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眼下,在朝中大臣眼裡,丹彩是一個完美的公主,貴女中的貴女,而在百姓的眼裡,她是一個會為他們做主,心繫百姓的善心人。
可是,不管丹彩再怎麼出色,她也只是一個女孩。
☆、182
“母后,你找我來有什麼事情?”丹彩穿著一身紅色勁裝從外面進來,看到駱尋瑤以後,立刻就問道。
“丹彩,我想知道,你對未來有什麼打算?”駱尋瑤問道。
丹彩已經滿了十歲,虛歲十二,如今已經有很多京中貴婦拐著玩兒向駱尋瑤打聽她的婚事了,到了這個時候,駱尋瑤自然也不會再把她當孩子。
“母后?”丹彩奇怪地看向了駱尋瑤,眼裡滿是疑惑。
“丹彩,你知道我說的是什麼。”駱尋瑤笑了笑:“這些年,不管是珠艷還是陳芷,應該都教了你很多。”
“母后,我不想跟別的女人一樣,一輩子相夫教子,只活在後院這麼一小塊地方。”丹彩頓了頓,然後異常堅定地看向了駱尋瑤,她還小,但是見識卻並不少。
從三歲開始,她就常常出宮見識宮外的一切,到了五歲以後,她甚至還開始有機會離開京城並跟男子一樣讀書認字。
一開始在京城附近體驗百姓生活,做一些修橋鋪路的善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慢慢地又開始往外走了。離開京城最遠也是最久的一次,就是一年前——去年春天,她的母后突然帶著她去了鄭州賑災。
鄭州發生地動,老百姓都覺得是老天降罪,只知道磕頭求饒,她們的到來,卻振奮了民心……
那次賑災,對她來說印象極為深刻,她當時帶著無數食物、藥材、衣物趕到那裡,在災民眼裡,她就是下凡的仙女。那些人的感激、叩拜,一度讓她飄飄然,但是,在她的母后帶她走進了災民中間以後,她才知道,雖然大家都感激他,但依然有很多人想要活下去都困難。
奄奄一息的病人、被拋棄的老人、骨瘦如柴的孩子……就算她們帶去了足夠的食物和藥材,但想要安頓好這麼多的災民卻也很難,更別說有些地方,在地動之後根本就連去都去不了了!
房屋差不多完全倒塌,還有無數人被壓傷的鄭州,在她眼裡就是一個地獄,不過,最讓她接受不了的,並不是這些百姓悲慘的,求救無門的樣子,而是在面對災難以後,這些人將女人當成貨物一般隨意買賣的情況。
百姓的悲慘生活,她在京城也沒少看到,女人天生低了男人一等的情況,在她有機會出宮並且接受了珠艷和陳芷的教導以後,就已經清楚的不能再清楚。
不過就算這樣,現在在災難面前女人被完全放在男人之後的情況,依然把丹彩給鎮住了。
後來回京的時候,隨同而來的珠艷和陳芷帶走了很多孩子,這些孩子裡面也有男孩,絕大多卻是女孩。
那些男孩多是父母雙亡的,而這些女孩子,卻多是被她們的父母放棄的。
家裡少一個人,就能多口飯吃,而且賣掉一個孩子,就有錢蓋好房子了……在這種時候,最先被放棄的,當然就是女孩。
若是女人什麼都不干,吃住全靠男人也就罷了,可是在普通百姓家裡,女人幹的活一點都不比男人少,她們跟男人一樣幹活,養育子女,但是當大災來臨,卻極有可能被自己的父親、丈夫,甚至公婆當貨物賣出去,完全沒有說不的權利。
或者,她們本身也不打算說不,她就曾經看到一個女人餓得骨瘦如柴,卻還將從衙役手裡領到的每人一份的食物全都給了自己的丈夫,自己卻只喝一些野糙湯。
她從小被寵愛著長大,雖然因為珠艷和陳芷的教導,覺得如今女子的生活有諸多不易,但有時也會想男主外女主內也算得上正道,但看過女人被當做貨物一般,甚至女人都覺得自己被犧牲是應該的以後,她卻再也興不起那樣的想法了。
她不希望自己以後也變成那樣一個女人,所有的興衰榮辱全都寄托在一個男人身上。
“丹彩,你想好了?”駱尋瑤問道,齊文宇登基以後,雖然當皇帝的是齊文宇,但是朝中事情她卻全都知曉,這些年,大半的政務甚至直接就是她處理的,時間久了,就連齊文宇的字,她都能寫的跟齊文宇一模一樣。
她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喜歡權勢,但不能否認的是,在過過最底層的生活以後,她願意握緊了這樣的權利。
“母后,我不想我將來的富貴,我的生命,全都寄托在一個我可能沒見幾面就要嫁的男人身上。”丹彩又道,她的身份實在高貴,因此這些年身邊總是圍繞著很多人,她前幾年歲數還小的時候,更有很多同齡的男子在身邊晃悠陪她玩耍。
這些男人,全都是被父母捧在掌心裡長大的,對外頭的事情卻一概不知,他們不知道一兩銀子能買多少東西,不知道百姓過得是怎麼樣的生活,縱容讀書讀得好,談吐間卻無比幼稚,騙還覺得自己極為出色……她實在不想以後嫁給這樣一個男人,輕易不能出門不說,可能還要張羅著給他納妾。
她的父皇是個好人,但這世間,也就這麼一個而已。
“丹彩,你應該知道,這條路不好走。”駱尋瑤嘆了口氣。
“母后,我會努力的,母后也會幫我的,是不是?”丹彩揚起了笑臉,她不怕齊文宇,因為只要她撒嬌,齊文宇就會順著她,她也不怕駱尋瑤,因為她知道駱尋瑤再怎麼嚴厲,所作所為,也是為她好的。
如果不是有這樣的一對父母,這個時候,她應該學著刺繡,然後幻想著自己將來會嫁一個怎麼樣的人吧?那樣的生活對於無知的人來說很幸福,她卻不願意。
南海不是有女子在外幹活,男子在家照顧兒女的國家嗎?雖然那樣的分工也有些問題,但她更不願意成為被圈養的存在。
“你如果真的這樣想,就要早做打算,積累名聲。”駱尋瑤開口,齊文宇無子。
“謝母親成全。”丹彩跪在了地上,一臉堅定。
駱尋瑤看著丹彩,卻沒有將她拉起來。
“丹彩這麼跪在地上?地上涼,你快起來!”齊文宇來的時候,就看到了這一幕,他連忙扶起了丹彩,又去看駱尋瑤:“尋瑤,怎麼了?”他和駱尋瑤都把丹彩當寶貝,可沒捨得讓丹彩跪過。
“皇上,她求我一件事。”駱尋瑤看向了齊文宇,齊文宇年近三十,頭上已經有了幾根白髮,但並不顯得蒼老,反而有了些儒雅氣質。
“尋瑤,丹彩要是想要什麼,你就給她吧。”齊文宇立刻就道。
“皇上,你可不能太慣著孩子了。”駱尋瑤又道,剛才她知道齊文宇就要進來了,卻沒讓丹彩起來。
“這怎麼就叫慣著了?丹彩從小到大都是最乖巧的,從不討要什麼,這麼乖的孩子就這麼一個。”齊文宇自豪地喋喋不休起來。
“皇上覺得我應該答應丹彩?”駱尋瑤又問,她這些年一直在潛移默化地讓齊文宇接受一些想法,此事進行的非常順利,這時候,恐怕就算她提出想讓丹彩繼位,齊文宇也不會拒絕。
“答應就答應了吧,我的女兒,要什麼不能有?”齊文宇大氣地表示,他也有資格說這樣的話,因為他是皇帝,還是如今如日中天的齊朝受盡百姓愛戴的好皇帝。
“皇上,丹彩想去邊疆。”駱尋瑤看向齊文宇,丹彩既然已經做了這樣的決定,就該設法鋪路了,而她,一定會竭盡所能。
現在,邊關就是一個最該去的地方。
“去邊關?哪裡?”齊文宇驚問,後悔自己之前答應的太慡快了。
他一直沒有別的孩子,滿腔父愛就全放在了丹彩身上,只把丹彩看成了自己的眼珠子,恨不得丹彩日日在跟前才好,偶爾丹彩在宮外多住幾天,他都會擔心的渾身不對勁。
當然,最讓他感到難受的,應該就是去年駱尋瑤帶著丹彩去鄭州救災的時候,一個多月沒見到丹彩更沒見到駱尋瑤,他完全可以說是吃不好睡不好。
“我大哥那裡。”駱尋瑤開口,駱尋謹去邊關已經十來年了,中間只回過一次京,以至於駱尋瑤都還沒見過自己的侄子。
“丹彩怎麼想起來去那裡?那裡不僅天氣冷,還什麼都沒有……”
“皇上,丹彩想去那裡,是因為匈奴可能會揮師南下。”駱尋瑤道,這個消息她早就得到了,但最近才確信了匈奴真正的動向。
按照她昨天剛剛收到的消息來看,匈奴已經在集結大軍了,說不定,現在邊疆已經起了戰事。
駱尋瑤有這樣的猜測,不過卻也並不擔憂,因為她很清楚,得到消息比她更早更全面的駱尋謹,肯定會做出足夠的反應。
“尋瑤,剛才你們是不是聯合起來框我?不行,這個時候,丹彩一定不能去邊疆,太危險了!”齊文宇立刻就道,要是丹彩是想去邊疆玩,他答應了也無妨,但現在事情可不一樣。
“皇上,我們可以一起去。”駱尋瑤又道。
作者有話要說:這章折騰了好久,來回改了幾遍,突然發現都過半夜了→→
☆、183
齊朝這兩年愈發繁榮,齊文宇每天上朝之時,都能聽到無數歌功頌德之語,若不是他很清楚這一切的成就並不是因為他,恐怕早就飄飄然了。
不過,齊文宇沒有因為迎來了盛世而自感功德浩大,朝中大臣卻不同,這些年海外每年送來的貢品、一年比一年增加的稅收,無一不讓他們自豪驕傲,眼下,除了皇帝還沒有子嗣這一點依然讓他們不滿意以外,他們已經心滿意足。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邊疆傳來消息,匈奴竟然集結了五十萬軍隊,大舉南下了!
五十萬這個數字有水分,這點所有人都清楚,說不定匈奴人是將老弱婦孺全都算上了才能有這個數字,但是,就算沒有五十萬大軍,只是十五萬的匈奴鐵騎,也足以讓人緊張了!
沒錯,這些年駱尋謹一直鎮守邊關練兵,將匈奴攔在了外面,沒錯,這些年夏州的牧場出產的馬匹越來越多,還全都供應到了軍中,建起了屬於齊朝的騎兵,但是齊朝的軍隊,能跟匈奴的軍隊比嗎?
聽說如今的匈奴大汗,可是血海里殺出來的!
消息傳來,朝中年紀大些,見識廣些的大臣全都受了點驚嚇,但也有跟他們相反的存在,另一批大臣興致昂揚,紛紛請戰,覺得齊朝現在就是最強大的,匈奴不過是跳樑小丑,小小匈奴竟然敢進攻齊朝,完全就是不想活了!
保守派和主戰派在朝堂上涇渭分明,而就在這個時候,齊文宇扔下了一個大雷——他要御駕親征!
齊文宇的這個決定,讓主戰派更加興奮,歌功頌德不斷,有些享受了齊文浩在海外打下一些土地運回無數礦藏奴隸的好處的人,甚至還揚言要將匈奴納入齊朝的版圖,但是另一面,保守派卻差點哭天搶地了。
可是,不管丹彩再怎麼出色,她也只是一個女孩。
☆、182
“母后,你找我來有什麼事情?”丹彩穿著一身紅色勁裝從外面進來,看到駱尋瑤以後,立刻就問道。
“丹彩,我想知道,你對未來有什麼打算?”駱尋瑤問道。
丹彩已經滿了十歲,虛歲十二,如今已經有很多京中貴婦拐著玩兒向駱尋瑤打聽她的婚事了,到了這個時候,駱尋瑤自然也不會再把她當孩子。
“母后?”丹彩奇怪地看向了駱尋瑤,眼裡滿是疑惑。
“丹彩,你知道我說的是什麼。”駱尋瑤笑了笑:“這些年,不管是珠艷還是陳芷,應該都教了你很多。”
“母后,我不想跟別的女人一樣,一輩子相夫教子,只活在後院這麼一小塊地方。”丹彩頓了頓,然後異常堅定地看向了駱尋瑤,她還小,但是見識卻並不少。
從三歲開始,她就常常出宮見識宮外的一切,到了五歲以後,她甚至還開始有機會離開京城並跟男子一樣讀書認字。
一開始在京城附近體驗百姓生活,做一些修橋鋪路的善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慢慢地又開始往外走了。離開京城最遠也是最久的一次,就是一年前——去年春天,她的母后突然帶著她去了鄭州賑災。
鄭州發生地動,老百姓都覺得是老天降罪,只知道磕頭求饒,她們的到來,卻振奮了民心……
那次賑災,對她來說印象極為深刻,她當時帶著無數食物、藥材、衣物趕到那裡,在災民眼裡,她就是下凡的仙女。那些人的感激、叩拜,一度讓她飄飄然,但是,在她的母后帶她走進了災民中間以後,她才知道,雖然大家都感激他,但依然有很多人想要活下去都困難。
奄奄一息的病人、被拋棄的老人、骨瘦如柴的孩子……就算她們帶去了足夠的食物和藥材,但想要安頓好這麼多的災民卻也很難,更別說有些地方,在地動之後根本就連去都去不了了!
房屋差不多完全倒塌,還有無數人被壓傷的鄭州,在她眼裡就是一個地獄,不過,最讓她接受不了的,並不是這些百姓悲慘的,求救無門的樣子,而是在面對災難以後,這些人將女人當成貨物一般隨意買賣的情況。
百姓的悲慘生活,她在京城也沒少看到,女人天生低了男人一等的情況,在她有機會出宮並且接受了珠艷和陳芷的教導以後,就已經清楚的不能再清楚。
不過就算這樣,現在在災難面前女人被完全放在男人之後的情況,依然把丹彩給鎮住了。
後來回京的時候,隨同而來的珠艷和陳芷帶走了很多孩子,這些孩子裡面也有男孩,絕大多卻是女孩。
那些男孩多是父母雙亡的,而這些女孩子,卻多是被她們的父母放棄的。
家裡少一個人,就能多口飯吃,而且賣掉一個孩子,就有錢蓋好房子了……在這種時候,最先被放棄的,當然就是女孩。
若是女人什麼都不干,吃住全靠男人也就罷了,可是在普通百姓家裡,女人幹的活一點都不比男人少,她們跟男人一樣幹活,養育子女,但是當大災來臨,卻極有可能被自己的父親、丈夫,甚至公婆當貨物賣出去,完全沒有說不的權利。
或者,她們本身也不打算說不,她就曾經看到一個女人餓得骨瘦如柴,卻還將從衙役手裡領到的每人一份的食物全都給了自己的丈夫,自己卻只喝一些野糙湯。
她從小被寵愛著長大,雖然因為珠艷和陳芷的教導,覺得如今女子的生活有諸多不易,但有時也會想男主外女主內也算得上正道,但看過女人被當做貨物一般,甚至女人都覺得自己被犧牲是應該的以後,她卻再也興不起那樣的想法了。
她不希望自己以後也變成那樣一個女人,所有的興衰榮辱全都寄托在一個男人身上。
“丹彩,你想好了?”駱尋瑤問道,齊文宇登基以後,雖然當皇帝的是齊文宇,但是朝中事情她卻全都知曉,這些年,大半的政務甚至直接就是她處理的,時間久了,就連齊文宇的字,她都能寫的跟齊文宇一模一樣。
她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喜歡權勢,但不能否認的是,在過過最底層的生活以後,她願意握緊了這樣的權利。
“母后,我不想我將來的富貴,我的生命,全都寄托在一個我可能沒見幾面就要嫁的男人身上。”丹彩又道,她的身份實在高貴,因此這些年身邊總是圍繞著很多人,她前幾年歲數還小的時候,更有很多同齡的男子在身邊晃悠陪她玩耍。
這些男人,全都是被父母捧在掌心裡長大的,對外頭的事情卻一概不知,他們不知道一兩銀子能買多少東西,不知道百姓過得是怎麼樣的生活,縱容讀書讀得好,談吐間卻無比幼稚,騙還覺得自己極為出色……她實在不想以後嫁給這樣一個男人,輕易不能出門不說,可能還要張羅著給他納妾。
她的父皇是個好人,但這世間,也就這麼一個而已。
“丹彩,你應該知道,這條路不好走。”駱尋瑤嘆了口氣。
“母后,我會努力的,母后也會幫我的,是不是?”丹彩揚起了笑臉,她不怕齊文宇,因為只要她撒嬌,齊文宇就會順著她,她也不怕駱尋瑤,因為她知道駱尋瑤再怎麼嚴厲,所作所為,也是為她好的。
如果不是有這樣的一對父母,這個時候,她應該學著刺繡,然後幻想著自己將來會嫁一個怎麼樣的人吧?那樣的生活對於無知的人來說很幸福,她卻不願意。
南海不是有女子在外幹活,男子在家照顧兒女的國家嗎?雖然那樣的分工也有些問題,但她更不願意成為被圈養的存在。
“你如果真的這樣想,就要早做打算,積累名聲。”駱尋瑤開口,齊文宇無子。
“謝母親成全。”丹彩跪在了地上,一臉堅定。
駱尋瑤看著丹彩,卻沒有將她拉起來。
“丹彩這麼跪在地上?地上涼,你快起來!”齊文宇來的時候,就看到了這一幕,他連忙扶起了丹彩,又去看駱尋瑤:“尋瑤,怎麼了?”他和駱尋瑤都把丹彩當寶貝,可沒捨得讓丹彩跪過。
“皇上,她求我一件事。”駱尋瑤看向了齊文宇,齊文宇年近三十,頭上已經有了幾根白髮,但並不顯得蒼老,反而有了些儒雅氣質。
“尋瑤,丹彩要是想要什麼,你就給她吧。”齊文宇立刻就道。
“皇上,你可不能太慣著孩子了。”駱尋瑤又道,剛才她知道齊文宇就要進來了,卻沒讓丹彩起來。
“這怎麼就叫慣著了?丹彩從小到大都是最乖巧的,從不討要什麼,這麼乖的孩子就這麼一個。”齊文宇自豪地喋喋不休起來。
“皇上覺得我應該答應丹彩?”駱尋瑤又問,她這些年一直在潛移默化地讓齊文宇接受一些想法,此事進行的非常順利,這時候,恐怕就算她提出想讓丹彩繼位,齊文宇也不會拒絕。
“答應就答應了吧,我的女兒,要什麼不能有?”齊文宇大氣地表示,他也有資格說這樣的話,因為他是皇帝,還是如今如日中天的齊朝受盡百姓愛戴的好皇帝。
“皇上,丹彩想去邊疆。”駱尋瑤看向齊文宇,丹彩既然已經做了這樣的決定,就該設法鋪路了,而她,一定會竭盡所能。
現在,邊關就是一個最該去的地方。
“去邊關?哪裡?”齊文宇驚問,後悔自己之前答應的太慡快了。
他一直沒有別的孩子,滿腔父愛就全放在了丹彩身上,只把丹彩看成了自己的眼珠子,恨不得丹彩日日在跟前才好,偶爾丹彩在宮外多住幾天,他都會擔心的渾身不對勁。
當然,最讓他感到難受的,應該就是去年駱尋瑤帶著丹彩去鄭州救災的時候,一個多月沒見到丹彩更沒見到駱尋瑤,他完全可以說是吃不好睡不好。
“我大哥那裡。”駱尋瑤開口,駱尋謹去邊關已經十來年了,中間只回過一次京,以至於駱尋瑤都還沒見過自己的侄子。
“丹彩怎麼想起來去那裡?那裡不僅天氣冷,還什麼都沒有……”
“皇上,丹彩想去那裡,是因為匈奴可能會揮師南下。”駱尋瑤道,這個消息她早就得到了,但最近才確信了匈奴真正的動向。
按照她昨天剛剛收到的消息來看,匈奴已經在集結大軍了,說不定,現在邊疆已經起了戰事。
駱尋瑤有這樣的猜測,不過卻也並不擔憂,因為她很清楚,得到消息比她更早更全面的駱尋謹,肯定會做出足夠的反應。
“尋瑤,剛才你們是不是聯合起來框我?不行,這個時候,丹彩一定不能去邊疆,太危險了!”齊文宇立刻就道,要是丹彩是想去邊疆玩,他答應了也無妨,但現在事情可不一樣。
“皇上,我們可以一起去。”駱尋瑤又道。
作者有話要說:這章折騰了好久,來回改了幾遍,突然發現都過半夜了→→
☆、183
齊朝這兩年愈發繁榮,齊文宇每天上朝之時,都能聽到無數歌功頌德之語,若不是他很清楚這一切的成就並不是因為他,恐怕早就飄飄然了。
不過,齊文宇沒有因為迎來了盛世而自感功德浩大,朝中大臣卻不同,這些年海外每年送來的貢品、一年比一年增加的稅收,無一不讓他們自豪驕傲,眼下,除了皇帝還沒有子嗣這一點依然讓他們不滿意以外,他們已經心滿意足。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邊疆傳來消息,匈奴竟然集結了五十萬軍隊,大舉南下了!
五十萬這個數字有水分,這點所有人都清楚,說不定匈奴人是將老弱婦孺全都算上了才能有這個數字,但是,就算沒有五十萬大軍,只是十五萬的匈奴鐵騎,也足以讓人緊張了!
沒錯,這些年駱尋謹一直鎮守邊關練兵,將匈奴攔在了外面,沒錯,這些年夏州的牧場出產的馬匹越來越多,還全都供應到了軍中,建起了屬於齊朝的騎兵,但是齊朝的軍隊,能跟匈奴的軍隊比嗎?
聽說如今的匈奴大汗,可是血海里殺出來的!
消息傳來,朝中年紀大些,見識廣些的大臣全都受了點驚嚇,但也有跟他們相反的存在,另一批大臣興致昂揚,紛紛請戰,覺得齊朝現在就是最強大的,匈奴不過是跳樑小丑,小小匈奴竟然敢進攻齊朝,完全就是不想活了!
保守派和主戰派在朝堂上涇渭分明,而就在這個時候,齊文宇扔下了一個大雷——他要御駕親征!
齊文宇的這個決定,讓主戰派更加興奮,歌功頌德不斷,有些享受了齊文浩在海外打下一些土地運回無數礦藏奴隸的好處的人,甚至還揚言要將匈奴納入齊朝的版圖,但是另一面,保守派卻差點哭天搶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