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說你們給他注she了大劑量的致幻劑?”桂森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醫生”有些愧色,低聲說:“是的。”

  “‘挖掘機’開到了七級?”

  “……是的。”

  桂森怒斥:“你是醫生嗎?啊?”

  “醫生”沒吭聲。

  “說!”

  “我是醫學博士,腦科。”“醫生”喃喃地說。“畢業後做過十一年腦外科醫生。”

  桂森更是勃然大怒:“那你更應該知道這樣做的後果。”

  “醫生”的頭更低了:“是的。”

  桂森終於忍無可忍,罵道:“你們這幫混蛋,為了錢是不是什麼都可以出賣?你根本不配做醫生!”

  “醫生”勉強分辨著:“我們反對過,可是沒有用……薩巴赫先生堅持要這樣做……他也是腦科專家……我們沒辦法……到最後……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我們都不想送命。”

  桂森不再理他,急促地向這邊的醫生們傳達了一系列指示。

  黎盛看著他們不斷地給英翔靜脈推注各種各樣的藥劑,同時還在給他輸血、輸液、輸氧,並且加上了呼吸機和體外心臟起搏器,以幫助他維持住微弱得幾乎趨於停止的呼吸和心跳。

  此時的非洲溫暖如春,甚至已感到有一些炎熱,但醫生卻給英翔蓋上了厚厚的保暖被。在被子下面,英翔的身體似乎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令人感到陣陣顫慄。

  “一定要保暖,一定要保持住他的體溫。”桂森反覆叮嚀著。

  當搶救工作告一段落後,桂森終於看見了他,於是懇切地說:“黎將軍,我要求立即將英翔送回來,一刻都不能耽誤。”

  “好。”黎盛立刻說。“我馬上通知飛機起飛。”

  在北京,剛剛擴建過的首都機場仍然十分繁忙,候機大廳里正在播放“剛剛收到的特別新聞”。

  “據新華社駐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的記者報導,在當地時間午夜,來自中國的突擊隊員們對恐怖組織‘永遠的鬥士’的總部發起了攻擊,成功解救了被該組織綁架的包括中國、德國、義大利、英國、奧地利、瑞士、荷蘭、瑞典和美國的人質共計62人,行動乾淨利落,人質無一傷亡。各國政府高度評價了這次行動,稱這是對日益高漲的恐怖主義的一次有力回擊……”

  “據中央電視台駐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記者發回的報導,當地時間凌晨,來自中國的突擊隊員們與敘利亞軍隊聯合,共同對恐怖組織‘永遠的鬥士’設在敘利亞帕爾米拉附近地區的一個地下訓練營發起了進攻,戰鬥十分激烈,恐怖分子被全部殲滅……”

  報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候機廳里的中國人都感到很興奮。一直被國際上的強權國家變相壓制的隱忍的中國終於出擊了。很多攜帶有電腦的旅客紛紛通過網絡收看其他頻道和各大網站對此事的報導。

  一些著名的電視台已經在第一時間邀請了國際問題專家在電視上進行現場直播的談話節目,對今天的反恐行動的意義和恐怖組織的根源進行探討:“今天早些時候被中國突擊隊發動的‘獵狐行動’一舉殲滅的恐怖組織‘永遠的鬥士’,其創始人哈桑?薩巴赫是起源於敘利亞的易司馬儀派教徒。

  “易司馬儀派的來歷得從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先知去世後說起。當時,圍繞著哈里發的繼承問題,伊斯蘭教逐漸分裂成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派別。遜尼派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對什葉派大加鎮壓,於是,什葉派內部也發生了分化,形成了兩個主要分支:塞德派與伊瑪目派。其中塞德派比較溫和,也比較接近遜尼派,而伊瑪目派則比較激進也較為神秘化,從中又逐漸演化繁衍出十二伊瑪目派、易司馬儀派等,這幾派一派比一派神秘,一派比一派激進。

  “在敘利亞的易司馬儀派教徒別稱Haschischin,在敘利亞豪蘭地區將其讀做Assissin(阿薩辛),因為豪蘭地區經常與十字軍王國打交道,故在十字軍編年史家的筆下,易司馬儀派就變成了阿薩辛教派,Assissin這個詞也成為了刺客的詞源。

  “在歷史上,阿薩辛派的一支就在安條克到的黎波里之間的安薩里耶山脈上定居,他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仇視遜尼派人士,經常搞暗殺活動,十字軍東征時,阿薩辛派不時與法蘭克人或塞爾柱人結盟,暗殺敵對首領。如果要把阿薩辛派暗殺的名人名單開列出來,那將是很長的一串。在十字軍東征期間,阿薩辛這個詞就成為‘暗殺’的同義詞,也成為眾多王公貴人們的噩夢……這個令中東各國束手無策的恐怖教派最後是被蒙古人消滅的。

  “1251年,蒙哥即位為蒙古大汗,遣旭烈兀西征,消滅易司馬儀派。此次西征是因為以前蒙哥隨拔都西征時,曾遇見加茲溫城的大法官舍思丁。這位大法官前來謁見時身著鎖子甲,蒙哥覺得很奇怪,於是向他詢問。舍思丁告訴他說:‘常穿此甲以防易司馬儀人的匕首。’並詳細敘述了此派暴徒的惡行。蒙哥聞之大怒,念念不忘,於1251年在即位大會上將此事提出。旭烈兀接到命令後依計而行,終於在1257年消滅了易司馬儀派教徒。那完全是斬盡殺絕,不留一人。後來,呼羅珊蒙古大將以徵發民兵為名,將庫希斯坦的易司馬儀教徒全數殺死,其他地方的易司馬儀人也遭到屠殺。

  “美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勒內?格魯塞對蒙古西征消滅易司馬儀派的評價很有意思,我看可以拿來做阿薩辛派的墓志銘。原話是這樣的:‘這支恐怖教派曾令12世紀的塞爾柱蘇丹們束手無策;曾使蘇丹國和哈里發王朝怕得發抖;曾作為一種促進因素助長了整個亞洲伊斯蘭社會的腐化和分裂;現在終於被剷除了。蒙古人消滅了阿薩辛派,對文明和秩序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我看這話也可以用來評價我們中國的這次行動……”

  繁忙的空港里,飛機進進出出,人們從世界各地到達這裡,或者從這裡出發,去往四面八方,沒有人知道有一架特別的航班正在夜色中飛來。

  載著英翔的飛機經過六個多小時的飛行,終於出現在首都機場的上空。由於奈及利亞與中國的時差相差七個小時,飛機抵達首都國際機場時,已經是凌晨四點了。

  黑暗中,大批武警、醫生和救護車都等在停機坪旁。

  當飛機在跑道上滑行的時候,救護車便啟動了。武警和醫護人員向飛機跑過去。

  飛機停下時,救護車飛快地駛到了前艙門處。艙門隨即打開,一個醫生站在艙門處,後面跟著手推車。

  英翔躺在推車上,仍然處於深度昏迷中。

  幾個國安特警迅速上前,齊心協力地將手推車以及呼吸機、心臟起搏器一起抬了下來,直接送進了救護車。

  警笛聲立刻大作,車隊呼嘯著衝出了機場。

  此時,北京的黎明正在來臨。

  第36章 大轉折 1

  在北京著名的九五一醫院深處,有一個嚴密戒備的特別醫療部。

  從外面遠遠地看去,裡面綠樹成蔭,繁花似錦,處處是小橋流水、池塘假山、亭台樓閣,非常像一個高級療養院。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病人和沒有進入這裡的資格的醫護人員都認為這裡只是中央首長看病和療養的地區。事實上不僅如此,在裡面進行的主要是重要的醫學研究和必須秘密進行的醫療救護工作。

  此時,裡面一片緊張忙碌的氣氛。在一個布滿了最先進的科學設備的手術室里,有兩班醫學專家正在等候,一個是由院長桂森率領的專家醫療組,另一個小組看上去卻很神秘。兩兩個組互相併不交談,只是神情嚴肅地等待著,偶爾組裡的人會低聲商量幾句。

  英奇也在這裡。他一直站在窗口,呆呆地看著天空,心亂如麻。

  英翔到底怎麼樣了?不論是黎盛還是桂森,都不忍心告訴他實情,他也不敢問。可是,他其實心裡很清楚,英翔的情況一定非常不妙。

  當初,連英翔的直接上司呂鑫都不肯向他下命令,因為這次行動對於他來說實在是太殘酷了。最後,是英奇親自向兒子布置的任務。

  當時,英翔的表情很平靜。他淡淡地說:“總要有人去,不是我,就會是別人。”

  英奇也是這麼想。他一向秉公辦事,既然電腦的綜合評估指出英翔是執行此次任務的最佳人選,他就不會猶豫。

  總要有人犧牲的。

  可是,如果是比死亡更可怕的遭遇呢?

  所謂“生還”,會是真正意義上的生還嗎?

  在制訂這個計劃時,國安部的專家就向他指出,對於放出去做餌的人,這是一個非常殘忍的計劃。當然,這個計劃也是他們制訂的幾個計劃中最容易成功的,因為敵人也不會想到有人會願意冒此奇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