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或許這就是原因,這就是上位者。而他離這樣的標尺,差了何止千里萬里。
所以,當戰火綿延五年、與各地義軍聯盟的最終之戰來臨,交火的前兩戰顏氏不但未能占到上風,反而不得不退後依靠地形守城時,顏晟很難相信這樣的指揮是出自顏夙之手。
先機盡失不說,就算後期能扳回來,這前面的兩仗,也已是輸了個徹底。
軍中上下奉若神明的統帥——他難道也會輸嗎?
退入城中兩日後,他聽從指令,領著千人輕騎走在山路上,預備翻山繞到敵後、焚燒敵軍糧草,神思間迷惘地掠過這個疑問,不由得睨了一眼跟在自己馬後的小卒。
此番領兵,明面上他是主將,實際另有目的。這目的無人知曉,只有易容扮作馬後卒、隨他出城的顏夙本尊才知道,或者,還有一同出發、走水路包抄過去的馬寧馬將軍。
直到山道兩邊掩映的草叢裡,毫無預兆地竄出埋伏好的伏兵時,顏晟才隱約懂得了顏夙的用意。
山勢險峻,高崖上處處敵兵,大石滾落,一片人仰馬翻,很快便陷入寡不敵眾的困境。
顏晟全憑本能,跟著顏夙從馬背上騰身而起,躲過落石,滾進幽邃山洞。
洞中狹長曲折,晦暗不辨方向,時有天然山石的尖銳稜角探出,利器般穿刺而來。一路兇險,翻滾落到洞底時,聽見水聲漸響,潺潺流過,顏晟心念急轉,立刻明白了。
山洞下有水流,顯然暗藏玄機,這不過是佯敗……他一定是在等馬寧接應!
血腥氣濃重莫名,他以為是砍殺時濺到身上的血,沒有在意,耳邊卻驀地傳來冷淡嗤笑,緊接著“呲”的裂帛之聲,似乎是誰扯斷了衣袖:“帶著劍,也不曉得拿出來擋擋石頭。”
火折點起,照亮顏夙盤膝坐著的身形,右手上一道深可見骨的傷痕,手掌則遍布碎石劃出的血口。
顏晟腦中有片刻的空白。
他剛才的確感到下落時有石棱差點刺穿小腹,最後卻安然無恙,原來……是顏夙徒手擊碎了那支石棱?
他嘴唇微動,終是開不了口,顏夙則若無其事般將傷了的手包紮妥當,起身走到流水之畔:“頂多再等半個時辰,就差不多了。”
馬寧來得比預料中還快些,一盞茶的工夫,順水漂下的小舟便到了近前,已露老態的老將軍下了船,不肯怠慢禮節,半跪著對顏夙拱手:“公子親涉險地,是屬下保護不力。”
顏夙微微笑起來,步子卻略微停頓,並未立即走上前:“老將軍哪裡的話……”
驚變乍起,馬寧那快如流星閃電的一劍是怎麼拔出的,顏晟其實沒能看清——他來不及多考慮,唯有以戰場生死試煉練出來的敏捷猛然撲出,肩膀剎那被寒鐵鋒芒穿透。顏夙被他用力推開半尺遠,利劍險險擦著頸側滑過。
又是數聲輕微的“哧”,顏晟勉力抬眼,看見四枚透骨釘毒蛇吐信般飛出,冷光凜然,穩准狠地釘穿了馬寧的頭顱,細細的血線順著臉側淌下。
他有些支撐不住,晃了晃,跌進身後人的懷裡,模糊地想,果然是多此一舉……顏夙手裡早就扣了透骨釘,又怎麼會全無防備呢?
“阿晟。”即使剛剛經歷了一場背叛動亂,顏夙的聲音聽上去仍舊點塵不驚似的鎮定,攬住他的手似乎有短暫的戰慄,旋即歸於不變的平穩,“這種程度的傷,你難道就受不住了?”
顏晟微弱地掙了一下,想甩開他,終究無可奈何地被攬得更緊。他索性放棄,頭靠著兄長銀甲上冰冷的護心鏡,合上眼,答非所問地道:“我不救你,你應該也有辦法……你從來都沒有輸過。”
對方未受傷的手撫過他沾了血跡的眉骨,聞聽此言,笑出聲來,倒像是真心實意的開懷:“為兄在你心裡,是這麼一個永遠不會輸的……妖怪麼?”
他輕輕點頭,忘了黑暗裡對方一定看不到。
一洞寂靜,不知從何而來的冷風吹過,頭頂水滴墜下,清冷地落在額上,和顏夙的口氣一樣冰涼:“怎麼可能呢?早就輸得乾乾淨淨了。”
那便是這場酒宴前,兩人最末的一次獨處。
作者有話要說:
“生無以救國難,死猶為厲鬼以擊賊。”——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顧貞觀《金縷曲》
第3章 夙願
……
往事煙雲一樣攏了又散,顏晟舉杯,聲音低下去,難以遏制的痛意漸漸泛上心尖,他深深地躬身,藉此壓抑那樣古怪而洶湧的痛楚:“第三杯,謝兄長提攜,不吝豪權。”然後再度手腕微揚,眉頭也不皺一下地飲盡。
紫衣公子凝視著華美金杯里琥珀色的玉液,許久,低低笑起來,同樣一飲而盡:“果真是千金美酒啊……一醉連城也太寒酸,何不讓千人同飲?”
喉嚨里像灌進了燒得通紅的刀子,血淋淋的,暢快的痛著。他不能自已地感到眼前蒙上了一層溫釅水汽,看對面顏夙的面容也似霧裡看花。
像是真的醉了,他扶著石桌緩緩起身,腳下黑靴抬起,仿佛想要走出這艷麗得近於不祥的院子,走出滿院的紅白錯雜、花開繁蕪,步子卻踉踉蹌蹌,目光中空無一物,醉意深重的模樣。
所以,當戰火綿延五年、與各地義軍聯盟的最終之戰來臨,交火的前兩戰顏氏不但未能占到上風,反而不得不退後依靠地形守城時,顏晟很難相信這樣的指揮是出自顏夙之手。
先機盡失不說,就算後期能扳回來,這前面的兩仗,也已是輸了個徹底。
軍中上下奉若神明的統帥——他難道也會輸嗎?
退入城中兩日後,他聽從指令,領著千人輕騎走在山路上,預備翻山繞到敵後、焚燒敵軍糧草,神思間迷惘地掠過這個疑問,不由得睨了一眼跟在自己馬後的小卒。
此番領兵,明面上他是主將,實際另有目的。這目的無人知曉,只有易容扮作馬後卒、隨他出城的顏夙本尊才知道,或者,還有一同出發、走水路包抄過去的馬寧馬將軍。
直到山道兩邊掩映的草叢裡,毫無預兆地竄出埋伏好的伏兵時,顏晟才隱約懂得了顏夙的用意。
山勢險峻,高崖上處處敵兵,大石滾落,一片人仰馬翻,很快便陷入寡不敵眾的困境。
顏晟全憑本能,跟著顏夙從馬背上騰身而起,躲過落石,滾進幽邃山洞。
洞中狹長曲折,晦暗不辨方向,時有天然山石的尖銳稜角探出,利器般穿刺而來。一路兇險,翻滾落到洞底時,聽見水聲漸響,潺潺流過,顏晟心念急轉,立刻明白了。
山洞下有水流,顯然暗藏玄機,這不過是佯敗……他一定是在等馬寧接應!
血腥氣濃重莫名,他以為是砍殺時濺到身上的血,沒有在意,耳邊卻驀地傳來冷淡嗤笑,緊接著“呲”的裂帛之聲,似乎是誰扯斷了衣袖:“帶著劍,也不曉得拿出來擋擋石頭。”
火折點起,照亮顏夙盤膝坐著的身形,右手上一道深可見骨的傷痕,手掌則遍布碎石劃出的血口。
顏晟腦中有片刻的空白。
他剛才的確感到下落時有石棱差點刺穿小腹,最後卻安然無恙,原來……是顏夙徒手擊碎了那支石棱?
他嘴唇微動,終是開不了口,顏夙則若無其事般將傷了的手包紮妥當,起身走到流水之畔:“頂多再等半個時辰,就差不多了。”
馬寧來得比預料中還快些,一盞茶的工夫,順水漂下的小舟便到了近前,已露老態的老將軍下了船,不肯怠慢禮節,半跪著對顏夙拱手:“公子親涉險地,是屬下保護不力。”
顏夙微微笑起來,步子卻略微停頓,並未立即走上前:“老將軍哪裡的話……”
驚變乍起,馬寧那快如流星閃電的一劍是怎麼拔出的,顏晟其實沒能看清——他來不及多考慮,唯有以戰場生死試煉練出來的敏捷猛然撲出,肩膀剎那被寒鐵鋒芒穿透。顏夙被他用力推開半尺遠,利劍險險擦著頸側滑過。
又是數聲輕微的“哧”,顏晟勉力抬眼,看見四枚透骨釘毒蛇吐信般飛出,冷光凜然,穩准狠地釘穿了馬寧的頭顱,細細的血線順著臉側淌下。
他有些支撐不住,晃了晃,跌進身後人的懷裡,模糊地想,果然是多此一舉……顏夙手裡早就扣了透骨釘,又怎麼會全無防備呢?
“阿晟。”即使剛剛經歷了一場背叛動亂,顏夙的聲音聽上去仍舊點塵不驚似的鎮定,攬住他的手似乎有短暫的戰慄,旋即歸於不變的平穩,“這種程度的傷,你難道就受不住了?”
顏晟微弱地掙了一下,想甩開他,終究無可奈何地被攬得更緊。他索性放棄,頭靠著兄長銀甲上冰冷的護心鏡,合上眼,答非所問地道:“我不救你,你應該也有辦法……你從來都沒有輸過。”
對方未受傷的手撫過他沾了血跡的眉骨,聞聽此言,笑出聲來,倒像是真心實意的開懷:“為兄在你心裡,是這麼一個永遠不會輸的……妖怪麼?”
他輕輕點頭,忘了黑暗裡對方一定看不到。
一洞寂靜,不知從何而來的冷風吹過,頭頂水滴墜下,清冷地落在額上,和顏夙的口氣一樣冰涼:“怎麼可能呢?早就輸得乾乾淨淨了。”
那便是這場酒宴前,兩人最末的一次獨處。
作者有話要說:
“生無以救國難,死猶為厲鬼以擊賊。”——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顧貞觀《金縷曲》
第3章 夙願
……
往事煙雲一樣攏了又散,顏晟舉杯,聲音低下去,難以遏制的痛意漸漸泛上心尖,他深深地躬身,藉此壓抑那樣古怪而洶湧的痛楚:“第三杯,謝兄長提攜,不吝豪權。”然後再度手腕微揚,眉頭也不皺一下地飲盡。
紫衣公子凝視著華美金杯里琥珀色的玉液,許久,低低笑起來,同樣一飲而盡:“果真是千金美酒啊……一醉連城也太寒酸,何不讓千人同飲?”
喉嚨里像灌進了燒得通紅的刀子,血淋淋的,暢快的痛著。他不能自已地感到眼前蒙上了一層溫釅水汽,看對面顏夙的面容也似霧裡看花。
像是真的醉了,他扶著石桌緩緩起身,腳下黑靴抬起,仿佛想要走出這艷麗得近於不祥的院子,走出滿院的紅白錯雜、花開繁蕪,步子卻踉踉蹌蹌,目光中空無一物,醉意深重的模樣。