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8節:死的誕生(2)

  除了曾爺爺、曾奶奶、太爺爺、太奶奶,我們家還住著很多"陰人",有我曾爺爺的爺爺、奶奶,曾爺爺的曾爺爺、曾奶奶,等等等等。不過他們有時會出去"旅遊",不常待在家裡,聽說他們因為太輕的緣故,所以走著走著就會被一陣風吹到天上去,從下面看起來就像一件件衣服連著褲子在空中飛。有一天我聽見老祖爺爺(記不清輩分的長輩我都那麼稱呼)與太爺爺聊天上的事。

  "也沒有什麼,到處都是白色的雲和藍色的天,最多就是趴在那裡往下看。怪就怪在每個人低頭看的時候只能看見自己家,看見自己的家裡發生什麼,或自己家的小輩在幹什麼。"老祖爺爺說。

  "哦?只能看見自己家?"

  "是啊,所以我們在天上也沒別的事干,就各人蹲著俯看著各自的家。"

  既然"陰人"只會越來越多,你一定認為我家住房很緊張吧?老實說,是有一點。我家起碼住了三四十個"陰人",不過他們好像並不感到擁擠,他們住在同一個小房間裡,睡在同一張床上。但他們不是像攤好的蛋餅那樣一張一張疊起來,一直頂到天花板,他們可以重疊在一起。爺爺要測試自己是不是已經加入"陰人"行列的那天就走進小房間,戰戰兢兢地攀上那張床,床上我的長輩們,也是爺爺的長輩們都鼓勵爺爺不用緊張,他們鼓勵的聲音聽起來像一群蚊子蒼蠅在房樑上打轉,反而增添了爺爺的厭惡。爺爺半天才打消顧慮,順勢躺下,剛躺下就驀地站起來,說:"喲,好像有一把骨頭擱在我的背下面,太不舒服了。"當他完全反應過來,他摸摸自己亮光光的腦袋"嘿嘿"地笑了,"我還沒'陰'!我還沒'陰'!"

  "開心不了太久的,遲早你也和我們一樣。"曾爺爺冷不丁地刺他一句。

  為了慶祝沒"陰",爺爺第二天一早親自跑到菜市場買菜,他買了一隻童子雞,拎了條河鯽魚,又切了幾塊排骨回來,準備一家人大吃一頓。

  晚上,我媽給爺爺盛了一碗河鯽魚湯,勺了幾塊清蒸的童子雞,再加兩塊紅燒排骨。爺爺先是仔細地瞅了瞅魚湯,讚嘆道:"燉得真白啊!"再反覆聞了聞魚湯,又感嘆說:"鮮啊,鮮得眉毛也可以落下來!"接著他端起碗準備喝,可第一滴湯沾到他嘴唇時他便放下了碗。那一晚,爺爺沒吃任何菜;那夜裡,爺爺告別了奶奶,獨自一個推開小房間的門,規規矩矩地躺到那張床上。沒過兩個月,奶奶也去陪他了。

  第29節:死的誕生(3)

  我仍然可以天天見到爺爺、奶奶,和他們打招呼,但總有一些不一樣。比如原來我雨天忘帶傘,回家不用脫鞋進門,只要喊一聲"爺爺",他自然會將傘遞到門口塞到我懷裡。現在不行了,自從睡到小房間以後,他們再不能拿任何東西。他們說沒有力氣了,提不動,一把傘都覺得沉,只能偶爾拿兩張紙,一個本子是極限,別的都吃力。奶奶也不能再為我打毛衣了。他們還是能陪我說說話,但總覺得我們之間隔了層什麼,不過我說不清楚。

  以前每年春天,爺爺被剛轉暖的陽光一曬,伸一個懶腰,我就知道他要講他小時候跟他爸爸去鄉下玩的事了。雖然我聽了很多遍,可還是覺得有意思。爺爺炫耀他不是用竿子釣魚,而是捲起褲腿兒下河撈魚:"陽春三月,河水還凍得很!不過你爺爺我不怕,每次都弄得渾身濕透回家,下面是河水,上面是汗水,中段嘛,是河水還是汗水就分不清嘍!……活蹦亂跳的魚啊,你明明捧在手上,它還可以甩著尾巴從你掌心裡溜掉,濺你一鼻子水。可這麼難抓的魚我一個下午就能摸上五六條來!""最多一次三條。"曾爺爺冷冷地糾正道。"三條就三條,三條你們能摸到嗎?回家夠燒一頓美美的魚湯了!而且每條都像這張台子那麼大!""半張台子至少能鋪五條。"爺爺白了白老潑他冷水的曾爺爺,又說:"不管怎樣,什麼時候一定要帶你去鄉下玩玩。"爺爺拍拍我的大腿,興奮得噴我一臉唾沫。那時,曾爺爺起身什麼也沒說就回房了,與如今的爺爺相仿--又是一年開春的時候,我問爺爺:"什麼時候帶我到鄉下去?我長大了,能摸魚!"

  如今的爺爺眨著菸灰色的眼眸,說:"叫你爸帶你去。"然後就回房了。我隱約聽見爺爺在詢問曾爺爺他還能不能去鄉下走走,曾爺爺的回答好像是走著走著,輕,飄走,天上之類的。再接下來就沒有聲音了,只有時鐘"滴答滴答"地走。

  一天半夜,風雨交加,我媽媽將家裡所有的門窗都鎖上,可風似乎還能把手指伸到fèng隙里來搖撼門窗。我躺在床上,輾轉難眠,雨仿佛就打在我頭頂的那塊天花板上,隨時可能塌下來。這樣的狂風暴雨在六月里頻繁得很,可這一夜,風竟然能鑽到我的床底下攪動我。

  第30節:死的誕生(4)

  越是難眠,聽力就越警覺,我隔著幾個房間還聽見有人在敲大門--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我懵懂地起身要去開門,直到手觸到冰冷的門把手,才翻然醒悟--是風雨在敲門。於是我又拖著木屐"啪嗒啪嗒"往回跑。

  "開門--開門--"

  風雨呼出奇怪的人聲,我聽著,愣在那裡,又鬼使神差地要去開門,仿佛是我熟悉的什麼人等在門外的風雨中。

  "那麼晚了,你出來做什麼?"我的木屐聲早已吵醒了母親。

  我指了指門,半晌說不出話。

  "是風雨。"

  "可是,好像有人在外面,聲音很像爺爺!"

  "回去睡吧,沒有人,一覺醒了就好。"

  第二天清晨,我半睡半醒間聽見母親與爺爺的聲音。

  "爸,你在門外待了一夜?"

  --落雨了,我從天上沉下來。

  --我敲過門了,可你們沒開。

  --不過我不冷,也不大濕。雨只是讓我有了點重量,不至於再被颳走。

  爺爺隻字未提天上的見聞,他走到廁所(他許久沒進廁所了),將外衣脫下來,用手擰外衣的袖子,滲不出水。於是他索性打開水龍頭,水嘩啦啦的聲音使他顫抖,他隨水沖刷在他的外衣上,好像濕的是他自己。

  母親遞了套乾衣褲給爺爺,爺爺不收,由母親放在一旁的椅子上。爺爺執意要拿起被水浸透的外衣,可他總夾了一隻袖管又落掉,眼見捉到了衣領又滑掉 。然後他發狠地捏起拳頭去打水,打不著,"陰人"的拳頭是透明的,水恬靜如故,連敷衍的波紋都懶得泛起。

  我目睹過爺爺的幾次反常。一次他脫光了衣服、褲子,露出豎琴一樣的骨頭四肢張開躺在客廳的地板上。我第一次路過時甚至沒發現,蠻以為地板久沒有打掃,第二次走過時才聽見從地板上升起的爺爺的吩咐:"踩我!踩我!"

  "爺爺,你怎麼了?會感冒的!"

  "不會了,感冒倒好了!"爺爺說,"來,踩我,踩我試試看!"

  我拗不過他,提起右腳勉力地點在他的右手腕上,其實右腳底下什麼都沒有。

  第31節:死的誕生(5)

  "踩重點!像個男人!"

  我使勁地蹬上幾腳,只聽見我的鞋子與木地板之間單調的和聲。

  還有一次,我是聽說,爺爺奔到馬路上要車子撞他,被車夫罵他"老不死"。

  "我是老不死,怎麼樣?你有本事就把我撞死!"

  "神經病!"車夫自認倒霉,把車開走了。

  聽說爺爺還試過火燒 ,刀砍,投河,服毒……不過都不見效。這一系列折騰曾爺爺、太爺爺、老祖爺爺們都看在眼裡,任憑著他,末了只說:

  "得了吧,這些別人早試過了。"

  看到我,他們又對我說:

  "由他吧,他會習慣的。"

  果然,爺爺終於習慣了。他不再做什麼歇斯底里的事了,只是越來越注重小輩們對他的稱呼,特別是我自己的兒子懂事以後,還總把他與更年長的老祖爺爺們搞混,爺爺就生氣,沖我發火。

  曾爺爺、太爺爺、老祖爺爺們也常勸他熄火:"小輩們哪搞得清啊?我們有那麼多?況且老了都一個樣。"

  "不行,他們一定要分清我們,他們一定要記住我們!"

  這件事證明誰也勸不住他,爺爺向來是頑固的。不過有了爺爺的頑固,自然就有爸爸的孝順。爸爸想出一個法子,他fèng了許多布制的臂環,把每個老祖爺爺、老祖奶奶所擁有的直系後輩都寫在上面。戴了這個臂環,輩分就不亂了。有的老祖爺爺、老祖奶奶甚至需要兩個臂環,都密密麻麻地布滿黑點。

  有了這個,曾爺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樂趣,碰到我兒子見了他便抓頭皮,曾爺爺自豪地為他查臂環。

  "喲,我們來看看,你叫什麼名字?"

  "夏文固。"

  "文固啊,文固在這裡,你看,那麼,我就是你的太爺爺!"

  "太爺爺!"我兒子早已漲紅了小臉,敷衍地叫一聲,趕忙和小夥伴玩水去了。

  老祖爺爺、老祖奶奶之間也仰賴這個臂環相互認識,像認名片一樣。我的爺爺發火的頻率減了,現在他每天見人就得作揖打招呼,每每打完招呼,他半是低聲謾罵"他媽的",半卻一展久違的笑顏。

  第32節:死的誕生(6)

  臂環的發明瘟疫似的傳染全城,有些家的老頭出門見人就抬起套了個大銅環的手臂,顫巍巍的,卻一定要逼別人瞧:

  "是我家曾孫幫我刻的!"

  才被瞧了三秒,他的手抵不住,便倏地垂下去,呼哧地喘著氣。

  這下,鐵環、銅環、銀環、金環……捲起一陣時尚--這些臂環的口碑都不錯:

  "有了這個,再也不怕走到半路就被刮到天上去。"

  "是啊,不用傻呆呆地在天上盼下雨。"

  我們家的布環也被扔進了火坑。由於經濟拮据的緣故,老祖爺爺、老祖奶奶分別戴上了鐵環。戴的方式是有講究的,原本是個缺口的環,用火燒紅了才套到他們手上,冷了鐵環會自動封口,死死地扣住他們的手臂。因為以往松松垮跨的臂環很容易被甩出來,走在馬路上就好像是套環遊戲,說不定踩到一個,或頭上飛來一個。有不少人被砸開過頭,幸好,在那個時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我說過,人只會老,不會死。

  不過這樣的新風尚維持不了多久,正如帶副作用的新藥總會隨時間的推移露出馬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