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梁元帝看了他的乞降表之後……加快了攻打南唐的步伐,江南富庶, 若是他踏平南唐,還會在乎區區十萬歲幣嗎?更何況, 這份乞降表充分暴露出了南唐元宗懦弱的性格和苟安的心態, 此時不攻打江南, 何時攻打江南呢!

  聽聞大梁太子趙景湛掛帥南來的消息, 南唐君臣慌作一團, 若是其他人還好,偏偏是這位太子殿下!

  聽說他幾年前攻打西蜀,有個城池不降反而斬殺來使折辱大梁,這位太子殿下不聲不響,水淹城池之後屠城,致使該城雞犬不留, 據說現在這座城池的城郊亂葬崗在下雨的時候還能聽到萬鬼慟哭的聲音, 而大梁的這位太子殿下也被西蜀的百姓稱之為“活閻羅”。滅蜀已經有好幾年了, 在西蜀的領地上這位太子殿下的名頭喊出來,仍然能止小兒夜哭,實在是個殺伐決斷的狠角色!

  大梁不接受投降,因此只能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對敵,可是誰做主帥的消息南唐元宗陛下仍然沒有人選,在朝會上一提出來,世家們推三阻四,誰也不願意和趙景湛正面槓上。

  元宗知道他們心裡的小算盤,這南唐是保不住了,可如今天下,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皇族。世家們知曉要扶大廈之將傾已是痴人說夢,大梁南廂軍一旦渡江成功,為了穩住南唐動盪的局勢,必然不會得罪江左的士族,屆時他們的地位雖然不如南唐這般,但是也必然不會一無所有。要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這場戰役就不能和趙景湛正面槓上,須知這位太子爺是個恩怨分明,順其者昌,逆其者亡的主兒,若是被他記恨上,恐怕屆時不要說保住門楣了,說不定都要身首異處了。因此,這個當口誰也不敢接這個守衛主帥之職。

  南唐元宗見世家首鼠兩端的樣子,心下生氣,想著不若就和談將南唐拱手相送,再不濟,他也可以可與西蜀國主一般,做個大梁的安樂侯,南唐的百姓也可免去戰爭之苦。哪成想,他將投降的意圖在大朝會上提出來之後,竟然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對!

  他們的意見非常一致,就算要和談,也要先和大梁打幾場之後,讓他們看看南唐的水軍實力之後再和談,這樣也可多些談判籌碼,若是大梁一揮師南下就嚇破膽似的和談,那豈不是一點主動權也沒有了!

  既然要打,問題就繞了一圈又到了主帥人選上,元宗再朝會上提出這個之後,滿朝文武又開始裝聾作啞不支聲了,見此情景,元宗就算再好脾氣,也被氣得拂袖而去。

  他本想著回宮能好一點,但是一進宮就看到陳嫵坐在堂前以淚洗面。

  美人兒梨花帶雨,南唐元宗立時就心疼了,忙問她怎麼回事,陳嫵抽抽噎噎說,若是此時和談,她和元宗勢必要去江都,到時候還能又她的活路嗎?須知大梁此次就是以南唐國君德行有虧,替天行道的名義出兵的,若是她跟著元宗到了大梁,梁人為了攻伐師出有名,必然會將她殺了,至於元宗,為了表示對招降的國君的寬大處理,大梁肯定會給他封個侯保其富貴一生。

  陳嫵將自己所思所想嬌聲給南唐元宗說了,元宗此時正與她濃情蜜意,立時表態說自己肯定不會這麼快就和談乞降的,必然要與梁人殊死一戰,就算拼了性命也會護陳嫵周全。

  陳嫵一聽他說“性命”二字,立時捂住了他的嘴,窩在他的懷裡,道:“陛下慎言,若是陛下有什麼不測,妾身定生死相隨!”

  元宗看著懷中柔若無骨的美人,感覺到一陣顫慄的幸福,這幸福讓他的內心更加惶恐不安,整個士族都要他和大梁開戰,可是誰來做主帥呢?!

  他和陳嫵正海誓山盟,忽而就有人進來稟告,說是司空韓熙求見。

  陛下愁眉苦臉地讓人將他宣進來,老實講,他現在一點也不想看到這些自私自利的士族。

  南唐男女大防禮節多,聽聞外臣韓熙要來,小周后陳嫵便退下了。韓熙進來和陛下請安之後,開門見山對陛下說他願意掛帥抵抗大梁的進攻。

  元宗皇帝有些不可置信地看著他,沒想到他會這樣願意做統帥,一時驚愕,竟然忘了回復他。

  韓熙久久未等到陛下的答覆,朗聲道:“還望陛下恩准!”

  元宗這才回過神來,忙不迭答應了。

  韓熙離開的時候,元宗問了他一句,道:“熹微,你明知南唐已經頹勢難掩,為何還要……”

  為何還要掛帥和梁國硬抗,做無畏的掙扎嗎?韓熙轉頭對陛下微微一笑,道:“臣只是受人所託,忠人之事。”韓熙侍奉兩朝天子,先皇對他有知遇之恩,臨終的時候託孤於他,將南唐和陛下都託付給了他,如今南唐氣數已盡,他無法力挽狂瀾,只能選擇好好送走它。

  南唐太始五年,韓熙掛帥,他率領南唐北府兵和梁太子趙景湛在襄陽戰場上第一次短兵相接。

  大梁承渝二年八月,趙景湛命令荊州太守楊沖率領樊州、鄧州的南廂軍作為前鋒,膘騎將軍岳孤率領一萬精銳騎兵出魯陽關,虎威將軍賈宏、忠武將軍王顯率領四萬兵眾出武當,分三路合圍襄陽,總計投入兵力十七萬。南唐襄陽太守陸島不敵,棄城投降。襄陽城破意味著趙景湛打開了南唐的北大門。

  十一月趙景湛又命令奮威將軍李啟超率軍大破彭城,南唐的南大門被打開,自此以後南唐國都建康除了長江之外,無險可守。

  大梁來勢洶洶,南唐疲於應付,南唐北府兵的水軍享譽天下,可自元宗始,軍備鬆弛,有的軍士從未上過戰場,這樣的軍隊如何敵得過大梁踏平西蜀的虎狼之師南廂軍,這是一支見過血的鐵血軍隊,整個軍隊從上到下紀律嚴明,軍令通暢。

  南廂軍連破南唐兩大要塞,戰意高漲,勢如破竹,南唐主將韓熙為了減輕下游壓力,命令大將軍韓燕借道百濟迂迴偷襲荊州,以牽制梁軍,減輕對下游的壓力,卻被大梁軍師許霽川及時發覺,韓燕部全軍覆滅,韓燕身死。

  長江春汛一過,承渝三年五月,趙景湛抵達壽陽,遂州太守鍾略率領七萬水師從巴蜀順流東下,楊沖和李啟超會師彭城,東西萬里,水陸並進,進攻建康城。

  南唐的領地不斷縮小,最後韓熙不得不放棄南唐其他領地,將所有水師集中於沔水邊拱衛皇城,和趙景湛所在的大梁水師主力呈對峙之勢。

  三日後,只待東南風起,大梁水師就可以啟航踏破建康,從此之後,世間再無南唐。趙景湛意識到紛亂兩百年的中原馬上就要在他的手裡統一,他內心突然生發出豪情萬丈,面對滾滾長江,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可能是老天故意要捉弄他,第二天一早,他就收到了朝中的加急詔書,詔書中說:梁元帝駕崩,臨終前深感太子趙景湛年幼,不適宜繼承大統,故而傳位於晉王,封前太子趙景湛為成王。

  此詔書後面還附著一道金牌,以天子大崩,不宜動刀兵的理由詔成王趙景湛即刻回江都,不得有誤。

  第169章 假傳聖旨

  承渝三年, 梁元帝崩, 擢令其弟晉王趙義繼位,是為梁景帝。太子趙景湛德行有虧,不宜繼承大統, 封為成王, 封地巴蜀。

  晉王趙義繼位之後, 便命人給正在攻打南唐的前太子如今的成王趙景湛下了詔書,詔書中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