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一牆之隔,趙旭抱臂靠在牆上,側耳聽著裡面的動靜,唇角不自覺地上揚。

  ——原來不是她的兒子。

  ……

  不過,屋內的梁瑤卻沒那麼好的心情了,她聽了這話,陡然揚了聲音,“阿姐,她這是在算計你!你……”

  “或許罷。”梁玥沖她輕輕笑了笑,“不過,我大約是情願的……”

  她低頭看了一眼懷裡的劉望,眼中又多了絲溫柔的意味。

  “你知道我第一次瞧見他,他才多大嗎?”梁玥拿手比劃了一下,又笑覷了妹妹一眼,“比你當年還小些。”

  “我看著他一點點長到這麼大,怎麼也當得上他一聲娘了。阿筠只給他起名叫‘望兒’,卻刻意避了他的姓氏,我猜她應當是不想讓這孩子姓‘劉’的。他既叫我一聲娘親,那……隨我姓‘梁’如何?”

  其實,梁玥還是有一點沒有說,被拘禁和主動宅在屋子的滋味還是不大一樣的,或許看起來沒甚區別,但心裡上的壓力卻不可同日而語。

  那段時日,也多虧瞭望兒分走了她大部分注意力。否則,她自己也不確定,到底能挺過去多久。

  *

  外面,趙旭仍靠在牆上,但換了條腿屈起,眉毛微微一揚——

  姓“梁”做什麼?還是姓“趙”來得好聽寫。

  曹何那蠢貨,倒是偶爾會想個能辦的主意嘛——

  他說什麼來著?……教那隻小崽子叫他“爹”?

  第58章 離別前夕

  梁玥數著日子等著趙興平定了冀州,再以天子的名義任個太守過來,結果人是等來了,可同來的還有一紙調令。

  衛李兩家趁著趙興北伐之機,達成聯盟,以高謹為帥,興兵十萬,向北進發,揚州僅屬趙家的淮南、許江兩郡皆已失守,而高謹仍在北進。

  趙興命趙旭為主帥、梁瑤作副,帶著并州的一萬兵馬,先行趕往豫州。

  一對十,單看人數之比就知道有多兇險……所幸,趙興也真不是讓兒子送死去了,兗州、徐州、豫州本地駐守兵力都暫交由趙旭抽調……這七七八八湊起來,人數也夠了八.九萬了。

  但單看這東拼西湊的情況,便知道這情形有多兇險……

  那本書中,趙興北伐之後,確實有這麼一戰,但……時間卻絕沒有趕得這麼緊。是在趙興將劉家勢力徹底吞併後,衛李方才心生警惕,聯合抗趙。

  這一戰,趙興確實是抵擋住了那兩家之聯合,但也是元氣大傷,士兵損傷過半,他也損失了兩員猛將……其中一個,便是他的養子……趙旭。

  也因著這一戰,趙興終究無力再行擴張之事,一直修養生息,直至他的長子繼位。

  ……

  “阿姐,別擔心,我會護好我自己的。”

  因要調兗州之兵,大軍亦轉至東平修整,梁玥也終於回到了闊別五年的家中。

  可這會兒,大戰在即,縱使家人久別重逢,亦無法生出什麼全然的喜悅之情。第二日,梁瑤便要隨軍南下了……

  而本來,按照那書中說來,這一戰梁瑤是沒有去的。

  一種前所未有的惶恐縈繞心頭,梁玥第一次生出這種切切實實地後悔之情來:如果她什麼都沒有做就好了……如果她沒有改變絲毫“劇情”該多好……

  那瑤兒會平平安安的……雖有波折,但終究還會成為日後的“大齊”的開國女將軍。

  而不是現在這樣……將要奔赴那未知的戰場之上。

  梁玥幾乎一宿沒睡,將自己從那本書上所知道的種種和此戰有關的事情都一一寫了下來。

  要不是時間不夠,她幾乎想把那一整本書都抄下來,給自家妹妹帶上……

  第二日,梁玥將那寫得滿滿的布帛塞給梁瑤之時,卻倏又生出些後悔來。

  她擔憂時局有變,梁瑤囿於那書中所言,反倒判斷失誤——戰場之上,一念之差,便是生死之隔。

  “阿姐,這是什麼?”梁瑤有些疑惑想展開那布帛看,看到那滿滿當當的字,不自覺地將五官皺到了一起,露出個頭疼的表情來。

  ……這麼多年過去了,她都快忘記被阿姐逼著讀書的慘痛經歷了。

  她只瞄了一眼,就把那布帛往懷裡一塞,打著哈哈道:“阿姐放心,我路上一定多看多背……等我回來,阿姐你抽查我都可以。”

  心中不安愈重,梁玥搖頭拉住了妹妹的手,“瑤兒,那上面的話,你看看就罷,不要相信,也不要往心裡去……”

  “將軍,快到時辰了。”未待梁玥說完,便有個士卒在外高聲稟報,顯然,梁瑤該出發了。

  大軍開拔的時辰延誤不得,梁瑤縱使再捨不得,也只得衝著父兄行禮拜別,又使勁抱了抱姐姐,趁勢在她耳邊低道:“我知道的……看書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阿姐你同我說過好多回了。”

  梁瑤最後再拜別了一次父兄阿姐,然後翻身上馬,頭也不回地縱馬遠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