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發喪後一月,前朝大將顧忠良協其三子以追悼為名在京城集結兵力,宣布篡位。
舉國譁然。
新皇帝賀春才剛上位,詔書都才只發過一封貶自家兄弟的,只好開門宣降。
不能不降,無兵無功無民心的一枚新皇帝,拿什麼去和前朝功臣又是如今的重兵統領對抗?
可顧氏篡位後卻並不自己稱帝,卻是讓其女兒,現如今的皇后顧荷做皇帝,自己又重返疆場帶兵去了。
這就更奇怪了。
顧荷先是賜死了所有賀氏及其女眷,又將所有前朝宮女還年輕的放歸民間,年長的隨意來去。願意留下的由宮裡贍養,願意回老家的盡可歸家。
又大赦天下將所有尚有親人的重刑犯減刑十年,十年刑期以內尚有親人的犯人直接赦免。
經濟方面稅負減半三年,以收買民心。
原本顧家在民眾里就威望極高,原老皇帝整日修道不理朝政,一眾王爺又勾心鬥角屯糧吞財,拉攏各處重臣官員搞的到處拉幫結派之風盛行。
現下雖然大家對顧家篡位感到非常大逆不道,但是後續的政務,以及各種改革和經濟上的實惠卻來得很實際,所以大家也無法說出什麼不好的來。畢竟除了以下犯上這個罪名,顧家可說是無可挑剔。
正好天公作美,顧荷稱女皇帝頭兩年,風調雨順,國力更盛。每次重陽佳節祭祖祭先時,她都會給她夫君祭上一份厚禮,感激他開城門直接歸降,避免了一場皇城內的血雨腥風。
民眾也都覺得女皇不忘本,甚至夫妻感情還很不錯,是以在民間修了許多他二人的祠堂,喚做“雙王廟”。
內里大殿上兩夫妻賀春用白玉或白銀制白身,表示在陰間,顧荷用金身表示在陽間。
一時間舉國修了很多雙王廟,香火隆盛,一來是大家對現下生活富足的認可,二來貌似如此可以緩解一下他們對自己不得已歸附“叛國賊子”做新皇帝的愧疚感。
顧荷看到這一世竟然發展成這樣,不由得有時覺得滑稽,一個人會笑出聲。
但是她依然無法高枕無憂,因為上一世最大的仇敵賀詢,居然出逃了,還一逃就是三年,找遍了這個國都把他找不出來了。
但是賀春,她嘆口氣,她是真心心懷愧疚。此刻的顧荷,坐在龍椅上,右側是李公公,面前是匯報完奏摺還在小聲在討論等待退朝的大臣們。
自己頭戴冕冠,發梳圓月髻,手指上戴有金玉假甲,薄施粉黛,宣布:“退朝。”
群臣見皇帝不起身,具不敢退,她無聲的露出一個笑,起身離去,大臣們才如潮水般退潮。
李公公將今日收上來的摺子帶到書房,她坐下以後宣人帶來皇子賀有。
第7章 小兒無遮
這是她第二件憂心事,就是皇子只有一個。如果…一個不慎,這個皇位要傳給誰?
不一會兒,宮女引著7歲的賀有過來了。他神采奕奕,面容間七分像顧家,三分像賀家。
見面便行李:“皇上。”
顧荷照例問了他功課,又聽他背了幾句課文。
正要遣他回去繼續學習時,兒子停住了,有點遲疑的說:“皇帝,孩兒有一事想要請教。”
孩子很少這樣鄭重的說要向她“請教”個什麼事。顧荷隱隱感到不安,揮手遣散了所有外人。
“說罷孩子,何事?”
“兒子想問的是,兒子的爹爹是得了什麼病死的?”
顧荷臉色一變,為了方便,她從小就讓宮裡所有人對小兒宣稱其父死於惡疾。她並非不知道最後真相一定會被知道,只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他才七歲啊!就要向他解釋真相嗎?她用金指套輕敲桌面打量著眼前的孩子。
“太子何故又提及此事?不是,同你說過嗎?”她用茶杯蓋漂著茶葉,思考著他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又該如何作答。
“我……兒臣最近在讀醫經,想……查閱一下那種病。”
“呵呵,太子,不是在讀《四書》,《太古》和《哲說》嗎?什麼時候,開始讀醫經了呢?”
呵呵,小孩子就是小孩子,連說謊都那麼可愛。可是這孩子和她一點也不親。這有什麼辦法,這一世,顧荷過的本來就很隨性,懷著復仇心來,懷著復仇心活,就連現在,腦子想的仍然是如何找到賀詢,如何保住顧家皇位。
無心為人妻,無心為人母。
“兒臣,兒臣自己去讀的,兒臣好奇……”
“先帝死於心力衰竭,因太上皇駕崩,又遇亂兵起義,心力交瘁,突然心梗……”
“亂兵,是哪些將軍呢?”
“……是……現在在逃的前朝六爺賀詢帥兵奪位。後被你外公和舅父擊退,母親為了好好帶大你,暫時稱帝。等到你到了14歲,帝位便是你的。”
“是。”
“還有問題嗎?”
“兒臣,兒臣可會有一樣的病理呢?”
“不會的,我兒自有福澤庇佑,只管好好生活,好好讀書。”
“是,母親,那兒臣退下了。”
“恩。”
太子走後,顧荷招來李公公,“李順”
舉國譁然。
新皇帝賀春才剛上位,詔書都才只發過一封貶自家兄弟的,只好開門宣降。
不能不降,無兵無功無民心的一枚新皇帝,拿什麼去和前朝功臣又是如今的重兵統領對抗?
可顧氏篡位後卻並不自己稱帝,卻是讓其女兒,現如今的皇后顧荷做皇帝,自己又重返疆場帶兵去了。
這就更奇怪了。
顧荷先是賜死了所有賀氏及其女眷,又將所有前朝宮女還年輕的放歸民間,年長的隨意來去。願意留下的由宮裡贍養,願意回老家的盡可歸家。
又大赦天下將所有尚有親人的重刑犯減刑十年,十年刑期以內尚有親人的犯人直接赦免。
經濟方面稅負減半三年,以收買民心。
原本顧家在民眾里就威望極高,原老皇帝整日修道不理朝政,一眾王爺又勾心鬥角屯糧吞財,拉攏各處重臣官員搞的到處拉幫結派之風盛行。
現下雖然大家對顧家篡位感到非常大逆不道,但是後續的政務,以及各種改革和經濟上的實惠卻來得很實際,所以大家也無法說出什麼不好的來。畢竟除了以下犯上這個罪名,顧家可說是無可挑剔。
正好天公作美,顧荷稱女皇帝頭兩年,風調雨順,國力更盛。每次重陽佳節祭祖祭先時,她都會給她夫君祭上一份厚禮,感激他開城門直接歸降,避免了一場皇城內的血雨腥風。
民眾也都覺得女皇不忘本,甚至夫妻感情還很不錯,是以在民間修了許多他二人的祠堂,喚做“雙王廟”。
內里大殿上兩夫妻賀春用白玉或白銀制白身,表示在陰間,顧荷用金身表示在陽間。
一時間舉國修了很多雙王廟,香火隆盛,一來是大家對現下生活富足的認可,二來貌似如此可以緩解一下他們對自己不得已歸附“叛國賊子”做新皇帝的愧疚感。
顧荷看到這一世竟然發展成這樣,不由得有時覺得滑稽,一個人會笑出聲。
但是她依然無法高枕無憂,因為上一世最大的仇敵賀詢,居然出逃了,還一逃就是三年,找遍了這個國都把他找不出來了。
但是賀春,她嘆口氣,她是真心心懷愧疚。此刻的顧荷,坐在龍椅上,右側是李公公,面前是匯報完奏摺還在小聲在討論等待退朝的大臣們。
自己頭戴冕冠,發梳圓月髻,手指上戴有金玉假甲,薄施粉黛,宣布:“退朝。”
群臣見皇帝不起身,具不敢退,她無聲的露出一個笑,起身離去,大臣們才如潮水般退潮。
李公公將今日收上來的摺子帶到書房,她坐下以後宣人帶來皇子賀有。
第7章 小兒無遮
這是她第二件憂心事,就是皇子只有一個。如果…一個不慎,這個皇位要傳給誰?
不一會兒,宮女引著7歲的賀有過來了。他神采奕奕,面容間七分像顧家,三分像賀家。
見面便行李:“皇上。”
顧荷照例問了他功課,又聽他背了幾句課文。
正要遣他回去繼續學習時,兒子停住了,有點遲疑的說:“皇帝,孩兒有一事想要請教。”
孩子很少這樣鄭重的說要向她“請教”個什麼事。顧荷隱隱感到不安,揮手遣散了所有外人。
“說罷孩子,何事?”
“兒子想問的是,兒子的爹爹是得了什麼病死的?”
顧荷臉色一變,為了方便,她從小就讓宮裡所有人對小兒宣稱其父死於惡疾。她並非不知道最後真相一定會被知道,只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他才七歲啊!就要向他解釋真相嗎?她用金指套輕敲桌面打量著眼前的孩子。
“太子何故又提及此事?不是,同你說過嗎?”她用茶杯蓋漂著茶葉,思考著他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又該如何作答。
“我……兒臣最近在讀醫經,想……查閱一下那種病。”
“呵呵,太子,不是在讀《四書》,《太古》和《哲說》嗎?什麼時候,開始讀醫經了呢?”
呵呵,小孩子就是小孩子,連說謊都那麼可愛。可是這孩子和她一點也不親。這有什麼辦法,這一世,顧荷過的本來就很隨性,懷著復仇心來,懷著復仇心活,就連現在,腦子想的仍然是如何找到賀詢,如何保住顧家皇位。
無心為人妻,無心為人母。
“兒臣,兒臣自己去讀的,兒臣好奇……”
“先帝死於心力衰竭,因太上皇駕崩,又遇亂兵起義,心力交瘁,突然心梗……”
“亂兵,是哪些將軍呢?”
“……是……現在在逃的前朝六爺賀詢帥兵奪位。後被你外公和舅父擊退,母親為了好好帶大你,暫時稱帝。等到你到了14歲,帝位便是你的。”
“是。”
“還有問題嗎?”
“兒臣,兒臣可會有一樣的病理呢?”
“不會的,我兒自有福澤庇佑,只管好好生活,好好讀書。”
“是,母親,那兒臣退下了。”
“恩。”
太子走後,顧荷招來李公公,“李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