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這話幾乎沒經過大腦的考慮,好象在嘴邊放了很久,當崇學意識到自己說的話,已經在仰恩的臉上看到不可置信的表情。
“就當散心也好。”
“現在不想談這些,”仰恩經過他身邊的時候,崇學感到一陣不尋常的溫度,幾乎下意識擒住仰恩的胳膊,問道:“你還好吧?”
手上的重量忽然增加,仰恩的身子慢滑下去,整個人向後面的牆上依靠過去,崇學深感不妙,另一隻手臂抄上去,將仰恩整個攬在懷裡,滾燙的身軀,幾乎要把他胸口燙開一個洞。沒有反抗,仰恩半睜著眼睛,喃喃低語道:“我累……很累……”
崇學的大手扶起仰恩歪在一邊的頭,輕按在胸前,他盯著那蒼白光潔的額頭看了很久很久,猶豫著猶豫著,終還是忍住心裡的欲望,他的手指溫柔地刮過仰恩整齊的眉毛,低聲回答:“睡吧,我不讓人吵你。”
只覺得身體一陣冷一陣熱,卻一直沒有醒。仰恩覺得身體上精神上都是一種從沒有經歷過的疲憊。自那晚的折磨以後,因為尚文的昏迷,他用殘破的健康撐著,再到父母的摒棄,尚文的離去,一波一波的巨浪想也不想地盡情拍打在上他的身心,終於在最後一道海浪拍下來之前的一刻垮下來,病來如山倒,連著燒了兩個多星期,神智不清,湯水靠人灌才能進食。身體上倒不覺得大的疼痛,只是疲憊不堪,象是給人抽光了力氣,巴不得有人替他呼吸,替他心跳。整個人真正清醒過來,是在一個黃昏,感覺扒了層皮般,看見自己的乾柴棒一樣的手臂都嚇了一跳。陪在身邊的只有姐姐肖仰思,她穿著身黑色厚旗袍,黑色的開司米披肩,眼睛有些紅腫,見他醒過來,卻是笑了:“大夫說你得明後天才能醒,我說你嘴讒,餓了這麼多天,聞到我這粥,定是要醒來吃。”床邊的小几上放著一碗青菜瘦肉粥,還冒著熱氣。
“姐是最了解我。”仰恩心中愧疚,自從他和尚文的事情公開,仰思在原家的處境必定不好,可她對自己連一句責備都沒有。他手上沒力氣,卻還是勉強接過粥,放在床邊,半躺著安靜地吃。
仰思整理了一下批肩,平靜地說:
“幾天前,尚文離家出走了。”
仰恩停頓了一下,“粥太淡了。”
“大夫說,你胃空久了,先不能吃重口味的東西,先將就著吧!等恢復恢復,姐再給你做好吃的。”
仰恩很快吃完,接過仰思遞過來的熱毛巾擦手擦臉,見仰思轉身出去倒水忽然問道:“說了去哪裡麼?”
“沒說,風眠猜是去,去蘇區了,他和那頭一直有聯繫。這事情不能宣揚,怕給人知道,對外面說他定居美國,倒是求了不少關係去找,我看夠嗆,他連名字都改了。還有,你昏迷的時候,他來看過你兩次。”
慢慢地,又說到崇學的上海之行一直拖著,丁嘯華已經調任蘇州,催了好幾次,卻不見崇學南下。仰恩斜靠在枕頭裡,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著話,卻又有些心不在焉,對於尚文的出走,更是沒什麼大反應,似乎早就預料到這樣的結局。仰思走出屋子的時候,感到臉上痒痒,又有眼淚淌下來,她隨手揩乾淨,去換了盆熱水,給仰恩擦背。仰恩的後背瘦得看得見一條條的肋骨,她小心擦拭,忽然聽到仰恩的聲音嗡嗡地傳過來:“爹娘還好麼?”
仰思的手明顯抖了一下,再想強作從容卻難了:“都挺好。”
仰恩轉過頭,黝黑的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仰思:
“姐,你在外面又哭了,而且,”他說著,聲音竟也有些顫抖,“你很少穿黑衣服。家裡怎麼了?”
仰思沒回答,只在瞬間淚流滿面。仰恩似頓悟,他慢慢轉過身,衝著牆壁,再也沒說話。周圍的每寸空氣都在結冰,將他團團封住,象是躺在水晶棺材裡,外面的世界忽然變得無比清晰,所以他看見父母離去時的背影,看見尚文轉身前的微笑,看見散落在風中的,昨日的昨日……看見過去的每一天,看見曾經圍繞在身邊的每個人……看見四季無聲地走過,看見時間沉默地流淌……然而整個世界脫離了他,拋棄了他,漸漸地,漸漸地,遠去了,越來越小,終於沒了……只剩他一人,冰封在宇宙無人的角落……
樹木綠了又黃,天氣熱了又涼,院子裡的棗樹結了滿樹的大紅棗,青青紅紅的,倒是好看。仰恩整個夏天也沒跨出院子一步,病得不重,只是咳嗽,精神卻一直不好,有時候整天不吃不睡,一個人坐在屋裡看書;有時候卻一睡就是幾天。不怎麼愛說話,狀況好的話有問有答,不好的時候,說什麼他似乎都聽著,卻僅此而已,更別提主動跟人聊天。中醫西醫看了不少,開始時藥象流水一樣灌下去,也不見什麼效果,倒惹得他時常吐個沒完,連食慾也沒有。逐漸地,仰思便當他是鬱結於心,也不迫他吃藥,只經常陪著,崇學也是隔兩天就過來看看,快到中秋,倒似乎恢復了一些,臉上偶爾會帶笑容,有時候還能跟崇學聊上兩句,精神大好了。
中秋這天,仰思也沒回原家,從外面買了幾樣月餅,五仁,蘇皮兒,都是仰恩喜歡的。一大早崇學送來些水果,估計是因為晚些時候原家有團圓飯,才會趕早過來看仰恩。
“怎麼沒有葡萄?”仰恩問,“中秋不都吃葡萄的麼?”
“你咳嗽還沒好,葡萄少吃吧!”崇學說著遞給他一隻削好的紅綃梨,“梨是鎮咳的,對你好。”
仰恩接過來,在手裡玩弄著:
“你為什麼一直沒動身?不是早就說要去上海麼?”
崇學在果盤裡挑挑揀揀,最終選了個蘋果:
“你還沒給我答覆呢。”
他微微側著頭,有些不解,卻聽崇學繼續說,
“你還沒表態,跟不跟我去上海呢!”
仰恩臉上瞬間划過一絲錯愕,隨後專心吃梨,屋子裡一下安靜下來。只有一縷上午明亮的陽光,透過鏤花的窗,打在兩人之間的地面上,映著空氣中的微塵,象漫步的蒲公英一樣飛旋。仰恩說:“我們去爬山吧!”
因為是節日,天氣又好,去爬山的人很多。在山下還碰到以前商務印書館的同事劉文好和他的女朋友杜小姐。杜小姐在《京華日報》工作,曾經採訪過崇學,也算熟識。兩人都是格外親切友善,於是結伴攀登。劉文好是個話多的人,一路上嘴也不停,不過心腸好,倒也不介意仰恩病癒,速度很慢。山路邊不時有當地人賣水果,茶水,一行四人走走停停,偶爾在路邊喝喝水,看看熱鬧,悠閒自在。崇學一直站在仰恩的左邊,偷偷觀察著他的神態。仰恩雖還體弱,心情卻似乎不錯。因為玉書的朋友也是記者的原因,仰恩主動問杜小姐記者的工作是否有趣;對劉文好的笑話也十分捧場,偶爾詢問著舊同事的境況,臉上始終帶著溫和的笑容。崇學的心情忽然大好。
因為慢行,到了山頂已接近黃昏。劉文好跟杜小姐都不是本地人,家在南方,所以不著急趕著回去吃團圓飯,堅持要留下來看月亮。山頂人不多,兩個人索性找了個角落親熱耳語去了。仰恩站在山頂的一塊大石之上,看著山谷間的樹木給黃昏染了色,深深淺淺,遠遠近近。天氣真好,迎面而來的風,帶著清慡和新鮮,太陽沉得很快,紅紅一團,不再耀眼。往事一幕幕地,在多彩的天空上演,他安靜地凝神觀望,最後,本來惘然的臉上終於浮起一個淡淡的,釋然的笑容,那麼微小細緻,五官似乎全無變化,只那神態卻是真的笑了。世間路殊途同歸,有人翻山越嶺,有人寧可繞行,只要能到達彼岸,只要,沒有什麼可遺憾。仰恩注視著蒼茫暮色的深處,那抹即將煙滅的光明,忽然說:“我跟你去上海。”
丁崇學放眼四周,心胸間豁然開朗。西方還是彩霞滿天,而東邊已經依稀看得見,滿月淡淡的輪廓。
尾聲
“恩弟,
見信如晤!
去看你幾次,均在沉睡。那個時候心裡反覆想,是什麼讓你如此疲憊?知道麼?你在睡中眉頭仍是皺著,一付愁容。是我麼,還是我們這段世間不容的感情,讓你那般煩惱?不是沒有嘗試,沒有爭取,只是現實的狀況實在惱人,讓人充滿挫敗。好在人的一生,不能事事圓滿。養傷的那段時間裡,我想了很多。肩膀上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終究不能推卸。我既不能置嘉慧母子不理,更不能辜負黨和組織對我的期望。所以,我決定把一生的熱情投入到偉大的革命事業中去,為拯救中華,解放民眾,貢獻自己的一分薄力。將來我若有命歸來,大概還是要回到妻子兒女身邊,盡人夫人父的義務。所以我說,這一生唯一虧欠之人,是你,恩弟,我能給你的,就只有我靈魂里能盛納的最大容量之愛情,此生,只給你一人。然而,就算愛情不能善終,我們的人生還可以在他處得到修補和完滿。你將來必是難得之人才,也定會找到自己的路,到達光明的彼岸。
我已在南下的火車上,你可注意過麼?在火車上看出去,近處的東西都是模糊不清,越遠的景物卻是清晰在目。所以,恩弟,不管多麼長久以後,不管我們之間多麼遙遠,我都會清晰地記住你,記住與你共處的每一寸時光,而你,就請從此,忘了我吧!
務必保重!
尚文
民國二十三年八月”
太陽還是很亮,風卻涼了。停機坪上一架小型的軍用飛機旁,丁崇學身軀挺拔,沖遠處走來的仰恩揮了揮手。仰恩一身黑色的中山裝,更顯得長身玉立,笑著跟崇學打招呼:“對不起,來晚了。”
“就這麼點兒行李?”崇學看了看他手裡小小的行李箱。
仰恩慧黠一笑,“不是說去散心麼?又不是定居。”
衣服是舊的,所以有些肥大。坐下來的時候,前身很鬆。仰恩順手摸過去,竟摸到口袋裡硬硬的一塊,手指伸進去,掏出來是那隻以為丟了的戒指,上面刻著一串小字,最後幾個格外清楚,寫著:“Te Amo”
仰恩打開菸灰缸,把它放了進去,再輕輕地合上蓋子。
飛機起飛,剛好看得見協和醫院的紅磚綠瓦的牆,再往上飛,一片煙樹簇擁下的北平漸漸消失在視線之中,隱約間,群山萬壑皆是遲綠圍繞著一簇一簇的火紅,春寒終成昨日之日,秋天,實實在在地來到今朝之朝。
(完)
【
“就當散心也好。”
“現在不想談這些,”仰恩經過他身邊的時候,崇學感到一陣不尋常的溫度,幾乎下意識擒住仰恩的胳膊,問道:“你還好吧?”
手上的重量忽然增加,仰恩的身子慢滑下去,整個人向後面的牆上依靠過去,崇學深感不妙,另一隻手臂抄上去,將仰恩整個攬在懷裡,滾燙的身軀,幾乎要把他胸口燙開一個洞。沒有反抗,仰恩半睜著眼睛,喃喃低語道:“我累……很累……”
崇學的大手扶起仰恩歪在一邊的頭,輕按在胸前,他盯著那蒼白光潔的額頭看了很久很久,猶豫著猶豫著,終還是忍住心裡的欲望,他的手指溫柔地刮過仰恩整齊的眉毛,低聲回答:“睡吧,我不讓人吵你。”
只覺得身體一陣冷一陣熱,卻一直沒有醒。仰恩覺得身體上精神上都是一種從沒有經歷過的疲憊。自那晚的折磨以後,因為尚文的昏迷,他用殘破的健康撐著,再到父母的摒棄,尚文的離去,一波一波的巨浪想也不想地盡情拍打在上他的身心,終於在最後一道海浪拍下來之前的一刻垮下來,病來如山倒,連著燒了兩個多星期,神智不清,湯水靠人灌才能進食。身體上倒不覺得大的疼痛,只是疲憊不堪,象是給人抽光了力氣,巴不得有人替他呼吸,替他心跳。整個人真正清醒過來,是在一個黃昏,感覺扒了層皮般,看見自己的乾柴棒一樣的手臂都嚇了一跳。陪在身邊的只有姐姐肖仰思,她穿著身黑色厚旗袍,黑色的開司米披肩,眼睛有些紅腫,見他醒過來,卻是笑了:“大夫說你得明後天才能醒,我說你嘴讒,餓了這麼多天,聞到我這粥,定是要醒來吃。”床邊的小几上放著一碗青菜瘦肉粥,還冒著熱氣。
“姐是最了解我。”仰恩心中愧疚,自從他和尚文的事情公開,仰思在原家的處境必定不好,可她對自己連一句責備都沒有。他手上沒力氣,卻還是勉強接過粥,放在床邊,半躺著安靜地吃。
仰思整理了一下批肩,平靜地說:
“幾天前,尚文離家出走了。”
仰恩停頓了一下,“粥太淡了。”
“大夫說,你胃空久了,先不能吃重口味的東西,先將就著吧!等恢復恢復,姐再給你做好吃的。”
仰恩很快吃完,接過仰思遞過來的熱毛巾擦手擦臉,見仰思轉身出去倒水忽然問道:“說了去哪裡麼?”
“沒說,風眠猜是去,去蘇區了,他和那頭一直有聯繫。這事情不能宣揚,怕給人知道,對外面說他定居美國,倒是求了不少關係去找,我看夠嗆,他連名字都改了。還有,你昏迷的時候,他來看過你兩次。”
慢慢地,又說到崇學的上海之行一直拖著,丁嘯華已經調任蘇州,催了好幾次,卻不見崇學南下。仰恩斜靠在枕頭裡,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著話,卻又有些心不在焉,對於尚文的出走,更是沒什麼大反應,似乎早就預料到這樣的結局。仰思走出屋子的時候,感到臉上痒痒,又有眼淚淌下來,她隨手揩乾淨,去換了盆熱水,給仰恩擦背。仰恩的後背瘦得看得見一條條的肋骨,她小心擦拭,忽然聽到仰恩的聲音嗡嗡地傳過來:“爹娘還好麼?”
仰思的手明顯抖了一下,再想強作從容卻難了:“都挺好。”
仰恩轉過頭,黝黑的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仰思:
“姐,你在外面又哭了,而且,”他說著,聲音竟也有些顫抖,“你很少穿黑衣服。家裡怎麼了?”
仰思沒回答,只在瞬間淚流滿面。仰恩似頓悟,他慢慢轉過身,衝著牆壁,再也沒說話。周圍的每寸空氣都在結冰,將他團團封住,象是躺在水晶棺材裡,外面的世界忽然變得無比清晰,所以他看見父母離去時的背影,看見尚文轉身前的微笑,看見散落在風中的,昨日的昨日……看見過去的每一天,看見曾經圍繞在身邊的每個人……看見四季無聲地走過,看見時間沉默地流淌……然而整個世界脫離了他,拋棄了他,漸漸地,漸漸地,遠去了,越來越小,終於沒了……只剩他一人,冰封在宇宙無人的角落……
樹木綠了又黃,天氣熱了又涼,院子裡的棗樹結了滿樹的大紅棗,青青紅紅的,倒是好看。仰恩整個夏天也沒跨出院子一步,病得不重,只是咳嗽,精神卻一直不好,有時候整天不吃不睡,一個人坐在屋裡看書;有時候卻一睡就是幾天。不怎麼愛說話,狀況好的話有問有答,不好的時候,說什麼他似乎都聽著,卻僅此而已,更別提主動跟人聊天。中醫西醫看了不少,開始時藥象流水一樣灌下去,也不見什麼效果,倒惹得他時常吐個沒完,連食慾也沒有。逐漸地,仰思便當他是鬱結於心,也不迫他吃藥,只經常陪著,崇學也是隔兩天就過來看看,快到中秋,倒似乎恢復了一些,臉上偶爾會帶笑容,有時候還能跟崇學聊上兩句,精神大好了。
中秋這天,仰思也沒回原家,從外面買了幾樣月餅,五仁,蘇皮兒,都是仰恩喜歡的。一大早崇學送來些水果,估計是因為晚些時候原家有團圓飯,才會趕早過來看仰恩。
“怎麼沒有葡萄?”仰恩問,“中秋不都吃葡萄的麼?”
“你咳嗽還沒好,葡萄少吃吧!”崇學說著遞給他一隻削好的紅綃梨,“梨是鎮咳的,對你好。”
仰恩接過來,在手裡玩弄著:
“你為什麼一直沒動身?不是早就說要去上海麼?”
崇學在果盤裡挑挑揀揀,最終選了個蘋果:
“你還沒給我答覆呢。”
他微微側著頭,有些不解,卻聽崇學繼續說,
“你還沒表態,跟不跟我去上海呢!”
仰恩臉上瞬間划過一絲錯愕,隨後專心吃梨,屋子裡一下安靜下來。只有一縷上午明亮的陽光,透過鏤花的窗,打在兩人之間的地面上,映著空氣中的微塵,象漫步的蒲公英一樣飛旋。仰恩說:“我們去爬山吧!”
因為是節日,天氣又好,去爬山的人很多。在山下還碰到以前商務印書館的同事劉文好和他的女朋友杜小姐。杜小姐在《京華日報》工作,曾經採訪過崇學,也算熟識。兩人都是格外親切友善,於是結伴攀登。劉文好是個話多的人,一路上嘴也不停,不過心腸好,倒也不介意仰恩病癒,速度很慢。山路邊不時有當地人賣水果,茶水,一行四人走走停停,偶爾在路邊喝喝水,看看熱鬧,悠閒自在。崇學一直站在仰恩的左邊,偷偷觀察著他的神態。仰恩雖還體弱,心情卻似乎不錯。因為玉書的朋友也是記者的原因,仰恩主動問杜小姐記者的工作是否有趣;對劉文好的笑話也十分捧場,偶爾詢問著舊同事的境況,臉上始終帶著溫和的笑容。崇學的心情忽然大好。
因為慢行,到了山頂已接近黃昏。劉文好跟杜小姐都不是本地人,家在南方,所以不著急趕著回去吃團圓飯,堅持要留下來看月亮。山頂人不多,兩個人索性找了個角落親熱耳語去了。仰恩站在山頂的一塊大石之上,看著山谷間的樹木給黃昏染了色,深深淺淺,遠遠近近。天氣真好,迎面而來的風,帶著清慡和新鮮,太陽沉得很快,紅紅一團,不再耀眼。往事一幕幕地,在多彩的天空上演,他安靜地凝神觀望,最後,本來惘然的臉上終於浮起一個淡淡的,釋然的笑容,那麼微小細緻,五官似乎全無變化,只那神態卻是真的笑了。世間路殊途同歸,有人翻山越嶺,有人寧可繞行,只要能到達彼岸,只要,沒有什麼可遺憾。仰恩注視著蒼茫暮色的深處,那抹即將煙滅的光明,忽然說:“我跟你去上海。”
丁崇學放眼四周,心胸間豁然開朗。西方還是彩霞滿天,而東邊已經依稀看得見,滿月淡淡的輪廓。
尾聲
“恩弟,
見信如晤!
去看你幾次,均在沉睡。那個時候心裡反覆想,是什麼讓你如此疲憊?知道麼?你在睡中眉頭仍是皺著,一付愁容。是我麼,還是我們這段世間不容的感情,讓你那般煩惱?不是沒有嘗試,沒有爭取,只是現實的狀況實在惱人,讓人充滿挫敗。好在人的一生,不能事事圓滿。養傷的那段時間裡,我想了很多。肩膀上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終究不能推卸。我既不能置嘉慧母子不理,更不能辜負黨和組織對我的期望。所以,我決定把一生的熱情投入到偉大的革命事業中去,為拯救中華,解放民眾,貢獻自己的一分薄力。將來我若有命歸來,大概還是要回到妻子兒女身邊,盡人夫人父的義務。所以我說,這一生唯一虧欠之人,是你,恩弟,我能給你的,就只有我靈魂里能盛納的最大容量之愛情,此生,只給你一人。然而,就算愛情不能善終,我們的人生還可以在他處得到修補和完滿。你將來必是難得之人才,也定會找到自己的路,到達光明的彼岸。
我已在南下的火車上,你可注意過麼?在火車上看出去,近處的東西都是模糊不清,越遠的景物卻是清晰在目。所以,恩弟,不管多麼長久以後,不管我們之間多麼遙遠,我都會清晰地記住你,記住與你共處的每一寸時光,而你,就請從此,忘了我吧!
務必保重!
尚文
民國二十三年八月”
太陽還是很亮,風卻涼了。停機坪上一架小型的軍用飛機旁,丁崇學身軀挺拔,沖遠處走來的仰恩揮了揮手。仰恩一身黑色的中山裝,更顯得長身玉立,笑著跟崇學打招呼:“對不起,來晚了。”
“就這麼點兒行李?”崇學看了看他手裡小小的行李箱。
仰恩慧黠一笑,“不是說去散心麼?又不是定居。”
衣服是舊的,所以有些肥大。坐下來的時候,前身很鬆。仰恩順手摸過去,竟摸到口袋裡硬硬的一塊,手指伸進去,掏出來是那隻以為丟了的戒指,上面刻著一串小字,最後幾個格外清楚,寫著:“Te Amo”
仰恩打開菸灰缸,把它放了進去,再輕輕地合上蓋子。
飛機起飛,剛好看得見協和醫院的紅磚綠瓦的牆,再往上飛,一片煙樹簇擁下的北平漸漸消失在視線之中,隱約間,群山萬壑皆是遲綠圍繞著一簇一簇的火紅,春寒終成昨日之日,秋天,實實在在地來到今朝之朝。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