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衝突,不斷的衝突,先是小規模的騎兵的糾纏,再之後就是幾支隊伍的相逢,從山中,從野外,冊亨的人越來越多,並不是抵擋不住,但是這種持續的戰鬥,長久的警惕,總是令人厭煩的,夏卓敬坐在自己的帥帳中,看著地圖,他手中的這一份,已經是相當詳細的,幾個路段,都被他派兵防守了,但是,冊亨人還是能翻越過來。

  手下有人叛變?

  先不說大趙和冊亨是多少年的冤家,就說冊亨每次過來的地點不同,就足以說明,不是他這裡出了問題。想到這裡,他嘆了一口氣,收起地圖,其實原因他早就想到了,只是一直不想承認。

  北邊那邊放人過來也就罷了,但放的這麼近……已經是在養敵了!

  “元帥,延昌來的急件。”

  “進來吧。”

  他的親兵掀簾而進,恭敬的將一個信封送到他的桌上,他擺擺手,打發那親兵出去,然後才拆了開來,很短的一封信,不過寥寥幾行,下面用的卻是南明王的王印,夏卓敬飛快的將信掃了一眼,然後慢慢的,垂下了頭。

  很短的內容,很含蓄的暗示,但卻明確的指出了,對待冊亨,可以緩手了……

  暗紅色的桌面,落在夏卓敬的眼中,已經變成了血紅。

  冊亨的肆虐,趙人的哀號,以及大趙的崩潰,都已經成為了,可以預見的未來。在這一刻,夏卓敬突然有一種厭惡的心理,想要拋開這一切,躲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再不管什麼大趙、冊亨,以及,王位。

  就這樣想著的時候,他不知怎麼的,突然想到了楊毅,想到了他的港口,以及他所說的那個計劃,占島為王,和大趙隔海相望,什麼海島氣候溫和,栽種適宜,四季如春,土地肥沃,明明是一份計劃書,卻被他描寫成了一個世外桃源,然後說為了紮起最初的底子,希望他能開路引,將紫竹寨原本留下的那些人引到巨崗。

  當時看到這封信他就笑了,然後一直沒有回覆。大嶼山上的那些人並不算是太好的把柄,不過有這些人在,總是一個牽制,而且萬一有什麼事情,有這麼一支隊伍在,也許,能有意料之外的效果。

  當然,這其中,也有幾分警告的意味,這幾年楊毅在巨崗做的很是火紅,他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也知道一些,知道他在那裡是巨崗唯一的聲音,那裡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夏卓敬,也沒有多少人會效忠於他夏卓敬,雖然楊毅在給下面人講話的時候,有時候會說上聖上如何,南明王如何,二世子如何之類的話,但有多少人會將他放在心中,那就難說了。

  巨崗是楊毅經營的,有這樣的結果也是難免的,但適當的敲打也是必要的,免得楊毅覺得自己能夠單飛,或者覺得他這裡,是有求必應的。他沒有回覆,楊毅也沒有再提,倒是個識趣的,他本來準備押後一段日子再說,但現在卻有了批覆的衝動。

  他坐起身,拿筆寫了幾個字,然後叫來親兵,讓人把這信帶了下去,也許這世界真的要變成紅色的了,那麼就讓他在染紅之前,減少一些濃重吧,哪怕他將來要親手多添上幾筆——

  作者有話要說:那啥,俺說結尾……是俺嚮往結尾,剛才在群里曬了一下俺的這個文的V章點擊,所有人都說……太慘了,淚——

  未來 (中)

  第九十三章未來(中)

  仁和十七年,對於巨崗人來說,是喜悅的一年,在這年八月,他們的港口建立,同一天,四艘大船就破浪遠行,並且成功的與四個月後回來了。在這四個月中,已經有一些船隻因為種種原因在巨崗停靠,他們中,有的是因為在扎馬沒有好位置,所以先在這裡停靠一下,有的是順路,有的只是單純的好奇,不過更多的,還是想拉一些紗布。

  這樣的購買量,遠遠不是巨崗能應付的,雖然楊毅已經提前做了準備,但已經是在吃庫存了,為此,她不得不更大範圍的招工,此時年景正不好,巨崗已經漸漸成為了幾個州縣的嚮往地,一聽說這邊對外招人,城門處,立刻就排起了長隊。

  這種事情,落在一般人眼中那自然是喜事,但楊毅在挑選接受這些人的同時也很有些憂心。探子也就罷了,有沒有這次招工,這城中都會有一些其他勢力的眼睛,關鍵的,還是糧食。

  這兩年她不缺糧食,從外面買的,自己種的,庫存著實不少,但巨崗撐死也就這麼一個小縣城,能有多少地?加上一直受巨崗族的威脅,也無法大面積開荒,若不是她一直對外購買,恐怕很難保證充裕。

  現在又多了這些人,短時間不顯,時間長了,也是個隱患,但紗布不能不產,而且不能不擴產,在現在,他們巨崗最大的優勢就是紗布,他們現在還沒有匯集成一定的客流量,還沒有積攢一定的底蘊,若沒有那些東西吸引著,那麼那些船隻不見得就會在這裡停留。

  雖然她說,建這個港口是為了自己方便,但當然是越繁榮,對她越有利。

  這是一個矛盾,她現在也無法解決,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出海的船隻中了,這四艘出海的船,有三艘是駛向昊國的,雖說若沒有大量的黃貨,現在走昊國已有些得不償失,但他們畢竟是初下海,這條被人走熟了的路線當然是最好的,而另外有一條,走的卻是卻越。

  關於這個島國,了解的人不多,也沒有人去在意,按照孫錦的說法,這個地方,雖然有港口,但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東西,而且常年戰亂,孫錦當年是運氣好,飄到了一個勢力比較強大的村落,又加上看他穿著華麗——對那裡的人而言,想著能用他換取什麼東西,這才讓他活了下來,否則他不定什麼下場呢。

  後來那個村落用他換了東興商行的五套餐具和一匹絲綢,那絲綢也就罷了,餐具卻是很普通的木質品,不過上了漆,對於那裡的人就是很寶貴的東西了,由此來看,就知道卻越是一個多麼貧窮的地方了。

  當然,有的地方文化落後,可是物產豐富,人家也許連件完整的衣服都找不到,但偏偏出產黃金寶石什麼的,但孫錦在那裡呆了一年多,也沒有發現有這種跡象,倒是有些珊瑚,卻是要到海中去采的,而且那珊瑚的品質也不怎麼樣,也不怪沒有商船從那裡經過了。

  不過楊毅也沒有想找一個貿易點,她看中的,是那裡還算富饒的土地,那裡雖不至於丟下種子就能長出大米,但也比巨崗的條件要好,無論是不是適合居住,總是能開發出一個糧食基地的,雖然有了船,她們也能從昊國引進糧食,但那條路,畢竟有太多人走了。

  她的這些打算,知道的人不多,對於普通百姓們來說,船隻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做就心滿意足了。

  在八月的時候,建成的只是港口,配套設施並沒有完善,所以接下來的日子裡,港口處一直還在施工,來來往往的人群,盪起的飛塵,在現代人來看是擁擠以及環境污染,在這裡,卻都是繁榮的象徵。

  當然,除了歡喜之外,巨崗人也有一點小小的麻煩,這個麻煩就來自巨崗族,江浩雖然帶著一批人投靠了楊毅,卻還有一批死硬派,在江浩投靠之後,他們中的一部分徹底瘋狂了,對巨崗發動了幾次襲擊,對此,楊毅早有準備,著實讓他們吃了一番苦頭。

  幾次之後,他們也學乖了,開始打起了游擊,只是楊毅此時別的不多,士兵卻是不少,對於一州一國,她這點人不算什麼,但是對於一個縣城來說,那是足以護著周全了。

  凡是屬於巨崗的地界,就有紫竹軍的小分隊存在,這些以十人為一組的小分隊沒什麼高手,但戰鬥力強悍,若是同等人數的巨崗族,對上他們往往是要吃虧的,若是超過了,他們只會防守,然後在防守的同時求救。

  紫竹軍的戰鬥力,向來是人越多越要成倍增加的,如果說十人可以面對對方的十二三人的時候,二十人就可以面對三十人,當然,這是在不存在高手的情況下,巨崗族作為一個民族,十大部落中自然也都有高手坐鎮,可是這部分人,有的跟著江浩來到了巨崗,有的雖還在山中,卻採取了閉門不出,兩不相幫的方式,真正豁出去了,要以一個換一個的對趙人進行報復的畢竟不多。

  當然,若是碰上一個,那就是紫竹軍的損失,可是楊毅的這些士兵雖然珍貴,卻有著整個大趙的人員做補充,所以總的來說,還是巨崗族的損失更大。這種損失不僅是人手上,更是精神上。

  巨崗縣在以能看到的速度發展著,火紅著,巨崗族卻在以能看到的速度頹敗著,在最初,他們每殺死一個趙人都會歡欣鼓舞,會把那趙人的鎧甲、兵器在部落中展示,會將趙人的頭顱割下放到族人的墳前,而到了最後,那些鎧甲兵器已經不能令他們看到更多的希望了,雖然他們還會進行著這種儀式,可是再沒有過去的歡呼和雀躍,一切,都如同慣例似的走動著,然後,結束。

  四個月後,就在時間將要進入到仁和十八年的時候,四艘海船回來了三艘,它們帶來了大量的糧食和銀塊,除此之外,還有不太為人所知的各種兵器。

  穿過走廊,楊毅來到最後的房間中,孫錦已經在那裡等著她了,一見她來,就立刻和其他人一起躬身行禮:“大人。”

  “辛苦你了。”

  “這是屬下的責任。”孫錦回答,比起先前,此時他的神色中更多一些自信,東興商行是他最先去接觸的,這一次的出海,也是由他壓隊的,雖然前者是因為對方也有意,後者是因為各方面都準備充分,但他畢竟是實施人,而且經此兩件事,他的地位已經算是定了下來,面對楊毅他自然還是恭敬的,不過,那種諂媚感已經很淡了。

  “大人,按照你的吩咐,此次出海的三分之一利金額用來換取昊國刀,其中一把上將刀,四把大將刀,還有一百把秋魚刀。”他說著,從手下那裡接過一把刀,捧到楊毅面前,“這把上將刀,名為冬子,是純耐豐田家的收藏,聽到大人要刀,特地找到小的,送了上來。”

  “豐田家?”

  “是,豐田家有兩國,在純耐,也算是貴族豪門了。”

  在說這話的時候,孫錦的臉上帶著一些笑意,楊毅也是一陣無語,這昊國和她在現代所知的某個島國實在是太像了,那個島國在古代號稱有七十二國,但是這裡所謂的一個國家,不過是現代的一個縣,小一些的,甚至連一個縣都不如,這樣的規模說是貴族豪門……當然,以當地的情況來說,也不能說錯。

  這樣想著,她拔開了刀鞘,入眼的,就是一片濃重的漆黑,沒有傳說中的冰涼感,但是卻能感覺到那種壓抑,將整個刀都從鞘中拔出後,才看到刀尖的一點亮光,身邊一人的呼吸突然濃重了起來,她歪過頭,就看到上田一郎正死死的盯著自己的手中的刀。

  “一郎,這可是把好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