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寧,你是不是哭了?

  真奇怪,猜到你會哭,我並不覺得心疼,只覺得歡喜。

  大概是因為,知道你心裡,總算是有一個我的角落在。

  不必覺得傷感,也不必覺得歉意,這是我自己的決定,同你沒關係,同任何人都沒關係。

  只是我想這麼做。

  ……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你同我說,是前世欠我一段姻緣,今生來還,我歡喜的很。

  可是現下看看,你只怕要再欠我一世。

  若有來生,我必要做世間第一吝嗇人,任你如何舌燦蓮花,也需得連本帶利還債才是。

  這些天也不知是怎麼了,總是想起年幼時的事情,現在回想,恐怕那是我一生當中最好的時光。

  今日此信,既是訣別,自此佛俗兩隔,不必再見。

  短短几行字結束,他們之前的多年感情也結束了。

  阮琨寧很難去形容心裡的感受,像是被一把很鋒利的刀捅了一下,還沒有來得及出血時,那種鈍鈍的疼。

  真狠心啊玉奴,連再見我一面,居然都不肯了。

  三天前,寒山寺。

  永空大師看著跪在佛前的人,再度問了一遍:“真的不後悔嗎?”

  玉奴微微一笑:“不後悔。”

  永空大師注視他一會兒,忽然嘆一口氣:“痴兒。”

  玉奴神色淡淡:“世間許多事情,本就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他這般神色,永空大師也不由得動容:“真的不去見她最後一面嗎?”

  “不必了,”他垂下眼睫,道:“她說過的話卻不肯認,總是叫我傷心,還有什麼好見的?”

  “明明喜歡她,”永空大師低低的嘆了一句:“做什麼非要嘴硬呢。”

  玉奴沒有再答話,只是靜靜的望著一側莊嚴肅穆的佛像,目光不悲不喜。

  佛前的香氣繚繞在他周身,下意識的,叫他想起了那一日,謝宜舫去見他時說過的話。

  他說,阿寧並非此世之人,只是因緣巧合之下到此,加之命格極煞,並非長壽之態。

  除非拜入佛前,否則,只怕會年少早夭。

  他這樣說的時候,玉奴禁不住在側搖頭。

  阿寧那樣的性情,倘若當真拘束在佛前,於她而言,只怕比早夭更加痛苦。

  他對此似信非信,只是問,如此玄幻之事,空口無憑,如何能做的准?

  謝宜舫說,再過些日子,她必有一劫,那便是先兆了。

  後來……果然如此。

  他問,如何能化解呢?

  謝宜舫答,她既非此世之人,解難自然多些,除非有一個同樣不該存世之人去替,否則,萬法皆是無計可施。

  蕭三公子,你本有早夭之像,可是得人相助,方才延壽至今,是嗎?

  那話或許是真的,或許是假的,玉奴自己其實也不確定。

  可是,他不敢賭。

  作者有話要說:  伏筆在191章,師傅的態度已經很明顯啦

  還有,最開始的時候就說了,阿寧拿寶黛之間的故事去誆他,其實是伏筆,因為寶玉最後做和尚了啊~

  話說,你們還是愛我的,對吧~

  第253章 吵架

  作者有話要說:  註:黃桑年紀往下砍了砍,但還是大很多,謝皇后之後的事情統統被砍掉了,嗯,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這日, 崔氏入宮去看阮琨寧,一道說了會兒話,面上卻忽的閃過一抹遲疑之色。

  猶豫了幾瞬, 她到底還是低聲道:“阿娘有幾句話要說, 你聽聽也就是了,不要往心裡去才是。”

  阮琨寧見崔氏神色凝重,也猜到不會是什么小事,神色也隨之暗了一瞬, 輕輕地將手裡頭的湯匙放下。

  靜蘇上前一步接了她手裡頭的玉碗, 示意了宮人們退下, 她才道:“阿娘心思聰慧, 遠非我所能比,只管說就是了, 我聽著呢。”

  崔氏有些期期艾艾,卻還是壓低聲音說了出來:“倒不是為了別的,真的講起來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還不是為著此次三甲的安排, 陛下做的……委實是太隨心了些, 長此以往, 朝中難免有人非議, 日後真的傳了出去,對陛下的聖明有礙,對你的聲譽自然也是不好。”

  阮琨寧的眼瞼微微合了合,沒有言語。

  這件事她也是知道的, 此次科舉的三甲都曾經去永寧侯府提過親,事情還鬧得挺大,皇帝大概是心裡頭不痛快,不僅瓊林宴沒有去,便是現在要給他們派官也是懶得搭理。

  直到前幾日,他連禮部上的摺子也是留中不發的,問得急了,這才不情不願的打發他們去翰林院修書去了。

  那是三甲的頭名,出身又是不俗,壓上一兩日或許還不會有人說什麼,可是長久一來,朝野民間只怕都會有所非議,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皇帝都算不上什麼好事。

  阮琨寧自己倒是沒什麼,左右別人說幾句罷了,又不會掉一塊肉,至於後世怎麼言說,那她就更加不在意了——那時候她都死了,還管那些身後事做什麼。

  她只是不願意,叫皇帝的名聲為此壞了。

  在別人眼裡頭他或許不算是仁君,可是阮琨寧見到的是他一日有大半都是消磨在奏摺上的,也只有晚間稍稍能得些功夫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