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大概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沉默。
直到服務生走過來,用一口德語導致女孩一臉茫然,姜沐抬頭,充當了一下“同聲傳譯”。
“你德語怎麼這麼厲害?”女孩是真心佩服。
但對於德國奶奶帶大的姜沐而言,這話題不太好延續。
女孩似乎把這開場白當成了突破口,準備開始喋喋不休地搭訕。
姜沐瞻前顧後了一段時間,餘光發現“散步”的媽媽和阿姨走遠後,才起身,說了句“抱歉”,轉身走去餐廳環形露台,舉著手機假裝處理公事去了。
第71章
兩位貴婦打算在賭場徘徊片刻再回去。
不久後,姜太太特意路過餐廳東邊入口,想看看兩個孩子進展如何,卻只瞧見汪太太的女兒獨自坐在餐桌旁。
姜太太臉色一變,卻仍舊保持鎮定,拍了拍汪太太手背,示意她陪自己回座。
“泠月,怎麼就你一個人在這裡坐著?”姜太太不疾不徐坐到女孩身邊的空位上,慈愛地詢問。
“姜沐說去打個電話,要處理緊急公務。”女孩瞧見媽媽和阿姨回來了,總算找到人說話了,於是笑眯眯地提醒:“阿姨,您嘗嘗這裡的魚子醬,口味很特別。”
“噢?我嘗嘗。”姜太太心不在焉地拿起餐叉,目光卻警覺地在餐廳個個角落逡巡,終於在玻璃門外的露台,看見了兒子的背影。
汪太太很快也看見了,為避免尷尬,她趕緊笑呵呵地扯閒話。
三人聊了十多分鐘,姜沐的“緊急公務”還沒處理完。
姜太太餘光一直在露台的方向,殺氣騰騰的目光幾乎要在兒子後背上戮上一個洞。
看他死活不打算回來,姜太太臉上的笑都快掛不住了,拿起餐巾擦了下嘴角,抿嘴笑道:“我去看看這小子搞什麼鬼。”
“哎一一”汪太太怕姜沐對女兒的印象不好,急忙按住姜太太手臂,勸道:“急什麼?慢慢兒吃嘛,我看沐沐是害羞了,畢竟他也有些年頭沒見泠月了。”
“爺們家害哪門子羞?”姜太太一臉怒其不爭。
汪太太依舊滿面笑意,轉頭吩咐女兒:“泠月,過去問問你小姜哥哥遇上什麼麻煩了。”
女孩臉色泛紅,卻並沒有拒絕,點了下腦袋,乖乖起身走出去。
酒店自動門在身後關上,戶外的冷空氣讓人精神一振。
環形露台自二樓最西端延伸至最東,廣闊的走道上,只寥寥站著三五對情侶,和一隻單身狗姜沐。
汪泠月深吸一口氣,讓心跳先緩和下來,在心裡想好搭訕的話語,才邁步走過去。
“那個……”汪泠月到底還是個小姑娘,再怎麼想表現得大方得體,嗓音還是有一些發抖:“你還在忙嗎?”
姜沐聞言轉過身。
女孩沒披外套,穿著中袖長裙,神色侷促地站在兩步外。
“嗯一一”姜沐低頭看了眼手機,想找藉口,又放棄了,抬頭注視她:“我出來透透風。”
“餐廳暖氣太足了。”汪泠月緩緩走到姜沐身旁的圍欄前,跟他並排站著:“有點悶。”
姜沐沒說話。
“你大概都不記得我了吧?”汪泠月迅速抬頭偷看姜沐一眼,低頭繼續喃喃:“我們算是小學校友呢。”
姜沐轉回身,目光遙望露台外的花園景致,沉默地點了下頭。
“我們班同學都認識你。”
汪泠月依舊穩不住有些發顫的噪音,語調卻故作開心的回憶:“四年級運動會的時候,我跑接力賽,旁邊就是你們六年級跳遠的地點。
我剛好看見你在跳遠。助跑、踩踏板,飛一樣地無聲落進沙子裡,你差一點點就跳出沙坑的範圍了。”
姜沐禮貌勾了下唇角:“是麼?你還記得。”
“當然!”汪泠月有些激動:“我……我們年級好多人認識你,不過你可能沒注意過我。”
“注意過。”姜沐側頭垂眸看向她:“你跟你同學說,我是你哥哥?”
“啊?”汪泠月臉部溫度瞬間暴漲!
“四年級有幾個小同學總是見著我就跑。”姜沐眼裡掠過絲嘲諷:“我好奇追上去問了,據說汪泠月要叫哥哥教訓他們,他們說她哥哥就是我。”
汪泠月眼前一黑,沒想到姜沐會把她這麼多年前的黑歷史挖出來!
“是你媽媽讓我這麼說的!”汪泠月拒不承認年幼時的虛榮心,“阿姨說,有人欺負我的時候可以去我你……”
姜沐輕哼一聲,轉身後靠在圍欄,嗓音不耐:“是麼。”
汪泠月也跟著轉過身,餘光瞧見身旁一對情侶。
那男人脫下外套披在女伴身上,看得她有些艷羨。
於是,她朝掌心哈了口氣,原地蹦了蹦,小聲提醒:“外面有點冷……”
她看見姜沐的外套是敞開的,要脫給她很方便。
“餐廳里暖和。”姜沐認真提醒她離開。
汪泠月:“……”
“你們倆聊什麼呢?”
兩位媽媽也從餐廳走出來,汪太太手裡拿著女兒的外套,一出門就快步走過來,給女兒披上。
這頓飯顯然沒讓兩個孩子的關係有什麼進展,於是姜太太帶著母女倆去婆婆家招待。
雷娜熱情好客,來者不拒,很快就讓氣氛變得活躍自在起來。
汪太太和女兒其實都很活撥,熟悉後,兩人就爭著聊起上一次來德國度假遇到的趣事。
雷娜很快發現,孫子一直很沉默,於是側頭用眼神詢問兒媳婦。
汪太太擔心氣氛再次冷卻,腦子一轉,神色擔憂地問姜沐:“最近你汪叔叔跟你爸投資的遊戲項目,你知道的,他們特意辟出一個新分區給新部門,員工也全部錄用的新面孔。”
姜沐抬頭,沒想到她會忽然提起公事,稍作猶豫,點頭道:“沒錯,是全新團隊。”
“我真鬧不懂啊!”汪太太皺眉抱怨:“這些技術員工,咱們自家公司就能調動出來的,他們不用自己公司的員工也就罷了,還完全切斷那個新部門跟公司的聯繫,這到底要幹什麼?”
姜沐從沙發上直起身,規規矩矩地回答:“創新。”
“創新?咱們自家這麼大規模的企業,就不能自己創了呀?”汪太太很嚴肅。
前陣子,她為這個事跟丈夫爭執過很多次,丈夫說,這是老薑總家兒子的提議,所以,她倒是真想問問姜沐的想法。
“就是因為企業規模大,整體運作效率比小團隊差,員工層級不夠扁平化,層層向上的審批模式,容易扼殺創意。”
因為是自己提出的頂目,姜沐對這件事很敏感。
汪家是投資方,所以他態度警惕,就像當初對父親提議時一樣,認真對汪太太解釋:“小團隊的創新力和效率高,因為他們不需要層層審批,不需要結合企業產品風格和戰略方向等因素。
直到服務生走過來,用一口德語導致女孩一臉茫然,姜沐抬頭,充當了一下“同聲傳譯”。
“你德語怎麼這麼厲害?”女孩是真心佩服。
但對於德國奶奶帶大的姜沐而言,這話題不太好延續。
女孩似乎把這開場白當成了突破口,準備開始喋喋不休地搭訕。
姜沐瞻前顧後了一段時間,餘光發現“散步”的媽媽和阿姨走遠後,才起身,說了句“抱歉”,轉身走去餐廳環形露台,舉著手機假裝處理公事去了。
第71章
兩位貴婦打算在賭場徘徊片刻再回去。
不久後,姜太太特意路過餐廳東邊入口,想看看兩個孩子進展如何,卻只瞧見汪太太的女兒獨自坐在餐桌旁。
姜太太臉色一變,卻仍舊保持鎮定,拍了拍汪太太手背,示意她陪自己回座。
“泠月,怎麼就你一個人在這裡坐著?”姜太太不疾不徐坐到女孩身邊的空位上,慈愛地詢問。
“姜沐說去打個電話,要處理緊急公務。”女孩瞧見媽媽和阿姨回來了,總算找到人說話了,於是笑眯眯地提醒:“阿姨,您嘗嘗這裡的魚子醬,口味很特別。”
“噢?我嘗嘗。”姜太太心不在焉地拿起餐叉,目光卻警覺地在餐廳個個角落逡巡,終於在玻璃門外的露台,看見了兒子的背影。
汪太太很快也看見了,為避免尷尬,她趕緊笑呵呵地扯閒話。
三人聊了十多分鐘,姜沐的“緊急公務”還沒處理完。
姜太太餘光一直在露台的方向,殺氣騰騰的目光幾乎要在兒子後背上戮上一個洞。
看他死活不打算回來,姜太太臉上的笑都快掛不住了,拿起餐巾擦了下嘴角,抿嘴笑道:“我去看看這小子搞什麼鬼。”
“哎一一”汪太太怕姜沐對女兒的印象不好,急忙按住姜太太手臂,勸道:“急什麼?慢慢兒吃嘛,我看沐沐是害羞了,畢竟他也有些年頭沒見泠月了。”
“爺們家害哪門子羞?”姜太太一臉怒其不爭。
汪太太依舊滿面笑意,轉頭吩咐女兒:“泠月,過去問問你小姜哥哥遇上什麼麻煩了。”
女孩臉色泛紅,卻並沒有拒絕,點了下腦袋,乖乖起身走出去。
酒店自動門在身後關上,戶外的冷空氣讓人精神一振。
環形露台自二樓最西端延伸至最東,廣闊的走道上,只寥寥站著三五對情侶,和一隻單身狗姜沐。
汪泠月深吸一口氣,讓心跳先緩和下來,在心裡想好搭訕的話語,才邁步走過去。
“那個……”汪泠月到底還是個小姑娘,再怎麼想表現得大方得體,嗓音還是有一些發抖:“你還在忙嗎?”
姜沐聞言轉過身。
女孩沒披外套,穿著中袖長裙,神色侷促地站在兩步外。
“嗯一一”姜沐低頭看了眼手機,想找藉口,又放棄了,抬頭注視她:“我出來透透風。”
“餐廳暖氣太足了。”汪泠月緩緩走到姜沐身旁的圍欄前,跟他並排站著:“有點悶。”
姜沐沒說話。
“你大概都不記得我了吧?”汪泠月迅速抬頭偷看姜沐一眼,低頭繼續喃喃:“我們算是小學校友呢。”
姜沐轉回身,目光遙望露台外的花園景致,沉默地點了下頭。
“我們班同學都認識你。”
汪泠月依舊穩不住有些發顫的噪音,語調卻故作開心的回憶:“四年級運動會的時候,我跑接力賽,旁邊就是你們六年級跳遠的地點。
我剛好看見你在跳遠。助跑、踩踏板,飛一樣地無聲落進沙子裡,你差一點點就跳出沙坑的範圍了。”
姜沐禮貌勾了下唇角:“是麼?你還記得。”
“當然!”汪泠月有些激動:“我……我們年級好多人認識你,不過你可能沒注意過我。”
“注意過。”姜沐側頭垂眸看向她:“你跟你同學說,我是你哥哥?”
“啊?”汪泠月臉部溫度瞬間暴漲!
“四年級有幾個小同學總是見著我就跑。”姜沐眼裡掠過絲嘲諷:“我好奇追上去問了,據說汪泠月要叫哥哥教訓他們,他們說她哥哥就是我。”
汪泠月眼前一黑,沒想到姜沐會把她這麼多年前的黑歷史挖出來!
“是你媽媽讓我這麼說的!”汪泠月拒不承認年幼時的虛榮心,“阿姨說,有人欺負我的時候可以去我你……”
姜沐輕哼一聲,轉身後靠在圍欄,嗓音不耐:“是麼。”
汪泠月也跟著轉過身,餘光瞧見身旁一對情侶。
那男人脫下外套披在女伴身上,看得她有些艷羨。
於是,她朝掌心哈了口氣,原地蹦了蹦,小聲提醒:“外面有點冷……”
她看見姜沐的外套是敞開的,要脫給她很方便。
“餐廳里暖和。”姜沐認真提醒她離開。
汪泠月:“……”
“你們倆聊什麼呢?”
兩位媽媽也從餐廳走出來,汪太太手裡拿著女兒的外套,一出門就快步走過來,給女兒披上。
這頓飯顯然沒讓兩個孩子的關係有什麼進展,於是姜太太帶著母女倆去婆婆家招待。
雷娜熱情好客,來者不拒,很快就讓氣氛變得活躍自在起來。
汪太太和女兒其實都很活撥,熟悉後,兩人就爭著聊起上一次來德國度假遇到的趣事。
雷娜很快發現,孫子一直很沉默,於是側頭用眼神詢問兒媳婦。
汪太太擔心氣氛再次冷卻,腦子一轉,神色擔憂地問姜沐:“最近你汪叔叔跟你爸投資的遊戲項目,你知道的,他們特意辟出一個新分區給新部門,員工也全部錄用的新面孔。”
姜沐抬頭,沒想到她會忽然提起公事,稍作猶豫,點頭道:“沒錯,是全新團隊。”
“我真鬧不懂啊!”汪太太皺眉抱怨:“這些技術員工,咱們自家公司就能調動出來的,他們不用自己公司的員工也就罷了,還完全切斷那個新部門跟公司的聯繫,這到底要幹什麼?”
姜沐從沙發上直起身,規規矩矩地回答:“創新。”
“創新?咱們自家這麼大規模的企業,就不能自己創了呀?”汪太太很嚴肅。
前陣子,她為這個事跟丈夫爭執過很多次,丈夫說,這是老薑總家兒子的提議,所以,她倒是真想問問姜沐的想法。
“就是因為企業規模大,整體運作效率比小團隊差,員工層級不夠扁平化,層層向上的審批模式,容易扼殺創意。”
因為是自己提出的頂目,姜沐對這件事很敏感。
汪家是投資方,所以他態度警惕,就像當初對父親提議時一樣,認真對汪太太解釋:“小團隊的創新力和效率高,因為他們不需要層層審批,不需要結合企業產品風格和戰略方向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