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黑甲兵士遵令一擁而上,禁軍手忙腳亂卻不過片刻便丟盔棄甲,統統被收繳了兵器,禁軍頭領何玉祥雙手被縛著屈膝按壓在地。
老太師朝太子曲了曲身,太子沖他點一點頭,隨即一人當先,老太師及其餘大臣在後,玄甲衛拱衛入內。
宮中,寧王正抑不住喜色地看著手中一卷明黃聖旨,一旁是染著紅色印染的玉璽。
皇貴妃在一旁看著昏睡不醒的陛下,一雙保養得白嫩光潤的玉手輕撫他的鬢角,兀自輕笑起來,嘆道,“可惜了……”
她一手去握住陛下的手,與之十指相扣,將手輕抬,看著那交握的兩隻手,口中輕道,“江山帶笑看,執手與君老。這麼些年,到底還是……”
她頓了頓,未說下去,只是斂著眉眼將陛下的手放好,又將錦被扯了扯,站起身來雍容道,“皇兒,是時候了。”
寧王帶著笑意抬眼,“母妃?”
外面一小侍官突然急急忙忙跑進來,“殿下,殿下……”
寧王將聖旨往背後一藏,不耐道,“何事這般驚慌?”
小侍官磕磕巴巴回道,“太子、太子闖進宮了!”
寧王一驚,“禁軍呢?何玉祥呢?”
小侍官額頭滴汗如雨,“禁軍沒、沒擋住……”
寧王一時慌張失措,“怎麼可能?”
皇貴妃出聲斥道,“慌什麼?!”
寧王一愣,轉臉看向皇貴妃,“母妃?”
皇貴妃道,“禁軍不著用,不是還有你的府兵?還有你外公手中那支兵士?還沒怎麼著就慌裡慌張,像什麼樣子。”
寧王也回過神來,“是孩兒糊塗了。”他有些迷茫,“母妃,眼下該如何做?”
皇貴妃摸了摸自己手上新做的指甲,“陛下中途清醒,自知回天乏術,留下御旨傳位於寧王后駕崩,這會兒自該是昭告天下,新皇登基。”
寧王整個人都有些顫抖起來,不知是懼怕居多還是激動居多,“是。”
作者有話要說: 聖誕快樂
☆、兩情若是久長時15
陛下與百官慣常用來議事的大殿殿門關著,其中此時已聚集了多人,官員們一個個面面相覷,雖說心裡有幾分明了,今日必有大變故,但在朝堂的沒幾個真草包的,非常時期更不能行非常事當出頭的椽子,便都壓著心思靜待。
大殿外,寧王帶了人逐步走近。
寧王有皇貴妃支撐,王府中府兵還有安慶侯手中的力量都讓他這會兒重新意氣風發起來,雖心知太子已帶人闖了進來,他也不虛,那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
他攥緊了手中明黃聖旨,就如攥緊了最大的保障,無所畏懼。
皇貴妃與他並肩同行,一襲素色衣袍,壓不住她的華貴姣美沉穩氣度。
殿門被小侍官們拉開,正午的陽光透進來,殿內豁然大亮。
寧王帶著志在必得的笑意進來,皇貴妃被小侍官扶到一邊坐下。
見官員們朝自己揖禮後幾十雙眼睛均落在他身上,寧王一時還有些許不適應,往常他雖算受寵,也有些官員屬意追隨於他,但總有些不長眼的玩文人清高那一套,他表面雖不在意,但到底心氣兒不大順,這會兒成了這些人眼中的焦點,心中滋味倒有些雜陳。
輕咳了咳,寧王整理好表情,神色開始肅穆起來,“諸位大人,今日緊急召集各位至此,實是干係重大。”
他沖身後的小侍官擺擺手,隨即就有人自殿外帶了一人進來,正是向來伺候在陛下身前的老侍官。
老侍官一來就兩腿發軟跪在了殿內。
寧王沉痛道,“王侍官,你來告訴各位大人吧。”
王侍官抬臉看了看他,頓了頓,匍地哀戚道,“……陛下……駕崩……”
殿中倏忽又更靜了一些,大臣們相互暼了暼,一時竟都不知如何反應。好在片刻後就有人跪下開始哭了起來,嘴裡叫著陛下,其餘人一見,大多數便也跟著露出極哀戚的神色來。
寧王顯然沒有那麼足夠的耐性子聽這些人嚎喪,最重要的是別的。
他便輕咳一聲,哽咽道,“父皇留有遺旨,這會兒各位大人都在這裡,便宣了吧。”
他點了點其中一個官員,“太保秦大人,你素來受父皇倚重,便由你來宣讀。”
秦太保起身上前,伸手接過明黃聖旨,展開,“……朕即位三十有一年矣,海內河清,天下太平……皇五子豫寧人品貴重,甚肖朕躬……諸皇子當戮力同心,共戴新君。重臣工當悉心輔弼,同扶社稷。”
宣讀完畢,有人一臉震驚,秦太保卻已掀袍帶頭跪了下去,“我大齊不可一日無君,請新皇登基!”
隨即有十多人齊聲跪拜附和。
其餘人搖擺不定,兵部侍郎當頭疑惑問道,“東宮已冊封十數年,可陛下這遺旨中為何未提及太子?”
秦太保喝道,“李侍郎糊塗了不成!如今新皇登基,何來太子?”
李侍郎還待爭辯,“可……”
寧王臉色難看,“李侍郎莫不是懷疑這聖旨有假?”他陰沉道,“你向來對本王不滿,所以,是要公然抗旨??”
李侍郎斂眉道,“臣不敢。只是陛下大行,新君之立關乎我大齊國本,依臣拙見,不論陛下屬意哪位殿下為新君,也該喚東宮殿下到場才是。”
寧王怒不可遏道,“放肆!這旨意是父皇彌留之際親口所說,爾等誰敢質疑?!本王誅了他的九族!”
他大聲道,“東宮、東宮,太子他行為不端,不忠不孝,父皇早已另下旨意將其貶為庶人,驅出京城,永不許回京!”
他一雙眼睛緊盯著李侍郎,一字一頓道,“李侍郎要奉太子登基,只怕是打錯了算盤,跟錯了主子。來人,兵部侍郎李茂欺君罔上,公然抗旨,押入天牢!”
他身後跟隨的禁軍立即上前將李侍郎往外拖行。
隨即他一轉臉看向其他大臣,“你們呢?也要質疑嗎?”
還不待有人回答,便從殿外傳來一人聲音道,“若朕要質疑,如何?”
寧王聞言神色大變,“……父皇?”
原本端坐著風輕雲淡的皇貴妃也一副見了鬼的樣子,瞪大了眼睛站了起來,身子微抖。
眾臣立即拜倒齊呼陛下,秦太保為首這些人均驚慌不已。
太子小心地攙著陛下走到殿中坐下。
陛下袍服都未穿好,僅在外披著厚厚的披風,臉色蒼白至極,唇色青紫,強撐精神,也不喚眾人起來,虛弱開口道,“寧王、皇貴妃及安慶侯一族密謀逆反,城中禁軍受其蠱惑,不辯是非。”
“寧王夥同生母羅氏弒父殺君,假傳聖旨,安慶侯聯合蠻扶、夷戎兩族意圖侵吞我大齊國土,均罪無可恕……所有人等,殺無赦。”
老太師朝太子曲了曲身,太子沖他點一點頭,隨即一人當先,老太師及其餘大臣在後,玄甲衛拱衛入內。
宮中,寧王正抑不住喜色地看著手中一卷明黃聖旨,一旁是染著紅色印染的玉璽。
皇貴妃在一旁看著昏睡不醒的陛下,一雙保養得白嫩光潤的玉手輕撫他的鬢角,兀自輕笑起來,嘆道,“可惜了……”
她一手去握住陛下的手,與之十指相扣,將手輕抬,看著那交握的兩隻手,口中輕道,“江山帶笑看,執手與君老。這麼些年,到底還是……”
她頓了頓,未說下去,只是斂著眉眼將陛下的手放好,又將錦被扯了扯,站起身來雍容道,“皇兒,是時候了。”
寧王帶著笑意抬眼,“母妃?”
外面一小侍官突然急急忙忙跑進來,“殿下,殿下……”
寧王將聖旨往背後一藏,不耐道,“何事這般驚慌?”
小侍官磕磕巴巴回道,“太子、太子闖進宮了!”
寧王一驚,“禁軍呢?何玉祥呢?”
小侍官額頭滴汗如雨,“禁軍沒、沒擋住……”
寧王一時慌張失措,“怎麼可能?”
皇貴妃出聲斥道,“慌什麼?!”
寧王一愣,轉臉看向皇貴妃,“母妃?”
皇貴妃道,“禁軍不著用,不是還有你的府兵?還有你外公手中那支兵士?還沒怎麼著就慌裡慌張,像什麼樣子。”
寧王也回過神來,“是孩兒糊塗了。”他有些迷茫,“母妃,眼下該如何做?”
皇貴妃摸了摸自己手上新做的指甲,“陛下中途清醒,自知回天乏術,留下御旨傳位於寧王后駕崩,這會兒自該是昭告天下,新皇登基。”
寧王整個人都有些顫抖起來,不知是懼怕居多還是激動居多,“是。”
作者有話要說: 聖誕快樂
☆、兩情若是久長時15
陛下與百官慣常用來議事的大殿殿門關著,其中此時已聚集了多人,官員們一個個面面相覷,雖說心裡有幾分明了,今日必有大變故,但在朝堂的沒幾個真草包的,非常時期更不能行非常事當出頭的椽子,便都壓著心思靜待。
大殿外,寧王帶了人逐步走近。
寧王有皇貴妃支撐,王府中府兵還有安慶侯手中的力量都讓他這會兒重新意氣風發起來,雖心知太子已帶人闖了進來,他也不虛,那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
他攥緊了手中明黃聖旨,就如攥緊了最大的保障,無所畏懼。
皇貴妃與他並肩同行,一襲素色衣袍,壓不住她的華貴姣美沉穩氣度。
殿門被小侍官們拉開,正午的陽光透進來,殿內豁然大亮。
寧王帶著志在必得的笑意進來,皇貴妃被小侍官扶到一邊坐下。
見官員們朝自己揖禮後幾十雙眼睛均落在他身上,寧王一時還有些許不適應,往常他雖算受寵,也有些官員屬意追隨於他,但總有些不長眼的玩文人清高那一套,他表面雖不在意,但到底心氣兒不大順,這會兒成了這些人眼中的焦點,心中滋味倒有些雜陳。
輕咳了咳,寧王整理好表情,神色開始肅穆起來,“諸位大人,今日緊急召集各位至此,實是干係重大。”
他沖身後的小侍官擺擺手,隨即就有人自殿外帶了一人進來,正是向來伺候在陛下身前的老侍官。
老侍官一來就兩腿發軟跪在了殿內。
寧王沉痛道,“王侍官,你來告訴各位大人吧。”
王侍官抬臉看了看他,頓了頓,匍地哀戚道,“……陛下……駕崩……”
殿中倏忽又更靜了一些,大臣們相互暼了暼,一時竟都不知如何反應。好在片刻後就有人跪下開始哭了起來,嘴裡叫著陛下,其餘人一見,大多數便也跟著露出極哀戚的神色來。
寧王顯然沒有那麼足夠的耐性子聽這些人嚎喪,最重要的是別的。
他便輕咳一聲,哽咽道,“父皇留有遺旨,這會兒各位大人都在這裡,便宣了吧。”
他點了點其中一個官員,“太保秦大人,你素來受父皇倚重,便由你來宣讀。”
秦太保起身上前,伸手接過明黃聖旨,展開,“……朕即位三十有一年矣,海內河清,天下太平……皇五子豫寧人品貴重,甚肖朕躬……諸皇子當戮力同心,共戴新君。重臣工當悉心輔弼,同扶社稷。”
宣讀完畢,有人一臉震驚,秦太保卻已掀袍帶頭跪了下去,“我大齊不可一日無君,請新皇登基!”
隨即有十多人齊聲跪拜附和。
其餘人搖擺不定,兵部侍郎當頭疑惑問道,“東宮已冊封十數年,可陛下這遺旨中為何未提及太子?”
秦太保喝道,“李侍郎糊塗了不成!如今新皇登基,何來太子?”
李侍郎還待爭辯,“可……”
寧王臉色難看,“李侍郎莫不是懷疑這聖旨有假?”他陰沉道,“你向來對本王不滿,所以,是要公然抗旨??”
李侍郎斂眉道,“臣不敢。只是陛下大行,新君之立關乎我大齊國本,依臣拙見,不論陛下屬意哪位殿下為新君,也該喚東宮殿下到場才是。”
寧王怒不可遏道,“放肆!這旨意是父皇彌留之際親口所說,爾等誰敢質疑?!本王誅了他的九族!”
他大聲道,“東宮、東宮,太子他行為不端,不忠不孝,父皇早已另下旨意將其貶為庶人,驅出京城,永不許回京!”
他一雙眼睛緊盯著李侍郎,一字一頓道,“李侍郎要奉太子登基,只怕是打錯了算盤,跟錯了主子。來人,兵部侍郎李茂欺君罔上,公然抗旨,押入天牢!”
他身後跟隨的禁軍立即上前將李侍郎往外拖行。
隨即他一轉臉看向其他大臣,“你們呢?也要質疑嗎?”
還不待有人回答,便從殿外傳來一人聲音道,“若朕要質疑,如何?”
寧王聞言神色大變,“……父皇?”
原本端坐著風輕雲淡的皇貴妃也一副見了鬼的樣子,瞪大了眼睛站了起來,身子微抖。
眾臣立即拜倒齊呼陛下,秦太保為首這些人均驚慌不已。
太子小心地攙著陛下走到殿中坐下。
陛下袍服都未穿好,僅在外披著厚厚的披風,臉色蒼白至極,唇色青紫,強撐精神,也不喚眾人起來,虛弱開口道,“寧王、皇貴妃及安慶侯一族密謀逆反,城中禁軍受其蠱惑,不辯是非。”
“寧王夥同生母羅氏弒父殺君,假傳聖旨,安慶侯聯合蠻扶、夷戎兩族意圖侵吞我大齊國土,均罪無可恕……所有人等,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