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078】君子閣

  從早上開始蘇梅就已經在準備今天的主菜——佛跳牆了。

  說實話,佛跳牆真的是一個非常硬的硬菜,就算是蘇蘭和蘇梅都不能避免在開業的時候把佛跳牆給搬出來。

  而且因為有蘇蘭得天獨厚的條件,正宗的佛跳牆她們肯定是能夠做出來的。

  海參、鮑魚、魚翅、乾貝、魚唇、鱉裙、鹿筋、鴿蛋、鴨珍、魚肚、花膠、瑤柱、鴿子、排骨、蟶子、火腿、豬肚、羊肘、蹄尖、蹄筋、家養老母**脯、家養黃嘴鴨鴨脯、雞肫、鴨肫、冬菇、冬筍等等材料在蘇蘭的空間裡全都有。

  甚至熊掌,虎骨虎肉之類食材的在蘇蘭的空間裡全都有,蘇蘭弄出來不少的東西。

  只是蘇蘭沒有在這個時候拿出來,因為她能夠一時給會所提供熊掌虎肉之類的食材,卻不能夠一直給他們提供。

  所以蘇梅就捨棄了熊掌和虎肉,用其它的材料在製作這個佛跳牆。

  從早上五點一隻煨到上午十點半,四五個小時的時間,佛跳牆也入味了。

  只是佛跳牆的味道被緊緊地鎖在瓦罐裡面,在廚房忙碌的其他人雖然聞到若有似無的味道,卻沒有掀開蓋子之後那麼濃郁。

  除了佛跳牆之外,蘇梅還準備了粵菜中的靚湯,一種是男性強身靚湯石斛靈芝烏雞湯;另一種是女性滋養靚湯中的雪梨燉燕窩。

  無論外面包間之中的氣氛如何,後廚這邊還是很熱火朝天的。

  當然蘇梅招聘來的幾個廚師都挺不錯的,有一位老師傅是專精粵菜的,他帶來了幾個徒弟。

  蘇梅就把粵菜交給了這位老師傅來做,她自己則是準備佛跳牆和茄鯗。

  時間走到上午十一點,宴席正式開始,最先上桌的是水果拼盤。

  水果是蘇蘭從空間裡拿出來的各種水果,精緻的瓷盤裡盛滿了紅色的西瓜、草莓、櫻桃、紅柚;黃色的菠蘿、橘子、橙子、梨等;白色的鴨梨、蘋果、山竹等,綠色的青橙、青提、番石榴、青棗、青蘋果、楊桃,紫色的葡萄等各色水果。

  小巧的水晶盤裡,紅白黃綠各色相間,並沒有添加任何沙拉醬之類的調料,只是純天然的切成剛好入口的小塊。

  開始眾人只是稍微品嘗一下,沒想到這水果入口後輕咬,那飽含的果汁瞬間擠壓噴出。清甜甘美卻不過於甜膩的爽口滋味簡直好到無法形容,

  吃到的人頓時眼睛一亮,馬上再去吃下一塊。甘甜清爽的滋味瞬間將她們征服,看到已經被吃了大半的果盤,濃重的悔意席捲而來,再也顧不得面子,也加入了搶奪的行列。

  “水果真的好清甜啊,我不喜歡吃甜的,但是這些水果卻很清香,很好吃。”

  “這些水果都是哪兒買的?不知道可不可以和老闆說說,咱們也買一點回去給家裡人吃,家裡的老人孩子肯定喜歡吃?”

  “這些水果肯定花不小錢吧?品種也太多了,而且還這麼好吃。”

  “哎呀不知道,不過這些水果怎麼這麼少啊?我還沒有吃夠呢,就沒有了。”

  原本大家還覺得餐前就上水果,吃完了水果以後,他們都沒有肚子再吃飯了。

  結果當他們把水果盤裡的水果全都吃光了,肚子反而更餓了,總覺得嘴巴停不下來。

  “總感覺水果不墊肚子啊,好餓啊,我覺得更餓了。”

  “是啊是啊,從來都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水果,不知道一會兒能不能問問這邊的人看看他們在哪裡買的,我也去買一點帶回去給家裡人嘗嘗。”

  “你要是聞到了記得也跟我說一聲啊,我還是想再吃一些水果。”

  “不知道什麼時候上菜,我餓了。吃了水果根本就不頂餓啊,我更餓了,總覺得可以吃很多很多。”

  水果的精心搭配,讓人吃下去不會覺得占了肚子,反而更加勾起了食慾了,客人們吃完了水果覺得自己更餓了。

  豉汁鳳爪,是粵式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成品酥軟又彈牙,看似完整,吃起來卻酥糯。

  叉燒是廣東省傳統的名菜,屬於粵菜系。是廣東燒味的一種。多呈紅色,瘦肉做成,略甜。是把醃漬後的瘦豬肉掛在特製的叉子上,放入爐內燒烤。好的叉燒應該肉質軟嫩多汁、色澤鮮明、香味四溢。

  香芋扣肉。明明只是香芋條與五花肉的簡單組合,但是偏偏卻用奇異的手法結合在一起,紅褐色的紋路層次紋理分明,香芋與豬肉卻是相輔相成,香芋吸收掉了豬肉里多餘的油膩,而五花肉卻吸收了香芋味甘甜香的口感,整道菜吃起來意外的香醇可口,微甜、酥粉和軟滑結合在一起,吃起來噴香誘人的很。

  鮑汁扣遼參、白灼象拔蚌、豉汁蒸排骨、菠蘿咕嚕肉、、潮州牛肉丸、潮汕魚丸等粵式美食一一上桌。

  然後是主食——水晶蝦餃。以鮮蝦、五花肉、香菇、澄粉、澱粉,輔料有油、鹽、料酒、姜為材料製作。

  傳統的蝦餃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餡料有蝦,有肉,有筍,現在流行的是獨蝦蝦餃。上乘的蝦餃,皮白如雪,薄如紙,半透明,內餡隱約可見,吃起來爽滑清鮮,美味誘人。

  燒麥,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噴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肴。

  叉燒包。叉燒包是因麵皮內包入叉燒肉餡,故使用此名。

  叉燒包的麵皮是用北方常用的發酵麵團經過改進而成的。包制時要捏製成雀籠形,因為發酵適當,蒸熟後包子頂部自然開裂,實際上是一種帶有叉燒肉餡的開花饅頭。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

  推著大大的蒸屜上來的服務生微笑著回到道,“這是米飯。”

  “米飯?”

  “米飯能這麼香嗎?你別騙我啊?”

  服務生全程微笑:“這是碧粳米。”

  “碧粳米?!”

  這次會所開張來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當然也是聽說過碧粳米的大名的。

  ☆、【079】君子閣

  碧粳米

  蘇亞東

  碧粳米是一種優質大米,原產地在河北省玉田縣,在清代系貢品,具有粒細長,微帶綠色,炊時有香的特點。謝墉在《食味雜詠》中寫道:“京米,近京所種統稱京米,而以玉田縣產者為良,粒細長,微帶綠色,炊時有香。其短而大,色白不綠者,非真玉田也。”有詩讚曰:“京畿嘉穀萬邦崇,玉種先宜首善豐。近納神倉供玉食,全收地寶冠田功。泉溲色發蘭苕綠,飯熟香起蓮瓣紅。人識崑崙在天上,青精不與下方同。”&nbp;詩中第5、6句已將碧梗香米形象地表現了出來。

  一、碧粳米簡介

  碧粳米是清代的貢品,屬於晚稻,具有籽粒細長、顏色淡綠、煮時有香氣的特點,出產於河北省玉田縣附近。用碧粳煮成的粥飯香氣撲鼻,早些年,玉田當地家裡有新生兒斷奶時,都用碧粳米的米湯替代母乳。

  碧粳是一種優質大米,產於河北玉田縣,目前在趙文廣先生順新食品的精品園內有大面積栽種,在清代屬於貢品。碧粳米顆粒細長,微有綠色,晶瑩如玉,香氣誘人。粳米粥俗稱“京米粥”,湯純青、味美。據史料的記載,清代的北京,粳米粥是流行的清晨小吃之一。張江裁《燕京民間食貨史料》云:“粳米粥:俗稱京米粥,湯純青,味美,附售脆麻花與此同食,此為燕京清晨點心之一。”由此可見粳米粥已是大眾性的食品。雪印軒主《燕都小食品雜詠·詠粳米粥》云:“粥稱粳米趁清晨,燒餅麻花色色新。一碗果然能果腹,怎如廠里沐慈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