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林仁肇乃兩朝元老,豈會做此等投敵叛國之事?”重光一拍桌案,案上的油燈微微一顫,微弱的火光透過繪著青竹的燈罩照亮了桌上的書信,亦照亮了這小而漆黑的屋室的一隅。
“官家,林仁肇手握兵權,且居心叵測,豈能不反?”
“官家,今我唐情勢岌岌可危,林仁肇手握重兵,官家若心慈手軟,恐我唐危矣!”
“”
重光轉身看著窗外黑漆漆的夜,他深深地嘆息了一聲,今天收到了李從善的密信,說在汴京看到了林仁肇的畫像,懷疑李從善要已叛國。林仁肇乃南唐名將,要弄到他的畫像並非難事,重光斷不會僅因一張畫像就相信林仁肇要反,然而這封信卻因一些機緣巧合在被送到金陵的時候先被素日與林仁肇不合的皇甫繼勛、朱令贇等人看到了。
自他登基以來,又有多少事是他能夠做主的?
“你們自己看著辦吧。”重光默默地走了出去,他抬頭仰望,漆黑的夜空中尋找不到星月,只有周圍的宮燈照亮了著宮牆中的一隅。
更替的日月不會幹預萬物的變化,他們只是在屬於自己的軌道上運行,僅此而已。
翌日,金陵城傳出了林仁肇暴斃於家中的消息。
三日後,重光跪在瑤光殿內,床上是一具冰冷的屍體。
他們在林仁肇的水中下藥,重光派人偷偷換成使人假死的藥,並將他偷了出來。
原本打算過幾日將他送到自己曾經隱居的山舍,不想林仁肇知道後說:“生不為國死,留此軀何用?”遂拔劍自刎。
殿外的夕陽緩緩地從西邊划過,天邊的彤雲一點一點地褪去,這只是他運行的軌跡中的一段。
第29章 十四
“三軍可奪其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臣乃者繼上奏章數萬言,詞窮理盡,忠邪洞分。陛下蔽奸邪,曲容諂偽,遂使國家愔愔,如日將暮。古有桀、紂、孫皓者,破國亡家,自己而作,尚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則奸回,敗亂國家,不及桀、紂、孫皓遠矣!臣終不能與奸臣雜處,事亡國之主。陛下必以臣為罪,則請賜誅戮,以謝中外。”
潘佑的聲音迴蕩在寬廣的殿堂之上,字字如石,擲地有聲,重重地砸在了重光的心上。
“啪”重光拍案而起,旁邊的茶盞隨之一顫,盞中的茶水迸濺了出來,濺灑在成堆的奏章上,他怒吼了一聲:“退朝!”便大步走出朝堂。
須臾,余怒未消的重光在徐錚等人的唆使下將李平下獄,這已經是這個月潘佑第八次上疏了,雖然和李平毫無關係,可是他們皆好黃老之道,他們一向就是一黨,潘佑上疏必是李平唆使。
本想關他幾日打壓一下潘佑,待氣消了就放他出來,不想李平卻自盡於獄中。
暮,血色的殘陽在花園的水池中流下了一汪血水,它一點一點地從高高的院牆上滑落,同時亦在天際劃下了一道即將消散的彤霞。
潘佑枯坐在書房中望著遠方西沉的暮日,哀嘆道:“南唐遲暮。”
他枯坐了一夜,作《貽別》一文後亦自盡。
莊周有言:“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也”仆佩斯言久矣。
夫得者如人之生,自一歲至百歲,自少得壯,自壯得老,歲運之來,不可卻也,此所謂得之者時。
失之者亦如一歲至百歲,暮則失早,今則失昔,壯則失少,老則失壯,行年之去不可留也,此所謂失之者順。凡天下之事,皆然也。
達者知我無奈物何,物亦無奈我何,兩不相干,故泛然之也,故浩然之也,其視天下之事,如奔車之厯蟻蛭也,值之非得也,去之非失也。
燕之南,越之北,日月所生是為中國。其間含齒戴髮食粟衣帛者是為人,剛柔動植林林而無窮者是為物,以聲相命是為名,倍物相聚是為利,匯首而芸芸是為事。事往而記之於心,為喜為悲為怨為恩,其名雖眾實一,心之變也。始則無物,終復何有。
而於是強分彼我。彼謂我為彼,我亦謂彼為彼,彼自謂為我,我亦自謂為我,終不知孰為彼耶,孰為我耶。
而世方徇欲嗜利,繫心於物,侷促若轅下駒。安得如列禦寇、莊周者,焚天下之轅,釋天下之駒,浩浩乎復歸於無物歟。
此吾平昔所言也,足下之行,書以贈別。
“而世方徇欲嗜利,繫心於物,侷促若轅下駒。安得如列禦寇、莊周者,焚天下之轅,釋天下之駒,浩浩乎復歸於無物歟。”多年後,重光跪在孤寂淒冷的院落里反覆誦讀著這句話,蕭瑟的風吹著院中的梧桐,唯有天上的月光讓他感到絲絲的柔暖。
公元974年9月,宋征南唐,重光八弟鄧王李從鎰主動請纓,自願鎮守宣城,重光知道他阻擋不住,遂允之。
是日,暮,重光處理完朝政後,和弟弟一同來到河邊,獨自為他送行
暮日遲遲,紅紅的餘輝點點地灑在蕩漾的水波上,重光望著遠方高低起伏的山巒,這天地一隅的舟舸渺小得如一片枯葉。
“皇兄,鎰兒敬您一杯!”李從鎰舉起酒杯道。
“好!干!”重光亦舉杯。
美酒飲盡,紅紅的霞光似殷紅的血,在縹碧的湖水中漫開了,重光抬頭望著那青翠而高遠的山,他想起了弟弟從小到大的點滴。
生在帝王家的他,從小看著兄長們明爭暗鬥,因為一目重瞳,他自幼受到長兄的忌憚,能夠與他親近的,恐怕就只有那些不諳世事的弟弟們了。
“鎰兒,”重光重重地拍了一下弟弟的肩,他一把將他攬到了懷裡:“無論你去了哪裡,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天邊的夕陽一點一點地沉下了山巒,天地間的舟舸緩緩地遠向了天涯。
在吹人酒醒的風中和無聲滴落的淚中,重光只留下了一首沉沒在歷史長河中的詩作。
且為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
浩浪侵愁光蕩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淒淒。
第30章 十五
黑沉沉的濃雲黑沉沉地壓在天上,像一塊被浸沒的巨石,壓住了天地間渺小的金陵城。登上高高的城牆望去,遠處儘是獵獵的旌旗和闌乾的壘柵。
“皇甫繼勛!父皇待爾不薄,少封上將,位居一品,而你卻隱瞞軍情,陷我唐於不義!”重光的怒吼聲伴隨著轟鳴而起的雷聲在沉悶的空氣里炸開了:“來人,給我推出去斬了!”
登基以來,他幾乎沒有下令殺過人。
皇甫繼勛,其父皇甫暉為名將。皇甫暉死後,年少無功的他被封為了將軍,富甲金陵,朝廷的封賞皆用於蓄養歌妓。宋攻南唐,為保其富貴,欲降國主。每見有死士及奮擊者,輒鞭而囚之。百姓和兵士對他積怨已深,他剛被推出門,眾雲集而臠之。
這一日,重光跪在了皇甫氏的府邸外,淒寒的雨水浸透了他杏黃色的衣袍,象徵著男子身份的帽冠在雨中歪斜。自皇甫繼勛被眾軍士砍殺啖肉,他就一直跪在這裡,以免他們余怒未消傷及無辜。
“官家,林仁肇手握兵權,且居心叵測,豈能不反?”
“官家,今我唐情勢岌岌可危,林仁肇手握重兵,官家若心慈手軟,恐我唐危矣!”
“”
重光轉身看著窗外黑漆漆的夜,他深深地嘆息了一聲,今天收到了李從善的密信,說在汴京看到了林仁肇的畫像,懷疑李從善要已叛國。林仁肇乃南唐名將,要弄到他的畫像並非難事,重光斷不會僅因一張畫像就相信林仁肇要反,然而這封信卻因一些機緣巧合在被送到金陵的時候先被素日與林仁肇不合的皇甫繼勛、朱令贇等人看到了。
自他登基以來,又有多少事是他能夠做主的?
“你們自己看著辦吧。”重光默默地走了出去,他抬頭仰望,漆黑的夜空中尋找不到星月,只有周圍的宮燈照亮了著宮牆中的一隅。
更替的日月不會幹預萬物的變化,他們只是在屬於自己的軌道上運行,僅此而已。
翌日,金陵城傳出了林仁肇暴斃於家中的消息。
三日後,重光跪在瑤光殿內,床上是一具冰冷的屍體。
他們在林仁肇的水中下藥,重光派人偷偷換成使人假死的藥,並將他偷了出來。
原本打算過幾日將他送到自己曾經隱居的山舍,不想林仁肇知道後說:“生不為國死,留此軀何用?”遂拔劍自刎。
殿外的夕陽緩緩地從西邊划過,天邊的彤雲一點一點地褪去,這只是他運行的軌跡中的一段。
第29章 十四
“三軍可奪其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臣乃者繼上奏章數萬言,詞窮理盡,忠邪洞分。陛下蔽奸邪,曲容諂偽,遂使國家愔愔,如日將暮。古有桀、紂、孫皓者,破國亡家,自己而作,尚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則奸回,敗亂國家,不及桀、紂、孫皓遠矣!臣終不能與奸臣雜處,事亡國之主。陛下必以臣為罪,則請賜誅戮,以謝中外。”
潘佑的聲音迴蕩在寬廣的殿堂之上,字字如石,擲地有聲,重重地砸在了重光的心上。
“啪”重光拍案而起,旁邊的茶盞隨之一顫,盞中的茶水迸濺了出來,濺灑在成堆的奏章上,他怒吼了一聲:“退朝!”便大步走出朝堂。
須臾,余怒未消的重光在徐錚等人的唆使下將李平下獄,這已經是這個月潘佑第八次上疏了,雖然和李平毫無關係,可是他們皆好黃老之道,他們一向就是一黨,潘佑上疏必是李平唆使。
本想關他幾日打壓一下潘佑,待氣消了就放他出來,不想李平卻自盡於獄中。
暮,血色的殘陽在花園的水池中流下了一汪血水,它一點一點地從高高的院牆上滑落,同時亦在天際劃下了一道即將消散的彤霞。
潘佑枯坐在書房中望著遠方西沉的暮日,哀嘆道:“南唐遲暮。”
他枯坐了一夜,作《貽別》一文後亦自盡。
莊周有言:“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也”仆佩斯言久矣。
夫得者如人之生,自一歲至百歲,自少得壯,自壯得老,歲運之來,不可卻也,此所謂得之者時。
失之者亦如一歲至百歲,暮則失早,今則失昔,壯則失少,老則失壯,行年之去不可留也,此所謂失之者順。凡天下之事,皆然也。
達者知我無奈物何,物亦無奈我何,兩不相干,故泛然之也,故浩然之也,其視天下之事,如奔車之厯蟻蛭也,值之非得也,去之非失也。
燕之南,越之北,日月所生是為中國。其間含齒戴髮食粟衣帛者是為人,剛柔動植林林而無窮者是為物,以聲相命是為名,倍物相聚是為利,匯首而芸芸是為事。事往而記之於心,為喜為悲為怨為恩,其名雖眾實一,心之變也。始則無物,終復何有。
而於是強分彼我。彼謂我為彼,我亦謂彼為彼,彼自謂為我,我亦自謂為我,終不知孰為彼耶,孰為我耶。
而世方徇欲嗜利,繫心於物,侷促若轅下駒。安得如列禦寇、莊周者,焚天下之轅,釋天下之駒,浩浩乎復歸於無物歟。
此吾平昔所言也,足下之行,書以贈別。
“而世方徇欲嗜利,繫心於物,侷促若轅下駒。安得如列禦寇、莊周者,焚天下之轅,釋天下之駒,浩浩乎復歸於無物歟。”多年後,重光跪在孤寂淒冷的院落里反覆誦讀著這句話,蕭瑟的風吹著院中的梧桐,唯有天上的月光讓他感到絲絲的柔暖。
公元974年9月,宋征南唐,重光八弟鄧王李從鎰主動請纓,自願鎮守宣城,重光知道他阻擋不住,遂允之。
是日,暮,重光處理完朝政後,和弟弟一同來到河邊,獨自為他送行
暮日遲遲,紅紅的餘輝點點地灑在蕩漾的水波上,重光望著遠方高低起伏的山巒,這天地一隅的舟舸渺小得如一片枯葉。
“皇兄,鎰兒敬您一杯!”李從鎰舉起酒杯道。
“好!干!”重光亦舉杯。
美酒飲盡,紅紅的霞光似殷紅的血,在縹碧的湖水中漫開了,重光抬頭望著那青翠而高遠的山,他想起了弟弟從小到大的點滴。
生在帝王家的他,從小看著兄長們明爭暗鬥,因為一目重瞳,他自幼受到長兄的忌憚,能夠與他親近的,恐怕就只有那些不諳世事的弟弟們了。
“鎰兒,”重光重重地拍了一下弟弟的肩,他一把將他攬到了懷裡:“無論你去了哪裡,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天邊的夕陽一點一點地沉下了山巒,天地間的舟舸緩緩地遠向了天涯。
在吹人酒醒的風中和無聲滴落的淚中,重光只留下了一首沉沒在歷史長河中的詩作。
且為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
浩浪侵愁光蕩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淒淒。
第30章 十五
黑沉沉的濃雲黑沉沉地壓在天上,像一塊被浸沒的巨石,壓住了天地間渺小的金陵城。登上高高的城牆望去,遠處儘是獵獵的旌旗和闌乾的壘柵。
“皇甫繼勛!父皇待爾不薄,少封上將,位居一品,而你卻隱瞞軍情,陷我唐於不義!”重光的怒吼聲伴隨著轟鳴而起的雷聲在沉悶的空氣里炸開了:“來人,給我推出去斬了!”
登基以來,他幾乎沒有下令殺過人。
皇甫繼勛,其父皇甫暉為名將。皇甫暉死後,年少無功的他被封為了將軍,富甲金陵,朝廷的封賞皆用於蓄養歌妓。宋攻南唐,為保其富貴,欲降國主。每見有死士及奮擊者,輒鞭而囚之。百姓和兵士對他積怨已深,他剛被推出門,眾雲集而臠之。
這一日,重光跪在了皇甫氏的府邸外,淒寒的雨水浸透了他杏黃色的衣袍,象徵著男子身份的帽冠在雨中歪斜。自皇甫繼勛被眾軍士砍殺啖肉,他就一直跪在這裡,以免他們余怒未消傷及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