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日回去後,楚晏大病一場,燒了整整三天三夜,直到第四日的晚上,才總算是褪了熱。

  傅時雨為此甩了楚晏好幾天的臉色,偏偏楚晏為傅時雨的私自離開,心裡也頗為不爽,但又不敢發怒,所以也只能跟著臭臉。

  他們鬧冷戰,便苦了王府的下人們,那些天王府里的氣壓低的像是頭頂罩著陰雲,每個人的心裡都惴惴不安,生怕那兩人的怒火蔓延到自己身上。

  好在最後總有個人要服軟,楚晏在某一日的深夜,偷偷摸進了傅時雨的被窩,一陣類似調節氣氛的『拳打腳踢』過後,翌日傅時雨頂著酸痛的腰,楚晏頂著青紫的右眼,兩人終於重歸於好。

  ……

  和好後,兩人出發前去南陽。

  南陽地勢富饒,四面環水,被譽為『魚米之鄉』,出了很多都是有名的商賈。傅時雨早有耳聞,一直想去目睹南陽的秀美風光,這次算是實現了前世未了的心愿。

  楚晏陪著他在南陽遊玩了幾日,這才想起接楚東歌和秋姨娘回府的正事。

  路上得知了朝落的死訊,楚東歌哭得死去活來,回府後,便把自己關在屋子裡,閉門不出,顯然是無法接受朝落的突然離開。

  秋姨娘對此也感到很是難過,整日暗自垂淚,嘆朝落命苦,生前沒過過幾天好日子。

  而按理說最傷心的傅時雨,卻出乎意料的平靜,看起來像是放下了,但楚晏明白,這人只是將自己的悲痛藏起來了而已。

  畢竟,會慟哭的不止眼睛,眼淚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看見。

  三年後

  宗盛帝大婚,整整空了三年之久的正宮之位,總算是有了主兒。

  只是這位皇后容貌不算出眾,頂多只能算是小家碧玉,身形也不夠纖細,甚至看著還稍顯圓潤,唯一出彩的便是,她身後站著的是權傾朝野的攝政王。

  朝中的大臣私底下都說攝政王狼子野心,強逼著陛下娶了自己的妹妹。

  因為匈奴首領當年得知自己兒女們的死訊後,這些年一直在邊陲霍亂,多虧攝政王親自掛帥,屢次率兵鎮壓,所以大慶才能維持著這表面上的風平浪靜。

  這場大婚遭受著諸多猜疑,每個人心裡都不看好,暗道要不了幾年,要麼攝政王成功篡位,要麼攝政王篡位失敗,這位皇后也會成為可憐的犧牲品。

  看笑話的有,幸災樂禍的也有,動了惻隱之心的也有,每個人都對這場政治聯姻不抱希望。

  可他們等啊等,等啊等。

  等到攝政王主動交出兵權,退出朝堂,等到那個看著軟弱好欺的皇后生下一兒一女,等到宗盛帝力排眾議,遣散後宮,他們才逐漸意識到……

  特喵的,這對看著註定BE的CP,最後竟然HE了。

  宗盛帝一生賢明,克己奉公,自遣散後宮後,再未冊封妃嬪,只有帝後一人,夫妻二人琴瑟和鳴,共築一段佳話,膝下育有兩子一女。

  晚年宗盛帝將皇位交給長子,封承殊,隨後同皇后一道四處雲遊,直到壽終就寢,同棺而葬。

  至於另一位風雲人物,攝政王自從交出兵權後,就甚少出現在京城裡,一生未娶過妻妾,所以也沒有子嗣,偶爾會看到他去宮裡探望皇后和自己的外甥。

  每次去,身邊都總是跟著一位相貌俊美的公子哥兒,大臣又說是他的幕僚,又說是他養的孌寵,有人認出那位公子是之前太子身邊的太傅,眾人心中暗暗稱奇,對攝政王與那位公子之間的關係頗多猜測。

  可惜他們很少出現在世人眼中,後來有人傳聞,他們常年定居在南陽,但是當這消息被傳出後,他們又開始行蹤不定,再也沒人知道攝政王同那位公子到底去了何處。

  後來宗盛帝駕崩,一位頭戴帷帽的年輕男子出現在了皇宮中,向皇帝呈上了一個刻著楚晏之名的牌位。

  那時,眾人這才知道,這位一生傳奇的攝政王已於三年前辭世。

  但遺體不知葬在何處,只有牌位在皇宮祠堂里供奉。

  而那年輕男子離去後,京城裡卻流傳過一道驚世駭俗的消息。

  說是有人不小心看到了那位男子的臉,相貌竟與當時伴在攝政王身邊的那位公子一摸一樣。

  這消息傳進宮裡後,皇帝在朝上大發雷霆,斥其是謠言,在京城裡貼出告示,勒令所有人禁止提起,若再聽到有人胡言,定將重懲。

  皇命如天,所有人自然不敢違抗,偶爾偷偷在私底下說幾句。

  白駒過隙,事過境遷,幾年過去了,這件事也逐漸被人淡忘,再無一人談起。

  ……

  人生苦短,只爭朝夕,前塵鋪舊事,莫再抱憾歸。

  生又何妨,死有何懼,相思寄南風,千里伴君行。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知道你們會說這不算HE啦,但主角兩人的結局其實還不算結束,我說了主角是HE就是HE的,嘻嘻,你們到時候可以看看番外,另外其他人的番外有沒有想看的,可以在下面留下言,這章留言的小可愛,會有紅包掉落哦~

  番外這幾天我會放上來,這裡放一下我下本新文的文案,感興趣的可以收藏下,愛你們喲~

  文名:《差一分我就成攻了》

  文案:

  全校都知道二中的校霸叫段稷,而段稷最討厭的人,就是他們班上那個永遠都坐第一排的書呆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