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永琰的眼神逐漸恢復了朝堂之上的堅定與冷漠:“朕一直以為,如今我坐擁江山,總可以做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了,沒想到,一個野種,一個奴才,也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詞壞我好事!”
穆彰阿頓了頓,他清楚地看見這位盛年帝王緊握成拳的雙手因著出離的憤恨而在輕輕顫抖,他抬眼看向永琰,一如藩邸時那樣叫他:“十五爺……當年令皇貴妃在時就斷言福康安桀驁不遜必有反骨,一旦上皇退位他未必服從新君——即便沒有今日之事,兵權也不該交給這樣的人手中!這些年來,皇上屢屢整軍,福家軍早已解散,名存實亡,此次皇上可以藉口雲貴潰軍太多,要他從京城隻身赴任,去帶那班子爛頭兵,雲貴一帶山高林深瘴氣橫行本就是九死一生之地,奴才就不信他真是戰神附體百戰不敗!只要他一敗,威望必如山倒,介時要廢他爵位也好,捕他入獄也好,全憑皇上的意思了。”
永琰聞言,掃了他一眼,卻輕輕搖了搖頭:“這麼做雖好,但無法永絕後患。”他眯起眼,望下廊窗外深不見底的永夜,“穆彰阿,朕要他死。”
穆彰阿心頭一跳,有些驚訝地抬頭看向永琰面無表情的沉默的雙眼。
他緩緩地撐著身子站起:“傳令雲貴總督額森特,官軍一旦在貴州與賊兵短兵相接,四下州縣不得救援,否則——雖勝猶敗以叛逆罪論處!”
這等於是拿大清西南邊陲的江山板蕩去換那個人的命——如此不顧一切的滔天之恨,竟僅僅是為了——一個和珅?穆彰阿不禁打了個寒戰:“皇上,如此賭注,會不會——”
“難道朕的江山沒他福康安就守不住麼?!爾曹身與命俱滅,也不廢江河萬古流!天下地上,惟我獨尊——不,這還不夠——傳令隱衛司待命——”永琰忽然住了口,愕然地看著窗外幾乎一閃而過的身影,“誰在外面?!”穆彰阿瞬間掠了出去,卻也只看見一闋霞影,迅速地沒入黑暗之中。穆彰阿看了永琰一眼:“這……這不是,蘇……”
永琰在瑟瑟夜風之中昂首擰眉,冷冷地道:“把她抓回來——此事不准走漏一點風聲!”
三人之間這場持續了二十年的愛恨情仇,終究要無可避免地,迎來一個慘澹的結局。
第五十三章:訴衷腸情濃獨樂峰,漫征塵夢斷紫禁城
嘉慶元年秋,嘉勇郡王福康安散盡家財自募軍餉得銀八十餘萬,本欲整軍開赴雲貴,不料一道聖旨以降,以“雲貴潰軍太多,流離失所終成一患”為由,下令福康安不帶一兵一卒單刀赴任。幸而和琳主動請纓隨軍出征,標下數千兵馬自願相隨護送,嘉慶惟有準奏——同年十月,福康安率軍夜出崇文門,一路南下,前往山水迢迢的未知戰場。
“福帥……”和琳輕夾馬肚,趕上為首的福康安,“大哥……可有對你說些什麼?”
福康安怔了一下,隨即苦笑:“他自悔自疚甚深,我哪裡還能聽他對我說些什麼……”他怎麼就不能明白,如今哪怕為他拋棄一切功名利祿哪怕熱血性命——又何足惜!
“此去雲南打的是惡戰,帶的是亂兵——”和琳輕嘆一聲,這句話他沒有說完——若非為了那生死相隨的知遇之恩與男兒義氣,只怕從前的他也未必敢冒著龍顏震怒的危險為他兩肋插刀。
福康安卻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伸手撫著座騎飄揚的鬃毛:“我帶了大半輩子的兵,多少次九死一生,早看地淡了,為國請戰,不外‘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這十二個字,俯仰天地無愧於心,便也是了。真要說有遺憾,便是……在京城等候了四年,努力了四年,失望了四年,卻最終……換不回他當日情懷,這也是我……咎由自取吧——”
“大帥!”和琳忽然伸手抓住他的韁繩,福康安有些不解地抬頭看他,隨即順著他的目光轉向前方——一瞬間,有如石化。
從古老而班駁的朱漆大門的深處緩步而出,那個顧盼之間奪取他所有目光心神的男人,一如他記憶中的清俊,瘦削,固執,而——風華絕代。
“致齋!”他情不自禁地低吼一聲,拍馬上前!
主將前行,親兵陣直覺就要跟上,和琳卻猛地伸手一攔:“全軍聽令,退後百步!”
甲冑撞擊軍靴及地的金石之聲中,他凝望著兩道歷經滄桑的背影在遠方瞬間重疊——他們等這一天,足足遲了二十多年——早該幸福了吧……
他低下頭,望向手心裡縱橫交錯如同刀鑿的道道掌紋,心中卻突如其來地湧上一陣不安。
和珅仰頭,看著他風馳電掣一般地策馬而來,潑墨一般的玄色大氅揮灑開來,遮地日月無光,一如往年——那樣輕易地奪去他全部的視線。
但他如今已能靜靜地站在那兒,與他四目相對。
“致齋……”福康安先是按奈不住心中狂喜,卻在見到和珅冷淡的神情之後迅速地頹敗了下來,勒馬道,“你……是來送我一程的?”
“這場戰,福郡王是為和某挺身而出——我……和某——焉能不來送行。”
明明朝堂之上聽到他為他請戰,心中痛苦,悔恨,紛亂又難捨難了的複雜感情幾乎逼地他當場昏闋,但他此時站在這裡,卻不得不再次帶上冰冷的面具,再演一折傷人傷己的戲。
福康安失落地垂下頭,苦笑道:“你明知,我要聽的不是這個。”
和珅喉頭一哽:“你還想聽什麼?瑤林……別再為我如此了,我不值得——若你只想贖罪只因愧疚,你根本不需要為我——去打這場仗——無兵無餉你我都知道此去絕境,皇上……皇上他不會輕易就這麼算了的……福康安你以往的聰明都到哪去了?!”
福康安深深地凝視著他:“如果以往蹉跎歲月算作聰明,那我從此希望我永遠如此笨下去——我若只為贖罪便讓我死於荒郊野外不得——”
“你瘋了!”和珅斷然大喝一聲,氣到臉色發黑,不斷地劇烈喘息著,“這,這等誓豈是亂發的!你——你自己好自為之!告辭!”言未落地他便轉身絕然地向前走去,福康安忙一拉馬頭,重又繞回他面前,軟言道:“是我胡說不知輕重——致齋,這場戰役事關大清國運我豈有等閒視之?你放心——”
“我不放心的是你。”和珅咬著唇,終於看向福康安,“此去征程前途未卜,望君珍之重之,不可戀戰,見好就收,你從前就有的爭強好勝的毛病,此次萬萬不可——”一張臉陡然在他面前放大,福康安在馬上忽然彎腰看他,飄揚的一縷散發在秋夜涼風中與他的糾纏在一處,似有千千結。
“你在關心我嗎?”
“那當然我——”和珅猛地閉嘴,瞪大眼看向愈加逼近自己的福康安,歷盡風霜的容顏,飛揚如劍的長眉,和那——濃墨一般深重的雙眸,“你,你要幹什麼?!瘋子,這大庭廣眾之下——”
“如果真地不願,就推開我——再逃一次。”福康安呢喃地說著,卻未等和珅僵硬的身子有所反應,就輕輕地,點上他冰涼的雙唇,“有你這個祝福,這場戰,我一定贏!”
夜色朦朧中後退百步的眾兵士並沒有看清他們的動作,自然更看不清和珅臉上陡起的赤紅,只當是他們的主帥在和相耳邊交代什麼,和珅又驚又喘地退開半步,幾乎不敢相信就這個蜻蜓點水一般的“吻”竟讓他激動到整顆心幾乎要從嘴裡跳出來一般。
福康安直起身子,深深地望他一眼,左手高揚,原本席地而坐的所有士兵全都瞬間起立,一路小跑地——聚集到主將麾下。
“哥……”和琳低頭看著他,有瞬間的惻然——他才剛剛回京一年不到,便又要再次踏上征途——或許,這就是冥冥中的宿命。
和家兩兄弟文可興邦,武可定國,雙雙位極人臣青史留名——本是他畢生的夙願,可如今他握著兄弟的手,卻只剩悵然。他手下用力,有些顫抖地道,“早點兒……回來,十格兒聽說有喜了,等你回家,咱們家又要添丁了……”
和琳一如往昔一般地對他明朗地笑,竭力沖淡哀傷的離別:“待我直搗黃龍取了賊酋首級,拿回來給那未出生的孩子做賀禮!”
“哪有人拿這麼血淋淋的東西做賀禮的!”和珅配合地佯作嗔怒,福康安在旁著兄弟二人,終於緩緩地抬手一揮。
大軍開拔,從此征程漫漫,音容渺絕。
直到眾人出了北京外城,西南行軍到了永定河,兩百餘米的蘆溝橋如一道白練橫跨於河,這便是京城最南的門戶了——過了此橋,再見他,便不知何年何月,第一個策馬過了這道漢白玉橋面,福康安回首遙望,暗夜中的北京城在蘆溝橋殘月冷波的映照下,透出幾分森然,幾分肅殺。
該走了,卻還在留念什麼。和珅肯來送他,他便該知足了,待他此戰完勝回京,再做長久之計——但腿卻象生了根一樣,不想走,不願走,福康安閉上眼。他從不知道自己也有如此懦弱優柔如此情長氣短的時候。
和琳一夾馬肚,與他並肩,忽而執鞭指道:“前方十里外有處村莊,我們先在此歇下一宿明日再走吧。”
福康安愕然:“為什麼?!”
和琳撫了撫鬃毛,忽而扯扯嘴角:“將士們驟然離京,也都思鄉難奈,何妨……在京郊,逗留一夜……”慢慢地轉頭看他:“你也……還有一夜的時間——再去,看看他……”
福康安愣了一下,在他的理智能做出回應之前,他已經狠拉韁繩縱馬奔馳而回,一路急馳而去!穿過德勝門,崇文門,抖落一夜星輝,駐馬長嘶的瞬間,他已經到了什剎海西的和珅府——雕樑畫棟庭院深深,卻鎖進了多少愛恨離愁!
他不等通報,繞到側門翻牆而進,拔腿狂奔,他只想,快一點見到他!
正房,後院,嘉樂堂,萬福池,都不見那道清俊的身影。就在福康安失望地喘息著抬頭看向福池獨樂峰上的流杯亭,心臟劇烈地漏跳了一記——簾幕翻飛間一人獨坐到中宵的孤獨背影,不是和珅卻又是誰?
穆彰阿頓了頓,他清楚地看見這位盛年帝王緊握成拳的雙手因著出離的憤恨而在輕輕顫抖,他抬眼看向永琰,一如藩邸時那樣叫他:“十五爺……當年令皇貴妃在時就斷言福康安桀驁不遜必有反骨,一旦上皇退位他未必服從新君——即便沒有今日之事,兵權也不該交給這樣的人手中!這些年來,皇上屢屢整軍,福家軍早已解散,名存實亡,此次皇上可以藉口雲貴潰軍太多,要他從京城隻身赴任,去帶那班子爛頭兵,雲貴一帶山高林深瘴氣橫行本就是九死一生之地,奴才就不信他真是戰神附體百戰不敗!只要他一敗,威望必如山倒,介時要廢他爵位也好,捕他入獄也好,全憑皇上的意思了。”
永琰聞言,掃了他一眼,卻輕輕搖了搖頭:“這麼做雖好,但無法永絕後患。”他眯起眼,望下廊窗外深不見底的永夜,“穆彰阿,朕要他死。”
穆彰阿心頭一跳,有些驚訝地抬頭看向永琰面無表情的沉默的雙眼。
他緩緩地撐著身子站起:“傳令雲貴總督額森特,官軍一旦在貴州與賊兵短兵相接,四下州縣不得救援,否則——雖勝猶敗以叛逆罪論處!”
這等於是拿大清西南邊陲的江山板蕩去換那個人的命——如此不顧一切的滔天之恨,竟僅僅是為了——一個和珅?穆彰阿不禁打了個寒戰:“皇上,如此賭注,會不會——”
“難道朕的江山沒他福康安就守不住麼?!爾曹身與命俱滅,也不廢江河萬古流!天下地上,惟我獨尊——不,這還不夠——傳令隱衛司待命——”永琰忽然住了口,愕然地看著窗外幾乎一閃而過的身影,“誰在外面?!”穆彰阿瞬間掠了出去,卻也只看見一闋霞影,迅速地沒入黑暗之中。穆彰阿看了永琰一眼:“這……這不是,蘇……”
永琰在瑟瑟夜風之中昂首擰眉,冷冷地道:“把她抓回來——此事不准走漏一點風聲!”
三人之間這場持續了二十年的愛恨情仇,終究要無可避免地,迎來一個慘澹的結局。
第五十三章:訴衷腸情濃獨樂峰,漫征塵夢斷紫禁城
嘉慶元年秋,嘉勇郡王福康安散盡家財自募軍餉得銀八十餘萬,本欲整軍開赴雲貴,不料一道聖旨以降,以“雲貴潰軍太多,流離失所終成一患”為由,下令福康安不帶一兵一卒單刀赴任。幸而和琳主動請纓隨軍出征,標下數千兵馬自願相隨護送,嘉慶惟有準奏——同年十月,福康安率軍夜出崇文門,一路南下,前往山水迢迢的未知戰場。
“福帥……”和琳輕夾馬肚,趕上為首的福康安,“大哥……可有對你說些什麼?”
福康安怔了一下,隨即苦笑:“他自悔自疚甚深,我哪裡還能聽他對我說些什麼……”他怎麼就不能明白,如今哪怕為他拋棄一切功名利祿哪怕熱血性命——又何足惜!
“此去雲南打的是惡戰,帶的是亂兵——”和琳輕嘆一聲,這句話他沒有說完——若非為了那生死相隨的知遇之恩與男兒義氣,只怕從前的他也未必敢冒著龍顏震怒的危險為他兩肋插刀。
福康安卻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伸手撫著座騎飄揚的鬃毛:“我帶了大半輩子的兵,多少次九死一生,早看地淡了,為國請戰,不外‘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這十二個字,俯仰天地無愧於心,便也是了。真要說有遺憾,便是……在京城等候了四年,努力了四年,失望了四年,卻最終……換不回他當日情懷,這也是我……咎由自取吧——”
“大帥!”和琳忽然伸手抓住他的韁繩,福康安有些不解地抬頭看他,隨即順著他的目光轉向前方——一瞬間,有如石化。
從古老而班駁的朱漆大門的深處緩步而出,那個顧盼之間奪取他所有目光心神的男人,一如他記憶中的清俊,瘦削,固執,而——風華絕代。
“致齋!”他情不自禁地低吼一聲,拍馬上前!
主將前行,親兵陣直覺就要跟上,和琳卻猛地伸手一攔:“全軍聽令,退後百步!”
甲冑撞擊軍靴及地的金石之聲中,他凝望著兩道歷經滄桑的背影在遠方瞬間重疊——他們等這一天,足足遲了二十多年——早該幸福了吧……
他低下頭,望向手心裡縱橫交錯如同刀鑿的道道掌紋,心中卻突如其來地湧上一陣不安。
和珅仰頭,看著他風馳電掣一般地策馬而來,潑墨一般的玄色大氅揮灑開來,遮地日月無光,一如往年——那樣輕易地奪去他全部的視線。
但他如今已能靜靜地站在那兒,與他四目相對。
“致齋……”福康安先是按奈不住心中狂喜,卻在見到和珅冷淡的神情之後迅速地頹敗了下來,勒馬道,“你……是來送我一程的?”
“這場戰,福郡王是為和某挺身而出——我……和某——焉能不來送行。”
明明朝堂之上聽到他為他請戰,心中痛苦,悔恨,紛亂又難捨難了的複雜感情幾乎逼地他當場昏闋,但他此時站在這裡,卻不得不再次帶上冰冷的面具,再演一折傷人傷己的戲。
福康安失落地垂下頭,苦笑道:“你明知,我要聽的不是這個。”
和珅喉頭一哽:“你還想聽什麼?瑤林……別再為我如此了,我不值得——若你只想贖罪只因愧疚,你根本不需要為我——去打這場仗——無兵無餉你我都知道此去絕境,皇上……皇上他不會輕易就這麼算了的……福康安你以往的聰明都到哪去了?!”
福康安深深地凝視著他:“如果以往蹉跎歲月算作聰明,那我從此希望我永遠如此笨下去——我若只為贖罪便讓我死於荒郊野外不得——”
“你瘋了!”和珅斷然大喝一聲,氣到臉色發黑,不斷地劇烈喘息著,“這,這等誓豈是亂發的!你——你自己好自為之!告辭!”言未落地他便轉身絕然地向前走去,福康安忙一拉馬頭,重又繞回他面前,軟言道:“是我胡說不知輕重——致齋,這場戰役事關大清國運我豈有等閒視之?你放心——”
“我不放心的是你。”和珅咬著唇,終於看向福康安,“此去征程前途未卜,望君珍之重之,不可戀戰,見好就收,你從前就有的爭強好勝的毛病,此次萬萬不可——”一張臉陡然在他面前放大,福康安在馬上忽然彎腰看他,飄揚的一縷散發在秋夜涼風中與他的糾纏在一處,似有千千結。
“你在關心我嗎?”
“那當然我——”和珅猛地閉嘴,瞪大眼看向愈加逼近自己的福康安,歷盡風霜的容顏,飛揚如劍的長眉,和那——濃墨一般深重的雙眸,“你,你要幹什麼?!瘋子,這大庭廣眾之下——”
“如果真地不願,就推開我——再逃一次。”福康安呢喃地說著,卻未等和珅僵硬的身子有所反應,就輕輕地,點上他冰涼的雙唇,“有你這個祝福,這場戰,我一定贏!”
夜色朦朧中後退百步的眾兵士並沒有看清他們的動作,自然更看不清和珅臉上陡起的赤紅,只當是他們的主帥在和相耳邊交代什麼,和珅又驚又喘地退開半步,幾乎不敢相信就這個蜻蜓點水一般的“吻”竟讓他激動到整顆心幾乎要從嘴裡跳出來一般。
福康安直起身子,深深地望他一眼,左手高揚,原本席地而坐的所有士兵全都瞬間起立,一路小跑地——聚集到主將麾下。
“哥……”和琳低頭看著他,有瞬間的惻然——他才剛剛回京一年不到,便又要再次踏上征途——或許,這就是冥冥中的宿命。
和家兩兄弟文可興邦,武可定國,雙雙位極人臣青史留名——本是他畢生的夙願,可如今他握著兄弟的手,卻只剩悵然。他手下用力,有些顫抖地道,“早點兒……回來,十格兒聽說有喜了,等你回家,咱們家又要添丁了……”
和琳一如往昔一般地對他明朗地笑,竭力沖淡哀傷的離別:“待我直搗黃龍取了賊酋首級,拿回來給那未出生的孩子做賀禮!”
“哪有人拿這麼血淋淋的東西做賀禮的!”和珅配合地佯作嗔怒,福康安在旁著兄弟二人,終於緩緩地抬手一揮。
大軍開拔,從此征程漫漫,音容渺絕。
直到眾人出了北京外城,西南行軍到了永定河,兩百餘米的蘆溝橋如一道白練橫跨於河,這便是京城最南的門戶了——過了此橋,再見他,便不知何年何月,第一個策馬過了這道漢白玉橋面,福康安回首遙望,暗夜中的北京城在蘆溝橋殘月冷波的映照下,透出幾分森然,幾分肅殺。
該走了,卻還在留念什麼。和珅肯來送他,他便該知足了,待他此戰完勝回京,再做長久之計——但腿卻象生了根一樣,不想走,不願走,福康安閉上眼。他從不知道自己也有如此懦弱優柔如此情長氣短的時候。
和琳一夾馬肚,與他並肩,忽而執鞭指道:“前方十里外有處村莊,我們先在此歇下一宿明日再走吧。”
福康安愕然:“為什麼?!”
和琳撫了撫鬃毛,忽而扯扯嘴角:“將士們驟然離京,也都思鄉難奈,何妨……在京郊,逗留一夜……”慢慢地轉頭看他:“你也……還有一夜的時間——再去,看看他……”
福康安愣了一下,在他的理智能做出回應之前,他已經狠拉韁繩縱馬奔馳而回,一路急馳而去!穿過德勝門,崇文門,抖落一夜星輝,駐馬長嘶的瞬間,他已經到了什剎海西的和珅府——雕樑畫棟庭院深深,卻鎖進了多少愛恨離愁!
他不等通報,繞到側門翻牆而進,拔腿狂奔,他只想,快一點見到他!
正房,後院,嘉樂堂,萬福池,都不見那道清俊的身影。就在福康安失望地喘息著抬頭看向福池獨樂峰上的流杯亭,心臟劇烈地漏跳了一記——簾幕翻飛間一人獨坐到中宵的孤獨背影,不是和珅卻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