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南瑤皇后怒不可遏,本想處死他,但蠢公主死活阻攔。

  最後南瑤皇后無法,只能留了他一條性命,不過在他身上下了美人蠱。

  中蠱後,沈言亭總算是能明白當年的父親,到底承受的是怎樣的痛苦。

  知道宮裡發生的這些事後,娘親也對他失望,偽裝將軍小姐的相貌,決定親自進宮。

  進宮的那夜,娘親將他關在府里,讓似錦看著他。

  但最後他開始不顧似錦的阻攔,溜去了皇宮。

  他站在殿外,所有的宮人提著水桶,蜂擁著上前滅著皇后殿裡的大火。

  但大殿後的那間小院子卻無人問津。

  沈言亭避開那些步履匆忙的宮人,行至那處熟悉的院子前,熊熊燃燒的大火將這裡淹沒,那個笨蛋也即將被火勢燒成灰燼。

  這樣或許是最好的。沈言亭想。

  只是當聽到屋裡那個笨蛋的哭喊和求救時,腦子裡的所有理智又跟著灰飛煙滅。

  他背著蠢公主從大火里出來,藏在離家不遠的荒廟中,悉心照料。

  但沒多久,就被他娘親發現了。

  他娘親以死這種決絕的方式,來懲罰他犯下的過錯。

  沈言亭沒辦法面對他的雙親,更再沒辦法去面對蠢公主。

  所以他決定殺了那個笨蛋。

  但到最後一刻,他還是下不去手。

  被燒得只剩下一雙眼睛能看的長公主,第一眼看到他,清澈的眼瞳里看不見任何雜質,純粹的只裝著與他久別重逢的歡欣。

  那時他便知道自己完了。

  這個蠢貨成了他心裡的病,已到膏肓,無藥可醫。

  所以送她離開的前一夜,他又一次侵犯了那個笨蛋。

  但這一次,他只剩下自暴自棄的絕望和痛苦,以及長公主在身下聲嘶力竭的哭喊。

  將蠢公主送走後,他的生活這才徹底恢復平靜。

  心裡再掀不起波瀾後,他開始全心全意地策劃報復隋慶帝,這一次再也沒人可以阻攔他。

  多年後,沈言亭發現事情又一次出現了差錯。

  他在軍營里看到了臉上的燒傷已經好轉不少的笨蛋。

  他看到蠢公主身邊有了其他的人,看到她再也記不得自己。

  明明一切該如他所願,但沈言亭還是不甘心。

  只是這次他累了。

  他心裡清楚的明白,無論怎樣,他跟那個笨蛋公主已經再沒可能。

  所以告知給封長行關於紅白腳的所有秘密和安排後,他便打算死在金嵐放的那場大火里,可莊樾卻把他救了出來。

  沈言亭問莊樾為什麼救他。

  莊樾說他不是救,只是看到自己打算以死來逃避罪責,所以才將他從火海裡帶了出來。

  沈言亭明白了。

  他的確該死,但真想死,必須得等到償還清所有罪孽之後。

  這該是他的報應。

  所以沈言亭不再有尋死的念頭。

  再次醒來,他便看到了那個眼睛很像公主的小丫頭。

  像是像,但沈言亭卻能一眼分清她們的區別,因為這個世界上,沒人可以替代得了蠢公主的眼睛。

  因為深受重傷,所以他只能在青樓的後院裡住下來。

  那個丫頭有個明面上罵她,私底下卻總幫她尋退路的姑姑,每次一來院裡,就追自己快點滾。

  可還沒等到滾的那天,他就死了。

  這一輩子,除了那蠢公主,這是他第二次救人。

  救得是一個眼睛很像蠢公主的笨丫頭。

  沈言亭躺在河岸邊,情不自禁地笑了。

  他側過臉,看著地平線上如同被血染紅的夕陽,突然想起送笨蛋離開的那天。

  晨曦灑滿大地,腳踩的草地沾滿露水和陽光,所愛所憎之人,就安安靜靜地趴在背上,疲憊地熟睡著。

  而現在夕陽西下,塵埃落定,他仿佛又看到了第一眼見到的蠢公主,漂亮又溫順,一點也不傻,眼瞳深處藏著靈動的光,比星星都還要亮。

  他看著這樣鮮活燦爛的公主,終於有機會把那句在心裡壓抑多年的話說了出來。

  「吾愛卿卿,思慕已久。」

  第159章 番外

  隋慶元年, 新帝以天命為由,處死前朝皇帝,冊封正妻為一國之後, 同年,皇后誕下太子, 隋慶帝龍顏大悅,賜名為長行。

  誕下太子後, 皇后雖沒再有子嗣,但新帝一直對她毫無異言,兩人一直相敬如賓,琴瑟和鳴, 沒想到卻在五年後,有人卻查出皇后母族竟暗中勾結亂黨, 意欲謀反。

  國丈一族被滿門抄斬,降為奴籍, 皇后本該處死,但隋慶帝念及舊情, 加上她並未參與到謀亂之中,所以便只將她關入冷宮。

  不過, 第二年,皇后便在宮中畏罪自盡, 隋慶帝哀痛欲絕,後來數年都再沒冊立過皇后。

  雖說隋慶帝對皇后情意深重,但不知怎的, 對太子卻很是冷淡,後來貴妃得寵,他甚至屢次有廢太子的意向。

  靜謐偏僻的宮殿外, 種著一顆枝繁葉茂的石榴樹,正值盛夏,上空烈日炎炎,個子瘦小的孩子坐在蒼綠掩映的石桌上,雙眼空洞地發著呆。

  一個戴著巧士冠,身著深紫圓領袍的太監走進來,拱手朝那小孩行了一禮。

  「殿下,這位是翰林院侍講學士,以後便由他為您授課。」

  小孩依舊巋然不動地坐著,連眼珠子都沒動一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