不要鬧。
原因無他,孫子無求於他,逼急了往鄭家一縮,顧家就真成個大笑話了。
劉淑芬道:“咱們現在要跟寧寧一口回絕,說不行,您二老看會是個什麼結果呢?”
顧老嘆氣,老太太道:“是我們沒有盡到責任呀。”
劉淑芬道:“就因為沒有盡到責任,哪有什麼立場去提要求呢?有生之年,兒子能回來,我對他已經沒有額外的要求了。只要他能過得好,只要有人能陪著他,哄他開心就行。我就是擔心他會看錯人,這人讓他不開心。”
顧老還是抹不過這個彎來,什麼道理他都懂,理智與情感卻是兩回事。理智上還有很多顧慮呢。
劉淑芬道:“咱們一條條捋,您看成麼?”
有用的戰友越多越好,顧老深諳統一戰線之道:“行。”能先把鄭熙行給否了,寧寧想出櫃,他跟誰出呢?
劉淑芬道:“首先,咱們不能刺激寧寧,他說的其實是兩件事兒,一談戀愛,二對象是鄭家老么。至少得接受一條。您看?”
老爺子道:“我哪一條都不想接受。”
劉淑芬不客氣地道:“那寧寧就成別人家的了。”
“什麼?”
“據我所知,鄭家那邊好像不反對。”
老爺子要炸:“我就知道,他們沒安好心!”
“咱寧寧也不吃虧的,”劉淑芬道,“合則聚不合則散,又不是他們家養的小媳婦兒。”
老爺子講兩個兒子的腦洞又複述了一遍:“你看,那個小王八蛋一定是早就包藏了禍心了,他心眼兒多著呢,肯定沒安好心……”
劉淑芬安靜地聽老爺子說了一通不該是他說的話,老爺子說到大喘氣,訕訕地停了下來:“是我糊塗啦,這幾年了,寧寧哪有看不明白的呢?我就是不甘心呀。這道路不好走!”他沒辦法講“孫子攪基家裡臉面都沒了”,你要臉,那我走好了。他又不能沒孫子。真是兩難。
劉淑芬道:“也無非就是兩條:一、沒有後代,二、輿論壓力。”
“這兩條能有辦法解決嗎?”
這反而是很好解決的,劉淑芬道:“我沒有立即反對,還是因為他們跟我講了他們的打算。孩子跟咱們說事之前,都考慮過了,現代醫學這麼發達……”
顧老打斷道:“這個我知道,我都知道,可孩子沒媽,能長得好嗎?不是說孩子必得有個女的照顧,你看這環境,沒媽的孩子,他怎麼上戶口?寧寧不結婚,孩子就是非婚生子女!都沒辦法跟孩子解釋他媽媽的問題,小學寫個作文《我的媽媽》,他怎麼寫?這樣的身份對他的成長不利的。”
“寧寧沒打算不結婚呀。”
“那個我查過,國內是不可能結婚的,他得去國外,一去國外,麻煩就來了。哪怕沒別的麻煩,兩個男人帶孩子,在國內也不行。放到國外?自己的孩子還是要在自己的家庭里長大的……”
劉淑芬發現,顧老的情緒特別地激動,代入一下,也不是不能理解,安靜聽完他又一輪的顧慮,將鄭熙行那個“推進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計劃給複述了一回。
顧老又反駁了起來:“你覺得可行嗎?現在開始搞,給他們二十年,能有個結果就不錯啦!他這二十年要怎麼過?!”
劉淑芬見顧老這思想工作一時半會是做不通了,也不順著他講了,乾脆指出:“強行反對是沒有用的,我只要寧寧開心就好了。”
顧老默。
換了老太太上陣:“淑芬吶,咱們都盼著寧寧好,可寧寧這個樣子,我怕他過不好呀。他回來了,多少雙眼睛盯著咱們家,就算現在他不姓顧了,也不可能躲開這些眼睛的。壓力本來就大,還要再……這不是要累死孩子嗎?”
劉淑芬嘴裡有點苦:“這些寧寧能不明白嗎?他堅持這麼幹,我就不能再給他添麻煩了。”
“他可不可以不走這麼難的一條路呢?”
劉淑芬沉默了片刻:“您二老的態度太明顯了,寧寧已經感覺到了。”
二老不由心慌,由老太太作為代表發言:“那他?”
“我也不知道他會怎麼做。不過,如果是我……大概會躲起來吧。”並且表示,如果國內的環境不利於孩子成長,可以去國外,她完全可以代為照顧。總之,只要兒子樂意,一切都不是問題,她不願意因為一些小事情失去兒子。
這刺到了二老最擔心的問題上了,他們也不能失去孫子,旁邊還有一個巴不得把孩子接走的親媽。對二老而言,根本就沒得選,路就只有一條。
二老表情木了一下,顧老道:“叫寧寧過來吧,我們認真談談。”
劉淑芬:……
世界上一切的問題都不是談判能夠解決的,所有看似談判能解決的問題,都是背後的力量對比已經決定好答案了的。激動平復過後,頭腦一冷靜,顧老就把事情想得明白了,他只有妥協一途。如果有什麼目的希望達成的話,也只能通過越寧,他需要孫子的配合。哪怕是為了拖延時間,等他們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自然分手,也得讓他現在不要鬧。
原因無他,孫子無求於他,逼急了往鄭家一縮,顧家就真成個大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