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他打過方向盤,路燈的光在俊朗的眉目間依次划過,映襯得他沒了往日的輕浮和暴躁,像一壺老在晃蕩的水,終於肯微微停一下了:“畫不好也沒關係嘛,我來捧你。反正畫這東西都是看不懂的。”
嚴海安托著腮,車窗外的風景快速掠過,好像過往的時光在眼前列隊退去。
他眯了眯眼睛:“我沒有才能,現在畫畫只是愛好,我不想以此謀生。但是我很喜歡欣賞美麗乾淨的畫,所以目前的工作對我來說剛好。”
“美麗乾淨的畫?“這個矯情的形容讓孫言挑了挑眉毛,嚴海安的口氣聽起來誠懇極了,那輕飄飄的誠懇像一層軟棉花,裹著一絲厭倦,這厭倦甚至不是疲憊,而僅僅是一種感嘆。
孫言心中有所觸動,就像他那天看到莫易生工作室牆上那幾幅畫。他隨心所欲太久了,久到都快忘記自己為什麼要這樣了。
一路送嚴海安回到工作室樓下,孫言隔著車窗道:“我覺得我們倆能成朋友吧。“
他說話少有這麼柔和的時候,柔和得已接近猶豫。
嚴海安不確定他是有哪根筋造反了,這是一個陷阱?或者只是一句心血來cháo?想了半天正要說點不痛不癢的,孫言卻又笑了起來,和平常一樣是那種儘管好看卻老有點欠揍的笑容,帶著點不知對什麼的不屑:“記得你欠我一次。”
他併攏的兩指在額前往外稍稍一揮:“拜。”
嚴海安看著車尾漸漸遠去,喉嚨癢了起來,咳了兩聲,轉身往大門走:“說個拜拜都要耍個帥,毛病。”
第13章 七十萬
莫易生還待在畫室,令嚴海安沒想到的是他居然有客人。
何苓和莫易生一同坐在沙發上,看樣子相談甚歡,看到他進來了,何苓站了起來,很正式地打了招呼。
嚴海安看了一眼莫易生,笑道:“希望易生記得請你吃飯。”
他一說,莫易生就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我還真忘記了,你讓前台點的外賣送上來我才想起……”
“本來就是冒昧到訪,不怪你。”何苓好心地為莫易生開解了一句,低頭看了看表,“時間已經這麼晚了,那我就不打擾了,我先走了。”
“我送你。”只要不是在孫言面前,嚴海安又變回了那個進退有度的好好先生,替不會人情來往的莫易生一直把何苓送上車才返回。
莫易生坐在沙發上吃杏子,還遞給他一顆:“何苓讓人幫忙從之前那個村子拿回來的,好甜哦,你來嘗嘗。”
這人實在是很有心,怪不得人緣這麼好,所以即使畫的水平不怎麼驚艷,在這個圈子裡也十分吃得開。但這樣圓滑的人,可以結交,卻不能深交。
嚴海安接過杏子,一點肉都沒傷著地完美剝好皮,又遞迴了莫易生:“有好好跟人道謝嗎?”
“啊,有啊。”莫易生就喜歡吃這些酸酸甜甜的東西,口味和小孩子一個樣,一口袋杏子還不夠他一個人吃的,“就是太少了,我們也讓人幫忙帶吧?”
何苓就算帶回來一箱子,這麼平均分了每個人也落不了多少,嚴海安在那裡沒認識的人,想來只能親自跑一趟:“明天我去幫你買一點。”
“嗯嗯。”莫易生的目光轉回畫板,“這個再有半個月就能完成了,你跟孫言說一聲吧。”
嚴海安看過去,這幅客廳尺寸的畫已接近成品,線條複雜而利落,色彩明亮而乾淨,是一貫的莫易生風格。人物雖多,但每一個的面部表情都很傳神,嚴海安在心裡為它定了一個高價。
這幅畫既然是孫言私下找莫易生定的,他就不準備再從李卿那裡走程序了。對於李卿的事情,嚴海安心裡有個小小的疙瘩,但他沒有去質問李卿,因為這並沒有什麼用處。李卿的資源固然很好,嚴海安知道他們也得開始多開拓點渠道,免得被李卿把住了。他可一點沒有讓李卿圈養莫易生的打算。
嚴海安靠在牆邊,看著莫易生對著畫板的背影,揉了揉眉心,那個王主席本來是個不錯的人選,但莫易生太反感這些了,也是不好辦。
手機震動打斷了他的思路,他看了一眼來電,轉身走出房間才接起:“餵?家裡發生了什麼事?這個月寄回去的錢收到了嗎?”
那邊的聲音有些大,是家鄉的方言,嚴海安聽了後道:“最近有點忙,回不去。”
對面道:“安?咋個又不回來嘛?你次次都說有事,媽老漢兒想你得很,還是回來一趟嘛。”
嚴海安道:“真的有事。”
李卿的展會確定就在下個月,嚴海安是要全程跟完的,分不出心思回老家一趟。而且他心知肚明父母叫他回去一趟是幹嘛的。
他道:“大哥,你跟爸媽說一聲,我的事就不要他們操心了。反正老嚴家有你傳宗接代就夠了。你也知道我對女人不行的,不要耽誤好人家的姑娘。”
那邊沉默了下去。
電話里的氣氛實在是沉重,嚴海安主動道:“等嚴謹放暑假了,你們帶著他到B市來玩玩吧。”
那邊唉了一聲,也不知是在嘆氣還是答應。
*
五月的氣溫越來越燥,已經穿不住長袖了。
李卿在月底舉辦的油畫展主題叫做“古愁”,她借著王余滸的便利,邀來了許多有身份的人,之前還投放了各種渠道媒體,有正規新聞報導的,也有戶外媒體平面GG的,是下了大手筆,為自己這個展會造足了勢。
藝術圈對普通人來說太遙遠了一些,這是國內市場的巨大劣勢,過高的稅收和不成熟的受眾讓李卿做不了曲高和寡的生意,她必須要把自己的畫廊當作品牌來推廣,不單單只賺業內人的口碑。她要走專業的,也要做知名的,說起來也很好聽——“文化推廣”。
只不過這是她第一次搞的大動作,並不是每一個想來的人都能來,她這場展會並不開放給公眾,不像上一次只單單為了湊人氣,人數上少了,質量卻上去了。
今天的李卿比開業那天還意氣風發,她沒有單獨陪在某一個人身邊,盡力做一個讓每一位來客賓至如歸的好主人。
嚴海安遠遠地看了她一眼,回過頭來,對何苓恭喜道:“何老師這幅畫肯定很受歡迎。”
單從好賣這方面來說,嚴海安這話倒也不是恭維,何苓在那古村里待了這麼多天就畫了一副小景——一個池塘里九尾魚,名字叫《九尾祥魚》。從技法和創意上來說乏善可陳,但這在業內叫風水畫,有魚就有活水,活水生財。鯉魚又是吉祥物,九條鯉魚朝同一地方湊,取九九歸一之意。
從名字到寓意都很討好,這裡的人不少是做生意的,就講究這個。
他客氣,何苓也客氣:“哪裡,還是易生的畫有靈氣,應該有不少人詢價了吧?”
不過這次李卿沒有定價,她準備用慈善拍賣的方法來售畫,做慈善賺了名,又減了稅,各行各業樂此不疲。
他們的聊天裡不涉及任何畫技,反而像兩個生意人。等莫易生上完洗手間回來,才又改變了話題。
展覽時間持續了整個下午,李卿請嘉賓們移步,她早就訂好了商業中心頂樓的高檔宴會廳。她沒有弄成傳統的拍賣儀式,而是像宴會,大家在美食美酒中談笑風生觥籌交錯之時,台上同時進行拍賣。
在展覽中大家已經充分參觀了畫作,該了解的也了解了,拍賣時估計都不需要主持人多說,要對哪一幅下手都心裡有數。
嚴海安和莫易生找了一處人少的地方待著。嚴海安只端著一杯低度的起泡酒,另一隻手幫莫易生拿著果汁,而莫易生端了個盤子,裡面滿滿都是食物,一邊看一邊吃。
這次因為掛了慈善的名頭,大家出手都比較大方,每一幅畫都在五位數以上,像何苓那副畫就拍出了十二萬,換做平時是賣不出這樣的價格的。
莫易生望著道:“這幅畫何苓的格局太小了。而且……”
他似乎形容不出來,只是皺著眉搖頭:“一點情緒都沒有。”
嚴海安知道他說這話毫無惡意,單純地就畫論畫而已:“這個你就不要告訴何苓了。”
莫易生盤子快要見底,他戳起最後一塊肉排,嘴裡鼓鼓囊囊仿佛松鼠:“為什麼?難道你覺得何苓會生氣?我覺得他不是那種人,他和那些人不一樣。”
這正是莫易生不喜和某些職業畫家來往的原因之一,他極其討厭互相吹捧,沒有人聽得進其他人的意見,光聽那些人對彼此的讚美之詞簡直是要把對方的畫放進羅浮宮才對得起那些破畫了。
其實這也不一定就是互相吹捧,有一些只能算社交里的普通恭維而已,但在莫易生這裡一視同仁。很多時候嚴海安都十分擔心這一點,所以他希望莫易生能趕快在這圈子裡站穩腳跟。他能照顧莫易生,但如果真遇上事了,他不一定能護住。
嚴海安托著腮,車窗外的風景快速掠過,好像過往的時光在眼前列隊退去。
他眯了眯眼睛:“我沒有才能,現在畫畫只是愛好,我不想以此謀生。但是我很喜歡欣賞美麗乾淨的畫,所以目前的工作對我來說剛好。”
“美麗乾淨的畫?“這個矯情的形容讓孫言挑了挑眉毛,嚴海安的口氣聽起來誠懇極了,那輕飄飄的誠懇像一層軟棉花,裹著一絲厭倦,這厭倦甚至不是疲憊,而僅僅是一種感嘆。
孫言心中有所觸動,就像他那天看到莫易生工作室牆上那幾幅畫。他隨心所欲太久了,久到都快忘記自己為什麼要這樣了。
一路送嚴海安回到工作室樓下,孫言隔著車窗道:“我覺得我們倆能成朋友吧。“
他說話少有這麼柔和的時候,柔和得已接近猶豫。
嚴海安不確定他是有哪根筋造反了,這是一個陷阱?或者只是一句心血來cháo?想了半天正要說點不痛不癢的,孫言卻又笑了起來,和平常一樣是那種儘管好看卻老有點欠揍的笑容,帶著點不知對什麼的不屑:“記得你欠我一次。”
他併攏的兩指在額前往外稍稍一揮:“拜。”
嚴海安看著車尾漸漸遠去,喉嚨癢了起來,咳了兩聲,轉身往大門走:“說個拜拜都要耍個帥,毛病。”
第13章 七十萬
莫易生還待在畫室,令嚴海安沒想到的是他居然有客人。
何苓和莫易生一同坐在沙發上,看樣子相談甚歡,看到他進來了,何苓站了起來,很正式地打了招呼。
嚴海安看了一眼莫易生,笑道:“希望易生記得請你吃飯。”
他一說,莫易生就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我還真忘記了,你讓前台點的外賣送上來我才想起……”
“本來就是冒昧到訪,不怪你。”何苓好心地為莫易生開解了一句,低頭看了看表,“時間已經這麼晚了,那我就不打擾了,我先走了。”
“我送你。”只要不是在孫言面前,嚴海安又變回了那個進退有度的好好先生,替不會人情來往的莫易生一直把何苓送上車才返回。
莫易生坐在沙發上吃杏子,還遞給他一顆:“何苓讓人幫忙從之前那個村子拿回來的,好甜哦,你來嘗嘗。”
這人實在是很有心,怪不得人緣這麼好,所以即使畫的水平不怎麼驚艷,在這個圈子裡也十分吃得開。但這樣圓滑的人,可以結交,卻不能深交。
嚴海安接過杏子,一點肉都沒傷著地完美剝好皮,又遞迴了莫易生:“有好好跟人道謝嗎?”
“啊,有啊。”莫易生就喜歡吃這些酸酸甜甜的東西,口味和小孩子一個樣,一口袋杏子還不夠他一個人吃的,“就是太少了,我們也讓人幫忙帶吧?”
何苓就算帶回來一箱子,這麼平均分了每個人也落不了多少,嚴海安在那裡沒認識的人,想來只能親自跑一趟:“明天我去幫你買一點。”
“嗯嗯。”莫易生的目光轉回畫板,“這個再有半個月就能完成了,你跟孫言說一聲吧。”
嚴海安看過去,這幅客廳尺寸的畫已接近成品,線條複雜而利落,色彩明亮而乾淨,是一貫的莫易生風格。人物雖多,但每一個的面部表情都很傳神,嚴海安在心裡為它定了一個高價。
這幅畫既然是孫言私下找莫易生定的,他就不準備再從李卿那裡走程序了。對於李卿的事情,嚴海安心裡有個小小的疙瘩,但他沒有去質問李卿,因為這並沒有什麼用處。李卿的資源固然很好,嚴海安知道他們也得開始多開拓點渠道,免得被李卿把住了。他可一點沒有讓李卿圈養莫易生的打算。
嚴海安靠在牆邊,看著莫易生對著畫板的背影,揉了揉眉心,那個王主席本來是個不錯的人選,但莫易生太反感這些了,也是不好辦。
手機震動打斷了他的思路,他看了一眼來電,轉身走出房間才接起:“餵?家裡發生了什麼事?這個月寄回去的錢收到了嗎?”
那邊的聲音有些大,是家鄉的方言,嚴海安聽了後道:“最近有點忙,回不去。”
對面道:“安?咋個又不回來嘛?你次次都說有事,媽老漢兒想你得很,還是回來一趟嘛。”
嚴海安道:“真的有事。”
李卿的展會確定就在下個月,嚴海安是要全程跟完的,分不出心思回老家一趟。而且他心知肚明父母叫他回去一趟是幹嘛的。
他道:“大哥,你跟爸媽說一聲,我的事就不要他們操心了。反正老嚴家有你傳宗接代就夠了。你也知道我對女人不行的,不要耽誤好人家的姑娘。”
那邊沉默了下去。
電話里的氣氛實在是沉重,嚴海安主動道:“等嚴謹放暑假了,你們帶著他到B市來玩玩吧。”
那邊唉了一聲,也不知是在嘆氣還是答應。
*
五月的氣溫越來越燥,已經穿不住長袖了。
李卿在月底舉辦的油畫展主題叫做“古愁”,她借著王余滸的便利,邀來了許多有身份的人,之前還投放了各種渠道媒體,有正規新聞報導的,也有戶外媒體平面GG的,是下了大手筆,為自己這個展會造足了勢。
藝術圈對普通人來說太遙遠了一些,這是國內市場的巨大劣勢,過高的稅收和不成熟的受眾讓李卿做不了曲高和寡的生意,她必須要把自己的畫廊當作品牌來推廣,不單單只賺業內人的口碑。她要走專業的,也要做知名的,說起來也很好聽——“文化推廣”。
只不過這是她第一次搞的大動作,並不是每一個想來的人都能來,她這場展會並不開放給公眾,不像上一次只單單為了湊人氣,人數上少了,質量卻上去了。
今天的李卿比開業那天還意氣風發,她沒有單獨陪在某一個人身邊,盡力做一個讓每一位來客賓至如歸的好主人。
嚴海安遠遠地看了她一眼,回過頭來,對何苓恭喜道:“何老師這幅畫肯定很受歡迎。”
單從好賣這方面來說,嚴海安這話倒也不是恭維,何苓在那古村里待了這麼多天就畫了一副小景——一個池塘里九尾魚,名字叫《九尾祥魚》。從技法和創意上來說乏善可陳,但這在業內叫風水畫,有魚就有活水,活水生財。鯉魚又是吉祥物,九條鯉魚朝同一地方湊,取九九歸一之意。
從名字到寓意都很討好,這裡的人不少是做生意的,就講究這個。
他客氣,何苓也客氣:“哪裡,還是易生的畫有靈氣,應該有不少人詢價了吧?”
不過這次李卿沒有定價,她準備用慈善拍賣的方法來售畫,做慈善賺了名,又減了稅,各行各業樂此不疲。
他們的聊天裡不涉及任何畫技,反而像兩個生意人。等莫易生上完洗手間回來,才又改變了話題。
展覽時間持續了整個下午,李卿請嘉賓們移步,她早就訂好了商業中心頂樓的高檔宴會廳。她沒有弄成傳統的拍賣儀式,而是像宴會,大家在美食美酒中談笑風生觥籌交錯之時,台上同時進行拍賣。
在展覽中大家已經充分參觀了畫作,該了解的也了解了,拍賣時估計都不需要主持人多說,要對哪一幅下手都心裡有數。
嚴海安和莫易生找了一處人少的地方待著。嚴海安只端著一杯低度的起泡酒,另一隻手幫莫易生拿著果汁,而莫易生端了個盤子,裡面滿滿都是食物,一邊看一邊吃。
這次因為掛了慈善的名頭,大家出手都比較大方,每一幅畫都在五位數以上,像何苓那副畫就拍出了十二萬,換做平時是賣不出這樣的價格的。
莫易生望著道:“這幅畫何苓的格局太小了。而且……”
他似乎形容不出來,只是皺著眉搖頭:“一點情緒都沒有。”
嚴海安知道他說這話毫無惡意,單純地就畫論畫而已:“這個你就不要告訴何苓了。”
莫易生盤子快要見底,他戳起最後一塊肉排,嘴裡鼓鼓囊囊仿佛松鼠:“為什麼?難道你覺得何苓會生氣?我覺得他不是那種人,他和那些人不一樣。”
這正是莫易生不喜和某些職業畫家來往的原因之一,他極其討厭互相吹捧,沒有人聽得進其他人的意見,光聽那些人對彼此的讚美之詞簡直是要把對方的畫放進羅浮宮才對得起那些破畫了。
其實這也不一定就是互相吹捧,有一些只能算社交里的普通恭維而已,但在莫易生這裡一視同仁。很多時候嚴海安都十分擔心這一點,所以他希望莫易生能趕快在這圈子裡站穩腳跟。他能照顧莫易生,但如果真遇上事了,他不一定能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